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
❶ 地理環境特徵既有整體性,又有差異性;自然景觀的分布既有地帶性,也有非地帶性.閱讀圖,回答問題.(1
(1)從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出,乙地位於赤道附近的剛果盆地,地勢低平,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這種氣候和地形條件,造就了流量豐富穩定的剛果河水系;濕熱氣候又為熱帶雨林植被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形成了該地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徵.
(2)從兩地全球降水分配差異的角度分析.甲乙雖然成為熱帶雨林氣候,但甲地位於幾內亞灣北部沿海,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氣壓帶風帶也隨著北移.這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風,使得甲地形成迎風坡,降水較多,冬季受東北信風影響,為背風坡,降水較少,因此甲地降水年內分配差異較大,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勻,因此造成兩地植被景觀的差異.
(3)讀圖分析,丙位於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受馬達加斯加暖流和東南信風迎風坡影響,降水豐富,因此雖距離赤道較遠,但自然帶類型與甲、乙兩地形同.這是自然地域非地帶性分異現象.
故答案為:
(1)該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位於剛果盆地,地勢低平,這種氣候和地形條件,造就了流量豐富的剛果河水系;濕熱氣候又為熱帶雨林植被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形成了該地的地理環境整體性特徵.
(2)甲地降水年內分配差異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勻,因此造成兩地植被景觀的差異.
(3)該地處於迎風坡,終年受東南信風帶來的海洋水汽影響;沿岸有馬達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經,因此丙地自然帶類型與甲、乙兩地的相同.
❷ 形成地理環境非地帶性差異的是什麼
相對於地理環境地帶性現象(水平地域分異和垂直地域分異)而言,地球表面並不是所有事物都屬於地帶性的分布規律,即不符合一定的分布規律的現象。
例如:1、荒漠中的綠洲(局部水分條件所致)2、世界陸地自然帶圖,找找看與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缺失哪兩個自然帶?(苔原帶和針葉林帶)為什麼?(南半球高緯度地區無陸地分布,均為海洋)
以上就是非地帶性分布現象。如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備地帶性規律,稱非地帶性因素。它干擾或破壞了地帶性分布規律,造成地域分異的地方性差異,這種變化叫做非地帶性,如綠洲的分布,是呈現為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帶性。
那麼非地帶性因素包括哪些?
1.海陸分布:如北半球高緯度的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呈東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現象十分明顯,而南半球相同緯度絕大部分是海洋,故沒有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見地圖冊P40)
3.局部環流和洋流:如信風帶大陸西岸,因受離岸風及沿岸寒流的影響,在海岸帶形成沙漠(如秘魯寒流)。又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范圍到達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見地圖冊P40)
4.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內的綠洲。
5.局部地熱異常:如在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6.人為作用:如在沙漠邊緣營造防護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動都可以造成對地帶性規律的改變等等。
❸ 地理資源分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怎麼理解啊
地帶性就是說,按照分布規律和自然形成的,可以推理出來的,比方說等溫線的分布規版律,等等,有規權律可以遵循的。
非地帶性就相反,無法通過一般規律解釋的,好比說馬達加斯加和秘魯的氣溫分布規律,就不能按一般的地帶性來分析,而要從地形,洋流,等等。
類推到自然資源的地帶性非地帶性也是一樣。
❹ 怎樣理解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
●非地帶性因素有哪些?
解析:總的來說,非地帶性因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類。
1.海陸分布:如北半球高緯度的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呈東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現象十分明顯,而南半球相同緯度絕大部分是海洋,故沒有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3.局部環流和洋流:如信風帶大陸西岸,因受離岸風及沿岸寒流的影響,在海岸帶形成沙漠。又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范圍到達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4.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內的綠洲;局部水分礦化度的變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中,由於鹽分變大出現的鹼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質的變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由紫紅色的砂岩、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熱異常:如在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7.人為作用:如在沙漠邊緣營造防護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動都可以造成對地帶性規律的改變等等。
●非地帶性因素與地帶性因素有何關系?
