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台兒庄地理環境特徵

台兒庄地理環境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14 23:54:57

A. 台兒庄地理位置

台兒庄古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稱(清乾隆賜)。古城佔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台兒庄古城,被世界旅遊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台兒庄古城內有古河道、古碼頭、中華古水城、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與波蘭首都華沙同屬世界上僅有的兩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炮火毀壞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重建的城市。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航空:棗莊周邊由近及遠有臨沂機場、徐州觀音機場、連雲港白塔埠機場、濟寧曲阜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與台兒庄古城的距離分別為90公里、110公里、110公里、130公里、280公里、370公里。

高鐵:乘京滬高鐵,北京、上海到棗庄的通車時間為2.5-3小時;長沙、武漢、青島到棗庄分別為6小時、4小時、4小時。

火車:棗庄及周邊有棗庄站、徐州站、邳州火車站、臨沂火車站,與台兒庄古城的距離分別為50公里、73公里、48公里、80公里。

BRT快速公交:乘坐棗庄高鐵站BRT快速公交B10線(行程90分鍾左右)直達台兒庄古城。

棗庄西站乘坐B1線,終點東郊客運中心坐B2(行程50分鍾左右)直達台兒庄古城。

自駕游:京福高速公路北上(或南下),在棗庄段(韓庄/台兒庄)出口下,向東直行,走旅遊專線(行程25公里左右),直達台兒庄古城。京福高速公路北上(或南下),至棗庄(臨沂湯庄)出口下,前往棗庄汽車站,然後順206國道途經萬畝榴園,再達台兒庄古城。棗臨高速東行(或西行)在(台兒庄)出口下,向南直行,走棗台線(行程15公里左右),直達台兒庄古城。

線路

畫舫游古城

票價:往返30/位

①清御園碼頭-紀念館碼頭-西門碼頭

②古岸尋蹤:西門碼頭-洛家碼頭-西門碼頭

③駱家碼頭-西門碼頭

夜遊古運河

遊船路線:西門碼頭-大戰紀念館-賀敬之文學館-李宗仁史料館(返回)-五行碼頭-水門碼頭-萬家碼頭-趙家碼頭-天後宮碼頭-閘關署碼頭-郁家碼頭-小南門(返回)-西門碼頭

水上游古城

全程古運河內,近距離欣賞古城風景,古駁岸,古碼頭

路線:遊船碼頭-復興廣場碼頭-王公橋碼頭

觀光車游覽

全程欣賞秀麗古運河畔

路線:BRT停車場-賀敬之文學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台兒庄古城西門

B. 台兒庄區的地理環境

台兒庄區地處棗庄市最南部、魯蘇交界處,南、東部與江蘇省邳州市毗連,西、西南部回與江蘇省銅山區緊鄰,答北部與嶧城區接壤,為棗庄南大門。
台兒庄地跨東經117°23'~117°50',北緯34°28'~34°44',東西長37.2公里,南北寬28.75公里,總面積538.5平方公里。 台兒庄區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和石膏,煤主要集中於運河以南,儲量8000萬噸,其中韓台煤田儲量為2853.3萬噸。石膏主要分布在泥溝鎮東北部,儲量為5200萬噸。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36種,主要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等。其中煤炭儲量8000萬噸、石灰石6億噸、石膏地質儲量5200萬噸。已形成800萬噸旋窯水泥、200萬噸煤炭生產能力。 境內植物資源有340多種,分為草本、木本兩大類,其中葯用植物71種。

C. 台兒庄的地理位置具有什麼軍事地位

台兒庄位於山東南部嶧縣境內,距離徐州30公里,西臨微山湖,西南與京杭大運河毗連,南回接隴海路,北聯津浦路,臨答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經過台兒庄,水陸交通便利,是徐州的東北門戶,一道重要戰略屏障,扼守運河的咽喉。台兒庄戰役,成為徐州會戰的核心戰場。

