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遂寧市地理自然環境

遂寧市地理自然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5 14:20:48

❶ 關於遂寧的資料

遂寧市遂寧市 中國著名的觀音文化之鄉,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地處成都和重慶兩座特大城市的中心節點,介於東經105°03′-106°59′,北緯30°10′-31°10′之間。東西寬90.3公里,南北長108.9公里,城區平坦,東鄰重慶、廣安、南充,西連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均為146公里左右,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省轄遂寧市,現轄船山、安居兩區和射洪、蓬溪、大英三縣。市城區建成區面積47.5平方公里、非農人口50.3萬。 市情概況 遂寧在四川的位置 歷史上,遂寧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迷人的靈性山水和發達的農工商貿而成為川中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尤以紡織食品工業聞名,素有「小成都」、「東川巨邑」、「川中重鎮」、「西部水都」之稱。 遂寧現有9張國家級城市名片----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範例獎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中國觀音文化之鄉、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現代物流示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人口民族遂寧為人口稠密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06人,人口密度遠大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沿涪江兩岸的沖積平壩、沿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和丘間小平壩區。從射洪縣的金華鎮到船山區的南強鎮,沿涪江兩岸屬人口的特稠密區,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813人。 全市共有勞動力270.5萬人,占總人口的70.4%,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除能夠充分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外,還採取多種措施轉移富餘勞動力。全市常年輸出勞動力保持在80萬餘人,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市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羌族、維吾爾族、高山族等44個少數民族,人口近1.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這些民族只是散居於漢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91人,居全省第三位。 經濟發展 2009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12億元,增長14.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9.8億元,增長31.9%;農業增加值100.4億元,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3億元,增長18.9%。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強力實施「4+3」產業規劃,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4.4:47.7:27.9。舉全市之力做強電子產業,成功引進雪萊特、威納爾等電子項目103個,開工62個,投產30個。財稅國資運行平穩。加強財稅征管,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1億元,增長29.2%;國稅收入9億元,增長8%;地稅收入13.5億元,增長35.9%。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08年度《中國300個省區市綠色GDP指數報告》顯示,遂寧市綠色GDP指數為0.2817,排名全國第81位,全省第二;資源環境效率為1.04元/立方米,排名全國第20位,居四川之首。 自然資源遂寧屬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區,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平緩。地貌類型單一,屬中生代侏羅紀岩層,經流水侵蝕、切割、堆積形成的侵蝕丘陵地貌。丘陵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0%,河谷、台階地佔25%,低山佔5%,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間。