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新會地理位置

新會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6 06:38:28

Ⅰ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是郊區嗎

江門市是地級市,下轄有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其他幾個縣級市;因此新會區應算市區范圍;但因新會區地域廣闊,其中心——會城才算得上市區范疇,其他范圍還是很偏遠的,和郊區區別不大。

Ⅱ 廣東江門新會經濟開發區的地理位置

開發區周邊有廣抄州、深圳、珠海、香港、佛山6個飛機場。區內的新會港貨運口岸是國家一類口岸,其出海航道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中除虎門外最為優越的航道。
新會公路建設達到國家標准,佛(山)開(平)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江(門)中(山)高速公路經過新會境內。貫穿開發區的三和大道連通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廣(州)珠(海)准高速鐵路在新會境內長達45公里。

Ⅲ 江門市的地理位置,地勢,氣候以什麼為主

所屬省份:廣東省,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之一。
行政區劃:440700
區號:0750
郵編:529000
位置:江門位於北緯21°27′至22°51′,東經111°59′至113°15′之間。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東鄰順德市、中山市、斗門縣,西接陽江市的陽東縣、陽春市,北與新興縣、高明市、南海市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
面積:江門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其中海島面積235.17平方公里,約占珠三角土地面積41,698平方公里的23%,約佔全省陸地總面積的5.32%,其中江門市區1,818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19.05%
地理:江門全境北自鶴山市古勞鎮的麗水,南至台山市的下川鎮圍夾島,相距142.2公里;東自新會市大鰲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鎮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江門市區位於市域東部,東西相距46.6公里,南北相距79.55公里。台山市、新會區的南部和恩平市的東南部瀕臨南海,大陸岸線長283.36公里。島嶼岸線共長331.51公里。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97個,其中台山市上川島面積最大,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島次之,為81.73平方公里。屬江門市水深200米以內的沿海大陸架,東起黃茅海,西至鎮海灣,面積約2257平方公里。
地形:江門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廣布,東部、中部、南部河谷、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寬廣,丘陵、台地錯落其間,沿海砂洲發育,組成錯綜復雜的多元化地貌景觀。全市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佔46.13%。境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約佔1.77%。800米以上的山脈有9座,多為東北--西南走向。恩平、開平與新興接壤的天露山,長70餘公里,走向北邊,主峰海拔1250米,為全市最高峰。北部的菱髻頂、皂幕山,東部的鑊蓋尖和南部的笠帽山、涼帽頂,均山勢陡峻,岩古嶙峋,"V"型谷發育。500米以下的山丘、台地面積約占總面積80.34%,多分布於山地外圍,開平、台山、江門市區的沖積平原內有零星點綴。丘陵多無峰頂,呈緩波起伏,坡面多為第四紀堆積。河流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約占總面積17.89%,其中江門市區、新會以南由西江、潭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面積達500平方公里,位於台山南部由大隆洞河、都斛河形成的廣海都斛平原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由西江、潭江下游支流形成的河流沖積平原沿河作帶狀分布,中游狹長,下游寬闊,現多為良田。 境內地質構造以新華夏構造體系為主,主體為北東向恩平--從化深斷裂,自恩平經鶴城斜貫全市延出境外;東部沿西江河谷有西江大斷裂。兩支斷裂帶構成境內基本構造格架。境內有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泥盆紀、石炭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下第三紀及第四紀等地質年代的地層,尤以第四紀地層分布最廣。入侵岩形成期次有加里江期、加里東--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為發育,規模最大。
江河:江門全市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均河川徑流量為119.66億立方米,佔全省河川年均經流量6.65%;水資源總量為120.8億立方米,佔全省水資源總量6.49%。西江幹流於境內長76公里,自北向南流經鶴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幹支流。
全市溫泉點分布情況表:
名 稱 位 置 水量(m3/d) 水溫℃
恩平市金山溫泉 那吉鎮東約1公里處 2842 80
恩平市良西帝都溫泉 良西月水村 3200 69
恩平市良西黑坭溫泉 良西黑坭村 259 44
恩平市朗底溫泉 朗底南東約1公里處 3794 60
新會市古兜山溫泉 崖南古兜山 2745 57
台山市三合溫泉 三合鎮溫泉圩 765 74
台山市都斛東洲溫泉 都斛東洲村 78 52
台山市都斛莘村溫泉 都斛莘村北東 58 62
開平市赤水溫泉 赤水鎮 1296 50
區劃:轄蓬江、江海、新會3個區和台山、開平、恩平、鶴山4個縣級市。(2007年5月)
地方語言:粵語(廣東話、白話、廣州話)
溫度:冬天最低5攝氏度,夏天最高36攝氏度
氣候:華南亞熱帶,常年綠色植被,四季常春。江門市屬亞熱帶低緯地區,位於珠江口西岸,全區有285公里的海岸線,受海洋性季風影響, 氣候特徵是溫暖多雨, 日照平均1700小時以上。 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經濟植物,無霜期在360天以上,終年無雪,氣溫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全區均在22℃左右。 夏季會有台風和暴雨。
景觀:江門東湖公園、川島風情、圭峰山、立園、小鳥天堂、開平碉樓、長堤風貌街等
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共五個(2006年12月),分別是圭峰山景區、古兜山溫泉、金山溫泉、錦江溫泉、立園景區

