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
1. 南極的地理位置是
南極點位於南抄緯90度,南襲極洲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區域常年被冰雪覆蓋,被人稱為南極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僅有5%的無冰源覆蓋的裸露基岩,稱為無冰區或白色沙漠的綠洲,白色沙漠的綠洲是南極陸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棲息地。
2. 南極洲的地理位置描述
南極洲位於南極點四周,為冰雪覆蓋的大陸,周圍島嶼星羅棋布。南極洲的面積,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島嶼面積共約1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與美國和墨西哥面積之和相當,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是澳大利亞陸地面積的兩倍,為世界第五大陸。南極洲四周圍繞著多風暴且易結冰的南大洋,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積約3800萬平方公里,為方便研究,被稱為世界第五大洋。
南極洲距離南美洲最近,中間隔著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 距離澳大利亞約有3500公里;距離非洲約有4000公里;與中國北京的距離約有12000公里。南極洲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解體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橫貫南極山脈 將南極大陸分成東西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地理和地質上差別很大。東南極洲是一塊很古老的大陸,據科學家推算,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它的中心位於難接近點,從任何海邊到難接近點的距離都很遠。東南極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東南極洲有南極大陸最大的活火山,即位於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個噴火口。西南極洲面積只有東南極洲面積的一半,是個群島,其中有些小島位於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島嶼都被大陸冰蓋所覆蓋。較古老的部分(包括有瑪麗.伯德地南部、埃爾斯沃思地、羅斯冰架和毛德皇後地)有一由花岡岩和沉積岩組成的山系。 該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極半島的中部。西南極洲的北部,即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紀地質時 期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南極洲的最高處——文森山地(5140米)位於西南極洲。位於南極高原的比德莫爾冰川是南極洲較大的冰川。流域面積與法國相當的羅斯冰架, 為羅斯海最南的分界線。位於大陸另一邊的威 德爾海,是另一個深入內陸、而以菲爾希納冰 架為終端的深海灣。菲爾希納冰架向南延伸, 與位於極地高原前方而海拔較高的羅斯冰架匯合。
南極洲分布有眾多的淡水和鹹水湖池,最有名的是唐胡安池,其湖水含鹽度極高,每升 湖水含鹽量可達270多克,即使是在-70℃,湖 水也不結冰。南極洲還有一種表面結冰、湖底 高溫高鹽的湖,如較有名的萬達湖和邦尼湖。 這種湖,表面結著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含鹽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湖底水的含鹽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湖水的溫度亦隨深度增加而升高,在全年平均氣溫-20℃的環境中,湖底水溫可高達25℃。南極大陸的98%被冰雪覆蓋著。經過科學家 多年的測量計算,南極冰蓋的總體積為2800萬立方 公里,平均厚度為2000米,最大厚度為4800米。最厚的冰蓋位於東南極洲的澳大利亞凱西站以東510公 里處。南極大陸常年被冰雪覆蓋著,使得南極大陸, 特別是東南極洲形成一個穹狀的高原,平均高度為 2350米,成為地球上最高的大陸,比包括青藏高原在內的亞洲大陸的平均高度要高2.5倍。但是如果不 計這巨大的冰蓋,南極大陸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南極洲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 90%的冰雪儲存在這里,占整個地球表面淡水儲量的 72%。南極洲有眾多的冰川。其中,蘭伯特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這條冰川充填在一條長400公里、 寬64公里、最大深度為2500米的巨大斷陷谷地中。它 以每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人海,構成埃默里冰架。 南極洲有大小不等的陸緣冰架約300個。其中西南極洲的羅斯冰架和威德爾海灣的菲爾希納冰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架。羅斯冰架面積約54萬平方公里,菲爾 希納冰架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南極洲四周的冰障有 10多座。在羅斯冰架臨海的羅斯冰障長達900公里。平均高出海面50米,是南極洲最大的一座冰障。據專家測定。冰障在不斷地移動,羅斯冰障的前端一般每天移動3米, 最快達4米。在南極大陸的毛德皇後地和阿黛利地的冰舌,向海中伸出100多公里,寬度達50多公里,高度20?30米。由於海冰從海岸向大洋延伸,南極大陸面積冬季和夏季相差甚大。 科學家測定,在格林尼治子午線上,夏季南極大陸的直徑為 3600公里,而冬季可達5400公里。
3. 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它們最突出的不同莫過於它們地理位置和地形的不同。南極是一個被大洋環繞的大陸,它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而北極卻是一個被大陸圍繞的海洋盆地,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南極和北極都很寒冷,但是在南極的氣候卻要比北極惡劣得多。南極享有「世界冷極」「世界風極」和「世界旱極」的極端稱號。尤其是它的氣溫,南極的年平均氣溫為-50℃,而北極的年平均氣溫則要高得多,為-18℃。)同處地球兩端,為什麼南極的氣溫比北極低這么多呢?
