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編碼
1. 地理信息系統
在農用地分等中需要對地塊(圖斑)進行空間定位、面積測算、類型調查以及權屬確認等,圖件是輔助農用地分等最重要的技術手段,這些圖件包括土壤圖、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坡度圖等。這些圖件如果採用手工方式繪制,操作起來費時費力,更新時也極其不方便。採用GIS技術可以輕松地完成這些工作。GIS技術在農用地分等中的應用貫穿於工作的整個過程。該工作實質上是針對農用地這一特定空間對象所做的多因素疊加綜合分析,以及基於此分析的進一步數據挖掘。在農用地分等中,GIS技術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料庫建設
1.數據採集、檢驗與編輯
主要用於獲取數據,保證農用地分等工作中的數據在內容與空間上的完整性、數據值邏輯上的一致性等。而這一過程的工作量超過全部分等工作量的一半。該過程主要採用自動化掃描輸入與遙感數據集成的方法,掃描後的數據進行自動化編輯與處理後成為工作的基礎數據(底圖)。
2.數據處理
農用地分等工作中,數據的初步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格式化、轉換和綜合。由於各地採用的專業軟體不同,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各種來源的數據進行數據格式、坐標系統和比例尺的統一,使之滿足農用地分等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為分等成果數據的共享打下基礎。數據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數據結構之間的轉化;數據比例尺的變換涉及數據比例尺縮放、平移、旋轉等方面,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投影變換;數據綜合包括數據平滑、特徵集結等。
3.數據的存儲與組織
這一部分工作在農用地分等工作中表現為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對接,是一個數據集成的過程,也是建立分等資料庫的關鍵步驟,涉及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組織。在地理數據組織與管理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將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融合為一體。採用GIS軟體系統將二者分開存儲,通過唯一標識碼(單元編碼)連接起來。
以上部分構建了分等資料庫,是農用地分等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而在農用地分等過程中同樣應用了GIS技術,主要表現為採用GIS技術的空間分析技術提取和傳輸空間信息。
(二)在分等計算過程及省級匯總中的應用
1.空間疊加
農用地分等中同一個圖斑受多種因素(主要表現為10個分等因素,涉及土壤圖、地形圖、坡度圖、水文圖等圖件疊加)覆蓋,需要採用疊置分析方法,按照面積或者中心權重進行運算。通過疊置分析將同一地區、同一比例尺的數據層進行疊置,生成一個新的數據層(含有分等相關屬性的圖層),實現了各個圖斑具有多重屬性和各疊置層目標屬性的統計計算。
2.緩沖分析
在因素量化的過程中大量採用了緩沖區分析方法計算確定某一因素的影響范圍。將點、線、面等因素,根據各自的衰減方式計算得出緩沖區多邊形,採用疊置分析的方法將分值賦予各個圖斑。這是GIS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間分析功能之一。
3.空間分析與計算
在實現三級分等成果的聯動追溯查詢中還使用了包括泰森多邊形分析在內的多種分析方法,解決市級圖斑與縣級圖斑、省級圖斑與市級圖斑的一對多關系。泰森多邊形可用於定性分析、統計分析、鄰近分析等。如用離散點的性質來描述泰森多邊形區域的性質;用離散點的數據來計算泰森多邊形的數據;判斷一個離散點與其他離散點相鄰時,可根據泰森多邊形直接得出。
4.地形分析
主要是利用等高線內插生成DEM或DTM模型描述地表起伏狀況,用於提取各種地形參數,如坡度、坡向等數據。
(三)在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1.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主要指用戶的添加、刪除和用戶屬性的編輯。該程序是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通過菜單或工具欄,用戶可以進行關聯查詢,通過省或市的數據查詢縣級數據,或者通過市、縣的數據查詢該數據相對應的省、市數據;還可查詢匯總圖中的某個分等單元是由工作底圖中的哪些分等單元綜合而成。
2.綜合查詢
綜合查詢指對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提取和顯示,主要有單目標查詢、多目標查詢和條件查詢。單目標查詢指通過滑鼠選擇某個分等單元,以查看其所有的屬性。多目標查詢指由多邊形框選擇多個分等單元,然後在列表中查看每個分等單元的屬性。條件查詢指使用界面提供的SQL語句編輯工具生成一個SQL條件語句,然後根據它來查找與條件相符合的目標,並把他們突出顯示。
3.空間量算
空間量算包括空間位置、長度、面積的度量和圖層的管理。圖層管理包括圖層的添加和刪除、圖層的移動、圖層數據的表現形式和圖形信息的提示方式。
4.圖形操作
對圖形的操作主要指對圖形的瀏覽,主要有縮放、漫遊、全圖顯示、導航圖的顯示、分等單元的突出顯示、前景色及背景色的設置以及圖層的分色顯示。
5.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主要指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數據可以是當前的選擇集,也可以是某個圖層的全部對象。選擇分類的欄位,如鎮、自然質量等,可對選擇統計的對象進行和、最大值、最小值、計數等的統計,並以表的形式表達出來。
6.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主要是外部數據的輸入和輸出。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即所有圖層的基本信息(包括圖層的名稱、類型、保存的路徑等)導入工作環境和各圖層文件的生成。圖層信息的入庫通過程序代碼自動錄入。
