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招知識點
❶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1、我國位於東半球,北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共20個鄰國。(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省、縣、鄉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23省,5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
4、我國人口特點: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
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黑河和騰沖一線為界,東多西少。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潑水節傣族(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長鼓舞朝鮮族,鍋庄舞藏族
8、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9、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分布規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我國溫度帶劃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及一個高原氣候區。
15、我國干濕地區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16、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雨熱同期,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水旱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寒潮和凍雨。
❷ 地理生物中考知識點
生命科學
主題一 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一) 觀察多種多樣的生物
1. 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2.學會使用放大鏡、顯微鏡等觀察工具。
3.舉例說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脊椎動物五大類群的主要區別,能根據一定的特徵對常見生物進行簡單分類。 4.說出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點。
(二) 細胞
1. 學會製作簡單的裝片,繪制簡單的生物圖。
2. 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光學顯微鏡水平),識別動物和植物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點。
3. 應用細胞的結構模型解釋某些生命現象。
4. 說出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5. 描述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過程。
(三) 種群、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1. 識別種群和生物群落 2.舉例說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3.結合實例概述生態系統的四個組成部分、結構及功能。
4.應用生態系統的概念來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5.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6.了解生命系統的構成與其他物質系統一樣,也具有層次性(有組織的類型和特點不作要求)。
主題2 生物的新陳代謝
(一) 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
1. 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說出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過程。
2. 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義,說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3. 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不同點。
4. 舉例說出新陳代謝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種子處理技術等)。
(二) 人體的新陳代謝
1.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中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過程。
2. 舉例說明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說出酶的主要特點,能通過對比實驗分析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3.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的場所及過程,了解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4. 說出人體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學會閱讀血常規化驗單。
5. 說出心臟、血管的結構和體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主要變化,描述心率、血壓等概念。
6. 描述人體的尿的生成和排出過程。 7.了解人體ABO血型與輸血,認同獻血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三) 其他生物的新陳代謝
1. 比較植物和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特點,概述生物新陳代謝過程。
2. 區分自養和異養,知道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酵。
主題3 生命活動的調節
1. 列舉植物的感應性現象,了解植物生長素發現的歷史。
2. 識別動物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刪除)
3. 了解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和矯正措施。
4. 說出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5. 知道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說出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
6. 列舉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功能,說出激素分泌不正常所引起的常見疾病。
7. 以體溫調節為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主題4 生命的延續和進化
(一)植物的生殖與發育
1. 列舉綠色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2. 認識花的結構,描述果實、種子的形成。
3. 說出種子萌發的過程和必要條件。
(二)人類的生殖和發育
1.說出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知道人類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2.了解人體的發育過程和個發育階段的生理特點,說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3.列舉動物的生殖方式,識別動物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三)遺傳與進化
1.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2.說出遺傳物質的作用,認識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3.舉例說明基因的作用,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
4.舉例說明優生的重要性。
5.列舉生物進化現象,了解進化論的演變,說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主題5 人 、健康與環境
(一) 人體保健
1. 描述健康的概念。
2. 識別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抗原和抗體。
3. 說出人體的免疫功能,舉例說明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4. 說出人體七大營養素的作用,描述平衡膳食的觀念。
5. 了解人體個系統衛生保健知識,知道吸煙、酗酒、吸毒的危害。
6. 了解引起冠心病、腫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預防措施。
7. 了解常見的遺傳病。
(二) 健康與保健
1. 說出傳染病的特點、傳播三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2. 列舉常見的傳染病,包括性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
3. 識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4. 了解觸電、毒蛇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三) 人類與生態環境
1. 認識人口過度增長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嚴重後果,了解自然環境的人口承載量。
2. 理解生態平衡的現象和意義。
3. 了解我國生物保護與自然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
主題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變化
1.陽歷和地球公轉:了解陽歷(包括節氣)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2.農歷與月相
(1)識別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2)根據具體的月相說出農歷的大致日期。(刪除)
(3)說出農歷中的陰歷成分是以月相為周期設置的。(刪除)