首先,我們知道南極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蓋,這巨大的冰蓋使之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大「冷源」,它終日散發著寒氣,迅速冷卻著空氣。
其次,白色的南極冰蓋像一個巨大的反光鏡將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絕大部分反射回空中了。而北極由於不具備像南極這樣規模的冰蓋,從而也就不會散失掉如此巨大的輻射能。
第三,眾所周知,南極是一塊大陸,在它的周圍,圍繞著茫茫的南大洋。南大洋的絕大部分時間是被海冰封凍的,有些甚至還長年不化,這樣就大大阻礙了海水與空氣之間的交換,使南極四周的海面始終保持著較低的溫度。
第四,南極是大陸,周圍環繞的是海洋;北極是海洋,周圍環繞的是陸地。這個根本的區別導致了它們很大的不同。我們知道,大陸吸熱多,但散熱也快,所以,南極大陸的儲熱能力很差。而北極是海洋,海水的儲熱能力遠遠超過了南極大陸。所以,這個地形上的差異導致了南極比北極寒冷得多。
第五,南極是世界的風極,那兒連綿不斷的大風最終也能導致極度的寒冷。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南緯40~60的很強的西風環流,使南極地區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極其特殊的風的「屏壁」,從而大大地阻礙了熱帶地區的暖氣流進入南極洲。同時它的海流也環極繞行,不受大陸所阻。然而北冰洋則不同,它的風和海流都被限制在一個內洋盆中。北冰洋雖然是一個大陸包圍的海洋,但在格陵蘭島東面的格陵蘭海和挪威海形成了這種大陸包圍的一個大豁口,它成了大西洋進入北冰洋的一個主要通道。總之這種地形,尤其是在冬季,有利地促進了暖空氣從大西洋向北的運動。可見地形決定了它們各自的氣流和洋流,而正是這種流的不同,又加強了兩極地區氣候的根本差別。
南極有企鵝北極有北極熊;還有南極是陸地北極是北冰洋。南北兩極的十方面差別。
1、溫度差異明顯。南極最低溫度為零下89.2攝氏度,這是在俄羅斯東方站測得的。北極最低溫度為零下68攝氏度。兩者相差20餘攝氏度。
2、南極境內沒有一個國家,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有些國家出於佔有慾望,曾對南極做了扇形「領土」分割,分別宣稱它屬於自已,但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是不算數的。北極卻非如此,挪威、丹麥、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冰島、瑞典等8個國家的領土伸入其境內。
3、南極代表性動物是企鵝,北極代表性動物是北極熊。據說北極早年也曾生存有一種企鵝,後來滅絕了。這樣一來,便成了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也不見企鵝的蹤影。
4、南極圈內沒有常駐從事生產與生活的人口,有些考察站雖然有人堅持常年考察,但要掄換。北極不但有常駐人口,還有多個城市,如挪威的特羅姆瑟城。
5、南極圈內冰山高大,北極冰山相對矮小。南極有的冰山就是巨無霸,總面積竟然高達5538平方公里,相當於9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南極的總冰量也高於北極。
6、南極沒有任何國家的軍事存在,如軍事基地和武裝人員。北極海下不但有潛艇游弋,一些島上還設有軍事基地。當年美蘇兩霸斗爭激烈時,北極冰海下不時擦出火花。2006年9月11日,俄羅斯從「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號上發射的PCM—54導彈,就始自北冰洋。
7、南極圈內沒有草更沒有樹木,僅僅生有苔鮮類低等植物。北極圈內則不然,有些地方不但有草原有鮮花還有茂密的森林。如地處北緯78度的朗伊爾賓就生有齊膝高的叢叢茂草。
8、南極圈內沒有一所學校。北極圈內不但有學校還有有幼兒園,如在北緯78多度的斯瓦爾巴德群島上就有幼兒園。
9、南極礦藏豐富,但國際社會達成一致,出於保護南極環境的需要,暫不開采。北極的煤炭、石油礦藏均有所開采,有的已達百年左右。
10、南極由於有大洋阻隔,主要是環繞南極的西風帶,它做為「孤島」存在著,由於人們難以到達,污染較輕。北極因為交通方便,人員眾多,污染比較嚴重。在北極一些地區,不但可見工廠煙氣排往天空,苔原帶留下汽車的轍印,幾十年前開礦留下的廢棄鐵軌、枕木仍歷歷在目。下面給同學們展示幾件我從南極和北極採集的樣品。地處北極北緯78度的草。北極的貝殼化石。南極的石頭。地處南極南緯62度的苔鮮。從南極帶回的五星紅旗。再通過對比我在南北兩極拍攝的照片,證明南北兩極差異相當大。 寶貝小乖乖2009 2009-08-25 08:42:39 南極洲,位於南極點四周,為冰雪覆蓋的大陸,周圍島嶼星羅棋布。南極洲的面積,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島嶼面積共約1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與美國和墨西哥面積之和相當,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是澳大利亞陸地面積的兩倍,為世界第五大陸。