解析:兩類因素的關系,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
2.地帶性因素影響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是局部的、特殊的。如澳大利亞大陸,其東部受大分水嶺的阻擋和沿岸暖流影響,分布著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但從整體講,地帶性因素起主導作用。
3.在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形成了復雜的地理環境。如我國處在同緯度的兩廣地區和橫斷山區,前者因受東南季風影響,屬於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後者因受地形影響而成為高山植物區。地表各地的地理環境都具有所在地帶的地帶性特徵,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地帶性特徵,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
地帶性
自然環境各要素在地表近於帶狀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自然地理學中專指緯度地帶性。緯度地帶性決定於太陽光熱因地球形狀及其公轉與自轉運動而產生的自赤道向兩極遞減的規律。表現為地表自然帶近於沿緯線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帶狀分布規律。緯度地帶性在廣闊平坦地區表現最為明顯,而高大的山脈和海陸位置等因素的影響使地帶性發生不規則的變異。海洋表層亦有表現。
地帶性因素
由於地球球體形狀所致和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影響,使太陽輻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由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少,在熱量差異的基礎上,在不同的氣候帶內又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分布,這樣便形成了自然帶沿緯向分布的規律。
緯度地帶性
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沿著緯線方向(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條帶狀規律性,叫做緯度地帶性。緯度地帶性在廣闊平坦的平原上表現最為明顯。緯度地帶性是由於地球的形態、自轉、及黃赤交角導致太陽輻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勻,在地表的分布從赤道向兩極成帶狀遞減,使氣溫、降水、蒸發、風向、風化作用、成土過程以及土壤和植被等一系列自然地理要素有規律地變化。
經度地帶性
在同一緯度帶中,自然地理現象顯示呈東西方向更替的規律性。這種自然帶的分布大體上與經線平行,並伸展成條帶狀,稱為經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的產生受海陸分布和山脈的南北走向控制,而在大氣濕度、降水等水的因素所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徵方面表現的東西差異最為明顯。
山地垂直自然帶
在高山地區從山麓到山頂溫度、濕度和降水隨著高度的增加而變化,這就形成了山地垂直氣候帶。生物、土壤等受氣候影響也相應地有垂直分布的規律性。自然帶的這種垂直地帶分布,稱為山地垂直自然帶。如我國秦嶺山地,長白山和西南部橫斷山等山地垂直自然非常明顯。在世界各大山脈都分布著山地垂直自然帶,又稱垂直帶。
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
(一)地帶性因素 太陽輻射能分布因緯度而不同,氣候主要受緯度因素制約,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一般都呈帶狀分布。所以氣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稱為地帶性因素。地帶性規律就是受地帶性因素影響而表現出來的,其中氣候是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
(二)非地帶性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陸分布、地形、岩石等,它們的分布與太陽輻射能沒有聯系或沒有直接聯系,而是受內力因素、主要受地質構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帶狀。所以海陸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稱為非地帶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
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兩者是有聯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對地帶性因素有一定干擾作用,海南島自然地理景觀的地域分異主要是由於水分的地域差異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別就是由於非地帶性因素——地形隆起影響。岩石屬於非地帶性因素,但岩石風化過程以及形成的鬆散風化殼的分布,又受到地帶性因素影響。由此看來,自然環境受帶性和非地帶因素影響。自然環境特徵是由這兩組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
(三)非地帶性現象 自然現象並不都是由地帶性規律支配,並非所有自然現象都呈帶狀分布。例如,湖泊、沼澤等的分布就不是帶狀的,它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凡是有局部窪地,即可積水成湖;局部窪地、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過高、土壤過濕,就可以形成沼澤和沼澤土。平原地區有湖沼,山地區域也有湖沼分布;低緯度地區有湖沼,高緯度地區也有湖沼。所以湖泊、沼澤和沼澤土等的分布,都屬於非地帶性現象。當然,湖泊、沼澤的形成與氣候因素也有一定關系,例如氣溫低、蒸發量小,更加有利於沼澤的產生。
❺ 什麼是地帶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
地帶性包含緯度地復帶性、經度地制帶性(海陸位置)、垂直地帶性,這些因素共同影響某地的氣候,氣候則決定植被,氣候和植被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是地帶性土壤。例如:江南丘陵的紅壤屬於地帶性土壤;東北的黑鈣土屬地帶性土壤而沼澤土則屬非地帶性土壤;
四川盆地的棕黃壤屬於地帶性土壤,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則屬於非地帶性土壤。因為同緯度地區紫色土非常少見,從成因上分析紫色土是由盆地周圍的紫色砂岩和頁岩風化物在盆地堆積形成,富含鈣、磷、鉀等礦物元素較為肥沃。由於人為耕作而逐漸形成的土壤例如水稻土、黑壚土都是非地帶性土壤。
❻ 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
樓主的題目問得有問題吧,應該是成因不同的是哪個吧
