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國安地理信息與人類生活
1. 請問誰有楊昕 湯國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電子版的,謝謝
[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實習教材].湯國安.掃描版.pdf
2. 湯國安的人物經歷
1982年本科畢業於西北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而後獲西北大學地圖學與遙感內專業碩士學位並留容校任教。
1995年赴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留學並於1998年獲該校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學位。
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從事高級訪問學者研究。
2001-2003年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
2004年調動到南京師范大學工作,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3. 請問有沒有湯國安地理信息系統教程課後題答案,感謝感謝
對這項工作多少了解一些,不過不太專業,但我知道一般電腦是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的,要有特殊配置的才行,起碼是工作站級別的。我有一個朋友用的是聯想ThinkPadP50s,你可以考慮一下。
4. 地理信息系統(第二版)湯國安 書號為
地理信息系統(第2版)/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科學出版社
湯國安,等 著
ISBN:9787030338969
5. 收集生活中的地理信息
具體見 http://..com/question/20683038.html1.泥 石 流 泥石流經常發生在峽谷地區和地震火山多發區,在暴雨期具有群發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間爆發,是山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多發地帶:環太平洋褶皺帶(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歐亞大陸內部的一些褶皺山區。世界上有近50多個國家存在泥石流的潛在威脅。其中比較嚴重的有哥倫比亞、秘魯、瑞士、中國、日本。 中國,有泥石流溝1萬多條,其中的大多數分布在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四川、雲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則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國有70多座縣城受到泥石流的潛在威脅。 日本,竟然有泥石流溝62000多條,在春季、雨季經常爆發。 1970年,秘魯的瓦斯卡蘭山爆發泥石流,500多萬立方米的雪水夾帶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沖向秘魯的容加依城,造成2.3萬人死亡,災難景象慘不忍睹。1985年,哥倫比亞的魯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沖擊了近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鎮、農村、田地,哥倫比亞的阿美羅城成為廢墟,造成2.5萬人死亡,15萬家畜死亡,13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高達50億美元。 人們記憶猶新的泥石流災難: 在1998年,5月6日,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區突然遭到建國以來非常罕見的泥石流災難。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蹤,2000多人無家可歸。薩爾諾村56歲的福爾斯勒在睡夢中被怪聲驚醒,想打開門看看究竟。他的太太幫他打開電燈,就在福爾斯勒開門的一剎那,一股巨大的泥流將他掀翻在地,他的太太在驚恐萬分中伸手試圖拉起她的丈夫,但更多的泥流不斷湧入,泥流上漲,她只好跳上桌面避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丈夫被泥流吞沒。就象這樣,許多人被泥流無聲無息的淹沒、沖走,甚至連呼救的機會都沒有。 由於我們的生態環境日益遭到嚴重的破壞,進入20世紀後,全球泥石流爆發頻率急劇增加,發生逾百次。 2.颶 風 颶風又稱台風、龍卷風,形成於赤道海洋附近的熱帶氣旋。颶風常常行進數千公里,橫掃多個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地球上風災最嚴重的是加勒比海地區、孟加拉灣、中國、菲律賓,其次是中美洲、美國、日本、印度,南大西洋影響最小。其原因在於風源多出自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海域。 1999年9月「弗洛伊德」颶風襲擊美國東部地區,造成至少47人死亡,自9月14日在美國東南部沿海登陸後,一路北上,先後襲擊了佛羅里達、喬治亞、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紐約等州及首都華盛頓,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速最高達每小時約200公里,2天後降至每小時100公里以下,已轉變為熱帶風暴。「弗洛伊德」颶風所過之處,普降暴雨,造成許多地方被淹,民房受損,交通停頓,供電中斷,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新澤西和弗吉尼亞州,颶風共造成150萬戶人家停電。新澤西州及華盛頓、巴爾的摩、費城和紐約等市的公立學校普遍停課,300萬學生不能上學。此外,航班停飛,火車停運,造成數萬名旅客滯留。在華盛頓,不少聯邦政府部門只留值班人員,國會眾議院的會議也推遲舉行,許多活動被迫取消。 狂暴的「萊尼」颶風:1999年11月20日 「萊尼」颶風襲擊維爾京群島,以每小時217公里的速度 襲擊了維爾京群島,並引發風暴和暴雨。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產生風力達8級以上的熱帶氣旋80多個,死亡人數約2萬,經濟損失超過80億美元。歷史上造成死亡人數達10萬以上的颶風災難就達8次。20世紀最大的颶風災難發生在孟加拉:1970年11月12日,颶風夾帶風暴潮席捲孟加拉,30萬人死亡,28萬頭牛、50萬只家禽死亡,經濟損失無法計量。
6. 湯國安地理信息系統教程課件
這個肯定不外傳滴哇。。。
7. 高一地理論文 自然資源與人類生存與發展
大沙鼠在中國的地理分布 動物學報 2000/02
自然地理學的創新視角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
植樹造林與21世紀我國鹽漬土開發利用的關系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GIS在土壤侵蝕模型中的應用及展望分析 發展水土保持科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集 2006
湖北氟中毒流行的環境地理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1
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自然災害區劃的方法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
地理信息系統在近岸海域環境管理中的應用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0/02
生態環境監測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中國環境保護優秀論文精選 2006
「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測繪通報 2000/06
起伏地形下天文輻射分布式估算模型 全國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
數字地球與3維地理信息系統研究 測繪學報 2000/03
礦山地理信息系統中巷道模型的研究 測繪學報 2000/04
8. 湯國安的介紹
湯國安,男,1961年6月出生,浙江寧波人,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政協委員,民盟江蘇省委員會常委,民盟南京師范大學委員會主委。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教育與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數字山地專委會副主任等。11985年西北大學碩士畢業並留校任教,1998年獲得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特別在空間分析、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地形分析、基於DEM的黃土地貌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後主持了4項國家863重點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一項重點項目),及多項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在德國Springer出版社和SCIENCE PRESS Beijing New York出版全英文科研專著兩部,其它學術著作7部,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檢索50餘篇。在教學上,湯國安主持的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獲國家精品課程、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編寫的多本教材分別被被遴選為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
9. 湯國安的地理信息系統,哪位大神有電子版,麻煩分享一下,灰常感謝!
電子版本的電驢有下載,
我手上有書有數據
其實買一本也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