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2013試題匯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2013試題匯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2-15 07:10:46

Ⅰ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高中地理論文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直接指導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高中地理新課程首要的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即要求學習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與生存能力,要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初中地理的課程標准要求的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與「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育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地理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功能和價值。這是現代地理教育的不懈追求。
課堂教學內容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習到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對地理知識「可以用」、「值得用」,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為解決案例中的問題而建構知識。讓學生感受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與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認識生活離不開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從而產生學習地理的需要。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感知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釋疑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運用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參與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發展
把生活中的素材帶進課堂,能夠使枯燥的理論知識附著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地理知識與生活經驗具有相互支撐的作用,一方面,許多地理原理的推理、論證過程可以以生活中的地理案例為依託,另一方面,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又需要地理原理的剖析、指導,這實際上就是地理歸納法與演繹法的思維方式。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提出的「它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為什麼在那裡?它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它產生了什麼作用?怎樣使它有利於人類和自然環境?」這是地理學科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源於生活的地理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地理思維習慣。
生活處處皆地理,地理處處皆生活。學生不僅嘗到了有用的地理,而且還激發起強烈的探究慾望。
我自己寫的.希望你能體諒

Ⅱ 論述題: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800字左右

大類抄有:1、資源枯竭,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4、人口過度增長。
具體表現形式:1、人類利用資源的單一化導致對某類資源過度開發和利用,使其在短暫的時段內無法更新,也導致人類在進步發展過程中遇到較大阻礙。
2、環境變遷本身存在,但環境在人類干預下的變化速度超過環境本身在自然狀態下的變化,而此期間,眾多的生物難以適應環境的巨大變遷而發生滅絕,生物本身存在進化,但是需要適當的過度時間,而人類文明的發展超越了任何其他生物進化的速度,導致了現今環境的單調化和物種的單調化。而自然環境本身的基礎就是多樣化。
3、類型很多:大氣、水、固體廢棄物、雜訊、核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等。
4、生物種群的數量受自然環境限制總有其最大量,而人類通過技術手段將全球的資源集中於人類種群中,是人類可以得到無限制的發展,剝奪了其他生物種群增長和發展的基礎,其特性類似病毒。

Ⅲ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論文總結怎麼寫

人類日常的生產生活都會對周邊的自然地理環境產生1影響,過度的開發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最終影響人類的生存

Ⅳ 一個關於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的問題(高一地理問題)

D B C H F E A G
人口過度發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