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設計實例ppt
① 湯國安地理信息系統教程課件
這個肯定不外傳滴哇。。。
② 地理信息系統設計主要有哪幾種方法各自有何特點
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方法主要有:
原型法:簡單實用,適用於小型的版GIS工程設計。
結構化生權命周期法:分階段實施,文檔驅動,上一階段的結束是下一階段的開始,方法成熟,但靈活性不夠,適用於需求明確,大中型GIS工程設計。
面向對象方法:階段劃分不明顯,階段之間無縫迭代,需要多次反復進行,是當前GIS設計發展的方向。
以上是幾種常用的設計方法,在具體的GIS工程設計中可能會幾種設計方法交互使用,以期達到最好的設計效果。
詳細內容可參閱吳信才或李滿春編著的《GIS設計和實現》等相關書籍。
③ 基於C#的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案例教程 (荊平)和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實例教程——C#和MapOb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哈,主要看你了,有能力哪本都好學,沒能力給你一個Hello world你也看不懂
④ 誰有中山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考研資料,主要是課件
不可能有的。大學的東西很不注重收集,也少有大學生很去拷並發給你的。
⑤ 可視化GIS 系統功能設計
( 1) 地圖瀏覽
地圖瀏覽是 GIS 的最基本功能,它包括地圖的漫遊、放大、縮小和全圖查看等詳細功能。為增加系統的可操作性,地圖的放大縮小還提供了滑鼠滾動支持,當使用 3D 及以上的滑鼠時,滾動滑鼠滾輪,根據滾輪的滾動方向,地圖會隨著放大或縮小。滑鼠形狀能形象生動地表示當前的工具,譬如當前工具為放大地圖時,滑鼠形狀則變為一放大鏡,用戶會非常樂意看到滑鼠的這種變形。系統提供了圖中圖 ( 又稱鷹眼) 功能,以方便當用戶將地圖放大到很大視野時的定位。用戶可以通過圖層設置對話框來設置圖層的可見狀態、可選擇狀態和自動標注狀態,還可以自己配置地圖的背景色,選擇是否顯示地圖標題以及是否支持滑鼠滾動的放大縮小功能。
圖 7. 4 系統網路拓撲圖
距離測量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由於地圖一直可以放大縮小,用戶對地圖上任意兩點之間沒有距離感。系統有針對性地提供了任意兩點間的距離測量功能。假使地圖上只有空間數據而沒有與這些空間數據相對應的文字說明和注釋,這樣的地圖是不適合查看的。所以,系統還提供了專門的標注工具以及讓整個地圖全部自動標注的功能。
( 2) 地圖編輯
在系統的使用過程中,隨著礦山生產的進行,系統的數據肯定要隨著更新。系統提供了對地圖的編輯功能,包括對空間圖形數據的編輯和對後台屬性數據的修改。用戶可以很方便地新增、修改、刪除或合並地圖圖元,以及編輯圖元的屬性信息。系統還提供了單步回撤功能,支持對上一步空間數據編輯的撤銷。
( 3) 圖屬互訪
圖屬互訪指空間數據 ( 又稱圖形數據) 與屬性數據的相互查詢。GIS 相比 MIS ( 管理信息系統) 系統和機助制圖系統 ( 譬如 AutoCAD) 的優越性就在於它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進行了良好的關聯,而在 GIS 中,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互訪也就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在系統中,雙擊地圖上某圖元,即可查看其屬性信息。而通過屬性信息名稱的匹配,也可以快速地在地圖上定點陣圖元,支持模糊查詢。
( 4) 統計報表
系統能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生成統計報表。統計結果包括評價過程中輸入的各種評分值及最終產生的評價結果。
( 5) 地圖輸出
某些時候用戶需要將當前的地圖窗口內容輸出,以方便查看地圖某局部放大後的內容。地圖的輸出包括空間數據的輸出和屬性數據的輸出。系統支持將空間地圖數據輸出為常見的點陣圖格式 ( bmp) ,支持地圖列印,輸出內容為當前地圖窗口的地圖。系統支持將屬性數據輸出到 Microsoft Excel,以執行進一步的操作。
( 6) 評價功能
通過上述礦山安全評價信息系統來實現系統的評價功能,並利用評價結果將兩個子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礦山安全評價地理信息系統。
( 7) 評價結果管理、報表生成列印
評價結果可以進行分析統計,並自動產生報表,用戶可以導出或者列印這些報表。
⑥ 如何用ppt製作一個地理信息系統
在 PPT中插入"對象" 選 「Mapinfo ?.?.? 地圖」 需安裝有Mapinfo軟體
⑦ 導視系統設計案例ppt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1 導視系統設計理念及原則
2 本導視系統實現功能闡述
3 導視系統主要標准色及主要製作材料
4 導視系統中單品標識標牌效果圖
⑧ 求地理信息系統生活中的實例~~
金土工程」是國土資源部這幾年工作的重點。「金土工程」指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通過建立結構完整、功能齊全、技術先進並與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國土資源信息系統,來帶動國土資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形成完整的國土資源信息化體系。
為促進國土資源地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建設用地申報審批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增強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實現信息的社會共享與服務,限制各種違法行為,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浙江省國土局決定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流程圖
