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四川成都的地理位置

四川成都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3 21:30:46

❶ 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成都
經緯度位置:經度 102°54′E~104°53′E;緯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於四川專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屬部
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k㎡,耕地面積4320k㎡。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眉山、阿壩接壤;距離東海1852km,距離南海1090km。

成都別稱蓉城、副省級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南),國家新一線城市,位於長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東部。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交通、商業、貿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從人 、不知飢謹的天府之國,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是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市。

❷ 成都在中國的什麼地理位置

西南地區。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專中心和交通樞紐[1],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屬都下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總面積14312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區面積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萬,城鎮人口640萬,城鎮化率70.3%[3],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成都是中國五大戰區之一的西部戰區司令部駐地[4],是西部地區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城市[5],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6]。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7],約在公元前5世紀築城,西漢時已成為中國六大都市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北宋年間成都人聯合發行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❸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地理位置來

成都位於四川源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氣候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

❹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地質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
成都平原
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沖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台鄉僅海拔387米。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類型可分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11類;按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可分為耕地、園林地、牧草地等8類。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遠遠高於全國佔12%和四川省佔2.54%的水平;丘陵面積佔27.6%,山地面積佔32.3%。土地墾殖指數高,,可利用面積的比重可達94.2%,全市平均土地墾殖指數達38.22%,其中平原地區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全國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氣候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據成都市氣象局網站公布的《成都市常年各月風向、風速、降水氣候資料》顯示: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萬人(含簡陽1572.8萬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228.1萬人(含簡陽1376.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65‰。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4.3%。

民族
成都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4個少數民族成份。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成都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0538人,還有大量的暫住和流動少數民族同胞。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壯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3920686人,佔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6939人,佔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個百分點。

❺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回30°05 ′~31°26′之間,全答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

❻ 四川位於中國什麼位置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簡稱「川」或「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界於北緯°03′-34°19′,東經92°21′-108°12′之間,東連重慶,南鄰雲南、貴州,西接西藏,北界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

四川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復雜多樣,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高差懸殊,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6)四川成都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四川省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2、水文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3、氣候特徵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川

❼ 成都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飲食

四川省會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川西平原腹地,東界龍泉山脈,南臨雲貴高原,西靠邛崍山,北依秦嶺山脈,轄區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現化化城市。

成都是四川省會,又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久負盛名的餐飲、悠閑散淡的民風民俗、豐富的土特產品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使這座「休閑之都」成為中國西部口岸旅遊城市和最具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成都是一座現代都市風情與古蜀文明和傳統文化交融生輝的城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徵。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下,這里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平均氣溫雖在5℃以上,但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每年3至6月、9至11月是來成都旅遊的最佳季節。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陸路和空中交通樞紐,交通四通八達,極為便利。以成都火車站為起點的成渝、寶成、成昆、成達等多條鐵路線分別通往重慶、貴州、雲南、甘肅、陝西、河南、湖北等省市;川藏、川滇、川陝、川青、成渝等公路干線通往西南、西北各省;省內公路發達,有多條干線或高速公路通往省內主要城市,聯結各鄉縣公路,形成了成都平原上的密集交通網。

飲食:川菜的魅力

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這是什麼?這是川菜的特點。吃在中國,味在四川。但這決不是說,其他地方菜系沒味或者味少,不是的,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吃精遍地,隨便哪個地方都有自己豐富的味,獨特的味,值得自豪的味。而川菜的味是祖國菜系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是什麼呢?三香乃蔥、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縣豆瓣醬、醪糟。炒菜需有蔥姜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三椒卻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進一步擴充,四川人尤其把這三椒的花樣弄得別出心裁,產生了七滋八味,創造了世界聞名的川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咸。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干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之雜。四川古稱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位於長江上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盛產糧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斷,家畜家禽品種齊全,山嶽深丘特產熊、鹿、獐、狍、銀耳、蟲草、竹筍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江團、雅魚、岩鯉、中華鱘。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特產資源,都為四川菜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首,四川火鍋名聞遐邇。麻婆豆腐、回鍋肉、宮保肉丁是享譽世界的川菜名菜。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以其麻辣味聞名於海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鮮明個性著稱於世。四川歷來享有「烹飪天國」之譽。

川菜常有的家常味型有魚香味型、怪味型、麻辣味型等20多種,花色品種4000種以上。著名菜餚有八味冷碟、九色攢盒、樟茶鴨子、蔥燒乳鴿、魚香鳳爪、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小煎雞、家常海參、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

❽ 成都所處的地理位置在哪兒

成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土地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以平原為主,與德陽市、眉山市、雅安市、資陽市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市區海拔500餘米,錦江、府河、沙河從城區穿流而過。成都境內的地形較為復雜,東部為龍泉山脈和盆中丘陵,中部為成都平原,西部為邛崍山脈;境內海拔最高處是位於大邑縣境內西嶺雪山的大雪塘(又名苗基嶺),海拔5353米;海拔最低處是位於金堂縣東南的雲合鎮河谷,海拔378米。
東部丘陵區
龍泉山脈海拔600至1000米,植被破壞較為嚴重,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東部的龍泉驛區和金堂縣,該山脈為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的分界線,龍泉山脈以東,淺丘連綿起伏。
成都市域內只有金堂縣的部分地區位於該山脈以東的丘陵區。
中部平原區
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脈與邛崍山脈之間,面積約占成都市總面積的50%,海拔450至720米,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成都平原得益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河網密布,同時由於土地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平原上也零星分布著一些淺丘,比如成都近郊的鳳凰山、磨盤山。
西部山地區
邛崍山脈是橫段山脈最東緣的山系,以東北-西南走向穿過成都市西部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縣、崇州市和邛崍市,許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地區海拔落差巨大,地貌豐富,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原文來自
http://www.028chunxilu.com/

