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工業地理知識
『壹』 地理西雙版納 知識點 詳細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中旬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
中文名稱: 西雙版納
所屬地區: 雲南省
下轄地區: 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
政府駐地: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電話區號: 0691
郵政區碼: 666100
面積: 19582.45平方公里
人口: 113.3515萬
著名景點: 勐泐文化園,野象谷,傣族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機場: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南端,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與泰國、越南近鄰,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966公里。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西南的邊疆。瀾滄江縱貫南北,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後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多瑙河"。因此,西雙版納既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西雙版納轄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和11個國營農場。這里聚居著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諾等13個少數民族,佔全州人口的74%。 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西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勐養、版納勐龍、版納勐旺、版納勐海、版納勐混、版納勐阿、版納勐遮、版納西定、版納勐臘、版納勐捧、版納易武。西雙版納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中「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系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由於入射角高,冬至時分高度角最低為45°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又因距離海洋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濕潤多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1993年10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西雙版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惟有這里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53平方公里。該區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熱帶動物」王國。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詩人陳運和多次到此采風、寫作,寫出《西雙版納》的詩句「會說傣語 也能講漢語 自己籍貫愛填 瀾滄江邊的橄欖壩」。 西雙版納擁有許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其中包括以鳥類繁多等多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經國務院1982年10月8日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全州總面積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13萬,下轄景洪市和勐海、勐臘兩縣。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 其中傣族31萬, 漢族34萬,其他民族48萬。與寮國、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069公里。 州人民政府駐景洪市。電話區號:0691,郵政編碼:666100.
動植物資源
西雙版納有動植物王國之稱
西雙版納是國家第一批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有著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其中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到處青山綠水,鬱郁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聞名遐邇。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許多植物是珍貴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驅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會吃蚊蟲的小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目前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有著不凡的意義,1977年,中國宣布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成立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餘頭發展到現在的300頭左右。中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也有少數分布在旁邊的普洱〔思茅〕市。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是全國第二大膠區、 單產居全國之首,另外還盛產大米、多種熱帶水果和砂仁等珍貴葯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葯王國」。 到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開心,這是在其他地方難以想像得到的奇觀和樂趣啊!
氣候資源
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分乾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乾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年霧日達108—146天。景洪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1.1℃,極端最低氣溫2.7℃,常年適於旅遊觀光。西雙版納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緣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山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兩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則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0%以上。