2. 怎樣區分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和GPS
一、定義不同
GIS(地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RS(遙感):是利用遙感器從空中來探測地面物體性質的,它根據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識別地面上各類地物,具有遙遠感知事物的意思。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結合衛星及通訊發展的技術,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
二、研發時間不同
GIS(地理信息系統):1967年,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投入應用的地理信息系統由聯邦林業和農村發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華研發。
RS(遙感):在本世紀6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開始為航空遙感,自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衛星後,標志著航天遙感時代的開始。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從上世紀70 年代開始研製,歷時20 余年,耗資200 億美元,於1994 年全面建成。
(2)地理信息系統編碼擴展閱讀
一、GIS基本特點
1、GIS的物理外殼是計算機化的技術系統,它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數據採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圖像處理子系統、數據產品輸出子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優劣、結構直接影響著GIS的硬體平台、功能、效率、數據處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
2、GIS的操作對象是空間數據,即點、線、面、體這類有三維要素的地理實體。空間數據的最根本特點是每一個數據都按統一的地理坐標進行編碼,實現對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這是GIS區別於其它類型信息系統的根本標志,也是其技術難點之所在。
3、GIS的技術優勢在於它的數據綜合、模擬與分析評價能力,可以得到常規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統難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實現地理空間過程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二、遙感主要特點
1、可獲取大范圍數據資料。遙感用航攝飛機飛行高度為10km左右,陸地衛星的衛星軌道高度達910km左右,從而,可及時獲取大范圍的信息。
2、獲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於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最新資料,以便更新原有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
3、獲取信息受條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人類難以到達,如沙漠、沼澤、高山峻嶺等。採用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的遙感技術,特別是航天遙感可方便及時地獲取各種寶貴資料。
3. 地理信息系統 多邊形的鏈式編碼
首先是 像元來 即 3 1
然後是下一個 像元和自這個像元的位置關系 可以是 順時針 也可以是逆時針
順時針3 1 +方向 7 1 7 1 7 1 7 1 3 3 1 0 2 4 4 5 5 4 5 6
逆時針3 1 +方向 2 1 0 1 1 0 0 6 4 4 6 0 7 7 5 3 5 3 5 3
4. 什麼是地理編碼,有什麼用途
中文名稱:地理編碼
英文名稱:geo-coding 定義:在含地址的表格數據與相關圖層之間建立聯系,把地理坐標分配給含相應地址的表格數據記錄,並為其創建一個相應的點要素圖層.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地理信息系統(二級學科)
地理編碼(英語:geocoding)指的是將統計資料或是地址信息建立空間座標關系的過程.
向量式地理編碼
向量式地理編碼(vector geocoding)指使用座標參考系統去定義點、線、面特徵的位置.向量化(vectorization):指將網格式資料轉換為向量形式的過程.
網格式地理編碼
網格式地理編碼(raster geocoding)指使用建立於矩陣或方格的座標系統來標定位置,這樣的位置資料包含欄與列,稱為圖元(pixel).柵格化(rasterization)指將向量式資料轉換為網格形式的過程.
詳細
又稱地址匹配.是為識別點、線、面的位置和屬性而設置的編碼,它將全部實體按照預先擬定的分類系統,選擇最適宜的量化方法,按實體的屬性特徵和集合坐標的數據結構記錄在計算機的儲存設備上.
MapInfo中的地理編碼
其概念有別於一般的編碼定義,它不是用數字或字母來代表某一對象,而是把點狀目標分配給屬性數據記錄的一行,記錄中的欄位數據被用來和圖形資料庫中的相應欄位匹配,從而決定該記錄點應該在地圖上什麼位置.
也就是說,根據各數據點的地理坐標或空間地址(如省市、街區、樓層、房間等),將資料庫中的數據與其在地圖上相對應的圖形元素一一對應.即給每個數據賦予X、Y值,從而確定該數據標在圖上的位置的過程.被插入點狀目標的表稱為目標表,而點的地理坐標來源於一個有地圖的源表.
SuperMap地址匹配模塊
超圖(SuperMap)最新的SuperMap GIS系列軟體中的基礎開發平台SuperMap Objects中即含有地址匹配模塊(AddressMatching Mole),可以提供中文地址模糊匹配搜索的功能.該功能基於一個地址詞典,可以對地圖中的多個圖層進行地址匹配.