從自然帶分布狀況來看,大洋洲的熱帶內雨林帶容緯度位置要比南美洲的緯度位置高。從成因來看,兩地熱帶雨林帶的差異很大,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帶是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赤道氣團,所以終年高溫多雨。大洋洲的熱帶雨林帶分布在信風帶大陸的東岸,位於來自海洋信風的迎風坡地帶,又四周海域有暖流經過,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強了地形雨,而發育成熱帶雨林帶。
答案:1
由此可知,非地帶性因素對自然帶的形成和分布的影響表現為改變、約束、缺失和呈斑點狀。總之,各地的地理環境都是在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
❼ 地帶性,分異規律,和非地帶性分有什麼區別
地帶性分異規律指受水熱等地帶性因素影響,自然帶呈帶狀的分布規律,如由赤道到兩極的分異規律;由沿海到內陸的分異規律;由山麓到山頂的分異規律。
非地帶性指的是受非地帶性因素(如陸地形狀;地形;洋流、地質作用等)影響形成的分布規律.如綠洲;如紫色盆地等。
1、地域分異規律(rule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也稱空間地理規律,是指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確定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上表現出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
2、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是兩種基本的地域分異規律 ,它們控制和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大尺度分異 。
1)地帶性規律
地帶性分異規律是俄國著名地理學家 B.B.道庫恰耶夫於 19 世紀末發現並揭示出來的 ,其要點可以概括為:①太陽輻射能是自然帶和自然地帶形成的能量基礎;②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陽輻射能在地表不同緯度區域的不均勻分布,是形成自然帶和地帶的動力學原因;③帶和地帶只在理想情況下呈東西方向延伸,並具有環球分布特點,同時沿南北方向發生更替;④客觀上應存在除地帶性規律以外的另一種規律。
2)非地帶性規律
非地帶性是由於地球內能作用而產生的海陸分布 、地勢起伏、構造運動、岩漿活動等決定的自然綜合體的分異規律。海陸分異,海底地貌分異,陸地上大至沿海-內陸間的分異、小至區域地質、地貌、岩性分異,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異,均屬非地帶性分異范疇。
拓展資料:
地域分異規律是在人們認識自然的過程中逐步獲得並加深認識的。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根據當時對地球表面溫度的緯度差異的認識,將地球劃分為5個氣候帶,是最早對氣候分異規律的認識。中國2000多年以前的《尚書·禹貢》據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將當時的國土劃分為九州。這是中國最早對地貌分異規律的認識。19世紀德國A.von洪堡經過實地考察,研究了氣候與植被的相互關系,提出了植被的地域分異規律。19世紀末, 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以土壤發生學觀點進行土壤分類,並由此創立自然地帶學說,同時指出它對地表各種自然現象的普遍意義。隨著對陸地表面的分異現象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許多自然地帶是不連續的,大的山系、大的高原還出現垂直帶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說明除了地帶性的地域分異規律外,還有非地帶性的地域分異規律在起作用。
❽ 非地帶性與地帶性是什麼
地帶性指自然環境各要素在地表近於帶狀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非地帶性與地帶性對應,指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綜合體不按或偏離地帶性規律的特性,或僅指不呈帶狀分布的地方性差異.
詳見網路「地帶性」、「非地帶性」.
(一)地帶性因素
太陽輻射能分布因緯度而不同,氣候主要受緯度因素制約,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一般都呈帶狀分布.所以氣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稱為地帶性因素.地帶性規律就是受地帶性因素影響而表現出來的,其中氣候是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
(二)非地帶性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陸分布、地形、岩石等,它們的分布與太陽輻射能沒有聯系或沒有直接聯系,而是受內力因素、主要受地質構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帶狀.所以海陸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稱為非地帶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帶性因素中的主導因素.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兩者是有聯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對地帶性因素有一定干擾作用,海南島自然地理景觀的地域分異主要是由於水分的地域差異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別就是由於非地帶性因素——地形隆起影響.岩石屬於非地帶性因素,但岩石風化過程以及形成的鬆散風化殼的分布,又受到地帶性因素影響.由此看來,自然環境受帶性和非地帶因素影響.自然環境特徵是由這兩組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
(三)非地帶性現象
自然現象並不都是由地帶性規律支配,並非所有自然現象都呈帶狀分布.例如,湖泊、沼澤等的分布就不是帶狀的,它主要受地形因素影響.凡是有局部窪地,即可積水成湖;局部窪地、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過高、土壤過濕,就可以形成沼澤和沼澤土.平原地區有湖沼,山地區域也有湖沼分布;低緯度地區有湖沼,高緯度地區也有湖沼.所以湖泊、沼澤和沼澤土等的分布,都屬於非地帶性現象.當然,湖泊、沼澤的形成與氣候因素也有一定關系,例如氣溫低、蒸發量小,更加有利於沼澤的產生.
❾ 地理 地方性分異和非地帶性分異有啥不同啊
一樓說的1有待修正。地帶性規律指自然環境各要素在地表近於帶狀延伸分布,版沿一定方向遞變的規權律性。包括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自然地理學中專指緯度地帶性。高中階段把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都看做地帶性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