南極洲四周圍繞著多風暴且易結冰的南大洋,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積約3800萬平方公里,為方便研究,被稱為世界第五大洋。
南極洲距離南美洲最近,中間隔著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距離澳大利亞約有3500公里;距離非洲約有4000公里;與中國北京的距離約有12000公里。
南極洲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解體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橫貫南極山脈將南極大陸分成東西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地理和地質上差別很大。
東南極洲是一塊很古老的大陸,據科學家推算,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它的中心位於難接近點,從任何海邊到難接近點的距離都很遠。東南極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東南極洲有南極大陸最大的活火山,即位於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個噴火口。
西南極洲面積只有東南極洲面積的一半,是個群島,其中有些小島位於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島嶼都被大陸冰蓋所覆蓋。較古老的部分(包括有瑪麗.伯德地南部、埃爾斯沃思地、羅斯冰架和毛德皇後地)有一由花岡岩和沉積岩組成的山系。該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極半島的中部。西南極洲的北部,即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紀地質時期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南極洲的最高處——文森山地(5140米)位於西南極洲。
位於南極高原的比德莫爾冰川是南極洲較大的冰川。流域面積與法國相當的羅斯冰架,為羅斯海最南的分界線。位於大陸另一邊的威德爾海,是另一個深入內陸、而以菲爾希納冰架為終端的深海灣。菲爾希納冰架向南延伸,與位於極地高原前方而海拔較高的羅斯冰架匯合。
南極洲分布有眾多的淡水和鹹水湖池,最有名的是唐胡安池,其湖水含鹽度極高,每升湖水含鹽量可達270多克,即使是在-70℃,湖水也不結冰。南極洲還有一種表面結冰、湖底高溫高鹽的湖,如較有名的萬達湖和邦尼湖。這種湖,表面結著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含鹽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湖底水的含鹽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湖水的溫度亦隨深度增加而升高,在全年平均氣溫-20℃的環境中,湖底水溫可高達25℃。
南極洲的氣候通常較同緯度的北極區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區。而在海邊,並不像較高的內陸地區那麼冷。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科學家在海岸地區測得的最冷月的平均溫度是-18℃,而在南極點同月的平均溫度是-62℃。1983年7月31日,蘇聯學者在東方站記錄到-89.2℃的低溫,是世界記錄到的最低自然溫度。南極洲的風力,因地而異。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風勢最強,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東南極洲的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帶的風力最強,風速可達40- 50米/秒。據澳大利亞莫森站20年的統計資料,每年八級以上大風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的迪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其風力相當於12級台風的3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年平均降水量僅有30- 50毫米,越往大陸內部,降水量越少,南極點附近只有3毫米。降水量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而南設得蘭群島地區降水量比較多。南極洲的降水幾乎都是雪。
南極洲有藏量豐富的礦物資源,目前已經發現的就有220多種,包括煤、鐵、銅、鉛、鋅、鋁、金、銀、石墨、金剛石和石油等。還有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釷、鈈和鈾等稀有礦藏。據科學家估計,在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蘊藏著150億桶的石油和3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南極洲煤的蘊藏量大約有5000億噸。在東南極洲的維多利亞地以南煤的蘊藏量極為豐富,煤田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