全境的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所以,遂寧地區又被稱為「紅土地」。 獨具特色的地理條件為遂寧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儲量較多的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井鹽、砂金、石灰石等,尤以天然氣和鹽鹵資源最為豐富。遂寧市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及天然氣,已經由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中礦區從1956年開始勘探,結果表明,地下較普遍的蘊藏著石油和天然氣,具有廣闊的開采前景,現已開發、利用的磨溪氣田,已成為四川第三大氣田。鹽鹵(水),蘊藏尤為豐富,在勘探開發油氣資源時,也鑽獲了地下鹽水資源。蓬萊的鹽水較多,產量也較穩定。蓬萊油田香溪群的鹽水較集中,蓬萊鹽廠利用此水制鹽,具有較大的生產能力。 岩鹽層,主要分布遂寧城區附近至蓬萊鎮油田一帶,在中下三迭系地層中有厚度30-120米,左右的岩鹽層,向東南方向到磨溪鄉消失;砂金,主要分布四江沿河兩岸,從老河床的各級階地到新河床的河漫灘地,都有含量不等的砂金,產金層位從形態上分為河床及河漫灘型、階梯型。主要分布在過軍壩、羅壩、唐家、梓潼、張飛糧、金華壩、林榆渡、馬家渡等地,砂金含量與洪水有關,水越大、淤積的泥沙含金量越豐富。 遂寧中小河流眾多,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瓊江、郪江、梓江、青崗河、蓬溪河等15條。涪江全長700公里,遂寧境內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樹枝狀分布,境內流域面積5127.4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96.29%。由於丘陵低山的地貌形成的較大落差,使眾多的河流為遂寧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5.85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8.71萬千瓦,已開發16.94萬千瓦。市境內涪江段是水能集中的主要河段,在幹流上已建有金華、螺絲池、紅江、龍鳳、小白塔、白禪寺、過軍渡、三星等8處中、小型水電站。 遂寧總耕地面積228.15萬畝,其中紫色土面積最大,佔耕地面積的62%,廣布於境內的低山丘陵地區。生物資源門類繁多。境內發現並利用的生物資源約1500多個品種或品系,其中植物資源1000餘種,農作物栽培品種達367個。盛產糧、棉、油、果、桑、蔗等,是四川糧食、棉花、油料、生豬、水果、蔬菜、中葯材重要生產基地。年人均佔有糧食400公斤以上,年棉花產量佔全省43.3%,年生豬出欄300多萬頭。船山區因盛產「菊花心白芷」而成為全國有名的「白芷之鄉」,大英縣河邊鎮所產的「白檸檬」品質優良,全國獨有。 境內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森林覆蓋面積32%,是全省第一個綠化達標市。林木品種約437種,其中有不少國家保護植物和珍稀樹木。如有「活化石」之稱的水杉、銀杏,名貴的蘇鐵、紅豆樹、馬桂木和獨具特色的古柏、榕樹等。經濟林主要有油桐、油橄欖、烏桕、核桃、蓖麻、棕櫚等樹種。境內盛產柑桔、橙、柚、梨、桃、李、蘋果,其中以沙田柚、青蘋、紅桔、「貢橙」等品種質量最為優良,享譽省內外。動物資源門類繁多,主要脊椎動物約237種。魚類資源達89種,珍稀動物如魚類的中華鱘、胭脂魚、岩原鯉、長吻魚等,兩棲動物中的大鯢,哺乳動物中的水獺,均屬國家和省級保護動物。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紅苕為主,各種豆類遍布全市,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遂寧黑芝麻食補價值高;遂都牌加碘芝麻油為國家發明專利產品,其濃香型芝麻油為四川省名牌產品;市中區楊渡壩大胡豆曾是朝廷貢品。 蔬菜主產城鎮郊區的平壩地區,除滿足當地消費外,還遠銷重慶等地。主要有甘藍、白菜、花菜、蘿卜、茄子、豇豆、四季豆、番茄、黃瓜、菜椒、蒜薹、蔥白、芋頭等。 中葯材類有127種,在植物中占第二位,有較大的開發價值。是中區的「菊花心」白芷為遂寧特產,名冠全國,最高年產量達百萬千克,佔全省年產量的70%,行銷國內城鄉,並出口東南亞、日本、法國等地,被譽為白芷之鄉。川半夏系該市質量最佳的野生葯材,明朝時是地方官敬奉皇帝之貢品,民國年間,一些外國公司曾將遂寧半夏出售到德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最高年產量達6萬千克。該市自然條件適宜半夏生長,變野生為家種的開發前景好。此外,藿香、薄荷、刺疾藜、麥冬、紅花、丹參白芍、荊芥等中葯材都有過較大人工種植面積,產量很高,質量可謂上乘,可供選擇開發和加工。夏枯草、金錢草、癩子草等野生葯用草本植物更為群眾熟悉,直接采泡飲用。 水果類29種,種植量最大的屬柑桔類的紅桔與廣桔,面積近20萬畝,產量達3.5萬噸.有蓬溪何家壩柚、遂寧沙田柚、射洪牽牛山柚和漳州柚,其果品或個大質優、或味美純甜、或個頭與酸甜適中,適合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年年供不應求,價格上升,已在全市適宜的鄉村進行規模種植、集約管理。柑桔有無核錦橙、臍橙、桔橙等品種,檸檬品種以尤力克為主,集中在大英縣河邊鎮,是全省第二大檸檬集中產地,已具較好的外銷加工能力。桃、李、梨、葡萄、枇杷和櫻桃等全市都有栽培。 更多見: http://ke..com/view/39459.htm?fr=ala0_1_1