『貳』 關於雲南省簡單的歷史地理常識
同緬甸、寮國、越南相鄰的中國西南邊疆省份是雲南省,簡稱「滇」或「雲」。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叄』 雲南省地理概況,高中地理
雲南省地理概抄況雲南簡襲稱滇,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北緯 21°8'32" - 29°15'8" ,東經 97°31'39" - 106°11'47" 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全省東西最大橫距 864.9 公里 ,南北最大縱距 990 公里 ,總面積 39.4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 4.1 %,居全國第 8 位。雲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差異常懸殊。最高點為滇藏交界的德欽縣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740 米 ;最低點在與越南交界的河口縣境內南溪河與元江交匯處,海拔僅 76.4 米 。兩地直線距離為 900 公里 ,高低相差 6000 多米。雲南地貌有五個特徵:
一是高原波狀起伏。 二是高山峽谷相間。三是地勢 階梯遞降。四是斷陷盆地錯落。五是江河縱橫、湖泊棋布。
『肆』 地理常識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約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1、中國地理簡介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約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國領土的中心位置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76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2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27、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級行政區域(省、自治區、直轄市)、縣級行政區域(縣、自治州、自治縣、市)、鄉級行政區域(鄉、民族鄉、鎮)三級。
28、中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29、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3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1、陝西省,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或 「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長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32、山西省,西臨黃河,東臨太行山脈,位處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故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33、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
34、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又稱「中州」和「中原」。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其中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址。現在的河南省是建國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並而成。
35、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
36、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37、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38、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39、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40、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41、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42、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3、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44、貴州省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而得名,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45、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6、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47、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48、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
49、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0、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51、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蘇」字繁體寫法的魚和禾是指魚米之鄉、草字頭是指平原、「蘇」字詮釋了江蘇的一切、意味著江蘇是魚米之鄉、繁華不衰。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的經濟,文化和教育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52、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Zhè),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諧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53、福建省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54、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55、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