Ⅳ 新會古兜溫泉的地理位置

度假復村坐落於古兜山下,這里制的水,是130萬立方米的山泉湖水,流量每秒0.7的立方米的礦泉水,同時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溫泉資源:與華清池水質類似的美容護膚溫泉(氫泉)和保健溫泉(海洋溫泉);這里的環境,三邊青山兩碧湖,四面清風一片綠,「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娛樂休閑、健身活動、商務會議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古兜溫泉內建有佔地10萬平方米,由唐式、歐式、日式三大溫泉區和服務配套設施組成的溫泉谷。
古兜溫泉位於江門新會美麗的崖南古兜溫泉谷度假區內,周邊環境優美,風景怡人。
- 距離新會汽車客運站約55.8公里; - 距離江門火車站約65.2公里; - 距離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約170.7公里。

Ⅳ 新會在哪

我暈了.你會問網路,你會不會網路搜索一下.
新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版省江門市新會區.

新會,權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平方公里,人口78.9萬,轄會城、大澤、司前、七堡、羅坑、雙水、崖南、崖西、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鰲等13個鎮和會城、今古洲、圭峰區、圍墾等4個派出機構。

Ⅵ 新會區的行政區劃

目前,新會區下轄1個街道(會城街道)和10個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新會區人民政府駐會城街道,總面積1354.71平方公里。
新會區人民政府現地址:會城街道同慶路1號(天馬村對面)。而新會市人民政府舊址於「三舊改造」行動中拆毀,在原址上新建新會星匯廣場,地址為會城街道大新路50號。
新會行政區劃表(2012年統計) 下轄鎮街面積 (平方公里)戶籍人口 (萬人)會城街道143.8727.80大澤鎮83.514.06司前鎮89.546.58沙堆鎮96.253.43古井鎮112.324.22三江鎮82.434.83崖門鎮250.614.02雙水鎮207.449.15羅坑鎮117.893.57大鰲鎮117.893.39睦洲鎮79.804.33 普恭帝元熙二年,即宋永初元年(420年),分南海、新寧立新會郡,「鄰縣十二,戶一千七百三十九,口萬五百九」(見《宋書·地理志》)。這12個縣,是宋元、新熙、永昌、始成、招集、盆允、新夷、封平、封樂、初賓、義寧、始康。 這是新會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也是第一次下轄地區。
經過數百年的朝代更迭和行政變化,在明朝時新會的地位達到了高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71年),新會開始圍築縣城,縣城西起犀山東至馬山,周長六百六十丈,縣衙建於城內。至萬曆年間,城池修築至會城河邊,周長約五公里,新會城成為了廣東第三大城,僅次於廣州城和潮州城。此城牆在民國年間開始被拆卸,現仍有數百米長的部分遺存,稱新會象山古城牆遺址。
之後新會的行政區域趨於穩定,到民國初年,新會縣下轄現今新會區除大鰲鎮東部的全境,珠海市斗門區的上橫、西安、竹銀等地及江門市市轄區全境,(即江門市蓬江區和江海區),面積達到1922.5平方千米。
1925年8月6日,新會縣江門鎮獨立設市,新會的萊陽、紫坭、白沙、水南、北街同時劃歸江門市管轄。 這是新會近代逐漸失去管轄區域的開始。江門直到1931年2月26日才復歸新會管轄。
解放之後,江門再次被獨立劃分設市。1964年5月,原屬中山管轄的大鰲島東部回歸新會,與已屬新會的大鰲島西部合並成大鰲鎮。 1965年7月19日,新會縣劃出東南部上橫公社、西安公社與中山縣斗門公社、乾務公社、白蕉公社合設斗門縣。1977年9月22日,外海公社及荷塘公社的潮連島劃歸江門市,結束新會縣域包圍江門市的歷史。1992年10月8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新會撤縣置市,為省直轄縣級市,由廣東省政府委託江門市代管。1994年3月,禮樂鎮劃歸江門市。