❷ 求一篇介紹遂寧地理位置、氣候、農作物及人們的生活習慣的文章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於東經°03′26〃-106°59′49〃,北緯30°10′50〃-31°10′50〃之間。東西寬90.3公里,南北長108.9公里,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東鄰重慶、廣安、南充,西連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

遂寧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光照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遂寧市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7.4℃。1月份溫度最低,常年平均1月份的月平均溫度為6.5℃,1月至8月氣溫逐月升高,8月份溫度最高,常年平均8月份的月平均溫度為27.2℃,9月至次年1月氣溫逐月降低。全市多年年平均降雨量是930毫米左右,從2月至7月雨量逐月遞增,8月至次年1月雨量逐月遞減。6月至8月是一年中雨量較多的月份,降雨集中,約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多大雨和雷暴雨,易發生洪澇。但雨量在時間和地區分布上不均勻,又常有伏旱發生,呈現出旱澇交錯的災害天氣。9月至10月雨量逐漸減少,但雨日增多,容易形成綿綿秋雨天氣。1月雨量最少,月降雨量少於15毫米。

遂寧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占總面積70%,全市現有耕地493萬畝,農作物栽培品種317個,是四川糧食、棉花、油料、生豬、水果、蔬菜、中葯材重要生產基地。目前,全市有較強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51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0家

❸ 遂寧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東西寬90.3公里,南北長108.9公里,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東鄰重慶、廣安、南充,西連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最東端是蓬溪縣的薴花寺,最西端是大英縣河邊鎮的星花水庫,東西相距約90.3公里;最南端是安居區大安鄉的青山溝,最北端是射洪縣復興鎮的青龍嘴,南北相隔約109.8公里。涪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171公里。

遂寧市全境的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所以,遂寧地區又被稱為「紅土地」。

遂寧市地處亞洲季風區,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夏季炎熱,雨熱同季為大春作物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光、熱、水條件,但旱澇交錯。秋多綿雨,冬多雲霧,日照較少,濕度較大。無霜期長達283~300天。涪江河谷與丘陵山地的氣候差異較為明顯。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7~17.4℃,年極端最高氣溫39.5℃~40.4℃,全市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8~-4.8℃,多年年平均降雨量是887.3~927.6毫米,最多與最少年降雨量相差867.7毫米,平均年太陽輻射總量為87.41~93.3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300.4~1328.1小時,多年年平均蒸發量為910.7~1128.3毫米,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為80~82%,多年平均風速0.6~1.8米/秒,平均霜期64.6~81.6天,平均無霜期283~300天。一年四季均有霧日,以秋、冬季多,春、夏季少。

遂寧市中小河流眾多,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瓊江、妻阝江、梓江、青崗河、蓬溪河等15條。涪江全長660公里,遂寧境內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樹枝狀分布,境內流域面積5127.4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96.29%。

❹ 遂寧的地質結構是怎樣的呀

遂寧地質結構說明:
遂寧屬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區,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平緩。地內貌類型單一,容屬中生代侏羅紀岩層,經流水侵蝕、切割、堆積形成的侵蝕丘陵地貌。丘陵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0%,河谷、台階地佔25%,低山佔5%,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間。全境的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所以,遂寧地區又被稱為「紅土地」。