D. 台兒庄古運河的地理位置

從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口,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邐向東,流經廣袤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就是台兒庄運河。全長42.5公里的台兒庄運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唯一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在這個魯南重鎮,運河不僅帶來經濟繁榮,造就了十里港灣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運河僅存的古運河段月河古道,同時還親歷了一場對中華民族生死攸關的大戰。
台兒庄運河號稱活著的運河,其歷史風貌果然非其他地方可比。它是1959年京杭大運河台兒庄段改道城外時留下的,全長3公里。由於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氣息濃郁,真有回到明清時代之感,世界旅遊組織稱為京杭大運河僅存的清代文化遺產,丹麥旅遊專家彼德森說:我夢寐以求的中國大運河就該是這個樣子。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說起京杭大運河,人們常常想到的是它縱貫大江南北,直來直往。其實不然,從煙波浩渺的微山湖東口,蜿蜒曲折的運河迤邐向東,流經廣袤的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段就是位於山東棗庄的台兒庄運河。它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唯一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
台兒庄運河,曾是京杭運河數次大改道工程的重大成就。但是,在台兒庄運河興盛300多年之後的清末,由於官府昏庸,導致運河年久失修,漕運被迫中斷。台兒庄運河也自此成為洪水走廊,遺患兩岸。
新中國成立後,台兒庄運河航運事業迎來復甦。1956年10月起,山東省魯西南4縣11萬民工,分三期開挖治理伊家河。之後,利用伊家河水系,1972年國家投資建成了台兒庄節制閘和台兒庄船閘,在伊家河上建起了劉庄節制閘和劉庄船閘,以及李庄、劉庄、花山子等港口碼頭……1996年,歷時4年、總投資12億元的京杭運河續建工程告竣,使台兒庄運河的42.5公里主航道全部達到三級標准……昔日聲名遠播的「黃金水道」獲得新生,成為名副其實的「財富干線」。
如今,拉著煤炭、沙土、建材等物資的船舶像一條條「長龍」由航道流向大江南北……經歷了60年滄桑巨變的台兒庄運河,如今已由當初沿運船民僅有10家,擁有各類木帆船174隻,無專業港口的航道,逐步壯大成擁有4處綜合港口及常年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的「黃金水道」和「全國文明樣板航道」。穿梭如織的船隻,反映著沿線經濟的發展,在這里它不僅造就了十里港灣美麗城市,也為京杭大運河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E. 簡述台兒庄的地理位置,它在當時的徐州會戰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台兒庄位復於山東南部嶧縣境內制,距離徐州30公里,西臨微山湖,西南與京杭大運河毗連,南接隴海路,北聯津浦路,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經過台兒庄,水陸交通便利,是徐州的東北門戶,一道重要戰略屏障,扼守運河的咽喉。台兒庄戰役,成為徐州會戰的核心戰場。

F. 台兒庄有怎樣的地理位置

台兒庄位於山東南抄部嶧縣境內,距離徐州30公里,西臨微山湖,西南與京杭大運河毗連,南接隴海路,北聯津浦路,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經過台兒庄,水陸交通便利,是徐州的東北門戶,一道重要戰略屏障,扼守運河的咽喉。台兒庄戰役,成為徐州會戰的核心戰場。

G. 台兒庄古城的地理環境

台兒庄古城位於古運河北岸,面積2平方公
里,其中一期工程核心區面積內容75.8公頃(含水系面積16.9公頃),共凡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29個景點,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台兒庄古城保留了2公里的運河故道、3.4平方公里的城市街道肌理,以及146處文物(含53處戰地遺址),城內擁有18個汪塘和15公里的水街水巷,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古水城。 古城框架以運河為文化軸線,設計了關帝廟景區、西門安瀾景區、纖夫村景區、「運河街市」景區、板橋—花門樓景區、水街商市景區、清真寺—九龍口景區、濕地公園等八大景區。分別對應「九水匯川、台城舊志、土村綠蔭、廟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運河街市、傑閣凌波」等運河古城八景,規劃建設了參將署、泰山行宮、蘭陵書院等29個景點。將北方大院、魯南民居、徽派建築、水鄉建築、閩南建築、歐式建築、宗教建築、客家建築等八大建築風格有機結合,建設以徽派建築風格為主的繁榮街,以歐式建築為主的丁字街,以水鄉建築為主的水街、水巷,以晉商民居為主的關帝廟景區。