56、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57、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58、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59、中國國土位居全球第三。
2、中國的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3、中國的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夏季最熱地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4、行政區劃分
4個直轄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23個省
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吉林省(省會長春)、遼寧省(省會沈陽)、江蘇省(省會南京)、山東省(省會濟南)、安徽省(省會合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河南省(省會鄭州)、湖北省(省會武漢)、湖南省(省會長沙)、江西省(省會南昌)、陝西省(省會西安)、山西省(省會太原)、四川省(省會成都)、青海省(省會西寧)、海南省(省會海口)、廣東省(省會廣州)、貴州省(省會貴陽)、浙江省(省會杭州)、福建省(省會福州)、台灣省(省會台北)、甘肅省(省會蘭州)、雲南省(省會昆明)。
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
香港特區旗、徽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區區旗5、中國的經濟特區
汕頭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
6、中國首批設立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7、副省級城市
東北地區(4個):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
華東地區(6個):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濟南、青島
華中地區(1個):武漢
華南地區(2個):廣州、深圳
西南地區(1個):成都
西北地區(1個):西安
8、五個國家計劃單列市
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9、中國的重點風景名勝區
北京:八達嶺、十三陵、天壇、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圓明園、北海、景山、靜宜園(香山公園)、恭王府、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塔、西山八大處
天津:盤山、慈禧太後行宮花園寧園、獨樂寺、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大沽口炮台、黃崖關長城;
上海:外灘、東方明珠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豫園及南京路商業街、中共一大會址、崇明東灘濕地、世博會園區。
重慶:大足石刻、朝天門、解放碑、巫峽、江北觀音橋、沙坪壩、瓷器口、烈士墓、歌樂山森林公園
陝西:秦始皇兵馬俑、華山、終南山、太白山、曲江、壺口瀑布、法門寺、半坡、黃帝陵、炎帝陵、乾陵、昭陵、茂陵、藍田猿人遺址、西安鍾鼓樓、明城牆、大雁塔、碑林、華清池、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西安鍾馗故里遺址、延安革命遺址;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廟、秦皇島北戴河,清東陵,清西陵,白洋淀,蒼岩山,西柏坡,霧靈山,山海關,木蘭圍場,野三坡;
河南:龍門石窟、少林寺、白馬寺、關林、龍亭、清明上河園、殷墟、紅旗渠、嵩山、雲台山、伏牛山、雲夢山 白雲山 木扎嶺 重渡溝、雞冠洞、六龍山、石鴨子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介休綿山、北嶽恆山、太原晉祠、應縣木塔、皇城相府;
遼寧:沈陽故宮、清東陵、清北陵、世界園藝、大連發現王國、張氏帥府、千山、鴨綠江;
吉林:松花湖、長白山;
黑龍江:鏡泊湖、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伊春、龍塔、漠河;
江蘇:南京明城牆、明孝陵、總統府、中山陵、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金牛湖、雨花台、太湖、蘇州古典園林、揚州瘦西湖;
浙江:杭州西湖、杭州千島湖、普陀山、雁盪山、天台山、三衢山、江郎山、龍游石窟、錢塘江、橫店影視城、南宋皇城、西湖周邊景點;
安徽:黃山、九華山、安徽古村落、巢湖、紫薇洞、天柱山;皖西大裂谷、大華山、醉翁亭、卧牛湖、西遞宏村、馬鞍山、明皇陵、龍興寺、明中都城;
福建:永定土樓、武夷山、鼓浪嶼—萬石山、老君岩、連城冠豸山;
江西: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龜峰、婺源、滕王閣;
山東:泰山、曲阜、蒙山、嶗山、蓬萊、趵突泉、大明湖;
湖北:神農架、三峽、武當山、武漢東湖、黃鶴樓、荊州古城、古隆中、明顯陵、葛洲壩、木蘭山、洪湖;
湖南:衡山、岳陽樓、洞庭湖、馬王堆、嶽麓書院、張家界、桃花源,韶山;
貴州:黃果樹瀑布 、織金洞、舞陽河、紅楓湖、龍宮、荔波樟江、赤水、馬嶺河峽谷、黎平侗鄉、斗篷山、劍江 遵義會議址 銅仁梵凈山
廣西:桂平西山、桂林灕江、寧明花山;
廣東:丹霞山、七星岩;河源萬綠湖;新豐江水庫;東源賴東亨、黃崇岩;
海南:三亞熱帶海濱、天涯海角;
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黃龍池—九寨溝、青城山—都江堰;
雲南:三江並流、麗江古城、西雙版納、香格里拉、大理古城、蒼山洱海、梅里雪山、玉龍雪山、瀘沽湖、滇池、龍門;
甘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嘉峪關;
新疆:天山天池、博格達峰;
青海:青海湖;
寧夏:西夏王陵;
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昭君墓、古長城遺址、錫林郭勒草原;
台灣:圓山大飯店(The Grand Hotel)、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101大樓、 日月潭、 高雄愛河、 阿里山、 中正紀念堂;
香港:海洋公園、太平山、維多利亞港、迪斯尼樂園。
澳門:大三巴牌坊、大炮台
『伍』 雲南省的氣候特點
雲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雲南氣候基本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干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垂直變化異常明顯。
滇西北屬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滇東、滇中屬溫帶型氣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屬低熱河谷區,有一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進入熱帶范圍,長夏無冬,一雨成秋。
在一個省區內,同時具有寒、溫、熱(包括亞熱帶)三帶氣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平均遞降0.6°C~0.7°C,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景象別具特色。
