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領域中科院院士
1. 清華大學中科院院士有哪些(10個)
目前在清華大學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37人(其中外籍院士三人):
王大中內
王光謙
王志容新
王補宣
王崇愚
盧強
鄺宇平
朱靜(女)
朱邦芬
過增元
吳良鏞
張希
張鈸
張光斗
張楚漢
李志堅
李衍達
李家明
李惕碚
楊衛
楊振寧
林家翹
陳難先
周炳琨
范守善
孟安明
姚期智
柳百新
費維揚
趙玉芬(女)
饒子和
顧秉林
黃克智
隋森芳
溫詩鑄
潘際鑾
薛其坤
2. 被稱為「掃地僧」的遙感技術泰斗李小文,為我國做出了什麼突出貢獻
李小文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創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並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里程碑系列”。李小文對我國的貢獻就是他在地物光學遙感和熱外有感上的貢獻,它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在遙感基礎研究領域最頂尖的兩三位科學家之一。李小文的研究對地面及航空遙感試驗,地質找礦、地質環境的遙感系統,進行圖像、數字數據的處理和地質判釋都有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地質工作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技術領域。
李小文的1981年的碩士論文在1985年被美國權威著作《遙感手冊(第二版)》收入,1985年論文於1997年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可見李小文的成就是世界性的。
3. 中科院院士名單哪位統計過讓大家來看看這些牛人
高度機密,呵呵,但可以在生物幫(
www.bio1000.com
)查生物方面專的權威屬專家。
4. 北大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學科帶頭人
是陳運泰,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原籍廣東潮陽,1940年8月10日生於福建廈門。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2015年1月,當選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首批會士。
70年代以來,陳運泰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著150餘篇(部),他與人合著的《地球物理學基礎》、《震源理論》等,長期以來被用作該領域的主要教材。他的研究成果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7)、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3、1985、1988)、一等獎(1997)、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8)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0)等多項獎勵。1986年他被人事部命名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他長期擔任碩士生導師(1981至今)、博士生導師 (1984至今)和博士後導師,並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石油大學、浙江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兼職(客座)教授。1978年以來培養了200餘名學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兩名伊朗博士研究生和數名外國(羅馬尼亞、德國等國)的博士後。
陳運泰在地震學方面的貢獻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他曾任國際數字地震台網聯合會(FDSN)副主席(1989至1991年),國際學術刊物《純粹和應用地球物理》(PAGEOPH)編委(1995至1999年);現任國際學術刊物《地震學刊》(JOSE)編委(1998年至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對比計劃414(UNESCO-IGCP Project 414)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區的地震地面運動的真實模擬」(「Realistic Modeling of Seismic Input for Megacities and Large Urban Areas」)項目學術委員會委員(1995年至今);並多次在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學術大會、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協會(IASPEI)學術大會、亞洲地震委員會(ASC)學術大會、西太平洋地球物理會議(WPGM)等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或會議主持人,多次擔任IASPEI和ASC提名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多次擔任國際性的研討班或培訓班的主席或教員。1987年,盧森堡大公授予勛章,表彰陳運泰在科學研究和推進中盧科技合作方面的貢獻。
5. 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新增名單
數學物理學部(6人)
張偉平,43, 基礎數學南開大學
龍以明,58,數學南開大學
王恩哥,50, 凝聚態物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邢定鈺,62, 凝聚態物理南京大學
吳岳良,45, 理論物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俞昌旋,65 ,等離子體物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學部(6人)
張 希 ,41, 高分子化學和物理清華大學
宋禮成,69 ,有機化學 南開大學
段 雪, 50,化工(應用化學)北京化工大學
趙東元,44 ,物理化學復旦大學
柴之芳,64 ,放射化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 松 ,43, 無機化學北京大學
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 (7人)
孟安明,43 ,發育生物學 清華大學
趙進東,50, 植物生理學、藻類學 北京大學
武維華,50, 植物生理中國農業大學
陳潤生,66 ,生物信息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楊煥明,54 ,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張明傑,40,結構生物學香港科技大學
謝華安,65, 植物遺傳育種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地學部(4人)
張經 ,49化學海洋學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華東師范大學
周衛健,54,放射性碳年代學與全球變化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姚檀棟,52, 冰川環境與全球變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穆穆, 52 ,大氣動力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1人
技術科學學部:5人 當選院士
(共35人,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6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孫昌璞 46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2 李安民 62 數學 四川大學 3 羅 俊 52 引力物理 華中科技大學 4 鄭曉靜(女) 51 力學 蘭州大學 5 席南華 46 數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6 崔向群(女) 57 天體物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化學部(8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萬立駿 51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2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3 江 雷 44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4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學、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 陳小明 47 無機化學 中山大學 6 周其林 52 有機化學 南開大學 7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香港科技大學 8 塗永強 50 有機化學 