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遊資源和地理環境的聯系
『壹』 河南地理概況有哪些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全省總面積約16.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1億。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遊資源而著稱。對於廣大海內外旅遊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遊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後有20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聖祠、商丘閼伯台(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遊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築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遊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遊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於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遊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遊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盪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雲台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雲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遊者40多萬人次,旅遊創匯1.46億美元;國內旅遊人數6300多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409.13億元。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1個國家AAAA級景區。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遊涉外飯店33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台北。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鍾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近幾年,河南省政府對發展旅遊業十分重視,已把旅遊業作為全省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優先發展。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沿黃旅遊線位於我國東西部旅遊發展的結合部,交通便利,旅遊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協調配套,作為旅遊重點發展區域的優勢十分明顯。河南省政府決定將其建成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的、輻射帶動全省旅遊業發展的黃金旅遊線,以「三點一線」豐富的古文化資源為依託,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特色,重點開發文化觀光、尋根朝敬、休閑度假和生態旅遊項目。同時,要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為重點和主體,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生態觀光以及特種旅遊項目,加速全省旅遊產品結構的調整。
『貳』 試論述旅遊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你好,你這個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明白的,建議你閱讀《旅遊地理學》,這是我的專業書之一,對於你這個問題幫助很大。謝謝
『叄』 旅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相互影響,復相互依存的關制系。
1、地理環境為旅遊活動提供了載體,沒有一定的地理環境,旅遊活動根本無法得以順利的開展。
2、旅遊活動會進一步的影響地理環境,不合理科學的旅遊活動開展會對地理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3、科學發展開發旅遊資源,規范遊客的旅遊活動有助於地理環境的未定和永續利用。
『肆』 河南有哪些旅遊資源(從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分析)
樓主,你這個定義就很廣泛了,全國旅遊看三南不是白說的……版
世界文化遺產3處:洛權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鄭州「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國家5A級景區8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神農山、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4處:嵩山、雲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0處:雞公山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嵩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河南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在全國19個世界地質公園中,佔全國面積僅1/60的河南就佔了4個,分別為嵩山、雲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在河南廣闊的土地上,點綴著嵩山、雲台山、堯山(石人山)、白雲山、芒碭山、伏牛山、雞公山、太行山大峽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綻放著洛陽牡丹和開封菊花等奇花異草,千百年來,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外友人前來旅遊觀光。
