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金湖聽語地理位置

金湖聽語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5 06:05:14

⑴ 金湖聽語優點,不足,金湖聽語怎麼樣,金湖聽語周邊房

體貼入(微)不足(道)聽途(說)長道(短)

⑵ 作家巴金的具體介紹和他的代表作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堯棠,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
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
校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參與組織「均社」
,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
發表《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
畢業後,經常發表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
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
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冬回國,居上海,數年
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
丁》、《萌芽》和著名的「愛情三部曲」《霧》、《雨》、
《電》。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
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
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
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
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先後聯名發表《中國文藝工
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吶
喊》周刊(後改名《烽火》)發行人、主編,擔任歷屆中華全國
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
《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
作了「抗戰三部曲」《火》。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
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
《神》、《鬼》為著名。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
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常委。1950年擔
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曾兩次赴朝鮮前線訪問,輯有《生活在
英雄們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兩本散文通訊集。1960年
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
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
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
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義大利但丁國際榮譽
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
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
席。
巴金是一個對政治缺乏「敏感」的書生。1948至1949年初,當解放戰爭的炮聲已經震耳欲聾,他依然在唱著他那「詛咒舊時代」的老調,埋頭而盡心盡職地做他的文藝雜志編輯。因此,他關注的「社會現實」是:「小孩子在哭,中年的主婦在跟賣西瓜的人高聲論價,一個女性的帶病的聲音在乞討殘飯,一個老年人在咳嗽吐痰」;(《序跋集》)影響他此時思想判斷的是「寒夜」式「眼光」,「今天天氣的確冷得可怕,我左手邊攤開的一張《大公報》上就有著『全天在零度以下,兩天來收路屍一百多具』的標題」;(《〈寒夜〉再版後記》) 而巴金精神世界的主旋律,仍然是俄國革命黨人和法國民主知識分子反抗王權與爭取個性自由的思想傳統。

1948年前後的上海,為讀者攝下的是巴金全身心投入雜志編輯和校對工作時的「身影」。他留在歷史鍵盤上的「聲音」,也是巴金所獨有的,帶有巴金式的姿態和氣味:1948年4月29日,他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說:「現在上海很少有書店願意接印新稿(要是長篇,趙家壁還肯接印)唯一原因是排印新書,難有賺錢希望。肯出適當價錢買版稅的,可說是沒有。」當年5月5日,致沙汀的書說:「您問起去年二月以後您的版稅結過沒有,這事情我已打電話到書店去查問過了。據說您的書已早售完,去年二月的版稅是舊版書的最後一次版稅。《淘金記》、《還鄉記》都是去年年底重印的。書店會計部另有回信寄給您。」7月25日,致信范泉說:「據寄上,請查收。原稿收到,謝謝。要是方便,請您再寄一本刊載《懲戒室》的那期《文藝春秋》。」8月14日,在信中告知敬之:「版稅這期有四十多萬,已囑書店通知重慶分店轉匯。」10月26日,又告訴敬之:「我已與會計科講好,預支版稅五十萬元,由渝轉來,今天同時寄一信給濟生,請他照辦。」12月21日,對來約稿的《文藝春秋》雜志主編范泉「訴苦」道:「近日仍忙著看校樣,新春隨筆之類無法寫,請原諒。稿費當於見面時奉還。」12月29日,接著告知敬之:「版稅已囑書店早匯,大概仍由重慶分店劃付,不過書店辦事難免不拖幾天。」再查巴金1949年6月至8月的書信,向人告知的也多是「編輯」、「寫作」與「人事」方面的苦惱。如6月10日致作家田一文書:「我一直忙,《安娜》也有幾十頁待OK。房子問題弄得我頭痛。我實在無法寫信給你。」又如8月29日致友人書:「我去北平前幾天朗西夫婦約了幾個朋友跟我吵,要我交出文生社,我答應回滬後辦交代。現在是康嗣群做總經理,朱洗做董書長。我無權請你回來了。」……「敬之」是此時作家沙汀在四川安縣家鄉隱居時的化名,他當時就用岳母黃敬之的名字與人通信,包括向巴金催要版稅。(《巴金書信集》)

