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理位置文字介紹
㈠ 高中圖題!描述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 地理題
樓主您好:以下的答案請您採納
經緯度位置:
北緯40
---50的中緯度地區(兩個端點)
海陸位置:位於渤海北部
相對位置:中國東北部,北部和東部分別與俄羅斯和朝鮮相鄰
㈡ 中國各省市地理位置詳細文字介紹
有一次,湖抄南電視台有一個叫「名聲大振」的節目,它把全國的投票分成了七組,你可以參考一下(未包括港澳台地區):
華北區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區域: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華東區域: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
華中區域: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區域: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南區域: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
建議你把華東區域再分一下:山東、江蘇、安徽、上海還是華東區域,把浙江、福建和江西組成一個東南地區。
對了對了,一定要立一個「港澳台地區」,如果不設立的話,在國內影響不好!
㈢ 東北地理位置
就在中國的東北。東北地區指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東四盟構成的區域,簡稱東北。東北,古稱營州、遼東、關外、是中國東北方向國土的統稱。
㈣ 東北區的地理位置
中國動物地理區系:東北區、華北區、蒙新區、青藏區、西南區、華中區、華南區。
㈤ 地理位置東北是什麼
地理位置東北就是東北方向。
在地理坐標上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那麼右上方就是東北。
將我中國的地圖放在坐標上,那麼東北就是指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
㈥ 描述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 描述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答好!
以下的答案請您採納
經緯度位置:北緯40---50的中緯度地區(兩個端點)
海陸位置:位於渤海北部
相對位置:中國東北部,北部和東部分別與俄羅斯和朝鮮相鄰
㈦ 東北的地理位置(要簡單)
中國最東北角
㈧ 東北平原的地理位置
東北平原,中國最大平原,又稱松遼平原。位於東北地區中部,介於北緯40°25′~專48°40′,東經屬118°40′~128°。南北長1000多公里,東西寬300~400公里,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平原東西兩側為長白山地和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山地,南端瀕遼東灣。
㈨ 東北的地理位置
(一)軍隊實力對比
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當時,東北戰場是全國五大戰場中我正規軍數量超過國民黨正規軍數量並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的第一個戰場。因此,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首先在東北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制訂了《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規定了主力南下北寧線(今京沈鐵路),攻克錦州,把敵人關在東北就地殲滅的作戰方針。開始時,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不願南下錦州作戰,企圖回師長春。在毛澤東批評和糾正了林彪在攻錦(州)打援問題上的猶豫之後,東北野戰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集中了12個縱隊和1個炮兵縱隊,連同各獨立師共53個師,70餘萬人,發起遼沈戰役。
(二)軍事戰略作用
解放戰爭初期,軍工事業比抗戰時大有發展。邯鄲、臨沂、煙台、德州等一批城市的解放,解放軍通過沒收敵偽工廠,建起一批軍工廠,能生產子彈、手榴彈和迫擊炮彈,但離作戰需求還有很大缺口。毛澤東把眼光放到了東北,那裡是當時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資源、企業、技術力量樣樣都有。
1945年底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後,原來打算通過蘇軍的幫助獲得日軍的武器裝備。誰知事與願違,蘇軍借口與國民黨政府有協定,東北要移交給國民黨政府,對八路軍的行動加以限制。蘇軍佔領東北期間,把東北主要的工廠設備、日軍投降時上繳的武器和大量財物,通通當作「戰利品」運回蘇聯,我軍的願望基本落空。當時10萬大軍在東北,沒槍、沒錢、沒冬衣、沒有根據地,處境相當艱難。當時各部隊自己想辦法,收集蘇軍遺留和沒來得及拉走的物資。在此期間,僅朱瑞領導的炮校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門,另外還有坦克及牽引車65輛。這些火炮經過修理之後,成為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的基礎。自行搜集的武器彈葯,成為東北民主聯軍前兩年作戰武器彈葯的主要來源。