(5)雲南省工業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
雲南全省平均氣溫,最熱(七月)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一月)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一般只有10°C~12°C。全省降水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極不均勻。
『陸』 關於雲南省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雲或滇。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與鄰國的邊界線長達406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山地和高原覆蓋全省。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省會昆明市。雲南省現有人口4514萬,是多民族省份,民族分布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雲南省卷煙、有色金屬工業在中國居顯著地位。
地理概況
雲南省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1500米,山地丘陵佔全省面積的94%,山問盆地零星散布其中。東南部為低山和丘陵。怒山、高黎貢山、玉龍雪山、雲嶺、烏蒙山等為本省主要山脈。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邊緣,高山深谷相間,省內最高峰為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6740米)。境內的600多條河流分屬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南盤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有40多個天然湖泊,其中以滇池、洱海、撫仙湖、瀘沽湖等最為有名。
氣候特點
雲南省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東亞季風及青藏高寒氣候的結合部位,但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高原型季風氣候。受地形影響,垂直變化大。最熱月均溫19~22℃,最冷月5~7℃以上,氣溫日差較大。此外,干濕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約1100毫米,5~10月為雨季,降水豐沛。
自然資源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造就了雲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為奇觀。雲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素有植物王國的美譽。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所有品種。
交通運輸
雲南已經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相結合的綜合運輸體系,飛機、汽車、火車都可以溝通外部世界。有11條國道。雲南的主要鐵路干線有成昆線、貴昆線、南昆線,並且都是電氣化鐵路干線,把雲南與周邊的四川、貴州、廣西連接起來。雲南昆明的巫家壩機場是我國五大航空港之一。此外,雲南還有景洪、思茅、臨滄、昭通、保山、潞西(芒市)、香格里拉、大理、麗江等9個機場,使它成為我國擁有最多省內航空站的省份。
經濟概況
雲南省全境為「九分山和原,一分壩和水」。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為主,兼有農區和林牧區的畜牧業特色,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烤煙、茶葉等,甘蔗和蔗糖產量在全國均名列前茅。烤煙主要集中於滇中高原。僅次於河南,居中國第二位,是中國雲煙的重要產區。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冶金、機械、煤炭、電力、化工等工業發展迅速。資源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但旅遊仍然為經濟發展的龍頭。
文化習俗
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雲南有51個,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普米、怒、德昂、獨龍、基諾和阿昌等15個民族為雲南所特有,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風俗習慣,其中以傣族潑水節和彝族火把節最為有名。
春城:昆明
昆明是雲南省省會,位於雲貴高原中部,三面環山。南瀕滇池。自從公元前4世紀~前3世紀建立滇王國以來,滇國的活動中心始終在滇池周圍昆明一帶。此後歷朝歷代都在這里設立行政中心,明清兩代起稱雲南府城。昆明氣候溫和,四季如春,被人稱為春城。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全國精密機械、光學儀器、磷化工和有色金屬加工基地之一。雲南白葯、卷煙、雲子圍棋等馳名中國,是雲南的特產。
歷史文化名城:大理
大理位於雲南省中西部。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白、彝、回、傈僳、藏、苗等少數民族居住。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在此設葉榆縣,宋時為大理國國都,明清兩代為大理府治。1913年改大理縣,1960年改大理市。大理氣候溫和,特產有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洱海弓魚等。名勝古跡有崇聖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溫泉、大理南詔古城遺址等。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為大理著名的城市四景。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
建水位於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建水古城建設歷經12個世紀,最初為唐南詔時所築的土城。明洪武時擴建為磚城。至今古城保存有50多座古建築,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古城中仍保留的著名建築有始建於元代的全國最大的文廟、始建於明代的朝陽樓、民居的典型代表朱家花園、雲南古橋中最大的雙龍橋、明清兩代的學政考棚等。建水民居從哈尼族的的平瓦房,風格各異。建水還是明、清時代滇南教育中心。建水設臨安府學,當時科考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有一半是臨安府生員。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傣語的意思為「十二行政區域」,是傣、漢、哈尼等多民族聚居地區。西雙版納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終年無雪,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無四季之分,每年3~4月間是旅遊的黃金季節。景區面積約為1202平方千米,以神秘的原始森林、稀有的地質景觀出名,景區內還有犀牛、大象、長臂猿、孔雀、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見血封喉」箭毒木、望天樹、1700年前的古茶樹、1億多年前的植物活化石等多種珍貴植物。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融合了納西、白、藏、漢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保存著大片明清時的民宅,均是土木結構瓦屋面樓房,多為三坊一照壁,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居民建築布局靈活,精雕細刻,注重裝飾,庭院中種植花木,擺設盆景。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以主要幹道為脈絡,整個城市皆是城依水存,水隨街轉,小巷臨水,跨水築樓。使這里別有一番水鄉風情。官院巷裡有一座明建木氏土司府,附近建有忠義石牌坊、議事廳、萬卷樓、光碧樓、玉音樓、護法殿。
