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有什麼地理知識
① 井岡山人文地理怎麼樣,風景有哪些
融豐富的革命遺跡、美麗的自然風光、宜人的氣候、良好的自然生態於一體
② 井岡山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還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
江西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黃洋界、龍潭、主峰、桐木嶺、湘洲、筆架山、仙口八大景區。八大景區目前只不同程度地開發建設了四大景區,開發潛力巨大井岡山集革命人文景觀與旖旎的自然風光為一體,革命勝跡壯麗河山交相輝映光照千秋,風景名勝區有60多個景點,320多處景觀景物。景觀分為八大類:峰巒、山石、瀑布、氣象、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及高山田園風光,還較好地保存了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舊址遺跡29處,其中10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巍峨群峰矗立,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有氣勢磅礴的雲海,瑰麗燦爛的日出,十里綿延的杜鵑長廊和蜚聲中外的井岡山主峰。
井岡山屬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景觀景點,匯雄。奇、險、峻。秀、幽的自然風光特點,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溫度為14.2℃。是從事愛國主義教育。學習革命傳統。旅遊風光。避暑療養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當年郭沫若游覽井岡山時曾感慨萬千,揮毫留下了「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贊美詩句。今天,井岡山正以嶄新獨特的面貌迎接國內外佳賓的光臨。
③ 井岡山的地理環境
井岡山植物、動物區系復雜,區系成分繁多,生物資源豐富。距今約6000萬年前遺留下來的,比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紀型森林生態系統,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餘屬3400餘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的植物有1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有38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有67種,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23種。在中國特有種子植物460種中,井岡山特有種子植物20種,還有列入省級保護的78種。
井岡山市已查明脊椎動物有307種,其中哺乳類42種,鳥類162種,爬行類41種,兩棲類29種,魚類35種。昆蟲類種類達21000種,區內分布有多種珍稀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有13種,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有17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有37種,在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38種中,井岡山有特有動物25種。代表動物有黃腹角雉、猴面鷹、藏酋猴、水鹿、穿山甲、烏梢蛇、百花蜥、水鯢(娃娃魚)、虎紋蛙、棘胸蛙等等。 截至2013年,據地質勘測資料和群眾報礦,井岡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岩)金、鈾、鎢、錫、鋁、鋅、鎂、銅、硫鐵、螢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崗岩、鈮鉭礦等10餘個礦種,其中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勢礦種,其他均以小型礦點出現。七里船、西眉山一帶,下庄至行洲一帶的山嶺中,發現的鈮鉭礦,在江西省尚屬首次。
井岡山市的瓷土主要分布在東上鄉的高涼寨,荷花鄉的大廟、大倉,葛田鄉的下古田等地。總儲量為2500萬噸。稀土主要分布於大塘、下古田、東上、龍市、睦村等地。據初步探明儲量約為1200噸,其中大塘礦區儲量415噸,下古田礦區309噸,龍市礦區173噸,東上礦區176.6噸,睦村礦區85.6噸。鎢主要分布於東上鄉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帶,含鎢礦體8條,礦脈走長約3710米,平均為463.7米,脈幅平均1.68米,總厚度12.93米,礦體為石黃脈型。下七、長坪儲量約3萬余噸,純度達65%。葛田鄉有螢石礦,荷花鄉有葛藤窩、樟樹坡2個砂金礦點,東源水河床及兩岩也有發現。在錫坪、桐木嶺和白銀湖地域查明有金、銀、硫磺。拿山鄉岩前村有石灰岩。長坪、拿山、東上有大理石。煤鐵主要分布在拿山、廈坪、盆地的周邊低山丘陵地層之中,品位不高,儲量不大。
④ 關於井岡山的霧地理知識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專為最冷月,平均屬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晚的特點.
⑤ 井岡山在哪個城市 地理方面
江西省西南抄部,地處湖襲南省江西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屬江西省井岡山市,市設立在廈坪鎮。井岡山最高峰海拔2120米,風景秀麗,林木繁茂,有高山幽壑,飛瀑深澗,岩洞雲海之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餘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公里。井岡山山勢雄偉,境內平均海拔381.5米,市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
井崗山與中國現代共產主義革命有密切的聯系。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道路,因此井岡山有「革命搖籃」之稱。
⑥ 請簡述井岡山旅遊區的自然地理特徵
低山(山地)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版;以紅壤為主.