(二)太陽與星際航行
1.太陽和月球
(1)了解太陽的基本概況(太陽的大小、溫度、外部大氣組成)。
(2)了解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的大小、狀況、環形山)。
2.太陽活動與人類
(1)列舉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日冕、日珥、太陽黑子)。(2)了解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太陽系
(1)描述太陽系的總體構成。(2)知道八大行星。
4.人類飛向太空的歷程和人類對月球與行星的探測
(1)了解萬戶與中國古代火箭等。(2)了解阿波羅登月。
(三)銀河系和宇宙
1.了解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
2.了解宇宙是均勻的、無邊的、膨脹的(刪除)
3.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地球的演化,從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
4.了解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展,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刪除)
主題2 人類生存的地球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知道地球的大小和形狀。 (刪除) (2)知道證明地球是球狀的方法。(刪除)
2.地球儀和地圖
(1)知道經線、緯線的分布。 (刪除) (2)會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刪除)
(3)會根據地圖計算兩地間的距離。(刪除)
3.時區:知道全球劃分為24個不同的時區(刪除)
4.平面示意圖:學會繪制簡單平面示意圖(刪除)
(二)地形和地殼的運動 (刪除)
1.知道地球的自轉及和晝夜的關系(新增)
2.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知道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3.地殼運動
(1)了解地殼是變動的。
(2)說出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火山和地震。
3.地震的預防:了解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抗災的能力
4.板塊學說
(1)了解板塊學說的要點。
(2)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5.地形
(1)識別主要的地形特徵 (刪除)
(2)判讀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刪除)
(三)土壤
1.土壤的結構
(1)說出土壤是由水分、空氣、礦物質和腐殖質等構成的,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2)列舉不同的土壤類型,說出不同性狀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不同的影響。(刪除)
(3)知道植被對土壤的保護作用。(刪除)
2.土壤的污染及保護
(1)了解我國和當地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刪除)
(2)懂得保護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四)地球上的水體
1.水體的分類:知道水體的分類
2.水循環: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3.水資源
(1)關注世界和我過淡水資源的分布和嚴重危機。
(2)列舉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五)天氣與氣候
1.天氣與氣候:知道天氣與氣候的概念
2.人工降雨:列舉人工降雨的主要方法:了解大氣降水的過程(刪除)
3.人類與氣候:了解氣候和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
4.會看簡單的氣象預報圖和空氣質量報告(刪除)
❸ 中考地理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你真的都記住了嗎
這是我們去年地理生物中考的面對面資料。
❹ 地理必考知識點
地理必考知識點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桿,後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後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盃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周期:一年(約365天)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變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b)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c)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晝越長;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晝越長。(D)凡太陽直射的地區都晝長夜短(除赤道外);c、五帶劃分(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
4、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A: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無指向標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緯線代表東西方向,經線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情況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6、相對高度:把兩個海拔相減
7、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代表坡越緩 8、地形部位識別:山頂(畫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為高)、山谷(凸高為低)、鞍部、陡崖(等高線重合)、盆地
9、地形類型有5種:地形區是以某種地形類型為主的一片區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求
二、亞洲地區
南亞
1、位置和范圍: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南亞次大陸
2、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印度河和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兩大河流: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和恆河(注入孟加拉灣)
4、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乞拉朋齊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5、農作物:水稻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小麥主要分布於西北部乾旱少雨地區;黃麻(加爾各答)以恆河下游地區種植面積最廣;棉花(孟買)主要分布於德干高原西部地區
6、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
7、主要國家: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電腦軟體產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西亞
8、二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
9、五海: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10、氣候:西亞氣候炎熱乾燥,沙漠面積廣大。(北回歸線穿過該區,造成相當部分地區高溫少雨)
11、畜牧業(養羊)是傳統的經濟部門;灌溉農業(棗椰樹)和節水農業(最突出的是以色列)
12、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13、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4、石油輸出線路
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 a、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 好望角→大西洋→西歐 b、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15、石油主要輸往地區或國家:西歐、美國、日本
三、世界地理知識
1、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4、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5、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6、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世界人口集中分布於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
8、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9、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0、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11、基督教(教堂,聖經,耶穌)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
12、伊斯蘭教(清真寺,古蘭經,穆罕默德)信徒被稱為穆斯林,主要分布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13、佛教(寺廟,金剛經,釋迦牟尼)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東南部和南部
1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15、城市問題包括: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16、天氣是多變的,常用晴、雨、氣溫高、風力大來描述
17、氣候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常用氣候濕潤、乾燥、晝夜溫差大等描述