❺ 遂寧市環境調查報告

遂寧屬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區,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平緩。地貌類型單一,屬中生代侏羅紀岩層,經流水侵蝕、切割、堆積形成的侵蝕丘陵地貌。丘陵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0%,河谷、台階地佔25%,低山佔5%,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間。全境的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所以,遂寧地區又被稱為「紅土地」。 從高空俯瞰,境內地形呈三個較明顯的特徵:一是丘陵為主,平壩狹小,層狀地形較明顯;二是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呈坡狀緩傾;三是溝谷河流縱橫。市境西北部為低山,海拔500—600米;低山以南是深丘,海拔400—500米;中部、南部中淺丘鑲嵌其中,谷坡陡峻。山形呈長垣狀魚背形;中丘為壟崗連狀的台階形;淺丘坡度平緩,丘包呈串珠狀,零星沖積平壩散布在丘陵之間。涪江沿岸的河谷、平壩開闊,土地肥沃,工農商業發達,集鎮眾多,是遂寧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地帶。 獨具特色的地理條件為遂寧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儲量較多的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井鹽、砂金、石灰石等,尤以天然氣和鹽鹵資源最為豐富。遂寧市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及天然氣,已經由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中礦區從1956年開始勘探,結果表明,地下較普遍的蘊藏著石油和天然氣,具有廣闊的開采前景,現已開發、利用的磨溪氣田,已成為四川第三大氣田。鹽鹵(水),蘊藏尤為豐富,在勘探開發油氣資源時,也鑽獲了地下鹽水資源。蓬萊的鹽水較多,產量也較穩定。蓬萊油田香溪群的鹽水較集中,蓬萊鹽廠利用此水制鹽,具有較大的生產能力。 岩鹽層,主要分布遂寧城區附近至蓬萊鎮油田一帶,在中下三迭系地層中有厚度30-120米,左右的岩鹽層,向東南方向到磨溪鄉消失;砂金,主要分布四江沿河兩岸,從老河床的各級階地到新河床的河漫灘地,都有含量不等的砂金,產金層位從形態上分為河床及河漫灘型、階梯型。主要分布在過軍壩、羅壩、唐家、梓潼、張飛糧、金華壩、林榆渡、馬家渡等地,砂金含量與洪水有關,水越大、淤積的泥沙含金量越豐富。 遂寧中小河流眾多,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瓊江、妻阝 江、梓江、青崗河、蓬溪河等15條。涪江全長660公里,遂寧境內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樹枝狀分布,境內流域面積5127.4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96.29%。由於丘陵低山的地貌形成的較大落差,使眾多的河流為遂寧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5.85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8.71萬千瓦,已開發16.94萬千瓦。市境內涪江段是水能集中的主要河段,在幹流上已建有金華、螺絲池、紅江、龍鳳、小白塔、白禪寺等6處中、小型水電站。

❻ 四川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http://www.sc.stats.gov.cn/stats_sc/IndexQ.asp?Select=0&SeleRun=L1&SeleH=2

❼ 四川自然環境 特點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地處長江上游,介於東經92°21′~108°12′和北緯26°03′~34°19′之間,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00多公里。東連重慶,南鄰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陝三省。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和青海,居全國第五位。
全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復雜多樣。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東部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6.5萬平方公里。盆地四周北部為秦嶺,東部為米倉山、大巴山,南部為大婁山,西北部為龍門山、邛崍山等山地環繞。該區氣候溫暖濕潤,冬暖夏熱,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業利用方式為一年兩熟制。盆地西部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為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土地生產能力高;盆地中部為紫色丘陵區,海拔400~800米,地勢微向南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從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長江;盆地東部為川東平行嶺谷區,分別為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
西北部為川西北高原,屬於青藏高原東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氣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為橫斷山脈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間,山河呈南北走向,自東向西依次為岷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里山和金沙江。氣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為主。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早、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范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

❽ 遂寧市會龍鎮的地理概況

會龍鎮是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下面的一個鎮。位置遂寧南部偏西,北臨橫山鎮、聚賢鄉專;東接安居屬鎮;南接保山鄉。原名左家壩(據說現會龍中學後山經常出土墓碑,皆姓左氏。但現在整個會龍及周邊都沒有左姓人氏。),遂寧成市以後改名會龍鎮。下屬9個村,編號1-9大隊,另也有名稱:香林村、六合村、靜嚴村、梅家溝村、石橋村、白羊村、印合村、粉房村、唱龍溝村。

