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相關非洲地理知識的演講稿英語

相關非洲地理知識的演講稿英語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19:43

『壹』 非洲地理小知識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11,668,586平方英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億)。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

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它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貳』 有關評論非洲現狀的英語作文帶翻譯

Africa i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and second most-populous continent, after Asia. The continent is surrounded by the Mediterranean Sea to the north, the Suez Canal and the Red Sea to the northeast, the Indian Ocean to the southeast, and the Atlantic Ocean to the west. Africa, particularly central eastern Africa, is widely regarded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be the origin of humans and the Hominidae tree, as evidenced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hominids, as well as later ones that have been dated to around 7 million years ago – including 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and Homo erectus – with the earliest humans being dated to ca. 200,000 years ago, according to this view. it is the only continent to stretch from the northern temperate to southern temperate zon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natural regular precipitation and irrigation as well as glaciers or mountain aquifer systems, there is no natural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climate except near the coasts.

『叄』 關於非洲的人文環境的資料,要英文的~!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亞歐大陸的西南面。西面和東面分別是浩瀚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北面隔地中海與世界重要的旅遊客源地區歐洲相望,東北以紅海和著名的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鄰。南北跨72個緯度,最長達8100公里,東西約跨69個經度,最大寬度7500公里。赤道橫貫大陸中部,將非洲一分為二,赤道與最北點和最南點的距離大致相等。非洲的面積為302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為5.53億。

非洲在地形上有若乾重要而明顯的特徵,一是非洲有廣闊的高原,相對而言山地較少,地勢起伏不很大,既不象其北面的歐洲那樣有山勢雄偉、面積巨大的阿爾卑斯山脈,也不象亞洲那樣有面積十分廣大的平原。整個大陸平均高度約750米,在各洲中居第二位。面積廣闊的高原不僅有利於交通的發展,而且和地理位置及氣候因素結合,在東非、中非北部和西非中南部等地區形成了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草原,即所謂「薩王納」群落。其繁茂的草本植物為草食動物和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在薩王納地區,生活著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動物群,包括羚羊、斑馬、非洲象、犀牛、河馬、長頸鹿等有蹄類草食動物和獅、獵豹、鬣狗、豺等大型肉食動物。其中有不少是非洲的特有種,有的已屬稀有珍貴的動物種。而這些草原和草原上的動物,及以其為主體的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正是非洲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的旅遊資源。目前非洲共有各種天然動物園70多處,總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各洲中天然動物園面積最大的一洲。肯亞的察沃國家公園和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以野生動物繁多著名於世,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遊客。

然而,非洲並不是完全沒有高山。在西北部,分布著比較高大的阿特拉斯山,在東南部和南部分布著德拉肯斯山脈和開普山脈。開普地區由於水平岩層遭受切割而形成的奇異的桌狀山、東非高原上位於肯亞和坦尚尼亞交界處的「赤道雪山」、「非洲之巔」乞力馬扎羅山都是遊客嚮往的地方,尤其是後者,雖然位於赤道附近,但因地勢高聳,海拔達5950米,山頂終年白雪皚皚,這種赤道雪山景色極為壯麗。

非洲地形的另一大顯著特點是,斷裂地形發育相當廣泛。由於地質史上的斷層地質作用,西北廣泛分布著高幾十到幾百米的台階狀地形,而在東非則形成了世界聞名的東非大裂谷帶。裂谷帶規模極其宏偉,它從亞洲約旦的死海附近起,經紅海、衣索比亞、肯亞至坦尚尼亞,形成裂谷帶的東支;另有一支從烏干達經阿爾伯特湖、坦喀尼噶湖、馬拉維湖,再經莫三比克至印度洋,這是裂谷帶的西支。裂谷帶全長7000公里左右。上述裂谷帶內形成的湖泊,岸壁陡峭,湖底深陷,並沿裂谷帶呈串珠狀分布,風景美麗而奇偉。

非洲象其他一些大陸一樣也有若干大河,最著名的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水量極為豐富的扎伊爾河,以及尼日河和贊比西河。不少河流在其流程中經過陡崖、階狀地或因軟硬岩層的差異,形成急流瀑布,不僅水力資源豐富,而且也形成許多著名的旅遊點。贊比西河上有瀑布72處,其中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高100餘米,寬度1800米,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南部非洲土格拉河上的土洛拉瀑布,落差800餘米,形勢十分壯觀。尼羅河在喀土穆以下因河床岩性差異顯著,形成了六個瀑布。埃及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和旅遊點阿斯旺高壩就位於「第一瀑布」以下。金沙薩以下的扎伊爾河下遊河段,有一系列急流和瀑布。這個世界聞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由32個瀑布和急流段所組成。

