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德國地理環境的劣勢

德國地理環境的劣勢

發布時間: 2021-02-16 02:20:46

A. 德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方面情況

自然: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中歐平原(波德平原),北臨北海、波羅的海,北與丹麥接壤,西鄰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南接瑞士、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東與波蘭、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西俄羅斯)接壤;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北部為北德平原,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阿爾卑斯山地,西南部有艾費爾高原,中部是中德山地,東南部是圖林根林山和厄爾士山(克魯什內山);氣候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海洋氣候的過渡地帶,屬於溫帶海洋氣候但大陸性顯著;河流眾多,主要有西部的萊茵河,南部的多瑙河,北部的易北河和中部的美茵河。
人文:1.人口:德國人口9000萬,是歐洲的第一人口大國,人口主要分布在萊茵河流域和易北河 流 域及北部的沿海地區,主要民族是日爾曼人,通用德語
2.城市:德國的城市化比較早的國家,城市化程度高,主要城市:首都柏林,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慕尼黑,汽車城沃爾夫斯堡和斯圖加特,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等
3.經濟:德國經濟總量世界第四(前三:美、中、日)歐洲第一,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主要有以魯爾區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區和以南部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區,汽車、鋼鐵、化工、電力、電子、航空等工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
4.文化:德國文化發達,以哲學最為突出,著名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萊布尼茨、費爾巴哈、馬克思;另外德國的文學、音樂、美術、自然科學都相當發達,著名文學家歌德,音樂家巴赫、貝多芬等

B. 德國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C. 德國地緣政治劣勢有哪些

它自身是一個強國,比周邊任意一個國家都要強大,因此自然尋求與自內身實力相匹配容的國際地位。然而它的周圍也都是大國,這些國家一對一單挑,誰都不是德國的對手,但他們為了利益(德國分到的東西如果多了,則他們的利益自然就少了)聯合起來,英國發展海軍,俄國法國發展陸軍,德國從軍事上無法同時戰勝英法俄三國的聯盟。

D. 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同盟國的優勢與劣勢

請問是一戰的同盟國還是二戰的同盟國?暫且當做二戰。優勢:英國處於大西洋中間背靠美國,二戰時全靠美國支持資源才得以生存。美國處於基本獨立的美洲大陸,遠離歐洲、非洲戰場,基本沒有收到戰爭破壞,也為二戰後期美國加入戰爭後盟軍展現出的強勢打下了基礎。同樣也是戰後美國經濟復甦遠快於歐洲的原因之一。蘇聯非要說的話只能說國土廣闊,戰略縱深廣了。劣勢:英國與德國離得太近,就只隔了一條英吉利海峽,中期被U型潛艇折磨得要死(U型潛艇發揮威力還是在德國攻下法國後,以法國為母港,繞到英國背後擊沉其物資,英國一度被逼到投降邊緣)。戰爭後期,德國發明導彈,英國很不幸的在射程之內,可憐的英國人又差點投降。最悲劇的當屬波蘭了,處於波德平原的它正好是德國的優勢部隊坦克部隊的用武之地,以至於僅僅四十一天就被德國用閃電戰佔領。而蘇聯當初被占的大部分國土也處於波德平原。(戰爭前期德國的坦克比蘇聯的好。)在戰爭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由於蘇軍頑強抵抗將戰爭拖入冬天,贏得了主動權。蘇聯處於高緯度地區,冬季冷死人,蘇軍習慣了,可是德國人就不行了,凍死的都有(不比中國的軍隊,咱是窮)。至於中國戰場,因為中國三分之二是山地,易守難攻,地形復雜,小日本很難打進來,於是就拖了很久。困了π_π,睡了,晚安。

E. 德國的自然地理特徵怎樣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刔與九個國家相鄰:北鄰丹麥,凾西鄰荷蘭,鑿比利時,刖盧森堡和法國,芻南連瑞士和奧地利,判東接捷克和波蘭。凼國土面積為357000平方公里,凱南北直線距離為876公里,刧東西直線距離為640公里,初國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刞在歐洲,凓德國人口總數居俄羅斯之後,凨約8200萬。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刁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刪高原台地,凝丘陵,利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刀及遼闊寬廣的平原。凹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刔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刓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凼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別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刪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分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刄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凬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劉碎石平原,鑿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刪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刑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鳧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刪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創

德國處於大西洋河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凱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刕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凊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度左右,涼南部山地為20度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刔南部山地則為零下6度左右。

F. 德國的地理環境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Km²。

G. 哪個國家有最差的地理劣勢

一個國家的地理是否是劣勢,其標准有兩個:一是自然地理條件,二是地緣專政治環境,縱觀全世屬界亞美尼亞稱得上是地理劣勢最明顯的國家。 亞美尼亞位於亞歐交界處,外高加索南部,它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北臨喬治亞,東臨亞塞拜然,南接伊朗和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292萬。周邊所有國家都有出海口,偏偏亞美尼亞沒有,是一個純粹的內陸國,亞美尼亞地處亞熱帶北部的內陸氣候乾燥,全國90%的領土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主要資源有銅礦、鉬礦和多金屬礦,但缺乏礦物燃料,能源奇缺,經濟發展困難。

H. 德國有怎樣的地理和氣候特徵

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水文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

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Km²。

I. 德國的自然環境怎麼樣

總體來說非常不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小城鎮都像一個個小花園,大城市綠地也多。德國人的環保意識還是很強的,河湖水都比較清澈,夏季都可以去游泳,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山青水綠,非常適合度假。

J. 德國的地理優勢

可以把魯爾區的地理優勢擴大為德國的地理優勢 1.地處平原,地勢平坦 2.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3.河運發達,交通便利 4.礦產資源豐富.5.氣候濕潤.6.科技發達.生產力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