❾ 船山區的地理環境


涪江流經區境內。涪江發源於松潘縣雪寶頂,經遂寧市、重慶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長670千米,流域面積36400平方千米。 2011年,船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6.5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5%,增速同比2010年提高1.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1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8%,同比2010年增長0.3%;第二產業增加值97.1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24.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4%,同比2010年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53.20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0.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8%,同比2010年增長3.6%。全區經濟總量中一、二、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0年的9.7:55.1:35.2調整為9.7:58.3:32.0。
2011年,全區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01.0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21.2%,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百億大關,增速同比2010年提高0.9%;民營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74.8%,同比2010年濟增長13.1%。
2011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2010年上漲6.5%,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2010年上漲15.2%,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1.0%,衣著同比2010年上漲0.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同比2010年上漲1.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同比2010年上漲1.8%,交通和通信上漲1.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同比2010年上漲1.1%,居住類同比2010年上漲7.2%。
2011年,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2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9.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8.30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4.8%。 2011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6.2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3%。其中,農業產值9.6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5%;林業產值1.8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5.4%;畜牧業產值13.2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4%;同比2010年漁業產值0.8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3.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6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2.5%。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結構由上年的42.9:7.9:42.8:3.5:2.9調整為36.8:7.1:50.5:3.1:2.5。
2011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42833公頃,同比2010年增加1145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2.7%。其中:糧食作物27499公頃,同比2010年減少268公頃,同比2010年減1.0%;油料作物8551公頃同比2010年增加1324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18.3%;葯材569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5.2%;蔬菜、瓜果類5330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8.2%。全年糧食總產量13.73萬噸,同比2010年增長0.3%。
2011年,全年出欄生豬58.06萬頭,同比2010年增長15.9%;2011年全區肉牛出欄0.99萬頭,羊出欄5.92萬頭。肉類總產量5.08萬噸,同比2010年增長11.6%,肉類總產量中豬肉產量佔76.5%,禽肉產量佔13.4%。全年蛋類總產量1.63萬噸,同比2010年增長10.2%;牛奶產量1263噸,同比2010年增長8.3%。全年水產品養殖規模擴大,養殖品種增多,水產品產量4520噸,同比2010年增長1.8%。 2011年,全區工業實施自主創新、節能減排、提速增效「三大工程」,著力形成產業集群、企業集團、園區集聚競相發展格局。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24.5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2010年增長33.1%。
201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實現產值151.0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52.9%;輕工業產值273.5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3.4%,重輕工業的比為35.6:64.4。全年通信設備實現產值45.05億元,專用設備產值19.70億元,能源電力產業產值5.78億元,醫葯製造業實現產值22.42億元,紡織業實現產值54.87億元,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44.10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2億元。
201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407.06 億元,產銷率達到95.9%。工業經濟效益。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3.0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8.8%;實現利潤27.5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80.1%。
2011年,全區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16個;建築業實現產值45.10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2%。 2011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5.6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2.5%。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25.9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54.8%;更新改造投資41.3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4.2%。
2011年全區施工項目354個,同比2010年增長28.7%;新開工項目299個,全年竣工投產項目208個。
2011年,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36.3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6.3%,占投資總額的18.6%。其中住宅投資27.98億元;全年施工房屋面積34.3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18.75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13.44萬平方米。
2011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3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9%。城鄉市場協調發展:城鎮實現零售額68.8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5%;鄉村實現零售額8.46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21.3%。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9.0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6.0%;零售業實現55.6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8.6%;住宿業實現2.7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20.6%;餐飲業實現9.90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5.7%。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0.5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0.9%。
2011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8447萬美元,同比2010年增長19.9%。
2011年,全年全區接待旅遊人數548萬人次,同比2010年增長40.5%;實現旅遊總收入38.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32.4%。接待國際入境旅遊者4300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81萬美元。
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2.80億元,同比2010年增加40.19億元,增長18.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135.88億元,同比2010年增加18.29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5.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65.38億元,增加27.4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9.8%。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