蘭州大學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5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庄文穎(女) 60 真菌學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 尚永豐 45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北京大學 3 林鴻宣 48 作物遺傳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4 侯凡凡(女) 58 內科學(腎臟病學) 南方醫科大學 5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學 清華大學 地學部(5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周衛健(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2 鄭永飛 49 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 莫宣學 70 岩石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4 陶 澍 58 環境地理 北京大學 5 翟明國 61 前寒武紀地質與變質地質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術科學部(4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劉國治 48 高功率微波 中國核試驗基地 2 許寧生 51 真空微納光電子學 中山大學 3 懷進鵬 46 計算機軟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陳定昌 72 導航、制導與控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委 技術科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於起峰 51 實驗力學、精密光測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 王曦 42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3 王光謙 47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清華大學 4 王自強 70 固體力學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5 王錫凡 73 電力系統 西安交通大學 6 申長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術 鄭州大學 7 劉竹生 69 火箭總體設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2011年12月9日下午在北京公布該院2011年院士增選結果,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經材料公示、通信評審、會議評審暨選舉和後續的審查確認、審議批准等環節,最終產生51名新院士,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2.6歲。經過此次增選,中科院現有院士總人數為727名。
經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選舉等環節,中科院2011年新增選產生9名外籍院士,分別來自美國、日本、法國、以色列、英國等5個國家,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3名,至此,中科院現有外籍院士總人數為64名。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
(共51人,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廣厚 71 原子分子與團簇物理 南京大學 2 張維岩 55 激光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張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論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4 陳永川 47 應用數學 南開大學 5 武向平 50 天體物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6 袁亞湘 51 運籌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7 高鴻鈞 47 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維南 47 數學 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9 潘建偉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與光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田 禾 48 精細化工 華東理工大學 2 劉忠范 48 物理化學 北京大學 3 嚴純華 50 無機化學 北京大學 4 張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 武漢大學 5 李亞棟 46 無機化學 清華大學 6 楊學明 48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7 趙進才 50 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朱玉賢 55 植物生理學 北京大學 2 張學敏 47 醫學 軍事醫學科學院 3 張明傑 44 結構生物學 香港科技大學 4 李 林 5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5 趙玉沛 56 外科學(普通外科) 北京協和醫院 6 康 樂 52 昆蟲學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7 黃路生 46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江西農業大學 8 舒紅兵 44 細胞生物學 武漢大學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內科 復旦大學 地學部(10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單位 1 萬衛星 52 空間物理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廣玉 68 大氣物理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3 劉叢強 55 地表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5 郭華東 60 遙感科學與應用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 6 高 山 49 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7 龔健雅 54 測繪科學與技術 武漢大學 8 傅伯傑 53 自然地理學、景觀生態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學 廈門大學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學及進化生物學 西北大學 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李樹深 48 半導體器件物理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2 楊學軍 48 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 鄭建華 54 密碼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委員會技術安全研究所 4 金亞秋 64 電磁散射與空間遙感信息 復旦大學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處理 西安交通大學 6 梅 宏 48 計算機軟體 北京大學 7 黃 維 48 有機光電子學 南京郵電大學 技術科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朱 荻 57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 張統一 61 力學 香港科技大學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4 鄭 平 75 工程熱物理 上海交通大學 5 南策文 48 復合材料 清華大學 6 賴遠明 48 土木工程(寒區工程)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 8 雒建斌 49 機械設計及理論 清華大學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北工業大學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共9人,分學科領域按姓氏音序為序) 序號 姓名 年齡 國籍 專 業 工作單位 1 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 70 美國 理論物理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馬蒂Francois Mathey 70 法國 化學 