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

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

發布時間: 2021-02-14 15:58:12

① 埃及到沙特之間的距離有多少公里

交界 。

②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 。

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羅塞塔石碑,1822年法國學者商博良解讀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學才誕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見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2)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擴展閱讀:

社會

古埃及人稱他們的君主為法老,這個詞語解作宮殿。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君主擁有如神一樣的權力,因此他們不會直稱君主的名字,只稱他為法老。君主之下有貴族、祭司和官員,他們是古埃及的特權階級,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及擁有田地和奴隸,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

而農民、工匠和商人則屬於古埃及的平民階級,生活平穩,卻不艱苦。奴隸(即戰俘或罪犯)屬於古埃及的最底層階級,沒有任何權利,生活極之困苦。

國家和政府

古埃及一直是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一切的權力都歸屬於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權還被神化,稱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機構,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全國各地進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員是維西爾,相當於宰相,其權力僅位的,對各個政府部門都進行監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築、國防、國家資源調查和分配、徵兵、祭祀等等。

維西爾職位重要,古王國時期一般由王子擔任,老國王去世後則可以由王子繼位。古王國衰敗後,維西爾職務開始被非王族控制,並開始威脅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國時期,首個維西爾政變的情況發生,阿蒙涅姆赫特取代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圖霍特普四世登基,開創埃及第十二王朝。後來一些法老曾試圖削弱和分散維西爾的權力,如設置兩個維西爾等,但維西爾成為法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經濟

大部分古埃及人是農民。埃及位處沙漠地帶,而尼羅河每年7月都會泛濫,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築水庫儲起泛濫的河水,並在曾受河水泛濫的土地上耕種,讓水患變成為水利。他們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農作物,並發明用牛拉動的犁耙,翻鬆泥土來種植農作物。此外,他們還發明抽河水灌溉農田的汲水器(shaf)。

部分古埃及人是商人。雖然埃及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沙漠,但尼羅河沿岸卻盛產一種稱為蘆葦的植物。蘆葦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蘆葦作材料造船,並乘坐這些蘆葦船在尼羅河、地中海及紅海一帶航行,與當地居民進行以物換物的貿易。通過這些貿易往來,古埃及人把他們的文明及生活方式傳播至其他地方。

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亞洲和非洲的樞紐,另外其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對其他手工業產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貿易中轉和加工國家。古王國時期,古埃及經濟發達,出現很多剩餘的產品,以物易物的商業模式產生。當時埃及對外的貿易對象主要有努比亞、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時伴隨有軍事掠奪,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③ 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地理位置上屬於

都屬於西亞地區,你可以去amanbo的網站上去看看的,信息很多的,祝你好運,望採納,謝謝誒!

④ 埃及的地理位置

1、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內通巴勒斯坦。西連容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2、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疆域橫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42米。
3、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沙漠與半沙漠佔全國的95%。西部利比亞沙漠,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大部為流沙,間有哈里傑、錫瓦等綠洲;東部阿拉伯沙漠,多礫漠和裸露岩丘。
4、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埃及段長1350公里,兩岸形成寬約3—16公里的狹長河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在尼羅河的影響下,兩岸谷地形成了面積為1.6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帶。

⑤ 沙烏地阿拉伯與埃及之間的海峽

沙烏地阿拉伯與埃及之間的海峽是曼德海峽。

⑥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埃及是個來具有悠久歷史自和文化的古國,和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並稱「四大文明古國」。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

⑦ 沙烏地阿拉伯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並經法赫德國王大橋與巴林相接。海岸線長2448公里,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整個領土的大部分是高原。紅海西岸是一個狹窄的平原,東部是薩拉特山。山以東的地形逐漸下降到東部平原。沙漠分布廣泛。北部是達內夫沙漠,南部是魯卜哈利沙漠。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溫度可達50℃以上。冬天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不超過200毫米。

有金、銀、銅、鐵、鋁土礦、磷和其他礦物。沿著波斯灣東部海岸,陸上和海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里米綠洲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阿曼之間有爭議的地區。

(7)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阿拉伯民族是指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半沙漠地帶和南部葉門地區的居民。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阿拉伯半島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商業城市麥加變得繁榮起來。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土克曼人,控制了哈里發,但突厥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侵就消滅了花剌子模。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塔瓦基勒也被俘。

1750年,沙烏地阿拉伯始建於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

1913至1926年間,阿卜杜勒-阿齊茲相繼征服了內志(納季德)和漢志(希賈茲)兩部分領土。

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其統治的領土上的國王。

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

1932年9月22日,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宣布統一。

⑧ 埃及的地理位置的特徵

(1)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是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北回歸線穿版過其領土南部,大部分領權土位於北半球低緯度;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是個北、東兩面臨海的國家;西與利比亞為鄰,南與蘇丹接壤,東與巴勒斯坦相鄰,並與沙烏地阿拉伯隔海相望.

⑨ 埃及什麼氣候沙烏地阿拉伯什麼氣候

埃及全國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白尼羅河發源於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青尼羅河發源於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兩河汛期不同。

1月平均氣溫12℃,7月26℃;全境乾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氣溫可達40℃。每年4~5月間常有「五旬風」,夾帶沙石,損壞農作物。

(9)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擴展閱讀:

氣候類型一般因為緯度位置( 陽光直射與斜射)、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季風)、地形地勢和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分為以下幾類: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炎熱乾燥,極少下雨。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涼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嚴寒,夏短而低溫,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熱的月份。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酷寒,降水極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加而減,隨海拔減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全年低溫,年氣溫差較小,日較差大。

⑩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是怎樣的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疆域橫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42米。

地形地貌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沙漠與半沙漠佔全國的95%。西部利比亞沙漠,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大部為流沙,間有哈里傑、錫瓦等綠洲;東部阿拉伯沙漠,多礫漠和裸露岩丘。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埃及段長1350公里,兩岸形成寬約3—16公里的狹長河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在尼羅河的影響下,兩岸谷地形成了面積為1.6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帶。

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薩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壩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5000平方公里)。

(10)沙特和埃及地理位置遠嗎擴展閱讀: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 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隸制統一國家。前525年屬波斯帝國,前30年開始被羅馬統治。 公元640年遭阿拉伯入侵,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行省。

1798-1801年受法國統治,188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22年獲得獨立。1952年納賽爾推翻法魯克王朝,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958年曾和敘利亞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71年改為現國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