在南極大陸的岩石或陡坡上唯一發現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們面北朝著太陽生長。生物學家在大陸的邊緣及附近的島嶼,已經發現約400種不同的苔蘚植物。在南極洲最溫暖的南設得蘭群島以外和南極半島的北部,也發現了兩種粉紅色的顯花植物。在夏天解凍的池塘里,還發現了200種淡水藻類。在雪地上也有藻類生長。
企鵝
南極地區的動物主要有鯨、海豹和企鵝。它們從陸地周圍的海水中覓取食物。在本世紀50年代,南極海域的捕鯨量曾達到世界捕鯨量的70%左右。所捕獲的最大藍鯨,身長37.8米,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南極海域生產名貴毛皮的海豹慘遭捕殺,現有6種海豹。生活在南極地區的企鵝有4種,即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和帽帶企鵝。帽帶企鵝大部分分布在南極半島。帝企鵝體型最大,高約122厘米,重達41公斤;阿德利企鵝是南極洲最常見的鳥類,高約48厘米,重約5公斤。南極洲的許多島上也有其他種類的鳥,包括雪鳥、信天翁、海鷗、賊鷗和燕鷗。南極洲還有一些不會飛的昆蟲。在南極點的483公里范圍內發現有粉紅色的小蟲生長。南極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殼動物豐富,其中磷蝦的蘊藏量就有10億噸至50億噸。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每年捕獲l億噸至1.5億噸,也不會影響南大洋的生態平衡。
海豹
南極大陸的98%被冰雪覆蓋著。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測量計算,南極冰蓋的總體積為2800萬立方公里,平均厚度為2000米,最大厚度為4800米。最厚的冰蓋位於東南極洲的澳大利亞凱西站以東510公里處。南極大陸常年被冰雪覆蓋著,使得南極大陸,特別是東南極洲形成一個穹狀的高原,平均高度為2350米,成為地球上最高的大陸,比包括青藏高原在內的亞洲大陸的平均高度要高2.5倍。但是如果不計這巨大的冰蓋,南極大陸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南極洲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90%的冰雪儲存在這里,占整個地球表面淡水儲量的72%。南極洲有眾多的冰川。其中,蘭伯特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這條冰川充填在一條長400公里、寬64公里、最大深度為2500米的巨大斷陷谷地中。它以每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人海,構成埃默里冰架。南極洲有大小不等的陸緣冰架約300個。其中西南極洲的羅斯冰架和威德爾海灣的菲爾希納冰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架。羅斯冰架面積約54萬平方公里,菲爾希納冰架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南極洲四周的冰障有10多座。在羅斯冰架臨海的羅斯冰障長達900公里。
平均高出海面50米,是南極洲最大的一座冰障。據專家測定。冰障在不斷地移動,羅斯冰障的前端一般每天移動3米,最快達4米。在南極大陸的毛德皇後地和阿黛利地的冰舌,向海中伸出100多公里,寬度達50多公里,高度20?30米。由於海冰從海岸向大洋延伸,南極大陸面積冬季和夏季相差甚大。科學家測定,在格林尼治子午線上,夏季南極大陸的直徑為3600公里,而冬季可達5400公里
4. 南極的地理環境是什麼樣的
南極洲位於南極點四周,為冰雪覆蓋的大陸,周圍島嶼星羅棋布。南極洲的面積,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島嶼面積共約1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與美國和墨西哥面積之和相當,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是澳大利亞陸地面積的兩倍,為世界第五大陸。南極洲四周圍繞著多風暴且易結冰的南大洋,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積約3800萬平方公里,為方便研究,被稱為世界第五大洋。 南極介紹 南極是根據地球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極區域,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南緯66.5度(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千米。 