中國鄭州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3 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機化學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理化學研究所 4 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學 以色列理工學院 5 蒲慕明Muming Poo 63 美國 神經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6 羅伯塔·魯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國 地質學-地球化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 7 劉必治Bede Liu 77 美國 信息處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8 飯島澄男Sumio Iijima 72 日本 納米科學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學 9 羅格·歐文D. Roger J. Owen 69 英國 計算力學與工程 英國斯旺西大學 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共53人,分學部以姓氏筆畫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向濤 50 凝聚態理論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 孫鑫 74 凝聚態物理 復旦大學 3 勵建書 53 數學 香港科技大學 4 汪景琇 69 太陽物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5 陳十一 56 力學 北京大學 6 陳恕行 72 數學 復旦大學 7 歐陽頎 57 凝聚態物理 北京大學 8 周向宇 48 基礎數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9 趙政國 56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
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丁奎嶺 47 有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 方維海 57 物理化學 北京師范大學 3 馮小明 49 有機化學 四川大學 4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5 楊秀榮
(女) 67 分析化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6 張洪傑 59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7 張濤 49 化工(工業催化)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8 韓布興 55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9 謝毅
(女) 45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金力 50 進化遺傳學 復旦大學 2 趙繼宗 67 神經外科學 首都醫科大學 3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學 清華大學 4 桂建芳 57 魚類遺傳育種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 高福 51 病原微生物學與免
疫學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
院微生物研究所 6 韓家淮 53 細胞生物學 廈門大學 7 韓斌 50 作物遺傳與基因組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8 程和平 50 細胞生物學和生物
物理學 北京大學 9 赫捷 52 胸外科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地學部(10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成善 61 沉積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 王會軍 49 大氣科學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3 吳立新 46 物理海洋學 中國海洋大學 4 張培震 57 地震動力學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5 陳駿 58 地球化學 南京大學 6 金之鈞 55 石油地質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
探開發研究院 7 周成虎 48 地圖學與地理信
息系統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8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質與環境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9 崔鵬 55 自然地理學與水土保
持學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
環境研究所 10 彭平安 52 有機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立軍 66 光電子學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
理研究所 2 王巍 46 導航、制導與控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 3 尹浩 53 通信網路與信息系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六十一
研究所 4 呂建 53 計算機軟體 南京大學 5 郝躍 55 微電子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6 龔旗煌 48 非線性光學、超快光
子學 北京大學 7 譚鐵牛 49 模式識別與計算機
視覺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技術科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丁漢 49 機械電子工程 華中科技大學 2 方岱寧 55 固體力學 北京大學 3 成會明 49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4 劉維民 50 潤滑材料與技術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5 李應紅 50 航空推進技術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 6 邱勇 48 有機光電材料 清華大學 7 何滿潮 57 礦山工程岩體力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8 金紅光 56 工程熱物理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9 高德利 55 油氣鑽探與開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3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按英文姓氏音序排序) 序號 姓名 年齡 國籍 工作單位 專業 1 克里斯汀·阿芒托
Christian Amatore 62 法國 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 化學 2 弗萊明·貝森巴赫
Flemming Besenbacher 61 丹麥 丹麥奧胡斯大學 物理化學 3 阿龍·切哈諾沃
Aaron Ciechanover 66 以色列 南京大學 生物化學 4 雅各布·帕里斯
Jacob Palis 73 巴西 巴西國家純數學與應
用數學研究所 數學 5 拉奧
C. N. R. Rao 79 印度 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
魯先進科技研究中心 化學 6 蘇布拉·蘇雷什
Subra Suresh 57 美國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 材料科學、
固體力學 7 王曉東
Xiaodong Wang 50 美國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生物化學 8 邁克·沃特曼
Michael S. Waterman 71 美國 美國南加州大學、清
華大學 計算生物學 9 張首晟
Shou-Cheng Zhang 50 美國 美國斯坦福大學 凝聚態/材
料物理
6.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區別和作用和當院士的條件有哪些
一、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區別:
1、以中科院院士為代表的高級科學人才,是在科學技術領域作出系統的、創造性成就的者。
2、以工程院院士為代表的高級技術人才,是在工程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的專家。兩者雖都是高級人才,但工作性質不同,成才的影響因素也可能不同。
二、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作用:
1、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戰略性研究,提供決策咨詢,致力於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2、中國科學院是中國國家最高學術機構。負責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科學技術決策提供咨詢,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出研究報告,對學科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目標提出建議,對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和指導。
三、兩院院士申報條件:
1、中國科學院院士申報條件
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中國工程院院士申報條件
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含居住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澳門地區,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專家),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7. 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51名科學家都是哪些呢主要的貢獻在哪裡呢
數學物理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王廣厚 71 原子分子與團簇物理 南京大學
2 張維岩 55 激光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物理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張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論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4 陳永川 47 應用數學 南開大學
5 武向平 50 天體物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6 袁亞湘 51 運籌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7 高鴻鈞 47 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維南 47 數學 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9 潘建偉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與光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田 禾 48 精細化工 華東理工大學
2 劉忠范 48 物理化學 北京大學
3 嚴純華 50 無機化學 北京大學
4 張俐娜
(女) 70 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 武漢大學
5 李亞棟 46 無機化學 清華大學
6 楊學明 48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7 趙進才 50 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朱玉賢 55 植物生理學 北京大學
2 張學敏 47 醫學 軍事醫學科學院
3 張明傑 44 結構生物學 香港科技大學
4 李 林 5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5 趙玉沛 56 外科學(普通外科) 北京協和醫院
6 康 樂 52 昆蟲學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7 黃路生 46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江西農業大學
8 舒紅兵 44 細胞生物學 武漢大學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內科 復旦大學
地學部(10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單位
1 萬衛星 52 空間物理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廣玉 68 大氣物理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3 劉叢強 55 地表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5 郭華東 60 遙感科學與應用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
6 高 山 49 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7 龔健雅 54 測繪科學與技術 武漢大學
8 傅伯傑 53 自然地理學、景觀生態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學 廈門大學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學及進化生物學 西北大學
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李樹深 48 半導體器件物理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2 楊學軍 48 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 鄭建華 54 密碼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委員會技術安全研究所
4 金亞秋 64 電磁散射與空間遙感信息 復旦大學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處理 西安交通大學
6 梅 宏 48 計算機軟體 北京大學
7 黃 維 48 有機光電子學 南京郵電大學
技術科學部(9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朱 荻 57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 張統一 61 力學 香港科技大學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4 鄭 平 75 工程熱物理 上海交通大學
5 南策文 48 復合材料 清華大學
6 賴遠明 48 土木工程(寒區工程)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
8 雒建斌 49 機械設計及理論 清華大學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北工業大學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共9人,分學科領域按姓氏音序為序)
序號 姓名 年齡 國籍 專 業 工作單位
1 戴維·格羅斯
David Gross 70 美國 理論物理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馬蒂
Francois Mathey 70 法國 化學 中國鄭州大學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3 野依良治
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機化學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理化學研究所
4 阿夫拉姆·赫什科
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學 以色列理工學院
5 蒲慕明
Muming Poo 63 美國 神經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6 羅伯塔·魯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國 地質學-地球化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
7 劉必治
Bede Liu 77 美國 信息處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8 飯島澄男
Sumio Iijima 72 日本 納米科學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學
9 羅格·歐文
D. Roger J. Owen 69 英國 計算力學與工程 英國斯旺西大學
貢獻:認真履行院士的義務和權利,嚴格自律,在科研工作中不斷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積極參加學部活動,在決策咨詢、學術引領、明德楷模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貢獻,樹立正確的理念與目標,在科技方面做出貢獻
8.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有哪些名師
武大的:李德仁院士、龔健雅、胡鵬、劉耀林等;另外中科院周成虎等,解放軍測繪學院王家耀院士等,還有南師大、北師大、地大(武漢)等院校都有很多牛人,你可以去他們網站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