蝴蝶泉
距大理古城35千米,在蒼山雲弄峰下的綠樹叢中,有一泓清泉。白族人傳說。從前曾有一對戀人在此殉情並化為蝴蝶,所以給此泉起名為蝴蝶泉。蝴蝶泉泉池面積50平方米左右,泉底是卵石,泉水從白沙中湧出。清澈見底。泉池周圍有大理石圍欄,上方三塊大理石上有郭沫若手書的「蝴蝶泉」3個字。泉旁有一棵古老的雙香樹。如同一把大傘覆蓋在泉上。因為樹葉形狀也似蝴蝶,又稱為蝴蝶樹。每值夏天,這棵蝴蝶樹開花,發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香味四溢,招來大量的蝴蝶在泉邊飛舞,有的還成串吊掛在樹枝上,形成蝴蝶泉奇觀。每年農歷四月十五,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在泉邊舉行盛大的蝴蝶會。
天然地質博物館:騰沖火山群
騰沖火山群位於雲南省騰沖縣城周圍。是中國保存最完好、分布最廣、多次噴發形成的新生代死火山群之一。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的騰沖縣,地處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結合線上。地下斷層充分發育。岩漿活動也十分劇烈,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境內分布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火山群景觀。區內火山類型多樣。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熔岩堰塞瀑布、熔岩巨泉等景觀十分豐富。火山群附近地區亦為地熱富集區。約有泉群90多處。冬季由高空俯視,熱氣騰空,白霧彌漫,有熱海之稱。
「高原明珠。」滇池
滇池又叫昆明湖,古稱滇南澤,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有高原明珠之譽。位於雲南昆明西南,滇池水系是全國13個重點保護水系之一。滇池四周,東西有金馬、碧雞二峰夾峙。南北有長蟲、白鶴兩山遙望,風景名勝較多。湖上煙波浩渺。景色迷人。滇池也是天然蓄水池。不僅可起到供水、防洪、航運、養魚的作用,對調節昆明的氣候也有幫助。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為雲南勝景之一。位於大理城北約1千米處。蒼山峙其後,洱海嵌於前,三塔鼎峙,斜陽余暉中。撐天拄地,雄渾壯麗,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磚塔。共有16層,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典型塔式之一。南、北二塔是在主塔修好後增修的,建於宋徽宗年問,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而且還把秀美迷人的蒼山洱海點綴得更加壯麗。
瀘沽湖風景區
這里居住著雲南納西族的一個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瀘沽湖被摩梭人稱作「謝納米」,其意為「母海」。面積為48.45平方千米,海拔2685米。湖水清澈,青山環抱。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盛產鯉魚、細鱗魚等魚類以及多種葯材、奇花異草。湖中有三島,最大的為阿侯島,其次為木侯島、左所島。獅子山位於瀘沽湖北岸,永寧壩在獅子山的西隅。永寧壩非常平整,盛產水稻和苞谷,被稱為世界水稻屋脊。
雲南石林風景區
在地理學上,石林屬喀斯特地貌,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之稱,是中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石林總面積達2.6萬多公頃。是由岩石組成的森林。大石林景區「林」密峰高,景觀奇特,小石林景區與大石林景區緊密相連又自成一體。這里最令人神往的是阿詩瑪石峰。另還有石簇擎天、詠梅石等景點。外石林景區在大、小石林之外,主要景點有望夫石、駱駝騎象、觀音石、母子偕游等,是一座造型生動的天然雕塑博物館。民族風情堪稱石林一絕。「阿詩瑪」的美麗傳說、古老神奇的火把節、絢麗多彩的薩尼刺綉、熱烈歡快的薩尼歌舞使石林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陶醉其間,難以忘懷。
元謀文化
1965年,在雲南元謀盆地上那蚌村後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類人的牙齒化石。經地磁儀器等科學手段測定,這兩顆牙齒化石為距今170萬年的原始人類所有,屬直立人種中的一個新亞種——直立人元謀新亞種。元謀人的發現,對於揭示人類演化和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伴隨元謀人牙齒出土的,還有仃件石製品和大量的碳屑以及一些燒焦的骨頭,並且在有碳屑的地方都伴有動物化石。這說明元謀人不僅會使用自己製造的工具從事狩獵及採集活動,而且還學會了用火,燒食所獵取的獵物。開始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世博園
19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閉幕後,世博園被辟為永久性游覽區。佔地218公頃,植被覆蓋面積佔767%,水域面積佔10%~15%。園內布局將山、水、林有機融合在了—體,突出了人與自然的主題。園內各個功能區相對集中,主要包括室內展館、室外展場和公共服務設施三部分。室內展館主要有中國館、國際館、科技館、人與自然館和大溫室,室外展場有國內展區、國外展區和企業展區,國內展區又包括14個專業園區。世博園的主要形式為室內外庭院和植物花卉展壇、室內園藝品展示,同時也吸納與園林藝術、自然環境有關的文化展示活動。
蒼山洱海
洱海是位居滇池之後的中國西南地區第二大湖,位於滇西古城——大理城邊。湖形狹長彎曲如新月,又如耳狀,故名洱海。洱海自古以來以月景聞名,平靜的水面宛若一面鏡子,每當皓月當空,泛舟洱海,那一輪圓月好似從洱海升起。波光中的點點白帆、三塔倒影,使人如同進入了仙境。蒼山即點蒼山,位於洱海之西,有19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山頂終年白雪皚皚,白雪映入洱海,形成「雪月相互輝映,天海倒懸眼底」的景觀。
茶馬古道
雲南本是茶樹的原產地,產茶極多。茶葉素有助消化、解油膩的特殊功能,使它成為食肉飲乳的藏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於是,一地產茶,一地需茶,聯系兩地之間的茶馬古道便應運而生了。古道大體上是由雲南的普洱出發。經大理、麗江、中旬(今香格里拉)、德欽到西藏的察隅或昌都、林芝、拉薩,再經由江孜、亞東到緬甸、尼泊爾、印度。這條路穿行於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是世界上地勢最高最險峻的文明傳播古道之一。由於地形的原因,只適合馬幫徒步運輸。數百年來,無數的神奇傳說誕生於古道。?