非洲的氣候也有一些顯著的特點。由於赤道橫貫中部,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熱」,即熱帶氣候面積廣大。在拉丁語中,「阿非利加」就是陽光灼熱的意思。同時,由於沒有太多的高山地區,非洲冬季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地區只出現在西北部阿特拉斯山局部地區和其他高山的頂部。因此,可以開展滑雪等冬季運動的理想場所極少。在這方面,非洲與歐洲、北美洲等有明顯差異。

在氣候上,非洲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干」,即全洲有1/2的面積是年降水量少於500毫米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洲內有著名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南部非洲的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等。沙漠雖然不利人類和動植物的生活和生存,但是神秘莫測、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能引發人們的探求心理,是勇敢和喜愛獵奇的人們旅遊探險的對象。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中連綿不斷的沙丘、沙漠中的綠洲都是冒險家的樂園。乘坐「沙漠之舟」駱駝觀賞「大漠孤煙直」的壯麗景象和風光,是撒哈拉周圍國家開展的重要旅遊項目之一。

雖然非洲是「乾旱大陸」,但實際上它的氣候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剛果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多雨區,在氣候上屬熱帶雨林類型,在這個氣候類型下,形成了大片鬱郁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到茂密的森林中作探險旅遊和科學考察,是不少科學工作者和旅遊者所嚮往的活動。北非沿岸的氣候屬於地中海類型,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北非夏日陽光下綿延數千里的優質海濱沙灘,是旅遊者,特別是來自歐洲的旅遊者度假和旅遊的勝地。

二、非洲的人文狀況
非洲歷史悠久,在各地留下了人類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物、古跡、文化遺址等。它們是非洲重要而豐富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

非洲是人類起源地之一。考古學的發現證明了這一點,而考古發現的地點本身也就成為旅遊者關注的旅遊點。尼羅河下游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尼羅河一帶就發展了灌溉農業。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推動了古埃及的天文學、歷法、數學和水利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並留下了眾多的古跡,如吉薩的大金字塔中規模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繼埃及之後,北部非洲成為迦太基、希臘、羅馬等古代文明的重要地區。突尼西亞古城迦太基的遺址、古羅馬的斗獸場現已成為世界聞名的重要旅遊點或旅遊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也曾經歷石器、鐵器時代。在公元前8到6世紀,古代蘇丹建立了非洲內陸第一個文明古國——庫什國家。公元1~6世紀,建立了古代強國阿克蘇姆帝國,當時以及後來,還建立了其他一些古代國家。著名的辛巴威遺址(「石頭城」)是撒哈拉以南規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石頭建築群,它們是公元8~8世紀的遺物。1987年辛巴威政府在此建立了大辛巴威遺址博物館。

公元7世紀,西亞的阿拉伯人開始向非洲遷移,因而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在北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致北非逐漸成為阿拉伯文化的主要中心之一。北非許多城市中的清真寺等古代建築,成為旅遊者參觀的旅遊點或旅遊者參觀的對象。

在北非和東北非於中世紀進入封建社會的同時,撒哈拉以南一些地區也出現了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古代王國,如迦納王國、馬里王國、桑海王國,現今辛巴威境內的莫諾莫帕塔王國等。

中國和非洲自古以來就有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聯系。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我國和東北非、東非地區來往逐漸頻繁。宋朝以後,中國和東非沿岸的馬林迪、基爾瓦等城市有較頻繁的貿易往來。絲綢、瓷器等中國商品被運往非洲,而非洲的象牙和香料等物品被運到中國。至明初,著名的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五次到達東非一些沿岸城市,中國和非洲的交往更加密切。現在東北非和東非一些博物館中藏有中國古代的物品。

從15世紀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相繼入侵非洲,最初主要通過各種手段從非洲掠取象牙等物品。後來,西方殖民者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他們擄掠黑人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其他地區,以換回原料運回歐洲。奴隸貿易延續了400餘年,使非洲喪失了1億多人口。19世紀70年代,歐洲殖民者對非洲進行瓜分,除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外,非洲其他部分完全淪為它們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大批非洲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布獨立,終於全部結束殖民主義在非洲的統治。但是由於長期的殖民主義統治,加上其他種種原因,除了少數國家經濟比較發達以外,絕大部分非洲國家經濟都不發達,不少國家甚至被認為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經濟的落後,資金的缺乏,給非洲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雖然非洲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並不很發達,這不能不說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非洲的人口和民族構成十分復雜,有黑、白、黃三大人種。但以黑種人佔多數,它們主要分布於撒哈拉以南地區。赤道以南從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向東到衣索比亞高原東緣的廣大地區,分布著膚色近乎純黑的蘇丹黑人,而該地區以南廣大地區分布著膚色淺黑的班圖黑人。非洲的白種人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主要分布北非地區。黃種人數量不多,主要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的宗教主要是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北非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而東西非沿海地區和中南非地區盛行基督教。不同的宗教對於旅遊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於有關的宗教建築物風格的差異。伊斯蘭教地區多清真寺,盛行基督教的地區多教堂,這些差異在文化景觀上有明顯的反映。