面積 由圍繞南極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 239.3萬平方千米,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7.6萬平方千米。 定義 中文 字面上,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而實際上又有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多種涵義。而地理學上的南極為南地極和南磁極。除此之外,它還是一款游戲手柄生產廠家的名字。 南地極 目前「南地極」位於南極洲內,並插有標記。但由於大陸漂移,在地球的歷史上其實大多數時間南極洲都在距離南極很遠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地理學家都要修正南極的位置。對上一次修正南極位置的時間,就在南極地區踏入2000年時。 此外,在天文學,如果我們把「南地極」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極。 南磁極 「南磁極」是地球兩個磁極之一。它位於地理南極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緩慢並不斷的變化這。1909年1月16日,由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帶領的探險隊發現了南磁極。 南極圈 南緯66度34分的緯線為南極圈。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極圈也是劃分溫帶與寒帶的界限。 南極洲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面積為1239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2.47萬千米。南極洲另有約158.2萬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極洲的面積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相當於一個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 南極大陸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5。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被海洋包圍的2塊大陸,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參看南極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 南極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據已查明的資源分布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其它的礦產資源還正在勘測過程中。在南極地區,可望發現更多更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人類利用這些資源提出科學依據。 南極大陸二疊紀煤層主要分布於南極洲的冰蓋下面,儲量約為5000億噸。 鐵礦是南極最富有的礦產資源之一。在南極大陸,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據科學家們勘測,在查爾斯王子山脈南部的地層內,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條厚度達400米,長120公里~180公里,寬5公里~10公里的條帶狀富磁鐵礦岩層,礦石平均品位達32%~58%,是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富鐵礦床,初步估算其蘊藏量可供全世界開發利用200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富鐵礦藏。有趣的是,如果沿著南極洲查爾斯王子山脈所在的經度范圍(北緯60度至北緯70度)一直往北走,幾乎在相同經度差不多對稱的北極地區,又是一片世界級大鐵礦地區。 南極地區的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南極的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以及南極大陸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地。 南極地區,有待查明的各種資源還很多,加上各國資源勘探結果還未完全公開,因此,還有待我國科學家們進一步努力。
麻煩採納,謝謝!
5. 南極自然環境的特點
南極洲的自然環境特點:
(1)連同冰層在內海拔最高,平均海拔2000米,有冰雪高原之稱;版
(2)氣候嚴寒權,11月-次年3月是暖季.年降水很少,有白色沙漠之稱.常年大風,有風庫之稱;
(3)地表面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川面積大;
(4)生物種類少,代表性動物是企鵝.