『柒』 雲南省的自然地理概況
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北緯21°8′32″-29°15′8″和東經97°31′39″-106°11′47″,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同四川省相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連。從整個位置看,北依廣袤的亞洲大陸,南臨遼闊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區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
雲南全境東西最大橫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990公里,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8位。
雲南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屬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全省整個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江河順著地勢,成扇形分別向東、向東南、向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點為滇藏交界的德欽縣怒山山脈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點在與越南交界的河口縣境內南溪河與元江匯合處,海拔公76.4米。兩地直線距離約900公里,高低相差達6000多米。雲南是一個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積,按地形看,山地佔84%,高原、丘陵約佔10%,壩子(盆地、河谷)僅佔6%。
雲南簡稱「滇」,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意即「彩雲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古語雲「一日長一丈,雲南在天上」,她確實離天很近。300萬年前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地處海洋深處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縱橫、川流迴旋的奇異高原。
「嶺巒涌作千傾海,峰簇栽成萬仞蔥」。從海拔僅76米的鎮南河口溯向高達6,740米的德欽梅里雪山卡格博峰,雲貴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節律抬升著,恰是一座綠蔥蔥的九百里天梯。聞名於世的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幾乎並排地經這里流向遠方,險峰峽谷縱橫交錯,江河溪流源遠流長,湖泊溫泉星羅棋布,造就了這塊神奇美麗的樂土。 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雲南獨特的氣候條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溫、熱三帶氣候,實為世間罕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雲南動、植物種類異常豐富,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種,動物 250多種類,鳥類總數達 766種,「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美名成了雲南的代稱。
在這塊神奇、美麗的紅土地的懷抱中,聚居著 26個民族,各族人民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能歌善舞、朴實熱情。各民族因所處的自然環境和歷史發展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社會文化形態,創造出無數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並以其獨特、奇異的生活習俗和傳統流下了形態各異、燦爛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捌』 地理知識
16.B. 17D. 18A.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D. 26C 27B. 28C. 29D
『玖』 雲南省的地理知識
氣候特點
1、類型: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所以氣候也很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共7個氣候類型。
2、特點: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雲南年降水量
①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這一現象與雲南的緯度和海拔這兩個因素密切相關。這種高緯度與高海拔相結合、低緯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增加與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狀況,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溫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紅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遞增,平均溫度在5~24℃左右,南北氣溫相差達19℃左右,表明了「立體氣候」的特點。
②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於地處低緯雲南一月平均氣溫高原,空氣乾燥而比較稀溥,各地所得太陽光熱的多少隨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增減外,也受雲、雨的影響。夏季,最熱天平均溫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溫度在6~8℃以上。年溫差一般為10~15℃,但陰雨天氣溫較低。一天的溫度變化是早涼、午熱,尤其是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20℃。雲南七月平均氣溫
③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於冬夏兩季受不同大氣環流的控制和影響,降水量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極不均勻的。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個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節為旱季,降水量只佔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僅如此,在小范圍內,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勻。
地質地貌
雲南地形極為復雜,大體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橫斷山區,東部和南部是雲貴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點是河口縣的元江河谷,海拔僅有76.4米。 整個雲南西北高、東南低,有84%多的面積是山地,高原、丘陵佔10%,僅有不到6%是壩子、湖泊之類。個別縣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過了98%。