5. 地理編碼的概念
地理編碼()又稱地址匹配(address-matching),指建立地理位置坐標與給定地址一致性的過程。也是指在地圖上找到並標明每條地址所對應的位置。地理編碼是GIS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功能。
地址匹配,或地理編碼,就是一個通過地址中某路段的起始,終了位置,並同時考慮到單雙號因素,以確定地理位置的過程.
一個大型的政府GIS要求能夠將任何數據移植到空間坐標系中,這個過程包括對數據的准確分類和注冊,以及使所有的數據能夠與一個空間坐標系建立關聯;從而保證資料庫中的每一個對象被准確無誤地疊加在地圖上,建立空間信息與非空間信息之間的聯系。因此,地理編碼在城市空間定位和分析領域內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滿足城市規劃建設以、公安部門119、110報警系統等基於位置的服務要求。
參考:盧毅敏 面向電子政務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參考資料:http://www.bobosky.net/gisessay/mapobject.pdf
6. 什麼是地理編碼作用是什麼
地理編碼是為識別點、線、面的位置和屬性而設置的編碼,它將全部實體按照預先擬定的分類系統,選擇最適宜的量化方法,按實體的屬性特徵和集合坐標的數據結構記錄在計算機的儲存設備上。
作用:
1、提供了坐標定位引擎,幫助用戶通過地面某個地物的坐標值來反向查詢得到該地物所在的行政區劃、所處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標准地址信息。通過豐富的標准地址庫中的數據,可幫助用戶在進行移動端查詢、商業分析、規劃分析等領域創造無限價值。
2、提供的專業和多樣化的引擎以及豐富的資料庫數據使得服務應用非常廣泛,在資產管理、規劃分析、供應物流管理和移動端輸入等方面為用戶創造無限的商業價值。
(6)地理信息系統編碼擴展閱讀:
相關地理定位服務:
GIS: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決策支持系統,它具有信息系統的各種特點。地理信息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存儲和處理的信息是經過地理編碼的,地理位置及與該位置有關的地物屬性信息成為信息檢索的重要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現實世界被表達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現象,這些地理特徵至少由空間位置參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兩個部分組成。
地理信息系統首先是一種計算機系統:該系統通常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地理數據採集子系統、地理數據管理子系統、地理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地理數據可視化表達與輸出子系統等。
這些子系統的構成影響著地理信息系統硬體的配置,功能與效率、數據處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等。
GPS:
由於GPS技術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的測量特點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已經融入了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應用領域。
RS: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地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
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各種衛星通過不同的遙感技術實現不同的用途,如氣象衛星是用於氣象的觀測預報;海洋水色衛星用於海洋觀測;陸地資源衛星用於陸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礦產、環境資源等的調查。
雷達衛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陰天、雲霧)、全天時(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體、植被及土地等)為特點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7. gis軟體中怎麼對坐標進行編碼
地址匹配是將文字復性的描述地制址與其空間的地理位置坐標建立起對應關系的過程。
地址匹配服務按照特定的步驟為地址查找匹配對象。首先要將地址標准化;然後伺服器搜索地址匹配參考數據,查找潛在的位置;根據與地址的接近程度為每個候選位置指定分值,最後用分值最高的來匹配這個地址。
8. 地理信息系統與一般信息系統的區別聯系
聯系:地理信息抄系統襲是一般信息系統的分支,一般信息系統包含地理信息系統。兩者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2、一般信息系統:是由計算機硬體、網路和通信設備、計算機軟體、信息資源、信息用戶和規章制度組成的以處理信息流為目的的人機一體化系統。
二、功能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
2、一般信息系統:對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
三、特點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2、一般信息系統:是任何組織中都有的一個子系統,是為了生產和管理服務的。
9. 華農地理信息系統的專業代碼是什麼
這位同學所講的「華農」,究竟是指「華中農業大學」(武漢)、「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還是「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儋州)呢? 國內簡稱叫「華農」的高校隨便數都有3間吖。
10. 在地理信息系統中,什麼是地理編碼(Geocoding)和地址匹配
地理編碼(Geocoding)又稱地址匹配(address-matching),指建立地理位置坐標與給定地址一致性的過程內。也是指在地圖上容找到並標明每條地址所對應的位置。地理編碼是GIS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功能。
地址匹配,或地理編碼,就是一個通過地址中某路段的起始,終了位置,並同時考慮到單雙號因素,以確定地理位置的過程.
一個大型的政府GIS要求能夠將任何數據移植到空間坐標系中,這個過程包括對數據的准確分類和注冊,以及使所有的數據能夠與一個空間坐標系建立關聯;從而保證資料庫中的每一個對象被准確無誤地疊加在地圖上,建立空間信息與非空間信息之間的聯系。因此,地理編碼在城市空間定位和分析領域內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滿足城市規劃建設以、公安部門119、110報警系統等基於位置的服務要求。
參考:盧毅敏 面向電子政務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