6.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地理位置
長城站在昆侖站的西北面,長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面,昆侖站在中山站的東南面。最靠近南極點的是昆侖站,最外側的是長城站 。
7. 南極地理
南極洲,位於南極點四周,為冰雪覆蓋的大陸,周圍島嶼星羅棋布。南極洲的面積,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島嶼面積共約1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與美國和墨西哥面積之和相當,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是澳大利亞陸地面積的兩倍, 為世界第五大陸。
南極洲四周圍繞著多風暴且易結冰的南大洋,為大西洋、太 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積約3800萬平方公里,為方便研究,被 稱為世界第五大洋。
南極洲距離南美洲最近,中間隔著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 距離澳大利亞約有3500公里;距離非洲約有4000公里;與中國北京 的距離約有12000公里。
南極洲是由岡瓦納大陸分離解體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橫貫南極山脈 將南極大陸分成東西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地理和地質上差別很大。
東南極洲是一塊很古老的大陸, 據科學家推算,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它的中心位於難接近點,從任何海邊到難接近點的距離都很遠。 東南極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東南極洲有南極大陸最大的活火山,即位於羅 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個噴火口。
西南極洲面積只有東南極洲面積的一半, 是個群島,其中有些小島位於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島嶼都被大陸冰蓋所覆蓋。較古老的部分(包 括有瑪麗.伯德地南部、埃爾斯沃思地、羅斯冰架和毛德皇後地)有一由花岡岩和沉積岩組成的山系。 該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極半島的中部。西南極洲的北部,即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紀地質時 期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南極洲的最高處——文森山地(5140米)位於西南極洲。
位於南極高原的比德莫爾冰川是南極洲 較大的冰川。流域面積與法國相當的羅斯冰架, 為羅斯海最南的分界線。位於大陸另一邊的威 德爾海,是另一個深入內陸、而以菲爾希納冰 架為終端的深海灣。菲爾希納冰架向南延伸, 與位於極地高原前方而海拔較高的羅斯冰架匯合。
南極洲分布有眾多的淡水和鹹水湖池,最 有名的是唐胡安池,其湖水含鹽度極高,每升 湖水含鹽量可達270多克,即使是在-70℃,湖 水也不結冰。南極洲還有一種表面結冰、湖底 高溫高鹽的湖,如較有名的萬達湖和邦尼湖。 這種湖,表面結著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 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含鹽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湖底水的含鹽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 湖水的溫度亦隨深度增加而升高,在全年平均氣溫-20℃的環境中,湖底水溫可高達25℃。
南極洲的氣候通常較同緯度的北極區為冷,是世界最冷 的地區。而在海邊,並不像較高的內陸地區那麼冷。在國際 地球物理年期間,科學家在海岸地區測得的最冷月的平均溫 度是-18℃,而在南極點同月的平均溫度是-62℃。1983年7月 31日,蘇聯學者在東方站記錄到-89.2℃的低溫,是世界記 錄到的最低自然溫度。南極洲的風力,因地而異。一般而言, 海岸附近的風勢最強,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東南極洲的 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帶的風力最強,風速可達40- 50米/秒。據澳大利亞莫森站20年的統計資料,每年八級以 上大風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 82米/秒。法國的迪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 其風力相當於12級台風的3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 的最大風速。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年平均降水量僅有30- 50毫米,越往大陸內部,降水量越少,南極點附近只有3毫米。 降水量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而南設得蘭群島地區降水量比較多。 南極洲的降水幾乎都是雪。
南極洲有藏量豐富的礦物資源,目前已經發現的就有220多種,包括煤、鐵、銅、鉛、鋅、鋁、 金、銀、石墨、金剛石和石油等。還有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釷、鈈和鈾等稀有礦藏。據科學家估計, 在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蘊藏著150億桶的石油和3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南極洲煤的蘊 藏量大約有5000億噸。在東南極洲的維多利亞地以南煤的蘊藏量極為豐富,煤田面積達25萬平方公 里。