1995年統計顯示,新會縣從東至西相距為46.6公里,從南至北相距為79.55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1679.22平方公里,與之前相比減少了超過200平方公里。 在2000年,新會市下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
2002年9月,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部分地區變更行政區劃。其中廣東省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而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將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 此次廣東省被調整的還有縣級順德市,南海市,三水市,高明市並入佛山市。
另外,新會也調整了自身的行政區劃。2002年崖南鎮,崖西鎮合並成為崖門鎮。2002年雙水鎮合並小岡鎮。2002年羅坑鎮合並牛灣鎮。1992年會城鎮合並環城鎮,2001年合並七堡鎮,2005年會城鎮改為街道辦事處,稱會城街道。 此行政區劃沿用至今。
2002年起,新會的面積變為1354.71平方公里,與1995年相比減少324.51平方公里,與民國年間相比減少達567.79平方公里。 與此相比,江門從狹義僅指竹排頭以西,羊橋市以東,江門河以北,高第里以南的范圍,面積2平方公里的新會縣江門鎮擴展到現在的市轄區面積(包括蓬江,江海,新會)1785.41平方公里,其中不包含新會區亦有430.7平方公里,此430.7平方公里全部由民國原新會縣劃分出來。除1951年設立的江門市區范圍外,江門直接獲得了新會的外海,潮連,禮樂,杜阮,棠下,荷塘6個鎮街,並最後管轄新會。

Ⅶ 廣東省江門市的地理坐標是幾

北緯22.29°~22.52°,東經112.28°~113.25°

Ⅷ 新會有多大

新會,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內部的銀洲湖畔容,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平方公里,人口73.9萬, 轄會城、大澤、司前、羅坑、雙水、崖門、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鰲等10個鎮和會城、今古洲、圭峰區、圍墾等4個派出機構。 新會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7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港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累計捐資贈物總值13億港元。

Ⅸ 江門的地理位置

江門是廣東省中南部的一個地級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江門地區又稱「四邑」、「五邑」。江門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僑鄉文化獨具魅力,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

Ⅹ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是什麼樣的地方

新會來原本是新會市不久前被江源門吞並現在是新會區,新會這個地方不錯環境很優美,東方紅是個中學對那裡的早有聽說,我只知道我在東方紅附近工作的時候經常是看見學生成雙成對的進進出出的,但是還沒有聽說有你說的那樣毛手毛腳的。不過這樣的事情在那個中學都會發生的只是多與少的問題的。東方紅在新會不算是最好的中學,但是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算是中層的吧。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