英文發不過來 你直接在網上在線翻譯就行。

『肆』 有關非洲的地理知識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專與歐洲相屬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1] 非洲面積3020萬平方千米,南北長約8000㎞,東西長約7403㎞.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O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伍』 非洲地理知識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版洋,西臨大西洋,權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1] 非洲面積3020萬平方千米,南北長約8000㎞,東西長約7403㎞。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O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陸』 關於非洲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一、非洲的水資源分布

非洲主要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一帶,主要湖泊有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查德湖等。

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主要澤布是維多利亞瀑布。

二、非洲豐富的其他資源

非洲水力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以非洲象、大猩猩、斑馬、河馬、長頸鹿等最著名。礦產素以品種多、儲量大聞名於世。非洲大陸蘊藏的鉻、鑽、欽、擔、鍺、銼、金剛石佔世界總儲量的大部分,磷灰石和黃金的儲量佔世界的1/2,白金佔1/5,此外還有大量的鈾、鋁土、銅等礦物資源。

非洲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三大熱帶雨林之一,有許多名貴樹木,如烏木、黑植木、花梨木等。非洲是世界最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之一,它所生產的咖啡、可可、棕油、椰子、劍麻、丁香等在世界上均佔有重要地位.非洲是一個富饒的大陸,同時又是一個貧窮的大陸。長期的殖民統治阻礙了非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農業也很落後,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洲.

非洲的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等。

農業資源:目前非洲國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如果加以開發將會產生巨大效益。

能源資源:非洲多個國家擁有煤、石油、天然氣和鈾礦資源,是世界能源市場的供應者。

礦產資源:非洲蘊含著大量的礦產,如鉑、錳、釕、黃金等稀有金屬,銅、鋅、鐵、鑽石、磷酸鹽等礦產資源。而且尚處於開發中。

旅遊資源:非洲國家豐富的人文、地理資源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旅遊地區。

『柒』 求一篇關於西澳大利亞地理的英語演講稿。

澳大利亞幅員廣大,是全世界第六大國家,面積約相等於美國本土四十八個州,比歐洲還要大百分之五十。然而,澳大利亞卻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每平方公里只有兩個人居住。

海灘眾多
澳大利亞有七千多個海灘,數目之多堪稱世界之最。 詳情……

寶石蘊藏

澳大利亞出產的名貴奧寶 (貓眼石),佔全世界產量約九成半,而黑色奧寶,更佔全球產量的99%。

奧寶城

南澳大利亞的高巴柏迪 (Coober Pedy),以出產奧寶 (貓眼石)聞名於世。全年氣溫差距甚大,現時有四十多個種族的人聚居於此,其中超過一半住在地底的「洞穴」。 詳情……

黃金之都

西澳大利亞的嘉哥利(Kalgoorlie)黃金產量為全國之冠。由於嘉哥利佔地達二百二十萬平方公里,因此亦是全國選民最多的選區。

澳大利亞標志

袋鼠是澳大利亞獨有和最廣為人知的動物。澳大利亞現時的袋鼠數目估計約達四千萬只,遠遠超過立國初期之數目。

羊群遍野

南澳大利飼養的綿羊大多數是瑪連奴綿羊,數目多達一億四千萬頭,約分布於五萬三千個牧場,出產的羊毛佔全世界總產量七成以上。

牛肉出口

澳大利亞飼養的牛隻數目約達二千四百萬頭,為全世界牛肉出口國之冠。

鐵路貫穿

全世界最長的直行鐵路,該段躺卧於紐拉伯平原(Nullarbor Plain)上的鐵路連接西澳大利亞的紐連那(Nurina)與南澳大利亞屈臣(Watson)附近,延展478公里。

公路縱橫

艾爾公路位於西澳大利亞的高根那(Caiguna),其直路延伸148公里,堪稱全國之冠。艾爾公路橫越紐拉伯平原(Nullarbor Plain)的南端,是唯一連接柏斯和阿得萊德的道路,全程2,700公里。

長欄畜牧

全世界最長的圍欄座落於澳大利亞,名為「游牧長欄」(「dingo fence」)。該長欄貫穿昆士蘭中部,長5,531公里,高1.8米,用以保護羊群免受野狗傷害。

花卉

澳大利亞出產的花卉和植物超過二萬五千種,相比之下,歐洲的產量只有約一萬七千五百種。

『捌』 有關非洲所有地理知識

撒哈拉以南非洲抄
1.開普敦(氣候);2.赤道穿過,好望角;3.高原、盆地、島嶼、海峽、湖波、東非大裂谷、剛果河
區域特徵:
1.黑人的故鄉
2.水能、礦產和動植物資源豐富
3.乾旱和荒漠化嚴重,人口與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問題
4.殖民主義影響的惡果,經濟改革(多樣化、合作)
5.銅礦——剛果民主、尚比亞;金——南非、迦納;金剛石——剛果民主、南非;鈾礦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