雲南的地貌,以雲南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的寬谷為界,雲南全省大致可以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雲南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稱雲南高原,屬雲貴高原的西部,雲南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雲南這里主要是波狀起伏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雲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羅平多依河、宜良九鄉溶洞、建水燕子洞、瀘西阿廬古洞、彌勒白龍洞等風景旅遊區。雲南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區,高山與峽谷相間,雲南地勢雄奇險峻,其中以三江並流最為壯觀。一般來說,雲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4000米;雲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2200米;雲南靠邊境地區地勢逐漸和緩,平均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個別地區下降至500米以下,是雲南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之所在。
在雲南省起伏縱橫的高原山地之中,斷陷盆地星羅棋布。雲南這些盆地又稱「壩子」,地勢較為平坦,有河流通過,土壤層較厚,多為經濟發達區。雲南全省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共有1445個,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壩子有49個,雲南最大的壩子在陸良縣,面積為771.99平方公里。雲南名列前10位的壩子還有:昆明壩(763.6平方公里)、洱海壩(601平方公里)、昭魯壩(524.76平方公里)、曲沾壩(435.82平方公里)、固東壩(432.79平方公里)、嵩明壩(414.6平方公里)、平遠壩(406.88平方公里)、盈江壩(339.99平方公里)、蒙自壩(217平方公里)。
雲南也是一個很大的地質博物館。祿豐縣的早期侏羅紀地層中曾出土大量蜥腳類恐龍化石,留存較為完整,現已在縣城建成恐龍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另外,澄江縣的帽天山更是地質界中的「明星」,因為這里出土了數量多、種類豐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紀多細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證明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東川區也是全國聞名的「泥石流博物館」,早期這里因為大規模不科學地開采銅礦,再加上氣候、地形等原因影響,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泥石流頻發地段,泥石流現象比較典型。
水文
1、水系
雲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體說明如下:
⑴太平洋水系:
①長江水系:金沙江、龍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禮河、牛欄江、橫江、程海、瀘沽湖、滇池等,注入東海。
②珠江水系:南盤江、曲江、可渡河、黃泥河、馱娘江、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陽宗海、異龍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紅河)水系:禮社江、綠汁江、把邊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盤龍江等,注入北部灣。
④瀾滄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遠江、曼老江、南臘河、南覽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⑵印度洋水系:
⑤怒江(薩爾溫江)水系:老窩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滾河、南卡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獨龍江、檳榔江、大盈江、瑞麗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2、湖泊
⑴滇池位於昆明市區南部,被譽為「高原明珠」,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湖泊、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積311.388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2米,最深處為11.3米,蓄水量為15.931億立方米。蓄水量15.7億立方米,海拔1887米,湖岸線長約200千米,屬水資源缺少地區,且年際變化大,存在連續豐水、連續枯水長周期變化的特點。滇池流域包括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兩城區和官渡區、西山區、晉寧縣、呈貢縣、嵩明縣五個郊縣區的41個鄉鎮,是昆明市居民最密集、人為活動最頻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⑵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於大理市區北部,湖泊面積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5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湖面海拔1966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25億立方米,湖岸線長約200千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條。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縣的18個鄉鎮。
⑶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是雲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於玉溪市澄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交界處。湖面海拔1722.5米,面積216.6平方千米,流域面積674.6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2.5米,蓄水量189.3億立方米,其中大的河道有27條,湖水經海口河流入南盤江。撫仙湖流域包括玉溪市的澄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的7個鄉鎮。