地形權:低山(山地)丘陵;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
土壤:以紅壤為主
⑦ 井岡山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井岡山山勢雄偉,境內平均海拔381.5米,市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井岡山具有輝煌的歷史,綺麗的自然風光,革命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是一個集風光旅遊、傳統教育於一身的理想旅遊避暑勝地
十里杜鵑長廊:登上筆架山,只見左右兩側的山脊上,生長著高大而挺拔的杜鵑花樹,形成長達十餘里的杜鵑林帶。這里集生著猴頭杜鵑、江西杜鵑、紅毛杜鵑、鹿角杜鵑、三葉杜鵑以及馬銀花杜鵑。每年春夏之交,杜鵑花盛開,千姿百態,奼紫嫣紅,把整個山巒裝點得如同彩龍玉帶。
十里台灣松:筆架山上素有「十里杜鵑十里松」的說法。沿著杜鵑長廊走,有成片的台灣松。這些松樹平展、剛勁、挺拔、捲曲、盤旋,似鳳凰歸巢,如飛龍人海,有的像蘑茹,有的似大、小松島更是奇松集中的景點。一棵棵台灣松如巨龍起舞,凌空飛騰。
凌空看日出:清晨,遠處天邊霞光萬道,朝陽漸漸露出臉來,似娥眉,似金盤,似火球,金光燦爛,照耀著千山萬水,阡陌田園,充滿詩情畫意。
觀十里雲海:碰上陰雨天氣,可觀數十里的大雲海。有時茫茫無際,猶如波濤萬里的大海;有時雲霧在山頭繚繞,在山谷中翻騰,座座峰巒,似星島,又似航船;有時雲霧峰擁而至,又突然跌落深谷,形成洶涌澎湃的瀑雲;有時朵朵白雲輕輕飄拂,彷彿孤帆遠影。
珍稀植物:筆架山的植被,屬亞熱帶植物群落,這里除杜鵑林、台灣松外,還生長著許多珍稀的木本樹種,有國家一線保護植物香果樹、二級保護植物鐵杉;還有珍貴的冷杉、白豆杉、紅豆杉、福建柏、綉毛含笑、井岡厚皮香等。特別是冷杉、福建柏成片生長,絕大部分已有二三百年歷史。
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主要景點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烈士陵園、革命斗爭舊址群、挹翠湖公園、南山公園、五馬朝天、蘭花坪、桂花坪等,這里以山清水秀為容,以綠地鮮花為貌,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山城花園
水口彩虹瀑,人稱天下一絕,瀑高近百米,每當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的上午九、十點中,在太陽光下,可以看見兩道大彩虹和無數小彩虹,周圍異花怪石、奇峰聳立,更有潺潺流水,配以繚繞雲霧,猶如瓊林仙境,讓人耳目一新。
在竹木蔥蘢的黃竹坳下,民居建築散落分布,黃牆黛瓦,古香古色,古樸典雅,乍一看頗有一點廟宇寺院的味道,但是紅色的門標又明顯的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色彩。這古老而簡朴的建築是按照原貌修葺一新的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開國元勛的住地,當時的井岡山前敵委員會及軍械處、公賣處、紅軍被服廠、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紅四軍軍部等也重建在這里。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茨坪北山北岩峰上,由紀念堂、碑廊、雕塑園、紀念碑四大部分組成,從舊址群乘車很快就到了。進入寫有「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的橫式牌坊園標所組成的園門後,經過花壇園庭,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109級台階,而威嚴肅穆的紀念堂就矗立於山間。寬闊的平台台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徵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周年的87年建成。
⑧ 井岡山的自然地理特徵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版權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晚的特點.
⑨ 井岡山的介紹
井岡山(Jinggangshan),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是中國革命根據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紅色旅遊景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毛澤東會師就是在這里,也就是井岡山會師。
該景區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泰井高速、吉井鐵路、江西321省道可直達。距吉安市吉州區約130公里,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軍大道)35公里。是集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和高山田園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1-2]
2015年7月,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井岡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3]
歷史:
井岡山在東漢年間已開始有人居住。
井岡山 (3張)
秦朝設郡縣制時,為九江郡廬陵縣的屬地。
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年間,為廬陵郡西昌、遂興兩縣分治。
唐朝顯慶年間(658年),改為江南西道吉州府屬地。
明、清以來,隸屬於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龍泉(現遂川)兩縣分治。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間,湘贛邊界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態勢,井岡山境內曾設「(永)新遂(川)邊陲特別區」,直屬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領導。
1950年,成立「井岡山特別區」。
195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屬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65年7月1日我國發行《井岡山》特種郵票一套
1966年——1976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屬吉安地區管轄。
1977年,恢復省轄的「井岡山管理局」。
1981年11月,改為「井岡山縣」,由吉安地區管轄。
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為「井岡山市」,景區劃歸井岡山市管轄。[5]
2015年7月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井岡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3]
位置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9』 到114°23』,北緯26° 27』到26°49』。
氣候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晚的特點。[6]
⑩ 《井岡山》具有什麼特點
井岡山(Jinggangshan)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內護區、全國容紅色旅遊景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該景區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泰井高速、吉井鐵路、江西321省道可直達。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是集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和高山田園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