18、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當中,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
19、主要降水類型a、對流雨;b、地形雨(迎風坡的降水相對多);c、鋒面雨;d、台風雨
20、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1、亞洲地形特徵: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B、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C、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注入海洋
22、氣候特徵:A、氣候復雜多樣;B、大陸性特徵顯著C、季風氣候顯著
東南亞
23、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24、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3、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25、氣候: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熱帶雨林氣候
26、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
27、馬六甲海峽: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的海上通道
28、著名物產: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主要特產及出口最多的國家如下:馬來西亞(錫),菲律賓(椰子和椰油),泰國(天然橡膠、棕櫚油),印度尼西亞(石油),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29、人口:居民主要屬黃色人種,東南亞是世界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❺ 中考地理知識點
我國的地形、山脈、河流、礦產資源分布,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經濟帶的分布及特點;內
中南半島的國家及經容濟、物產、氣候、人口、雨量等;
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地形、氣候、經濟、物產、人口、雨量等;
各省份的地形圖和簡單的時區
❻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羅,時差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❼ 初中地理知識點大全
做好它
學校八年級地理(上)期末考試試題
請考生注意:1. 請將卷一的答案用2B鉛筆填塗在《機讀卡》的相應位置;
2. 請將卷二的答案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
(卷一)
一、單項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機讀卡上,每小題1分共40分):
1.我國東部所臨的海,自南向北依次是: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C.黃海、渤海、南海、東海 D.東海、南海、渤海、黃海
2. 下列國家與我國陸地為鄰的是
A.泰國 B.越南 C.韓國 D.菲律賓
3.與我國三個自治區相鄰的省份是:
A.青海 B.甘肅 C.陝西 D.四川
4. 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區是:
A.東北、西北、西南等邊疆地區
B.西北、華北、西南等高原山區
C.華東、中南、西南等丘陵、平原地區
D.東北、華東、西南等平原、高原地區
5. 下列有關我國人口和民族的敘述中,正確的
A.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B.在我國的56個少數民族中,漢族的人口最多
C.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小雜居,大聚居」的特點
D.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6. 既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山,又是我國地勢二級階梯與三級階梯界山的是
A.太行山 B.大興安嶺 C.岡底斯山 D.雪峰山
7. 下列現象中不屬於人類利用自然資源不當造成的是
A.黃河斷流
B.海嘯
C .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加劇
8. 我國許多大河都自西向東流,其原因是:
A.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B.地勢西高東低
C.地形多種多樣 D.山區面積廣大
9. 南方舊式民居的屋頂坡度較大,這樣建築的目的主要是為了
A.便於接受更多陽光 B.便於空氣流通
C.便於更快散熱 D.便於雨水下瀉
10. 因七月平均氣溫普遍在16℃以下而成為我國夏季最涼爽的地區是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雲貴高原
11. 關於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B.都注入渤海
C.都流經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D.都發源於青海省流經四川省
12.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
A. 唐古拉山 B.昆侖山 C.巴顏喀拉山 D.喜馬拉雅山
13. 下列關於我國南北地理特徵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南船北馬」 B.「南甜北甘」
C.「南稻北麥」 D.「南田北地」
14.右圖中的四條氣溫變化曲線分別代表廣州、成都、
北京、哈爾濱四城市全年各月平均氣溫變化,
其中表示成都的是:
A. 曲線① B.曲線②
C.曲線③
D.曲線④
15. 我國氣溫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海陸位置不同 B.地勢高低不同
C.緯度高低不同 D.晝夜長短不同
16. 下列人類活動中,屬於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的是:
A.居民將垃圾分類裝袋便於回收
B.餐飲業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節日期間大量互贈紙質賀卡
D.提倡使用私家車
17. 下列自然資源中屬於可再生資源的是:
A.鐵礦 B.煤炭 C.土地
D.水電.
18. 我國土地資源的現實狀況是:
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佔有量大
土地資源在空間上平衡分布
C.難利用的土地多,後備資源充足
D.人口與耕地的矛盾特別突出
19. 右圖為我國東部沿海某工業基地圖,
圖中表示上海的是:
A.C點 B.D點
C.E點 D.F點
20. 下列最缺水的地區是:
A.東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青藏高原地區
D. 華北地區
21. 南水北調工程是指:
A.引灤入津 B.引黃濟青
C.引黃入晉 D.引長江之水濟華北、西北
22. 關於我國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我國不是一個貧水國
B.人均佔有量居世界第六位
C.水資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資源佔全國的80%以上
D.水資源春夏多,秋冬少
23. 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
A.濕潤和半濕潤的高原地區 B.半乾旱和乾旱的盆地地區
C.濕潤和半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 D.半濕潤和半乾旱的丘陵山地區
24. 我國現有林地主要集中在:
A.東南、西北以及西南部的山地 B.西南、東南以及西北部的山地
C.東南、西北以及東北部的山地 D.東北、西南以及東南部的山地下列
25.下列措施中不屬於節約用水的是:
A.農業上採用滴灌和噴灌方式,
B.工業用水重復使用,循環使用
C.減少農葯,化肥的使用
D.用水解凍或冷卻食物
26. 運價最高、運量最大的運輸方式分別是
A.空運、海運 B.鐵路、公路 C.水運、公路 D.河運、航空
27.關於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敘述正確的是:
A.貴重或急需的貨物都由航空運輸
B.容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都由鐵路上的專用車運送
C.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盡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D.5噸活魚從北京郊區運到市區用船舶運輸
28. 下列鐵路干線屬於東西向的是:
A.京滬線 B .焦柳線 C.寶成線 D.隴海—蘭新線
29.由成都到北京,乘火車最近的路線應選擇
A.隴海線—京滬線—滬杭線 B.寶成線—隴海線—京廣線
C.成昆線—貴昆線—焦柳線 D.成昆線—隴海線—京九線
30. 目前,我國正在青藏高原修建我國海拔最高的鐵路線是:
A.青藏鐵路 B.川藏鐵路 C.蘭青鐵路 D.新藏鐵路
31.浙贛線、湘黔線、京廣線交會於
A:柳州
B:株洲 C:鄭州 D:徐州
32. 我國四大牧區位於第一級階梯上的是
A.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 B.新疆牧區、青海牧區
C.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D.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32.我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是:
A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黃河一線
C 秦嶺——淮河一線 D長江一線
33.下列有關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我國三大棉花產區之一
B.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
C.是我國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
D.是我國甜菜生產基地
34.下面關於我國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策略正確的是:
東部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
B.在四川省西部開墾荒地種糧
C.青藏高原地區湖泊眾多,可大力發展漁業
D.在長江以南地區發展桑基魚塘
35.下列省區與其主要經濟作物連線正確的是:
、
A圖B圖C圖D圖
A.A圖—油菜 B.