縱觀巴金一生的思想追求,上述文字難免給人「世俗」的、同時也非常真實的印象。那場決定著民族生死命運和前途的戰爭,對巴金好像沒有太大的觸動。當上海已經「城破」,濃厚、刺鼻的硝煙還在街道上到處彌漫時,他關心的卻是文學作品的出版問題,是「版稅」、「寫稿」、「人事糾紛」和其他一些看似瑣碎的編輯業務。然而,它們卻透露出了一個重要信息:1948年前後的巴金,仍然是一個視文學如生命的作家。事實上,巴金一生都是以一個勤奮的「作家」和態度誠懇負責的「編輯」的形象,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厚厚的大書中的。這是他給自己、也是歷史給予他的「定位」———只不過在50至70年代暫時「偏離」了一段時間而已。當然這是後話。我們關心的仍然是:就這時巴金真實的心態和處境看,在歷史的「轉折」關頭,他是怎樣安排與籌劃自己的文化命運的?而這種「安排」與「籌劃」,他對現實所採取的應對態度,對一代作家未來的命運究竟會意味著什麼?巴金是自覺地投入大革命的懷抱,真心誠意地選擇了歷史的嗎?如果不是,那它又顯示了怎樣一種思想命題?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今天重新去思考和研究。

讓我們再把「鏡頭」搖回到1948年。需要指出的是,他畢竟不是一個悲觀的宿命論者,「早給千百萬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巴金,他才四十五歲。如果人生以百年計,無疑這是他一生中最佳的年齡」。而且與魯迅、郭沫若和茅盾等人相比,巴金為人和作文都要「單純」得多。解放軍進入市區之前,就有人勸他移居海外。但當年5月的某天,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來,無意之中卻調整了巴金稍感不安的心靈的「天平」:「有個戴著眼鏡穿著解放軍制服的中年瘦個子來霞飛坊五十九號,他徑自跑到樓上巴金家中,用雙手緊握住巴金的手不放。原來他不是別人,正是巴金在1934年認識的在魯迅身邊工作過的黃源。」(徐開壘《巴金傳》)黃源是在抗戰中參加新四軍的,他現在的身份是上海軍管會文藝處的負責人。如果說巴金對經過土地革命和抗日故爭、解放戰爭,從山溝里走出來的中國共產黨還比較陌生的話,那麼他卻非常熟悉老朋友黃源。在某種意義上,黃源對巴金就是1948年的中國共產黨人,他是一個既具體又親切可信的存在。他就是一個無形的「資信」。正如魯迅是通過瞿秋白、馮雪峰、胡風等左翼文人認識了中國共產黨一樣,巴金也通過文壇老友黃源認識了一個新的時代。翻讀巴金這一時期的文章,這一漸漸培養起來的「信任感」,給人留下了十分觸目的「印象」。在《一封未寄的信中》,他第一次稱那些黨員作家為「朋友」,他說:「我稱你們做朋友,你們也許不認識我」,「雖然我叫不出你們每個人的名字」,「可是站在你們旁邊,我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他也學會了用這樣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從中國的上海來。上海,這個國際聞名的城市,肩人稱它是罪惡的城市,有人稱它是冒險家的樂園」,「在這里小孩挨餓,婦女受辱」,「勞動力毫無原因地被浪費,被糟蹋。這就是帝國主義一百年來的成就。」(《巴金選集》第九卷)他甚至還勸老友與人談談自己的「思想問題」。(《巴金書信集》)顯然,在一個有自由主義色彩的作家和編輯身上發生的「轉變」,的確是「快」了一點,因為它中間缺少必要的「過渡」和「鋪墊」——然而,這就是巴金——一個「投之以李、報之以桃」的大好人。像他筆下的覺慧一樣,他胸無城府,心靈有如藍天一般透明;又像他的沒有審視距離、也不懂得敘述游戲的小說,他的愛和恨,對人從來都不設防.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
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
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
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翻譯著作: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
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
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
曾合譯,1928,開明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
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
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
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
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彼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
來亞書店
《秋天裡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
開明
《過客之花》(劇本)義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
文生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
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
爾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生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
文生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
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肖珊合譯,
1959,人文
會在台州遇見巴金先生,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那是一個在台州開始下雪的日子,北風很緊,我為借一本書,跑到一個中學校的圖書館去,意外地看到他已先在裡面。他的走到台州,是受了新從法國回來的老友朱洗君的勸誘的。朱君經過上海時,對他誇張台州的天氣怎樣溫和,山水怎樣秀麗,引他到了台州。誰知天不做美,歡迎他的是一天大雪和一場嚴寒,凍得他叫苦不迭,埋怨朱君的說謊。