『伍』 請概括鄭州旅遊資源的地理環境特點
少林寺、嵩山、嵩陽書院:據鄭州市100公里。主要景觀有常住院、塔林專、初祖庵、二祖屬庵和達摩洞等。
中嶽廟:位於鄭州西南80公里的登封市境內。始建於秦,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
觀星台:在鄭州西南70公里的登封告成鎮北。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具有測景、觀星和記 時功能的天文建築。
黃河游覽區:位於鄭州市西北30公里處,地處黃河、嵩山之間,黃河在這里沖出最後一個峽口進入平原,形成懸河。
商城遺址:位於鄭州市區內,面積25平方公里。
宋陵:位於鄭州西70公里,為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皇帝陵墓群。
黃帝故里:位於鄭州南35公里軒轅丘,是黃帝出生的地方。
『陸』 簡述中原旅遊區的地理環境與資源特徵。
很大的題目呀。
你注意結合中原的自然地理、氣候環境,歷史文化和人文特徵來論述吧。
旅遊主要是自然景觀、人文歷史資源,但另一方面,人類活動與自然的互動產生的資源非常多,如黃河旅遊,就應該屬於此類。
『柒』 旅遊業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一、旅遊抄業對地理環境帶來的積極影響
1,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浙江千島湖林場。
2,推動野生動物和環境的保護、如國家森林公園,野生動物園,
二,負面影響
1,對動植物影響。2007狂歡火把節,在雲南各地展開,場面盛大,持續十天之久。火把用幼松製成。
2,對水體的污染
3,對吸引物的破壞,如莫高窟旅遊,過多的遊客湧入,室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的濃度及牆體表面溫度濕度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對壁畫及彩塑的顏料層的破壞引起變色
4,對旅遊景觀的破壞,對旅遊地的開發,導致旅遊景觀的變化,如景區內的路面,建築物,對景觀的人為重塑。
『捌』 旅遊和地理的之間存在的聯系
旅遊與地理
我國是世界上風景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旅遊資源當中的自然風光資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觀為基礎的。其中種類很多。
自然風光資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和欣賞價值,能夠吸引人們參觀游覽的自然風光。我國遼闊的疆域,巨大的家緯度差異和背倚亞歐大陸,面向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呈網格狀分布的地貌格局,以及地形的高差,形成自然地理地域分異中的水平地帶交錯,加深了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形成我國類型多樣、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資源的地理基礎。自然風光資源以名山奇峰、秀水勝景、天象氣候、珍禽異獸、觀賞植物為旅遊業發展增光添彩。
1、山嶽風光。我國多山,山嶽風光是以其形體給旅遊者以雄偉、高大、莊重、深邃、奧秘、秀麗、奇絕等豐富的美感。一般說,這里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氣候變化多端,可以進行消夏避暑、觀光旅遊、登山健身、科學考察等多種活動。根據美學形象和觀賞效果,結合成因,山嶽風光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花崗岩山嶽風光,花崗岩堅硬耐蝕,三維節理發育,球狀風化現象十分普遍,常常形成許多別具風格的奇山怪石景象,例如海南崖縣「南天一柱」,黃山「蓮花峰」、「仙人指路」、九華山「觀音峰」等。我國自北向南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黃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①喀斯特山水風光。喀斯特地貌天然造型極為豐富,常見的有:峰林、孤峰、石林、天生橋、地下河、溶洞等。我國有石灰岩面積130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4%,以喀斯特山水著稱的雲南、貴州、廣西分布面積最廣,發育最典型。這里有桂林山水、灕江風光、雲南的路南石林、四川型紋的石海洞鄉、廣東肇慶七星岩等。同時南方喀斯特區幾乎無山不洞,例如廣西陽朔月亮山、貴州安順的龍宮洞、柳州的萬華洞等,北方如北京十渡、北嶽恆山等。我國還有一種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石灰華,串狀起伏,形如梯田,凹處積水滋生出各種藻類,呈現出斑斕多彩的色調,景象異常壯麗,以四川松潘境內的黃龍寺附近最為典型。
②丹霞山風光。紅色砂岩造型以廣東仁化的丹霞山最為典型,故稱「丹霞地形」紅色砂岩膠結、固結程度較差,岩石硬度較小,易風化侵蝕,也便於人工斧鑿或雕刻,例如四川樂山大佛、廣元摩崖石刻等。我國紅色砂岩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風景區除丹霞山外,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江西貴溪的龍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樂山等。河北承德避署山莊四周的山嶽也是丹霞風光。
③火山地貌風光。火山是一種地質活動的產物,火山地貌景觀中火山錐、火口湖、堰塞湖、溫泉、熔岩洞穴等。對遊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國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以及台灣和雷瓊地區與西南地區,著名的長白山景區天池,鏡泊湖和黑龍江德都得五大連池、台灣大屯火山群、廣東湛江湖光岩、雲南騰沖打鷹山等。
④其他名山風光。我國還有發育在其他岩層上的名山。廬山是由沉積岩形成的壘式斷塊山,張家界和天子山主要有石英砂岩夾薄層砂質頁岩構成,五台山由前寒武紀成積岩構成,中越嵩山主體由石英砂岩構成,武當山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構成,峨眉山主要由成積岩斷塊隆起而成。
2、河湖泉瀑。水是自然界最活躍的物質。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幽。自然風光中的山水景象歷來是自然界中最嫵媚、動人的畫卷。
①河山峽谷風光。我國江河眾多。著名的長江三峽氣勢磅礴;黃河波瀾壯闊,氣勢雄偉;灕江碧水清徹見底;明麗的富春江碧波帆影;天下奇觀的錢塘江潮洶涌澎湃;四時長豐的珠江,沿岸林木蔥蘢,山清水秀。
