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使用元數據的原因
㈠ 為什麼在地理信息系統中使用元數據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描述性數據信息,說明數據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有關內特徵的背景信息。其目的容是促進數據集的高效利用,並為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服務。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l 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數據;l 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的各種有關信息供用戶查詢;l 幫助用戶了解數據;l 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用戶處理和轉換有用數據。l 採用元數據可以便於數據共享。
㈡ (高分)關於GIS問題:對於一個地形資料庫,一般會包括哪些元數據
地形資料庫是空間型的GIS資料庫。它是將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上各類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規則分層、按照標准分類編碼,對各要素的空間位置、屬性信息及相互間空間關系等數據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建成的資料庫。根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總體設計,國家級地形資料庫的比例尺分為1:100萬、1:25萬和1:5萬三級。省級地形資料庫的比例尺分為1:25萬、1:5萬和1:1萬三級。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全國1:400萬地形資料庫,是在1:100萬地形資料庫基礎上,通過數據選取和綜合派生的。數據內容包括主要河流(5級和5級以上)、主要公路、所有鐵路、居民地(縣和縣級以上)、境界(縣和縣級以上)及等高線(等高距為1,000米)。數據分為6層。
層名
主要內容
幾何特徵
RESPT
縣級和縣級以上行政中心
點
BOUNT
縣級和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界
面、線
HYDNT
主要河流和湖泊
面、線
ROALN
主要公路
線
RAILN
鐵路
線
NET46
經緯網
線
一級元數據(Metadata)
編目信息
數據集中文全稱: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全國1:400萬資料庫
數據集中文簡稱:1:400萬資料庫
數據集英文全稱:1:4M Data Base of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
數據集英文簡稱:1:4M DB(NFGIS, PRC)
項目名稱: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網路體系
項目類型:部門攻關項目
負責單位信息:
負責單位名:國家測繪局
數據范圍:
地理坐標:
西部邊界坐標:72°E
東部邊界坐標:135°E
北部邊界坐標:54°N
南部邊界坐標:3°N
地理區域名稱:中國
數據集語言:中、英文
數據集內容信息:
摘要:
包含全國范圍境界(國、省、地、縣界)、居民地(首都、省會、地、縣政府駐地)、水系(1-5級河流及湖泊)、鐵路、主要公路、地形(等高距為1000米)。從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全國1:100萬資料庫派生
㈢ 在ArcGIS 中屬性表是元數據嗎在Gis中,元數據是什麼
屬性表不是元數據,屬性表是你的數據的屬性信息
元數據是:描述數據的數據,對數據及信息資源的描述性信息。
㈣ 網格對空間信息技術的影響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可以回答何時(when)、何地(where)、何種目標(what object)發生了何種變化(what change)等問題,但隨著應用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空間信息集成與共享方面它還有許多局限(李德仁等,2005)。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空間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各個部門建立的信息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難以相互利用,形成信息 「孤島」。傳統的空間信息系統沒能很好地解決空間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問題。與一般的信息不一樣,空間信息具有關系復雜、非結構化、數據量大、多比例尺、隨時間變化等特點。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由於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有不同內容的專業信息,空間數據的生產、維護都分散在不同的單位進行,很難進行全部統一集中。