他在朱君家裡住了四五天,很有幾個青年去找他,但他似乎不很喜歡談話,人們問他,是必誠懇地答復的,卻從不自己引起話機。為沒有很多的話可問,「廢然而返」的青年,也頗不少。有一天,因朱君的介紹,一個中學校的校董,特地設了席,「請巴金先生談談」,這是台州的大紳士,曾經自稱為「無……主義」者,深通世故人情,主張凡事「老例莫改,新例莫增」的,他同「巴金先生」在那天「談談」什麼呢?我很想問問巴金先生,不知怎的終於沒有問成。想像起來,該是一個很有興味的Soène罷?

* * *

就在那個中學校的圖書館里,我同巴金先生談了許多話。我們談到Esperanto運動,談到他最近的長篇《新生》,批評穆時英,提起韓侍 。我說中國的批評界實在太糟,他說中國根本無所謂批評,但有兩個人很有希望,就是蘇汶和韓侍 ,因而又談到「自由人」運動和左翼文壇。我問他在上海所觀察到的文壇的趨勢,凶說這倒不容易看出,因為現在的文壇實在太混沌。最後,我單刀直入地說到他的作品。
「你的《砂丁》、《煤坑》這類作品,是有實際的觀察做根據的么?」先是這樣的動問。
「有的,我曾經到過礦山和煤坑,我親眼觀察過那種情形。」
在這時候,我忽然覺到他的尖銳的眼光以兩片玻璃為障礙蔽物,很留心地在偵察我。我把我的眼光迎上去,他的就避開了。
「我同意於《現代》上一個讀者的意見,你的作品的結局,過於陰暗,使讀者找不到出路。」
「是的。不過我的作品是藝術,不是宣傳品,我不想把抽象的政論寫入我的作品中去。我從人類感到一種普遍的悲哀,我表現這悲哀,要使人類普遍地感到這悲哀。感到這悲哀的人,一定會去努力消滅這悲哀的來源的,這就是出路了。我是有一種信仰的人,我也曾在我的作品中暗示著我的信仰,但是我不願意寫出幾句標語來。」
「我認為自從寫實主義自然主義的時代以來,暴露社會的黑暗,表現人生的悲哀的作品,已經很多很多了,在讀者的心中,黑暗感已經太濃重,此後是需要指引新的社會新的人生的光明。」
「是的,不過作家的意識是被生活所決定的。我的生活使我感到尚有猛烈地攻擊黑暗之必要,我的生活給我太多的悲哀,所以我自然而然寫出了那些作品,我不能故意地去寫別樣的作品。」
接著,我轉到另一方面:
「我先前往在都會中的時候,讀到你的作品,非常地受感動,但在農村中生活了兩三年之後,我的感覺就不同了。你所表現的悲哀,對於生活在農村中的人,有許多地方是很隔膜的。」
「那是因為我一向住在都市中的緣故。」
這一句話,被我敏捷地捉住了:「所以,我想先生可以到農村中去住若干時候,看看農村中的情形。中國社會問題的核心,是農村問題。這方面,實很需要作家的注意。對於封建勢力之下的舊農村的描寫,魯迅曾盡了最善的努力。近來,茅盾、蓬子等作家,則努力於最近的恐慌之下的農村的描寫,我覺得這是很有意味的一件事,你曾經自嘆你的作品或將寫完,也可以向這方面去找一點新的題材么?」
關於這一點的他的答復,頗出我的意外,他說:
「這自然是很好,可是並非必要。我認為藝術與題材是沒有多大關系的,藝術的使命是普遍地表現人類的感情和思想。偉大的藝術作品,不拘其題材如何,其給予讀者的效果是同樣的。」
但是,我還要追下去:「我所看到的情形卻不然。現代許多作家的作品,只是都會生活者的讀物,在農村中很少流行,就是因為題材之故。魯迅的作品不能說沒有藝術價值,而且也不見得十分容易理解,但他實際上獲得最多的讀者。假使有兩部在藝術意味上是同樣偉大的作品,一定是以農村的題材的題材的一部,更易獲得讀者,因為中國的讀者,存在於農村中的比都會中的為多。」
而巴金先生的答復仍舊是:「這是比較好,然而並非必要」兩句話。
有一天,他到我的寓所去看我所譯的羅曼·羅蘭的《托爾斯泰傳》的草稿。我徵求他的批評。他給我一個很使我感奮的答復,後來,他看到我在這譯稿上的筆名,若有所思地問我:
「你是譯過一篇高爾基的小說的罷?棗就是那《秋夜》,我在克剛處看到的。」
這一問,使我稍有點吃驚,那已是五年前的事了。我還是一個學生,跟了吳克剛先生學法文,有一天,我偶然從法文重譯了高爾基的《秋夜》,署了一個筆名,請吳先生替我校正,不知怎的卻被巴金先生看到了。我想他一定是偶然瞥見的罷。想不到事隔五年,他還記得這種瑣細的事。這不但可見他的記憶之強,並可見其注意之深,他的作品中對於人心的深刻的觀察,以及對於悲哀的親切的體驗,由此可知不是無故的了。