在南極大陸的岩石或陡坡上唯一發現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們面北朝著太陽生長。生物 學家在大陸的邊緣及附近的島嶼,已經發現約400種不同的苔蘚植物。在南極洲最溫暖的南設得蘭 群島以外和南極半島的北部,也發現了兩種粉紅色的顯花植物。在夏天解凍的池塘里,還發現了 200種淡水藻類。在雪地上也有藻類生長。
南極地區的動物主要有鯨、海豹和企鵝。它們從陸地周 圍的海水中覓取食物。在本世紀50年代,南極海域的捕鯨量曾 達到世界捕鯨量的70%左右。所捕獲的最大藍鯨,身長37.8米, 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南極海域生產名貴毛皮的海豹 慘遭捕殺,現有6種海豹。生活在南極地區的企鵝有4種,即帝 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和帽帶企鵝。帽帶企鵝大部分分 布在南極半島。帝企鵝體型最大,高約122厘米,重達41公斤; 阿德利企鵝是南極洲最常見的鳥類,高約48厘米,重約5公斤。 南極洲的許多島上也有其他種類的鳥,包括雪鳥、信天翁、海 鷗、賊鷗和燕鷗。南極洲還有一些不會飛的昆蟲。在南極點的 483公里范圍內發現有粉紅色的小蟲生長。南極海域的特色之一 是浮游生物如甲殼動物豐富,其中磷蝦的蘊藏量就有10億噸至 50億噸。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每年捕獲 l億噸至1.5億噸, 也不會影響南大洋的生態平衡。
南極大陸的98%被冰雪覆蓋著。經過科學家 多年的測量計算,南極冰蓋的總體積為2800萬立方 公里,平均厚度為2000米,最大厚度為4800米。最 厚的冰蓋位於東南極洲的澳大利亞凱西站以東510公 里處。南極大陸常年被冰雪覆蓋著,使得南極大陸, 特別是東南極洲形成一個穹狀的高原,平均高度為 2350米,成為地球上最高的大陸,比包括青藏高原 在內的亞洲大陸的平均高度要高2.5倍。但是如果不 計這巨大的冰蓋,南極大陸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 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南極洲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 90%的冰雪儲存在這里,占整個地球表面淡水儲量的 72%。南極洲有眾多的冰川。其中,蘭伯特冰川是世 界上最大的冰川,這條冰川充填在一條長400公里、 寬64公里、最大深度為2500米的巨大斷陷谷地中。它 以每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人海,構成埃默里冰架。 南極洲有大小不等的陸緣冰架約300個。其中西南極洲 的羅斯冰架和威德爾海灣的菲爾希納冰架,是世界上 最著名的冰架。羅斯冰架面積約54萬平方公里,菲爾 希納冰架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南極洲四周的冰障有 10多座。在羅斯冰架臨海的羅斯冰障長達900公里。
平均高出海面50米,是南極洲最大的一座冰障。據專家 測定。冰障在不斷地移動,羅斯冰障的前端一般每天移動3米, 最快達4米。在南極大陸的毛德皇後地和阿黛利地的冰舌,向 海中伸出100多公里,寬度達50多公里,高度20?30米。由於 海冰從海岸向大洋延伸,南極大陸面積冬季和夏季相差甚大。 科學家測定,在格林尼治子午線上,夏季南極大陸的直徑為 3600公里,而冬季可達5400公里。
8. 南極洲地理環境
南極洲地理概況
【概況】
名稱 南極洲。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叫「第七大陸。」
位置:位於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都在南極圈內,四周瀕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
面積:總面積約1 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
范圍:由圍繞南極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 239.3萬平方千米,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7.6萬平方千米。
地理分區: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極點。面積1 018萬平方千米。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瑪麗.伯德地)等,面積229萬平方千米。
居民: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簡史:1738?739年,法國人布韋航海時發現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1772?775年,英國人庫克到達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1820?821年,美國人帕爾默、沙俄人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英國人布蘭斯菲爾德先後發現了南極大陸。1838?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迪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等先後考察了南極大陸。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極點。1928-1929年,美國人作了幾次南極飛行考察,並建立了「小亞美利加基地」。
【南極考察】