1947年夏季攻勢後,隨著解放軍日益壯大,戰役規模越來越大,僅靠搜集的彈葯是不夠用了。當年6月,解放軍猛攻四平,國民黨軍隊在陳明仁指揮下拚死抵抗。解放軍集中了七個主力師,上百門火炮,攻了半個月沒拿下來。後來林彪才知道,炮兵只有8000發炮彈,火力沒有佔到優勢。為此,6月25日,林彪以個人名義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請求將紅軍繳獲的現存在遠東的日本武器彈葯交給我們,並希望還能將德國的武器彈葯盡量撥給我們。不久,斯大林指示蘇軍從繳獲的日軍武器中撥了一部分給解放軍。這批武器的數量,據林彪1947年12月28日給斯大林的信中說:「我們用你們給我們的那批武器裝備了30個步兵團、2個山炮營。」按照當時的編制,每團以1500人計算,估計蘇聯給的武器有3萬多支步槍、幾百挺機槍和20門山炮。當時為了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東北野戰軍組建了30萬人的二線兵團。林彪在信中向斯大林請求更多的武器支援,但是斯大林沒有答復。
(三)地理戰略地位
東北地區,交通便利,北倚前蘇聯,東鄰朝鮮,西接外蒙,南面的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擁有大連、旅順、營口、安東(今丹東)等優良港口,更有燕山山脈以居高臨下之勢,直趨華北大平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四)戰略物資地位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工業發達,是中國最早開發的工業基地之一。素有「北大倉」之稱。煤、鐵、及森林、漁業、林業發達。戰時可是一個後勤補給基地,戰後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物資供應基地。
㈩ 東北地區地理概況
東北地區的范圍相當於我國的寒溫帶和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以冷濕的森林和草甸草原景觀為主。東北地區的界線,北面與東面以國界為界;西界大致從大興安嶺西側的根河口開始,沿大興安嶺西麓的丘陵台地邊緣,向南延伸至阿爾山附近,然後向東沿洮兒河谷地跨越大興安嶺至烏蘭浩特以東,再沿大興安嶺東麓南下,經突泉、至白音胡碩,然後沿松遼分水嶺南緣,經瞻榆、保康,以下沿新開河、西遼河至東西遼河匯口處。這條界線相當於乾燥度1.25的等值線和黑鈣土在平地上分布的西界。界線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大興安嶺南段與西遼河平原屬溫帶半乾旱草原景觀,劃歸內蒙古地區。東北地區的南界,即與華北地區的分界,大致從彰武經康平、昌圖折向南,再經鐵嶺、撫順、寬甸抵鴨綠江畔。它相當於≥10℃活動積溫3200℃等值線。界線以南的遼河下游平原和遼東半島屬暖溫帶夏綠林景觀,劃入華北地區。
根據上述區界,東北地區南起遼寧省寬甸縣境,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長約1300千米;西起大興安嶺西坡阿爾山附近,東至烏蘇里江與黑龍江合流點,寬約1000千米。包括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和松嫩平原等自然單元。同習慣上所稱的東北(遼、吉、黑三省)有不同的范圍和含義。
東北地區在自然景觀上表現出冷濕的特徵,它的形成和發展,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密切關系。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位置最高的區域,冬季寒冷,高緯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關位置也有明顯作用。它北面與北半球的「寒極」——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所在的東西伯利亞為鄰,從北冰洋來的寒潮,經常侵入,致使氣溫驟降。西面是高達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勢,直襲東北地區。因而本區冬季氣溫較同緯度大陸低10℃以上。東北面與素稱「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遠,春夏季節從這里發源的東北季風常沿黑龍江下游谷地進入東北,使東北地區夏溫不高,北部及較高山地甚至無夏。本區是我國經度位置最偏東地區,並顯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臨近渤海、黃海,東面臨近日本海。從小笠原群島(高壓)發源,向西北伸展的一支東南季風,可以直奔東北。至於經華中、華北而來的變性很深的熱帶海洋氣團,亦可因經渤、黃海補充濕氣後進入東北,給東北帶來較多雨量和較長的雨季。由於氣溫較低,蒸發微弱,降水量雖不十分豐富,但濕度仍較高。從而使東北地區在氣候上具有冷濕的特徵。東北地區有著大面積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廣泛分布的凍土和沼澤等自然景觀,都與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