⑶ 開了家小飯館,想把老醋燜魚做為特色菜,想做個大廣告牌,請問該怎麼介紹此菜,大概200字左右,加急

這個你要廚師寫 別人不知道什麼醋 什麼魚 什麼營養價值跟烹調特色 如果文字不好可以幫助回潤色答 另外 從廣告學的角度來說 廣告牌字數不宜過多 很少人耐心看完 喧賓奪主 建議著重圖片 字數限制在100字以內

⑷ 淮安的金湖並到盱吁了嗎

國家行政區江蘇新編
1、成立地級江陰市,宜興市,盱眙市,泗州市,濱海市,東台市,撤銷地級宿遷市,泰州市
2,2、安徽蕭縣、碭山縣劃入江蘇徐州,泗縣劃入江蘇泗州市,天長劃入盱眙市;山東郯縣撤銷,大部分劃入江蘇新沂市,一部分劃入山東臨沂;撤銷來安縣、滁州市成立南京市滁州區
3,3、姜堰市政府搬到原泰州市所在地,泰州姜堰合並成立新泰州
全省行政區劃調整一覽表

市名
南京
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雨花區、浦口區、棲霞區、江寧區、六合區、滁州區、句容市
無錫
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
徐州
鼓樓區、雲龍區、九里區、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蕭縣區豐縣、沛縣、睢寧縣、碭山縣
常州
天寧區、鍾樓區、戚墅堰區、新北區、武進區、 金壇市、丹陽市
蘇州
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崑山市、盛澤市、太倉市
南通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區、如東縣、啟東市、海門市
連雲港
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東海區 、贛榆縣、灌雲縣、
淮安
清河區、楚州區、淮陰區、清浦區、 漣水縣、洪澤縣、寶應縣
鹽城
亭湖區、 射陽縣、建湖縣、鹽都縣
揚州
廣陵區、邗江區、維揚區、 儀征市、高郵市、江都市
鎮江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揚中區
江 陰
高港區、江陰區、靖江區、 泰興市、泰州市、張家港市、 如皋
新 沂
市區、 宿遷市、沭陽縣、新沂市、邳州市
盱 眙
市區、 金湖縣、盱眙、天長市
泗 州
市區、 泗陽縣、泗洪縣、泗縣、
濱 海
市區、 濱海縣、響水縣、阜寧縣
東 台
市區、 東台市、海安縣、興化市、大豐市、
宜 興
市區、 宜興市、溧陽市、高淳縣
1、 東海撤銷,一部分劃入新沂,一部分劃入連雲港市區或成立東海區
2、 溧水撤銷,一小部分劃入南京市區,大部分和高淳合並成立新高淳
3、 大豐北部劃入射陽成立新射陽
4、 射陽北部劃入濱海成立新濱海
5、 撤銷揚中市,成立鎮江揚中區,撤銷靖江市,江陰市成立地級江陰市江陰區和靖江區,撤銷來安縣並入滁州區
6、 常州太湖三鎮劃入無錫,丹陽劃入常州,溧陽,高淳劃入地級宜興市,寶應劃入地級淮安市,興化,海安,大豐劃入地級東台市,邳州,宿遷,沭陽劃入地級新沂市,泗陽,泗縣,泗洪劃入地級泗州市;濱海縣、響水縣、阜寧縣劃入地級濱海市;金湖縣、盱眙、天長市劃入地級盱眙市;張家港市劃入地級江陰市;
7、 鎮江丹徒區南部,分別劃入丹陽、金壇;
8、 吳江北部並入蘇州吳中區,南部成立盛澤市,政府駐平望;
9、 撤銷灌南縣,灌雲北部劃入連雲港市區,南部和灌南合並成立新灌雲縣;
10建設濱海市的濱海港,鹽城市的射陽港,東台市的大豐港;
11蘇南蘇北從新劃分:蘇南10市:南京、蘇州、無錫、宜興、常州、鎮江、江陰、東台、揚州 南通,蘇南地理中心,江陰市 ;蘇北8市:淮安、徐州、連雲港、新沂、鹽城、濱海、泗州、盱眙,蘇北地理中心:淮安市 ;
12規劃建設連雲港到南通鐵路,連雲港到淮安鐵路,南京經盱眙經泗州到徐州鐵路,淮安到揚州鐵路,揚州經江陰到南通鐵路,濱海經淮安到泗州鐵路,淮安到盱眙鐵路!
13,遠期目標:學地級無錫、鎮江,所有縣及縣級市撤縣並區!

