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六大板塊知識

地理六大板塊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15 04:24:26

❶ 地理六大板塊分界線

1、亞歐板塊

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包括中南半島,不包括阿拉伯半內島、印度半島)。

2、非洲板容塊

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

3、印度洋板塊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4、太平洋板塊

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幾乎都是 大洋)

5、美洲板塊

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6、南極洲板塊

南極洲與南美洲西側太平洋。



(1)地理六大板塊知識擴展閱讀: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一一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雅魯藏不江

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一一紅海

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一一白令海峽

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一-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島弧鏈

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非洲板塊一大西洋海底大洋中脊

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一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落基山脈

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一安第斯山脈)

❷ 地理的六大板塊

這是北美和南美

❸ 地理六大板塊相關

紅海、大裂來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因為地處板塊斷裂地帶,地殼斷裂下陷形成;
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地處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地殼抬升而成;
海溝的形成:地處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下方俯沖而成,
海嶺:地處板塊張烈地帶,軟流層中岩漿岩裂隙上升冷卻凝固形成。
日本東側海域中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深的海溝。

❹ 初一地理---六大板塊巧記口訣

三洲二洋一亞歐。關鍵是結合地圖記憶。口訣只是起到提示、歸納的作用。
三洲:美洲、非洲、南極洲。
二洋:太平洋、印度洋。
一亞歐:亞歐板塊。

❺ 地理上的六大板塊具體是哪六塊

去看中學地理圖冊的版塊部分。網上也能搜索到版塊示意圖

❻ 地理六大板塊的構造

於板塊交界處位於海洋地帶,無明確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輪廊的思維定式,此類試題做起來並非得心應手,容易把板塊的位置、名稱弄混。如何突破這一難關呢?筆者介紹幾種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塊與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位置、范圍、輪廓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聯系和區別

北冰洋被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劃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塊、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劃分了。

大洋洲絕大部分被劃分到印度洋板塊。

南北美洲劃分到一個板塊——美洲板塊。

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里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

亞歐板塊包括歐洲和除中南半島、阿拉伯半島外的亞洲及其北部、西部、東部邊緣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東西跨度較大。

非洲板塊包括整個非洲,還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東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塊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亞洲的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大洋洲的絕大部分,呈西北——東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塊包括南北美洲及東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歸線以北太平洋的狹長區域。南北方向長。

南極洲板塊包括南極洲及其周圍的部分海洋,呈團狀分布。

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①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比它們所對應的大陸范圍大,面積廣。②太平洋板塊比太平洋范圍小。

③印度洋板塊,名不符實,不是海洋板塊而是陸地板塊,地跨亞洲、大洋洲的部分陸地,特殊。

二、用經緯網對六大板塊進行空間定位

出題時,如果沿某條經緯線在六大板塊構造圖上做剖面圖,往往選擇經過的板塊名稱多、復雜的經線或緯線,依照這個原則,可以選取0°、60°E、120°E、120°W經線;0°(赤道)、南北回歸線、60°N緯線等。

0°經線自北向南大致穿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60°E經線自北向南穿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20°E經線自北向南依次穿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120°W經線自北向南穿過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其中,60°E經線穿過的板塊最多,最復雜。

0°緯線(赤道)橫跨的板塊有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五個。

23°26′N(北回歸線)貫穿的板塊多而復雜,有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五個,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塊長,亞歐板塊短,即除南極洲板塊外均有。

23°26′S(南回歸線)東西貫穿的板塊有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五個,唯獨沒有亞歐板塊。

60°N緯線橫跨的有亞歐板塊、美洲板塊。

通過分析可知:

南北緯50°與0°經線、120°E經線所圍成的區域以及南北緯50°與120°W經線、60°W經線所圍成的區域板塊名稱多、分布復雜,這些區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國家稠密的地區,考試命題的幾率較大。

三、找出板塊交界地帶較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國家名稱及板塊邊界類型

把有陸地分布的板塊交界地帶的較有名的地理事物名稱(地名、國名)及邊界類型找出來,以便清晰地分辨板塊交界位置。

注意:①板塊相撞形成的島弧或山脈並不在交界線上,往往位於兩個板塊中位置較高、密度較大的那個板塊上。②邊界類型分消亡和生長兩類,海溝、造山帶是消亡邊界的標志;海嶺、斷層是生長邊界的標志。③邊界類型與附近地帶形成的地貌名稱之間的關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島,張裂生長變谷變洋。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消亡邊界)——日本群島(日本)、台灣省(中國)、菲律賓群島(菲律賓)等。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魯藏布江(中國)、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灣(孟加拉國)、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印度尼西亞)。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消亡邊界)——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阿爾卑斯山脈、阿特拉斯山脈(阿爾及利亞、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等)。

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生長邊界)——死海、紅海、亞丁灣等(埃及、蘇丹、沙特、索馬里、葉門等)。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消亡邊界)——新幾內亞島(印尼)、索羅門群島、紐西蘭。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消亡邊界)——海岸山脈,落基山脈(美國)。

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消亡邊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脈(秘魯、智利)。

美洲板塊與亞歐和非洲板塊(生長邊界)——大西洋。

❼ 初一地理---六大板塊巧記口訣

你好!
其實學地理應該把世界地圖背在心裡,將所有知識都整合在地圖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❽ 地理六大板塊有哪些特殊成因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岩石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一些構造帶分割成一回些部分,每一部答分就是一個板塊。板塊之間運動,影響了海陸分布。板塊碰撞形成山脈、海溝和島弧,板塊分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塊運動的驅動力問題還沒有一個定論。

高中地理板塊知識

板塊底部不會是海水,板塊在軟流層上漂移,海水覆蓋在地表面。板塊張裂到一定內程度,裂谷與海洋連容同,海水順著低窪地方流入裂谷就變成了海洋。今天的東非裂谷帶,還沒有到海水入侵的程度,它還是陸地。再經過很長時間的張裂,有朝一日海水進入裂谷帶,東部的陸地就成為島嶼。

❿ 地理六大板塊

樓主,示意圖只是一個簡單的描摹,假設示意圖是真的地球,那麼你站版在地球外邊,離你近的權板塊肯定大,離你遠的肯定小。況且地球是個球狀,其板塊是個曲面,正面看絕對比側面看要大很多。
樓主,切不可將示意圖看作一個平面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