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長寧縣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長寧縣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5 23:41:41

❶ 瀘州地理位置

瀘州位於四川省東南,東與重慶市和貴州省接壤,南與貴州省連界,西與雲南省和四川省宜賓市、自貢市相連,北接四川省內江市和重慶市。

瀘州全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永寧河、赤水河,沱江與長江交匯處。地理座標介於北緯27°39′-29°20′,東經105°8′-106°28′。南北長184.84公里,東西寬121.64公里;東到重慶221公里,北到成都318公里。 全市轄區面積12232.34平方公里。


(1)長寧縣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1、瀘州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瀘州市下轄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和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共有12個鄉、110個鎮、22個街道辦事處。在12個鄉中,少數民族鄉8個,其中苗族鄉6個、彝族鄉2個。

2、瀘州地形地貌

瀘州市地表形態面貌的基本輪廓,以高起的低山(海拔500-1000米),中山(海拔1000-1902米)地貌為主,是一典型的山地面積占總幅員面積56.14%的山地市。

3、瀘州氣候條件

瀘州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

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響,瀘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為連綿陰雨天氣,多輕霧天氣, 而全年少有大風,多為0-2米/秒的微風。

4、瀘州飲食文化

瀘菜,是現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2018年6月,瀘州市發布豆瓣坨魚、干燒鯉魚、瀘州泡海椒、瀘州泡姜4道《瀘菜》地方標准,標志著瀘州市《瀘菜》有了自己的標准。

5、瀘州紅色文化

瀘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朱德、劉伯承、吳玉章、惲代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瀘州從事過偉大革命實踐,留下了許多革命史實、傳說和文物古跡。

如護國討袁戰爭遺址——棉花坡古戰場遺址及指揮部、護國岩摩崖石刻、況場朱德舊居、東華詩社舊址——朱家山、川南師范學堂、龍透關、太平渡口、二郎渡口等文物點。

6、瀘州風景名勝

瀘州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富集,形成以名酒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長江文化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遊資源。

截至2016年底,區域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敘永縣畫稿溪自然保護區、長江合江—雷波段珍惜魚類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合江縣佛寶森林公園。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3個:瀘州市瀘順起義舊址、古藺縣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敘永縣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

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A級景區28個(其中,AAAA級9個、AAA級8個、AAA級11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瀘州

❷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的地理位置是

你要到長寧去么~

❸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6′—118°33′,北緯41°18′—41°35′。隸屬燕山山脈土七老圖山支脈。1996年晉升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跨西泉鄉、黑里河鎮和黑里河林場,總面積27638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0088公頃,緩沖區面積11248公頃,實驗區面積6302公頃。森林面積213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7.2%,是一個森林類型自然保護區。
黑里河鎮位於寧城縣人民政府駐地天義鎮西82公里處的林區。東與西泉鄉接壤,西與河北承德縣七家鄉、茅荊壩鄉相鄰,南與平泉縣張營子鄉相接,北與喀喇沁旗旺業甸鄉相連。總面積312平方公里。2002年黑里河、四道溝二鄉合並為黑里河鎮。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11643口人。

❹ 上海市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保護區范圍包括大金山島、小金山島和浮山島陸域以及三島周圍0.5海里的版海域。
保護區權內自然環境優良、生物種類繁多、自然植被保存良好,是上海地區野生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也是環境質量最為清潔的區域,因此可作為上海市重要的環境質量對照點,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該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典型的中亞熱帶自然植被類型樹種,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昆蟲及土壤有機物,野生珍稀植物樹種,近江牡蠣等。

❺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山西復省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制位於東經110°15′-112°05′,北緯34°36′-35°39′,包括山西省河津、萬榮、臨猗、永濟、芮城、平陸、夏縣、垣曲8縣沿黃河的灘塗、水域和運城硝池、鹽池及永濟市的伍姓湖,總面積達79830公頃。

❻ 長寧竹海自然保護區的周邊環境

長寧竹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5個鄉20多個行政村,
保護區60%是實驗區,生態壓力很大。需要盡量控制項目佔地和工程規模,按「保護優先」的原則優化保護區內開放旅遊的范圍和線路,並注意為保護區內居民優先提供旅遊服務崗位,以利於處理好社區居民與保護區管理的關系。竹海鎮位於長寧縣境中部,東起蜀南竹海,西至井江、銅鑼鄉界,南與龍頭鎮毗鄰,北與長寧鎮接壤。鎮政府設相公嶺場,距宜賓71公里,長寧縣城13公里。長寧縣竹海鎮因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的中心城鎮和全省首批唯一一個以生態旅遊命名的試點鎮而被世人譽為「川南碧玉」,遠近聞名。總人口2.65萬人,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285畝,轄16個村、1個居委會,124個村民組。 該鎮地勢南高北低,大多為淺丘地,四面山形環繞;育江河貫穿全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農作物和喜熱果樹生長。竹海鎮歷史悠久,屬川南古鎮,是歷代監、鎮、軍、州治所,古時稱興隆場,清代改為相公嶺,解放後一直是相嶺區公所駐地。竹海鎮為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時,由相嶺、三江、河東三鄉合並而成。竹海鎮科技、教育、交通、文化、衛生、廣播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現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3所,村小9所,成人技術學校1所,中心衛生院1所,各村均設有醫療點,縣級水泥公路長龍路、長萬路越境面過,光纖、電信網路覆蓋全鎮。

❼ 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四川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龍門山褶皺帶的中南段,地質上屬專於橫斷山東部,是屬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遞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相對高差懸殊,形成山高坡陡谷窄的地貌特徵。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內氣候適宜大熊貓可食竹的生長(可食竹分布面積達68.3%以上)。區內水源屬長江支流沱江發源地之一,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

❽ 四川若爾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四川若爾蓋濕地自然保護區於1994年經若爾蓋縣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專區,主要屬保護對象為高寒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動物。若爾蓋縣位於我國青藏高原東北部四川省阿壩州北部,地處黃河、長江上游,其濕地涵養了大量水分,為兩大母親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別是黃河30%的水來自若爾蓋濕地。

❾ 宜賓市長寧縣太平鎮地理位置

宜賓,四川省地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酒五糧液,即產於這里,發達的釀酒工版業使宜賓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 宜賓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古稱「僰道」、「戎州」、「敘
宜賓市\長寧縣,地理位置
宜賓,四川省地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酒五糧液,即產於這里,發達的釀酒工業使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 宜賓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古稱「僰道」、「戎州」、「敘

❿ 長寧竹海自然保護區的簡介

長寧竹海自來然保護區位於四川長源寧縣中南部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大多為淺丘地,四面山形環繞;育江河貫穿全境,年平均氣溫約15.5C,濕度約85%,無霜期300天。一般每年3月到10月為旅遊旺季,尤以5、6、7、8四月最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農作物和喜熱果樹生長。
竹海保護區原名萬嶺箐,位於四川長寧、江安兩縣毗連的南部連天山余脈中,距長寧縣城50千米,距宜賓市81千米。景區內28座山嶺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盪漾,連片成海,綠透了天府的南端。如此廣闊無際的楠竹海洋,實為國內外所罕見。1988年蜀南竹海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榮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和「中國自然風景區十佳」的稱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