⑷異龍湖位於石屏縣東南部,湖泊面積92平方千米,流域面積36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5米,最大水深6.55米,蓄水量1.145億立方米。異龍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縣的5個鄉鎮。
⑸程海是一個內陸封閉型高原深水湖泊,沒有出流,位於永勝縣西南部,流域面積318.3平方千米,湖泊面積77.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9米,最大水深36.7米,蓄水量19.87億立方米,湖岸線長45.1千米。地處金沙江乾熱地帶,湖面蒸發量大約是流域降水量的3倍,水量長期入不敷出,導致湖泊水位持續下降,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引水補海」工程完工後,湖泊水位趨於穩定。
⑹瀘沽湖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積50.8平方千米,其中雲南境內30.3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47.6平方千米,雲南部分107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蓄水量22.52億立方米,海拔2688米,是雲南九個高原湖泊中海拔最高的。瀘沽湖雲南部分屬麗江地區寧蒗縣永寧鄉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⑺陽宗海位於呈貢縣東部、澄江縣北部,湖泊面積31.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29.7米,流域面積192平方千米,容積6.16億立方米,蓄水量6.04億立方米,海拔1770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500萬立方米,湖岸線長約34千米。湖泊分屬昆明市的宜良縣、呈貢縣和玉溪市的澄江縣。
⑻星雲湖位於江川縣城北部,又稱江川海。是撫仙湖的上游湖泊,通過2.2公里的隔河與撫仙湖相連。湖泊面積34.71平方千米,流域面積38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91米,最大水深9.5米,蓄水量1.84億立方米,湖面海拔1774米。大小入湖河流14條,多年平均水資源量7684萬立方米,湖岸線長36.3千米,多年平均流入撫仙湖水量約2400萬立方米/年。星雲湖流域包括江川縣的10個鄉鎮。
⑼杞麓湖是雲南省九個高原湖泊中最小的一個,位於玉溪市通海縣,是一個封閉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積34.084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5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1.7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3條,洪水年湖水經湖東南面的岳家營落水洞岩溶裂隙泄洪至曲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17億立方米。 2008年流域地區人口約30萬。
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屬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麗江市和紅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瀘沽湖屬長江水系,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和陽宗海屬珠江水系,洱海屬瀾滄江水系。
九大高原湖泊從整體上看具有四大功能:
①支持大都市發展;
②支持農業,特別是現代農業的發展;
③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④支持特色產品的開發。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的四大功能及其湖區經濟在雲南省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涉及昆明、大理、玉溪、麗江、紅河五個地(州、市)的17個縣(市、區)。
自然資源
雲南省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全國162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全國前列。
1、水資源:本省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由於地形緣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立方千米,三倍於黃河。不過,雲南水資源雖然量很大,但在時間上分布嚴重不均,5-10月的雨季水資源充足,旱季則顯得比較匱乏,尤其是雨季開始前的2-4月是雲南水最少的時候,春旱或者初夏乾旱是雲南最頻發的自然災害之一。
2、動植物王國:雲南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植物品種。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已經發現了274科,2076屬,1.7萬種。主要特色物種:滇金絲猴、綠孔雀、小熊貓、蟒、亞洲象、抗浪魚、望天樹、跳舞草、麗江雲杉、橡膠樹、油棕、三七、馬尾松、雲南松等。
雲南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寒溫熱帶動物交匯的奇特現象。有脊椎動物1737種,脊椎動物中,獸類有300種,鳥類有793種,爬行類143種,兩棲類102種,淡水魚類366種,昆蟲1萬多種。魚類中有5科40屬250種為雲南特有。鳥獸類中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礦產資源: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種有鋅、石墨、錫、鎘、銦、鉈和青石棉。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黑色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特種非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富礦優質礦儲量所佔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拾』 高中地理知識點:工業
特點:地域上的靈活性,季節上的連續性
投入要素:自然條件(土地、水源、能源、原料等)和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資金、設備、技術等)
產出要素:工業產品和工業「三廢」
工業的發展:工業的分布就世界而言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日本等少數國家,就國家而言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數地區和少數城市。由於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原料和勞動力對工業投入發生了變化,工業所採用的原料種類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對原料的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斷提高,所以對原料的投入減少,對勞動力的知識、技術的投入逐步加大,如50 年代擴建的鞍鋼和現在的寶鋼等企業。
生產方式:由大批量、標准化到中小批量定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