❾ 四川的地理位置,詳細描述一下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點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高達7556米。地形復雜多樣。以龍門山一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區嶺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東部接近長江三峽處,海拔僅70餘米,與貢嘎山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懸殊,在中國僅西藏、新疆可比。

四川盆地底部地區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為盆地丘陵地貌區。該區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區兩個地貌亞區。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最高峰。

四川盆地邊緣地區

四川盆地邊緣地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佔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主要的山脈有:北東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大婁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區內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間,平原在當地俗稱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地的農業中心。

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

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川西北高原地區

川西北高原地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布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主要山脈有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里山。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氣候特點

四川位於亞熱帶范圍內,由於復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復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氣候帶為主,從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亞熱帶演變到亞寒帶,垂直方向上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有利於全面發展四川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

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在地域上由西向東遞增:盆西900—1200小時,盆中1200—1400小時,盆東1400 -1600小時。在時間上,春夏多於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100—4200兆焦爾/平方米,其時空分布與日照類似。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數為2000-2500小時,地區差異不大,僅龍門山區相對少,為1600—20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多為5000—6800兆焦爾/平方米,屬全國光能豐富區之列。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空間上,由東北向西南部遞增;時間上,乾季多於雨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4000—6200兆焦爾/平方米,除小涼山東側外,光能資源大於東部盆地。

東部盆地年平均氣溫14—19℃,比同緯度地區高1℃。一月平均氣溫3—8℃,盆周略高;四月平均氣溫15℃—19℃;七月平均氣溫25℃—29℃,是全年最熱月份:十月平均氣溫15℃-19℃,接近該區年平均氣溫。四季分明:春季候溫10°-21.9°,長約3個月;夏季候溫≥22°,長3個多月;秋季候溫10℃—21.9℃,長2.5個月;冬季候溫<10℃,長3.5 個月。全年日平均氣溫≥10℃的積溫4200℃—6100℃,無霜期280-300天。川西高原主體部分年平均氣溫<8°C;一月平均氣溫-5°C左右;四月平均氣溫5℃—10℃;七月平均氣溫10℃—15℃;十月平均氣溫5℃左右。全年無夏,冬季漫長,可分3期:寒期候溫≤0℃,冷期候溫1.1℃—9.9℃,溫涼期候溫≥10℃。全年日平均氣溫≥10℃積溫在2000℃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氣溫:谷地15℃—20℃,山地5℃—15℃。一月平均氣溫 5℃,德昌以南谷地10℃—12℃,為全省冬季最暖地區;四月平均氣溫10℃—24℃;七月平均氣溫15℃—26℃;十月平均氣溫10℃—20℃。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兩季。全年日平均氣溫≥10℃,積溫德昌以南河谷>4500℃,以北銳減至2000℃。

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佔全年總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佔全年總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佔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於10毫米。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干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於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四川主要河流水系

岷江水系:全長735公里的岷江,發源於岷山弓杠嶺和郎架嶺,是長江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之一。她從仙境般的阿壩州走來,向物產豐饒的成都平原而去,一路穿山越嶺,奔向大海。她孕育了古老莊重的藏羌風情,造就了澤被千古的都江堰,留下了奇異瑰麗的遠古文明,養育了沿河兩岸逐其而居的人民…… 岷江的惠澤之功,使她贏得了「天府之國」「母親河」的譽稱。

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長江的正源,在四川境內長1375公里。唐古拉山皚皚雪峰下的涓涓細流,匯集成了虎跳峽的滔滔急流,驚濤拍岸。這里是四川省境內自然生態保存完好和彝族、摩梭人風情獨特的地區,擁有巨大的水能資源和生態資源。 沱江水系。全長702公里的沱江,因《史記》載「岷江導江,東別為沱」的記述而得名。並被視為岷江的「雙生」河流。沱江發源於茂縣九頂山,主要流經盆地丘陵地區。沿途土地肥沃,人口集聚,文化悠遠,古跡眾多,是古蜀文化最集中的地域之一。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是四川水路運輸的主要河流,全長1120公里。其支流眾多,最大的兩條支流是涪江和渠江。涪江發源於岷江雪寶頂,流經綿陽、德陽、遂寧、廣安等川中丘陵區;渠江發源於大巴山,又稱潛江,流經巴中、達州至渠縣三匯鎮始稱渠江;兩江均於合川與嘉陵江匯合。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遺址和三國蜀漢遺跡分布最集中的區域,是四川北部和東部的一條重要旅遊線路 。
成都: 成都有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積和丘陵、山地面積幾乎各佔一半。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景觀::"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巴山蜀水,絢麗多姿,自古為文人學士所景仰。且盆地四周山脈構造各異,景觀獨特現屬重慶市地域,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自西向東橫切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壯麗多姿,被稱為中國的山水畫廊。成都是大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經濟的發達城市繁榮的景象與沿海城市不相上下,比比皆是。

瀘州市,四川省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渝黔滇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千米。
內江

內江市位於天府之國的東南部,座落在美麗富饒的沱江之濱。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南通自貢、宜賓、瀘州,北到遂寧、南充,是川東重鎮、四川省規劃建設的8個大城市之一。

❿ 成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多少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專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屬。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