目標:省市縣縱向共享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的總體目標是:
根據建設用地管理現狀,分別設計省、市、縣三級內部使用的建設用地審批公文流轉系統,實現建設用地審批信息的錄入、處理、存儲、分析、查詢、輸出、傳遞和管理的智能化,並可方便地調用相關圖形進行輔助審查。
在國土資源信息網的基礎上,建設連接省、市、縣三級試點單位的國土資源系統內部的縱向網,實現用地審批信息共享、數據快速上報下傳、均衡負荷及分布處理,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用地信息的網上發布,從而提高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社會公眾形象。
最後,在試點單位投入運行後的未來兩三年內,系統將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真正實現上聯國土資源部,下聯市、縣國土地資源局的多級建設用地申報審批管理運轉體系。
結構:三層體系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框架採用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基礎平台(DAP)和數慧地理信息平台(DGP)實現系統建模、數據共享和互操作,基於業界標準的三層體系結構。採用這種體系結構無論從平台的角度還是從開發的方面,均是一個結構靈活,便於調整的應用體系。
表示層
在浙江省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中,表示層提供用戶服務,通過可視化的用戶界面表示信息和收集數據,是用戶使用應用系統的介面。表示層使用基於ArcGIS Engine(ArcObjects)開發的DGP/Dist-Map作為用戶的地圖表現界面,文本、報表等業務信息通過組件提供,整個客戶端軟體風格遵循於MS Office界面風格,兼顧用戶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及專業應用要求顯示業務信息,收集客戶數據;系統的伺服器端負責處理客戶通過客戶端發出的各種數據請求,專項數據分析處理則實現分布式處理。
業務層
業務層是實際業務規則的執行部分。業務層通過將正規的過程和業務規則應用於相關數據來實現客戶通過表示層發出的業務請求。在此三層體系框架中,專有的GIS模塊在業務層中使用COM+和Web Service技術。
數據層
數據層是空間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存放地。通常數據層使用一個空間數據引擎(如ESRI的ArcSDE)來實現空間數據的集中管理,同時使用一個關系型資料庫來實現數據的存儲,數據集中管理,實現業務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災難防護。
功能:管理審批同步
浙江省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的功能包括:
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實現建設用地從預審、農轉用審批到具體供地的整個過程,提供所有業務流程的數據輸入、加工、流轉、數據輸出等基本功能。
農轉用指標管理,該部分功能是建設用地審批業務和規劃指標間的主要關聯紐帶,從中可以實現計劃指標的下達,查詢計劃指標、折抵指標、周轉指標的下達情況(數據來源)、使用情況和結余情況,輔助規劃審批,並實現省、市、縣三級指標庫的統一管理,使建設用地審批在各個級別實現數據基礎的一致。
數據外部交換功能,實現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內部的業務數據上報和審批、下遞(包括業務所涉及的圖形數據),為數據的同步提供技術保障。
GIS圖形數據管理,提供和建設用地相關圖件的入庫、查詢、圖屬關聯定位、輸出,以及基於圖形的基本統計分析功能。
GIS輔助決策功能,通過建設用地項目的相關圖件(勘測定界圖)和基礎圖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的分析,得出數據和調查數據進行比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數據。
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實現對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業務的管理,記錄申請及驗收批準的數據,並通過和指標庫的關聯實現和建設用地審批業務的聯動。
規劃農保管理,根據建設用地審批的需要對相關的規劃業務數據進行輔助管理,實現規劃項目的錄入、輸出、查詢等。
報表統計、數據備案,統計是國土資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對建設用地審批、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土地利用規劃業務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內容進行統計,生成符合要求的電子報表,並對系統涉及的業務數據進行數據備案,同時提供對業務辦理信息的統計。
OA事務管理,提供業務流轉的基礎平台功能,包括檔案袋收發、流轉、許可權控制、過程查詢、業務督辦等。
系統管理,提供對用戶管理、業務流程管理、表單管理、數據字典維護等功能。
⑨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概要.ppt
https://wenku..com/view/86e79bbf453610661fd9f452.html?from=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