國際活動 1959年12月,由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其主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在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及核爆炸和處理放射廢物,凍結對南極的領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加入了《南極條約》。
我國與南極:1984年11月20日,我國派出591人組成的南極考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與考察。1985年2月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地理坐標為南緯62°12′59〃,西經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極點2903千米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南極洲大陸海岸線長約24 700千米。
邊緣海與島嶼 南極洲邊緣海有屬於南太平洋的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屬於南大西洋的威德爾海等。主要島嶼有奧克蘭群島、布韋島、南設得蘭群島、南奧克尼群島、阿德萊德島、亞歷山大島、彼得一世島、南喬治亞島、愛德華王子群島、南桑威奇群島。 地形 橫貫南極的山脈將南極大陸分為兩部分。東南極洲,面積較大,為一古老的地盾和準平原,橫貫南極山脈綿延於地盾的邊緣;西南極洲面積較小,為一褶皺帶,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西兩部分之間有一沉陷地帶,從羅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爾海。南極洲大陸平均海拔2 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點伯德地(瑪麗·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 140米。大陸幾乎全部被冰雪所覆蓋,冰層平均厚度有1 880米,最厚達4 000米以上。大陸周圍的海洋上有許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僅2%的土地無長年冰雪覆蓋,被稱為南極冰原的「綠洲」,是動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綠洲」上有高峰、懸崖、湖泊和火山。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氣候: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風大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為世界最冷的陸地。全洲平均風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風速常達4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僅大陸邊緣地區可達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
季節與晝夜: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0月是寒季,11棿文?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連續黑夜,這時在南極圈附近常出現光彩奪目的極光;暖季則相反,為連續白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
南磁極與難達之極:南磁極即地磁的南極,1985年南磁極的位置約為東經139° 24′,南緯65°36′。「難達之極」是約以南緯82°和東經55°- 60°為中心的高地,由於地勢高峻,成為大陸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線,是難於接近或到達的地區。
【自然資源】
礦物 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錫、鋅、金、銅、鋁、銻、石墨、銀、金剛石等。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南極半島和沿海島嶼地區。如維多利亞地有大面積煤田,南部有金、銀和石墨礦,整個西部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均很豐富,查爾斯王子山發現巨大鐵礦帶,喬治五世海岸蘊藏有錫、鉛、銻、鉬、鋅、銅等,南極半島中央部分有錳和銅礦,沿海的阿斯普蘭島有鎳、鈷、鉻等礦,桑威奇島和埃里伯斯火山儲有硫磺。
生物:南極洲植物稀少,僅有苔蘚、藻類、地衣和幾種顯花植物。海水中或陸地邊緣的常見動物有海豹、海獅和海豚,鳥類有企鵝、信天翁、海鷗、海燕等;海洋中盛產鯨類,有藍鯨、鯡鯨和駝背鯨等,是世界上產鯨最多的地區。南極周圍海洋中還盛產磷蝦,估計年捕獲量可達1?.5億噸,可供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
水資源:南極洲是個巨大的天然「冷庫」,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儲藏地。
9. 南極地理環境
南極寒帶氣候也稱冰原氣候、冰漠氣候。主要包括南極大陸,也包括北極的格回林答蘭島部分和其它一些島嶼。地理景觀為冰原景觀,無植被。南極寒帶氣候的氣候特徵是全年嚴寒,各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是冰洋氣團的源地,曾出現過全球最低溫。南極寒帶氣候區的年降水量約100毫米,都是降雪。雪量不多,但因常年累積,形成深厚的冰層。風速約在25米每秒以上,最大超過100米每秒,吹雪稱為雪暴。本區無定居居民,只有少數科學考察研究者,代表動物為企鵝。南極的大氣層有臭氧空洞,是嚴重的環境問題。
10. 南極的生態環境
若在當地生存,身高都能到達3米多,並且能抵禦嚴寒、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