其次,我國在空間信息共享方面的標准制定工作相對滯後。為了實現網路環境下空間數據共享,還需要研究和完善空間數據元數據標准,制定地理空間信息編碼規則,修改完善地球空間數據轉換格式標准,修改完善基礎地理信息符號標准,制定地理空間信息互操作標准等。
目前,網格技術已經應用到 GIS 領域中,網格技術成為了解決地理信息系統深入應用過程中涉及的大規模計算而產生計算資源短缺瓶頸的強大手段,對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網格技術對空間分析的影響: 目前 GIS 的空間分析功能還不強大,隨著 GIS 軟體的進一步發展,其空間分析功能逐步增強,需要消耗的計算資源也越來越多,計算資源的短缺逐漸成為 GIS 應用的瓶頸問題,而網格技術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
(2)網格技術對 GIS 空間數據存儲手段的影響: 目前在 GIS 領域,訪問和分析空間數據的研究人員分屬於不同的組織機構,位置分散,海量空間數據存儲在不同的單位,位置也是分散的。在協作式大型資源環境科學研究中,特別是在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研究人員會產生許多數據訪問的請求,通常每個請求都涉及訪問 GB/TB 級數據,並且要求在廣域網上實現 GB/S 的數據傳輸速度。現有的數據基礎設施尚難滿足這種要求。
數據網格(DataGrid)是海量數據分布式管理和分析的基礎設施,它是一種全新的數據存儲、提取、傳輸手段,可以把分散分布的數據資源、系統用戶(數據生產者和數據消費者)、存儲資源連成一個邏輯的整體。
(3)網格技術對 GIS 多維化發展的影響: 在數字城市中,採用 1 米解析度的遙感圖像數據生成虛擬地表模型、採用地下勘探技術獲取城市地質模型以及在它們之上疊加的建築物等地物模型,是構成城市虛擬現實 GIS(V RGIS)的三個主要數據來源。其數據量非常大,解決海量場景數據存儲問題以支持虛擬城市場景實時生成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傳統的資料庫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這種實時性很高的要求。基於數據網格技術的 VRGIS 場景數據存儲方法,不但可以實現高性能場景數據存儲,而且用戶可以知道場景數據來自哪一個資料庫或存儲節點。因此,網格技術的發展必將促進 VRGIS 的發展。
(4)網格技術對 GIS 互操作的影響: 目前困擾地球信息科學界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GIS 互操作,網格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異構系統之間的互操作問題。在由空間資料庫、屬性資料庫、元資料庫、GIS 軟體組成的網格系統中,當用戶提出某個應用請求時,網格系統自動把任務分解,然後路由(Routing)到特定的資料庫提取特定數據,並且把它傳輸到特定的 GIS 軟體,最後處理結果以一致的用戶界面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數據訪問和數據處理是透明的,即用戶不必知道處理過程中採用的是哪種 GIS 軟體、地理數據來自哪個資料庫等。
(5)網格技術對 GIS 開發方式的影響: 智能體(Agent)技術是隨著網路計算而發展起來的分布式人工智慧技術。採用網格技術把軟體智能體組件用邏輯的方式組織起來,並且建立智能體組件元資料庫(AC-MetadataDatabase)。GIS 廠商負責組織人員開發軟體智能體組件,用戶根據工程項目需要提出軟體需求,通過應用門戶(ApplicationPortal)把軟體需求遞交給網格系統,網格自動形成軟體智能體組件組裝方案和報價,網格是在線支付系統,在用戶確認以後,從用戶賬戶中劃撥資金給提供軟體智能體組件的各個廠商,這樣可以徹底改變 GIS 軟體的開發方式。
(6)網格技術對 GIS 產業模式的影響: 網格的目標就是讓用戶方便地使用計算、存儲數據等資源。網格作為第三代的 Internet,不僅將深刻影響 WebGIS 的體系結構,而且也將深刻影響 GIS 產業結構。
㈤ 什麼是元數據,在gis資料庫中它的作用是什麼
元數據:描述數據的數據,對數據及信息資源的描述性信息,為數據倉庫的發展和使用
從GIS資料庫從面來看:元數據可看做 一行行 記錄
㈥ (GIS)DBMS元數據是什麼
元數據是描述數據的數據,比如我們有一張航片,描述這張航片的范圍、坐標系統、解析度等屬性的數據就是元數據,具體你可以查詢一下GIS方面的數據看看!
㈦ 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都包含哪些
-關於數據質抄量 質量:是一襲個用來表徵人造物品的優越性或者證明其所具有技術含量的多少或者表示其藝術性高低的常用術語。 近年來由於一下原因,關注數據質量: 1, 增加私營部門的數據生產 。 2,進一步利用地理信息作為決策支持工具。 3,日益依賴二手數據來源。—空間數據質量的概念: 1,誤差:反映了數據與真值或者大家公認的真值之間的關系。 2,數據的准確度:被定義為結果計算值或估計值或公認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3,數據的精密度(儀器本身):是指在數量上能夠辨別的程度,指數據的有效位數,表示測量值本身的離散程度。解析度影響到一個資料庫對某個具體應用的適用程度。 4,不確定性:是關於空間過程和特徵,不能被准確確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