湖泊水庫。我國湖泊星羅棋布。以天然景色取勝的大深湖泊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長白山天池、雲南滇池、台灣日月潭以及高原湖泊等。園林湖有杭州西湖,嘉興南湖、武漢東湖、人工湖有三門峽、劉家峽、十三陵等。
②瀑布風光。我國瀑布很多。貴州有黃果樹瀑布,吉林白頭山天池有長白瀑布,雲南路南有大疊水瀑布等。他們個個狀如萬馬奔騰,使風景區充滿無限活力。
泉水風光。我國山間、平地都有泉涌。多數溫泉、礦泉所在之地山川秀麗,風景如畫,是旅遊勝地,也是療養、沐浴的好去處,例如陝西的華清池、廣東的從花溫泉,山東嶗山的礦泉水。
③海岸、沙灘、岩島風景資源。我國大陸海岸線曲折綿延,海灘眾多,海岸類型多樣,不僅有沿岸、沙岸、泥岸,還有熱帶紅樹林海岸和珊瑚海岸。在海灣的頂部常分布著空氣清新、陽光和煦、灘緩細沙的海灘,為優良的海濱浴場和避暑勝地。例如大連、青島、北戴河、威海、普陀、鼓浪嶼、鹿回頭、天涯海角等早名揚遠外,還有煙台、連雲港、南通、北海等廣闊海濱游覽休息地有待開發利用。我國遼闊的海疆擁有5000多個島嶼,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為我國三大島;舟山群島、澎戶列島、廟島群島以及南海海域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是我國著名的群島。大連市西的小龍島,島上蝮蛇觸目皆是,成為著名的蛇島,此島附近另有一鳥島。台灣的蘭嶼,構成了海濱風景資源的雄厚基礎,加以溫暖的氣候條件,有較長的旅遊季節。所以,我國海岸、沙灘、島嶼風光,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
3、氣象氣候風光資源。氣象風光是指在日照、溫度、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天氣和氣候現象,如雲、霧、虹、雨、雪、冰、淞、冷、暖等都是可供觀賞和游樂的獨特景觀。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因而氣象氣候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氣象氣候景觀。南北跨越五個氣候帶,地勢高差數千米,就形成了氣候類型多樣垂直差異特點,可促進旅遊季節均衡發展。我國自古就有因時制宜安排游覽活動的優良傳統,例如春戲桃柳、夏賞風荷、秋臨丹桂、冬詠寒梅之類。在冬季西北和被服要開展滑雪、冰燈節、滑冰、爬山、騎馬、狩獵等活動;南方可開展游園、泛舟、垂釣、冬泳等活動。我國東北林海雪原的雪景,冰城哈爾濱的冰雕,華山、黃山、廬山的雲海,峨眉山的寶光,太白山的積雪等,都是著名的氣象氣候旅遊資源。
4、生物景觀旅遊資源。植物是構景中不可缺少的。據調查,我國有高等植物32000多種,僅喬木就有2000多種。許多植物種屬為我國所獨有。故我國有「世界樹木寶庫」之稱。雲南省素稱「植物王國」,植物種類約佔全國一半。而西雙版納則被譽為「植物王國皇冠上的綠寶石」,那裡有100多種世界植物「大全」上沒有記載過的品種,可謂無奇不有。例如貴州的鴿子樹珙桐、公孫樹銀杏、活化石水杉等。還有一些樹木,因歷史悠久,或造型奇特,而成為游覽探勝的對象,如黃山遊客松。
我國有鳥類1160多種,佔世界的13.5%;獸類420多種,佔世界的11.3%,兩棲和爬行動物500多種,佔世界12%;陸棲動物佔世界10%,動物資源極其豐富。我國珍貴稀有的動物有寒溫帶、寒帶的丹頂鶴、東北虎、紫貂;溫帶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帶的高鼻羚羊、野駱駝、野馬等,多分布於青藏高原和川、甘等地的高原草甸;寒漠中的珍稀動物野氂牛、藍馬雞等,山地森林又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我國四川西部、北部山地和陝西南部秦嶺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箭竹林中,是世界唯一有大熊貓生存的地區,大熊貓非常珍貴,是中國的國寶。熱帶森林中有長臂猿、孔雀、野象等珍貴動物。珍貴的水生動物有揚子鱷、白鰭豚、文昌魚等。
5、風沙、戈壁和黃土高原景觀資源。我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廣的國家之一。「黃沙西海際,百草北連天」,這是唐代詩人岑曾描繪新疆沙海莽莽的詩句。沙漠、戈壁、雅丹等乾旱地貌構成了特殊的。具有吸引力的觀光旅遊資源的一個類型。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例如騰格里沙漠南端寧夏中衛沙坡頭的鳴沙,甘肅敦煌月牙泉和鳴沙山,新疆烏爾禾「風塵」,將軍戈壁上「魔鬼城」等均是沙漠、戈壁景觀;而黃土塬、梁、峁、黃土柱、黃土溶洞、黃土天生橋則是獨特的黃土侵蝕景觀。它們都是誘人的旅遊資源,吸引著眾多的獵奇、探險者和研究者前往一睹風采。
6、其他。我國一些地區,還有較特殊或典型的地學旅遊資源。例如泥石流和地幔現象,前者以雲南東川蔣家溝為代表,後者以河南鶴壁上峪村附近保存最完整,吸引著不少遊人。同時底層下面也埋藏了豐富的動物化石,著名的山東臨沂山旺村,是我國第一個古生物化石重點保護區,四川自貢市已建成一座恐龍化石博物館。
『玖』 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及影響
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1、地理環境為旅遊活動提供了載體,沒有一定內的地理環境,旅遊容活動根本無法得以順利的開展。
2、旅遊活動會進一步的影響地理環境,不合理科學的旅遊活動開展會對地理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3、科學發展開發旅遊資源,規范遊客的旅遊活動有助於地理環境的未定和永續利用。
『拾』 地理環境對鄭州旅遊資源的影響
根據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一般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內資源,其中許多旅遊資源容的形成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關。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等類型齊全;氣候變化類型較多,即有濕潤的季風氣候,又有乾旱的大陸氣候,還有典型的高原山地氣候,呈現多種氣溫、降水、風的組合狀態;水文特徵變化多端,即有常見水文特徵,也具備多種特殊水文現象,形成瀑布、冰汛等多種景觀;土壤種類繁多,變化多樣;生物種類多,具有多種特有動植物資源,如熊貓、揚子鱷等。
總之,我國各個自然要素變化多端,不同自然要素會形成不同獨特組合,加強了我國旅遊資源的多樣性、非凡性等特點,使我國具有多種獨特的旅遊資源。如果考慮到我國獨特的人文底蘊,那麼旅遊資源的這些特性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