H. 棗庄的地理環境

棗庄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跨東經116°48′—117°49′,北緯34°27′—35°19′。東與臨沂市之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縣、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瀕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東西最寬56公里,南北最長96公里,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佔山東省總面積的2.97%。
棗庄河川年徑流量為10.7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滕州市最大,徑流量為3.253億立方米,最小為台兒庄區,徑流量為1.02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中等豐富,主要補給來源於大氣降水,其次是水庫、塘壩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徑流。已探明水源地有十里泉、丁庄、東王莊、羊庄、荊泉、清涼泉、渴口、嶧城等8處,均以岩溶水和孔隙水為主。全市地下水資源量年均6.6億立方米。
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2.1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79億立方米,地下水7.2億立方米,可引湖水2.13億立方米, 京杭運河穿越市境南部。有1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的河流12條。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常住人口:棗庄市常住人口為372萬人(其中滕州170萬),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54萬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8.27萬人。
家庭戶人口:棗庄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09.93萬戶,家庭戶人口為355.30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3人,家庭戶人口占常住人口的95.27%。
性別構成:棗庄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94.40萬人,占總人口的52.13%;女性為178.53萬人,占總人口的47.8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89。
年齡構成:棗庄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60.94萬人,佔16.34%;15-64歲的人口為276.86萬人,佔74.2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5.12萬人,佔9.4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3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6.2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4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棗庄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為24.89萬人,佔6.67%;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為52.51萬人,佔14.08%;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為153.66萬人,佔41.20%;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為92.36萬人,佔24.77%(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由2551人上升為6673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9700人上升為14081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5905人上升為41203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35563人下降為24765人。
棗庄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0.93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8.57萬人,文盲率由8.32%下降為5.61%,下降了2.71個百分點。 棗庄市常住人口的地區分布市中區 53.55萬人 薛城區 39.16萬人 嶧城區 36.42萬人 台兒庄區 27.95萬人 山亭區 46.50萬人 滕州市 170萬人 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031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7.1%。從結構看,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7.6%,比上年提高0.1%;第二產業為52.7%,下降1.6%;第三產業為39.7%,提高1.5%。
就業持續增加。城鎮新增就業5.1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2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1%。
物價走勢總體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9%,漲幅較上年高0.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
民營經濟穩步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876.23億元,增長9.2%。非公有(民營)經濟戶數24.79萬戶,增長18.2%;從業人數87.38萬人,增長15.4%;納稅額137.76億元,增長11.5%,占稅收總額的77.61%。 2014年,農業增加值113.25億元,增長3.4%;林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2.9%;牧業增加值27.87億元,增長4.0%;漁業增加值4.91億元,增長1.7%。
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96.6萬畝,總產量170.55萬噸,下降0.4%。植樹造林12581公頃,年末林木蓄積量6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6.2%;肉類總產量26.04萬噸,下降0.8%;水產品產量9.4萬噸,增長1.2%。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農用機械總動力344.29萬千瓦,增長5.0%。 2014年,工業規模不斷膨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1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其中,輕工業增長12.1%;重工業增長9.8%,輕工業快於重工業2.3個百分點。
重點行業增勢較好。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專用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3大行業增加值增長14.1%,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8.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拉動貢獻率23.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3行業增加值增長7.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4.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9個百分點,拉動貢獻率17.7%。
主要產品產量增加。57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8種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為66.7%。服裝、焦炭、甲醇、冰醋酸、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等產品產量不斷增加。
企業效益穩步回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589.37億元,增長6.9%;利潤193.16億元,增長5.7%;利稅363.80億元,增長3.6%。
建築業保持穩定。年末三級及以上資質建築企業221家,比上年減少4家。新簽合同額400.42億元,下降8.4%。完成產值276.68億元,下降0.3%。建築業增加值107.58億元,增長5.6%。建築業總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61家,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9家,產值過10億元的7家,佔全部企業個數的比例分別為27.6%、4.1%和3.2%。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706.3億元,增長12.7%。
2014年,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351.9億元,增長14.8%。
2014年,分區域看,城鎮零售額463.1億元,增長13.2%;鄉村243.2億元,增長11.7%。
2014年,分行業類別看,批發零售業631.7億元,增長12.7%;住宿餐飲業74.7億元,增長12.0%。
2014年,進出口總額144041萬美元,增長15.1%。其中,出口115373萬美元,增長21.9%;進口28668萬美元,下降5.9%。紡織服裝、橡膠製品、化學品三類龍頭行業分別出口34075萬美元、15145萬美元、14073萬美元,增長15.5%、22.2%、34.4%,這三類佔全市的54.9%。
2014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330.38億元,增加80.53億元。其中,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867.30億元,增加85.66億元。年末各項本外幣貸款余額1018.20億元,增加43.12億元。
2014年,實現保費收入46.33億元,增長8.3%。其中財產險收入10.83億元,增長9.4%;人身險收入35.49億元,增長8.0%。支付賠款給付11.79億元,增長31.6%。