⑸ 從黃家湖西路到東西湖金湖聽語怎麼走查看路線公坐公交車

公交線路:34路 → 軌道交通4號線 → 軌道交通6號線 → h103路,全程約38.4公里

1、從黃家湖回西路步行約100米,到達黃答家湖西路黃家湖站

2、乘坐34路,經過17站, 到達中山路武昌火車站(也可乘坐638路)

3、步行約460米,到達武昌火車站

4、乘坐軌道交通4號線,經過4站, 到達鍾家村站

5、步行約200米,換乘軌道交通6號線

6、乘坐軌道交通6號線,經過16站, 到達金銀湖站

7、步行約310米,到達金銀湖路金山大道口站

8、乘坐h103路,經過2站, 到達金銀湖南一街金銀湖西二路站

9、步行約550米,到達金湖聽語

⑹ 金湖縣有哪些名勝

●荷花盪
●三河灘公園 ●盛發花卉園
●萬畝水杉林 ●白馬湖水上風光
●萬畝水上養殖場

荷花盪

荷花盪位於美麗的高郵湖畔,座落在金湖縣閔橋鎮聯圩內,總面積2.24平方公里,金湖「萬畝荷花盪」,三面環湖相擁,生態環境優美。荷花盪以其特有的人文背景,展現誘人的風姿。唐朝宰相魏徵在這里的東至庵留下墨寶,新加坡佛界大法師曹常恆在此出家,宋代詩人蘇東坡中秋節行舟夜泊於此,把酒賞月,興致所遣,留下「橫盪橋與青山廟」、「斬龍河」、「千年古剎西安寺」、「東至和尚直川」、「鳳凰墩」、「壇子精」、「雞鳴盪』」和「水滿賑州府」等故事。
荷花盪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有的生態自然風光和旅遊資源優勢。盪外有萬畝養殖水面和捕撈水域,盪為整齊劃一的萬畝連片荷藕,向世人詮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荷花盪己建成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區。渴望綠色,回歸自然,開闊胸襟,怡神養性,荷花盪是你回歸自然的最好去處。
地址:金湖縣閩橋鎮橫橋鄉
縣內乘中巴車至橫橋鄉
金湖縣JinHuXian
金湖縣位於江蘇省中部偏西,北緯32°47'~33°13',東徑118°53'~119°22'。東與寶應縣、高郵市接壤,南與安徽省天長市相鄰,西與盱眙縣、洪澤縣交界,北與洪澤縣毗鄰。縣域以西緊鄰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境內東部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全國知名的淮河入江水道自西而東橫穿腹地。縣域總面積1343.78平方公里,其中, 陸地面積879.7平方公里,水面面積420.08平方公里, 灘地面積44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北部、東部、南訓是湖盪相間的湖積平源,約占陸地面積73%,地面真高在9.6米~5.5米之間;西南部為緩坡丘陵,約占陸地面積27%,地面真高在35.4米~5.5米之間。 全縣耕地面積51.6萬畝。金湖縣轄11個鎮:黎城鎮、金南鎮、閔橋鎮、塔集鎮、銀集鎮、塗溝鎮、前鋒鎮、呂良鎮、陳橋鎮、金北鎮、戴樓鎮;寶應湖農場、復興圩農場。先秦時期,境內為淮夷地域。秦漢時期,境內屬東陽縣,其中漢時,東境置有平安縣,東南境屬高郵縣。兩晉時期,東境先後屬射陽縣、山陽縣,西境屬東陽縣,東南境屬高郵縣。南北朝時期,境內先後為南朝宋、齊、梁、北朝北齊、南朝陳及北周地域,其中北周時境內置有石鱉縣。隋、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國時期,東境、北境、西境屬寶應縣(隋及唐初稱安宜縣),東南境屬高郵縣(州)。1940年4月到建國時,境內為抗日根據地與解放區, 三河以南地區先後建有高郵縣、天高縣、高寶縣,三河以北地區屬淮寶縣。建國初,境內分屬寶應縣、高郵縣。1959年10月設立金湖縣,縣治駐黎城鎮,先後屬揚州專區、六合專區、淮陰地區、淮陰市。金湖水面廣闊,動植物資源豐富,水面占縣域總面積近1/3。