B圖—甜菜
C. C圖—花生 D. D圖—甘蔗
36.下列產品中,屬於重工業部門的是
A.冰箱 B:食品 C:機床 D:自行車
37.下列城市中,位於京廣線上的工業城市是
A.南京
B.重慶
C.武漢 D.宜賓
38.我國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地帶是: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9.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是在
A.北京的中關村 B.上海浦東 C.陝西省西安市 D.台灣新竹
40.以下關於高新技術產業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
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
產品的更新換代快
產品科技含量不高
(卷二)
二、填空題(共20分)
41.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 大陸東部,東部瀕臨 洋。
42.我國省級行政區共有 個,我國領土大部分在溫帶、沒有 帶。
43.一般把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稱為
,在我國約占陸地面積的 。
44.我國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 向 遞減。
45.
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46.我國自然資源國情的基本特徵是 ,
47.工業是國民經濟的 ,
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48. 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49.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是 , 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問題。
50.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 ,呈現 、集中的特點。
三、綜合題(共40分)
51.將下列鐵路干線和它們之間相交匯的城市用直線相連:(4分)
A.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 ①徐州
B.京滬鐵路和隴海鐵路 ②鄭州
C.寶成鐵路和成昆鐵路 ③蘭州
D.包蘭鐵路和隴海鐵路 ④成都
52.將下列商品糧基地與其對應的省區簡稱,用直線相連:(4分)
A.蘇 ①三江平原
B.黑 ②江淮地區
C.贛 ③洞庭湖平原
D.湘 ④鄱陽湖平原
53.讀右圖填註:(12分)
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名稱:
山脈:①
②
③④
平原:⑤ ⑥
高原:⑦ ⑧
盆地:⑨ ⑩
河流:A B
。
54.讀我國部分地區鐵路主幹線示意圖,
填注並回答問題:(4分)
(1)寫出圖三條鐵路名稱;
A為 線、B為 線、
C為 線
(2)圖中所示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
中心為
55.讀右圖,填注並回答問題:(9分)
(1)在圖中適當的位置填注出我國四大牧區
(2)寫出圖中商品糧基地的名稱:
AB
CD
(3)圖中E所在的地區位於我國
的 林區。
56.讀我國主要工業基地分布圖
回答問題:(7分)
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名稱,填寫在下面相應
的字母後面:
A.B.
C.D.
(2)A工業基地中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是;它
是在本地區豐富的基礎上建立的。而C工業區雖然沒有豐富
的資源,但是有和廣闊的市場,所以也有我國大型
鋼鐵企業。
成都外國語學校2004----200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
八年級地理答題卷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5. ________
,____ ________。46.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47. ____ ______,__ ________。48. ____________,
49. _____ ______、_____ ____。50. _____ ______、_____ ____。
三、綜合題(每處1分,共40分)
51.A. B. C.
D.
52. A. B.
C. D.
53.山脈:① ②
③④
⑤ 平原⑥ 平原⑦ 高原⑧ 高原
⑨ 盆地⑩ 盆地,河流:A B
。
54. (1)A為
線、B為
線、C為
線
(2)
55. (1)在圖中適當的位置
填注出我國四大牧區
(2)A
B
C
D
(3)
、
56.(1)A.
B.C.D.
(2) ,
❽ 2019生物地理中考知識點整理
認真聽老師講,只要聽的懂你中考就可以拿雙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