I. 台兒庄的地理位置

台兒庄區地處棗庄市最南部,魯蘇交界處,南、東部與江蘇省邳內州市毗連,西、西南部與江蘇容省銅山縣緊鄰,北部與嶧城區接壤,為山東的南大門,徐州東北之門戶。

經緯度:東經117°23'~117°50',北緯34°28'~34°44'之間。

面積:東西長37.2公里,南北寬28.75公里,總面積538.5平方公里。

J. 山東台兒庄怎麼樣

挺好的。
台兒庄歷史悠久。台兒庄,形成於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清初,台兒庄已相當繁華,居於古嶧縣40個集鎮之首,繁榮富庶,商賈雲集,船舶迤邐;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據《嶧縣志》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被國朝高宗御賜為"天下第一庄"。 1938年春的台兒庄大捷,使台兒庄成為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2008年恢復重建的台兒庄古城,是世界上二戰遺存最多的地方,是中國運河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是單漿搖遍全城的東方古水城。2009年被國台辦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1年榮膺"十大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
台兒庄地處要津,交通便利。台兒庄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江蘇北屏障,戰略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京福高速公路、206國道、104國道和京滬高速鐵路穿境而過。附近有徐州觀音、臨沂、濟寧、連雲港4個機場,有棗庄、徐州、滕州3個高鐵站,石臼、嵐山、連雲港3個海港。"黃金水道"京杭運河橫貫全境42公里,常年通航2000噸級船舶,水上運輸直達揚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區。
台兒庄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36種,主要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石等。其中煤炭儲量8000萬噸、石灰石6億噸、石膏地質儲量5200萬噸。現已形成800萬噸旋窯水泥、200萬噸煤炭生產能力,成為魯南地區重要的建材、能源基地。
台兒庄農業現代化得到全面推進。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等,是無公害蔬菜基地,也是畜牧業和干鮮果品基地。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縣",平原綠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台兒庄工業經濟門類齊全。構建了以水泥、紡織、化工、造紙、煤炭及機械製造等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流通、服務、深加工、外向型、科技型等7類民營經濟群體。對外經濟貿易活躍,出口商品發展到16類近60個品種,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機勃勃。台兒庄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為省級濟開發區,核准面積4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入10.6億元,實現了"六通一平"。入區項目總數達到171個,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35個,形成了煤電、機械製造、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生物醫葯、電子科技等優勢產業集群。
台兒庄生態環境優美。城區駐地環城河、古運河(月河)交錯,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8%。台兒庄古城、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座落其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今天的台兒庄是一座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全區人民安居樂業。
台兒庄地區歷史悠久,從馬蘭屯鎮西蘭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代的文物,邳庄鎮趙村出土的岳石和龍山文化時代的文物以及龍山文化時代的曬米城遺址證明,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現台兒庄區境域,夏屬鄫國,商屬逼陽國,西周、春秋因之。公元前563年(魯襄公十年)晉滅逼陽予宋。爾後,楚滅宋改逼陽國為傅陽縣。時,區境西部屬傅陽縣,東部屬蘭陵縣。秦時為郯郡轄地,西屬傅陽縣,東屬蘭陵縣。西漢時西部屬楚國傅陽縣,東屬蘭祺縣。東漢時東部屬東海郡氶縣,西屬彭城國傅陽縣。三國時屬魏,郡縣沿襲東漢。西晉時,先屬東海郡,後北部屬蘭陵郡氶縣,西部屬彭城國傅陽縣。東晉時,北部屬蘭陵郡氶縣,西部屬彭城郡。南北朝時屬蘭陵郡氶縣。隋朝時屬彭城郡蘭陵縣。唐朝時屬河南道沂州氶縣。五代時,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隸屬沂州氶縣。北宋時屬京東東路沂州氶縣。金時,先屬山東西路,後為河南路邳州蘭陵縣轄,後改屬嶧州蘭陵縣。元時,為山東西路嶧州蘭陵縣轄,東南少部分屬邳州武原縣。明時,先屬山東省濟寧府,後為兗州府轄。洪武二年降嶧州為嶧縣。清朝屬山東省嶧縣,現張出子鎮部分地區屬滕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53年8月為山東省蘭陵縣轄,1953年9月至1960年1月屬山東省嶧縣,1960年1月至1962年5月屬棗庄市,1962年6月始設台兒庄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