全縣「三水」(水產、水禽、水生植物)資源聞名江蘇全省,高郵湖銀魚、 金湖大閘蟹、三河河蜆是金湖特產,螃蟹、甲魚、牛蛙等特種水產品養殖規模大;高郵湖鴨為省推廣良種,金湖小白鵝享有盛名;荷藕、芡實也是金湖的名產。金湖土地肥沃,是稻麥重點產區之一,東部唐港出產優質棉花,三河以北及金溝、金南一帶種植有大片湖桑。金湖地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已開采建有江蘇油田試采二廠及所屬崔庄油田、卞楊油田,有油井200餘口。 1998年,全縣各級黨政組織以建設高標准小康縣總攬全局,加快所有制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工業產權制度多樣化進程,促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74億元,增長8.8%;第二產業增加值8.75億元,增長30.8%;第三產業增加值6.25億元,增長4.0%。 三次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是:第一產業佔36.8%,第二產業佔36.9%,第三產業佔26.3%,第二產業比重提高較快, 首次超過第一產業。 全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791元,比上年增長14.0%。工農業總產值37.12 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 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74.6%,農業產值佔25.4%。全縣形成水產、種植、畜禽三大主導產業,建成18個產業化基地,40個亮點工程,扶持10個龍頭加工企業,新建2個綜合市場,開發出花卉、蛋鴨、 長毛兔、高郵湖松花蛋、蔞蒿、葯材、螃蟹、青蝦、甲魚、牛蛙10個名特優產品。改制與技改給企業增添新的活力。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69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國有經濟3.60億元,集體經濟7.97億元,其他經濟16.12 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5%、下降61.3%、增長5.04倍。主要工業產品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產量有升有降。全縣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共83家,產品銷售收入14.35億元, 比上年增長15.0%;產銷率89.7%,比上年下降2.5 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22億元,增長18.6%。全縣骨幹企業支撐作用增強,年銷售500 萬元以上企業由70個發展到83個,其中銷售1000萬元以上企業由32個發展到40個,工業億元鄉鎮由6個發展到8個。全縣建築業發展速度加快,因各單位由職工集資自建住宅大量增加,不少沿街單位門面房改造成綜合樓,加上出國建築勞務增加,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1.35億元,比上年增長64.6%。
金湖地處淮河下游。金湖縣於1959年10月13日建立。取名「金湖」,是因為縣境內有汜光湖,而汜光湖在古代名為「津湖」,於是用「津湖」的諧音「金湖」作縣名;同時「金湖」又可解作「出金子的湖」,可以日出斗金,象徵縣內資源豐富,物產富饒。
金湖大地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已有先人在此棲息繁衍,並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元 古 先 秦 時 期
境內曾有比較發達的母系氏族公社與父系氏族社會。據有關地名專家考證,金湖境內的塔集鎮(古稱三阿),是中華民族先祖、五帝之一的堯帝誕生地。夏禹時,境內先民為東夷部族的一個分支??淮夷,以漁獵、耕種為生。西周分封諸侯,境內屬於邗國、徐國各一部分。春秋戰國時,吳王夫差為北上 稱霸諸侯,經境內開鑿邗溝(運河前身),溝通江淮,境內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曾發現楚國金幣郢爰、蟻鼻錢等大量遺存。秦 漢 三 國 時 期
秦代推行郡縣制,境內屬九江郡東陽縣。秦末,境內陳嬰殺死秦東陽縣令,發動武裝起義,後被封棠邑侯。漢時,境內東部置有平安縣,東南部屬高郵縣(自此延續2100多年)。三國時,魏大將鄧艾在境內築白水塘,建石鱉城,開置屯田8萬公頃(含周邊地區)。此後歷代屯田不絕,不僅使金湖富甲一方,也使金湖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兩 晉 南 北 朝 時 期
東晉偏安江南,北方少數民族紛紛起事立國,晉王室的州郡縣帶著難民南遷僑置,原位於今河北、北京的幽州,就僑置在境內塔集一帶。東晉大將謝玄還親率5萬大軍在境內與前秦大將句難、彭超血戰獲勝,史稱三阿之戰,為淝水大戰之先聲。南北朝時,境內地當前線,兩軍數次往復爭奪,戰火連綿。其時,塗溝一帶設有安宜縣,陳橋一帶設有石鱉縣。隋 唐 五 代 時 期
隋代實現全國統一,境內石鱉縣撤銷並入安宜縣。隋末戰火毀了安宜城,安宜從此遷往運河以東。唐安史之亂後,因楚州刺史向肅宗敬獻安宜僧尼所得13件珍寶而改稱寶應縣。自此,直至金湖建縣前,境內東部、北部、西部皆屬寶應縣,東南部屬高郵縣(州)。唐武則天當政時,原英國公徐敬業在揚州募兵討武,在境內下阿溪與前來圍剿的30萬大軍血戰,直至兵敗被殺。宋 元 時 期
北宋治平年間,英宗在境內築高黎王城,城高一丈,周回一里四十武(一武為半步),此為今金湖縣黎城鎮前身。宋室南渡後,宋金以淮河為界,金湖地區地當抗金前線,形成由揚州經大儀、銅城、官塘、衡陽、新集達楚州的官道,史稱淮河邊兵「橫趨大儀之路」。南宋黃河奪淮,滔滔洪水不僅摧毀境內幾千年古文明,也使境內遭受長達600多年的漫漫劫難。 明 清 時 期
明初「洪武趕散」,蘇州一帶居民大量遷居境內,又設置泗州衛軍屯,使經濟漸有起色,衡陽鎮迅速崛起為當時寶應縣的第二大鎮。明中葉以後,水患愈演愈烈,萬曆年間拓寬浚深草澤河,成為淮水入海通道之一。清康熙年間,為承泄洪澤湖大堤五壩泄洪,清廷下旨挑築「三河六堆」,今稱老三河。嘉慶年間,挑築新三河作入江通道,今為淮河入江水道。民 國 時 期
境內水患依舊,匪患又興,加之苛捐雜稅,民不聊生。1938年,愛國志士陳文領導的抗日義勇團以境內為基地抗擊日寇。1939年10月,境內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高寶湖西支部成立。1940年4月,新四軍開辟境內為抗日根據地,分屬全國19塊根據地中的淮南根據地、淮北根據地,老一輩革命家羅炳輝等在此指揮戰斗。1948年,淮南區黨委、淮南路東區黨委均駐在境內,指揮收復淮南、迎接全國解放的戰斗。建 國 後
新中國成立時,境內分屬淮寶、寶應、高郵三縣。1958年4月,境內東南部原屬高郵縣的閔塔區劃屬寶應縣,寶應縣在境內設立湖西辦事處。1959年10月,金湖縣正式建立,上屬揚州專區。1965年3月改屬六合專區。1971年3月改屬淮陰地區。1983年屬淮陰市。2001年2月屬淮安市。建國以來,金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大力根治水患,努力發展生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居於全市之首,人均水平居江蘇中游,金湖已成為一顆璀粲的「淮上明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