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在自然地理環境的四個基本地圈中下列哪一項

在自然地理環境的四個基本地圈中下列哪一項

發布時間: 2021-02-13 08:40:46

1. 自然地理環境系統中最活躍的圈層是 A.水圈 B.大氣圈 C.地殼 D.

答案D
水圈、大氣圈抄、地殼均是由無機成分構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是由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所組成.生物圈中的生物,不僅使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進行了遷移,而且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從而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此自然地理環境系統中最活躍的圈層是生物圈.

2. 高中文綜:地理 謝謝

自然地理好辦,掌握其中道理,一理通百事;人文地理就只能背拉!

3. 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四個基本地圖圈中下列哪一項是對流圈的主要物質組成

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四個基本地圖圈中,生物圈是最活躍的圈層。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地球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改造很明顯。

4. 一道地理題

題目不完整。估計題目中說某飛機在夏季的黃昏飛過北半球某地區。

5. "7、[單選題]在自然地理環境的四個基本地圈中,下列哪一項是對流圈的主要物質

自然地理環境的四個基本地圈,對流圈實際上應該稱為大氣圈,主要就是大氣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主要運動物質是大氣。

6. 幾個地理方面的題目

資深高三地理王子給你回答,
打了半天,希望你認真看完,
也希望你看後能有所長進
以後地理方面有問題一定要問我啊,
給我網路知道留言!!!



1 冬天吹大風 受的是冷空氣的影響,反映的是季風氣候的特點

2 日頭火樣紅 說的是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

3 日落紅霞現 說的是太陽散射作用

4 風停霜必濃 說的是高壓過境,氣溫驟降,估計當地空氣濕度較大,多以霜比較大


1 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包括: 地形 地勢 地理位置 經緯度 水文 氣候(降水 溫度 植被)土壤等

2 把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聯繫到實際中,就是要服務於人們的生產的生活,

比如:因地制宜 不違農時(說道這,不用我你自己一定有好的例子了!,提示下:農業生產必須按照24節氣安排)

還有,就是人們通過技術和經濟手段變害為利,如修梯田

再有 就是針對(可能到來的)惡劣自然條件,人們不斷提高 防災減災能力



1 土壤退化有多種,先給你列下:荒漠化,鹽 鹼化,土地肥力下降和水土流失也算土地退化

2 防禦:
荒漠化,要科學利用土地(退耕,減牧,還林還草還濕,水分條件差的地區則注意固沙,保護植被
鹽鹼化,它的成因主要是「水鹽運動」即春秋返鹽 夏季琳鹽…所以控制「水鹽運動」就基本控制了鹽鹼化,基本措施是:井灌井排,引淡淋鹽 和植被覆蓋等

肥力下降,要注意科學施肥和耕作,多施有機肥,綠肥,草肥和防治水土流失

至於水土流失,不用我說了,你一定知道,但給你提醒一點,我國水土流失地區較多,東北,華北,黃土高原,江南丘陵等,自然環境(氣候,植被,土壤(黃土松)水文)不同,所以要治理好水土流失 ,所用的具體方法也略有差別,還要特別注意如江南丘陵等地的治理措施要加上 「解決農村生說能源」(沼氣,薪炭林)等,因為解決農村生說能源就治了本,植被才能不受過多的破壞。

7. 必修一地理 1、大尺度自然地理環境中有哪些圈層 2、各圈層間通過哪些循環使彼此間進行聯系與作用的

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主要是水循環

8. 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可以分為三抄個方面:襲

第一,自然環境的東西延展,南北交替——赤道向兩極的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規律;

其次,自然環境的南北延展,東西交替——沿海向內陸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規律;

最後,高山地區到山麓地區的自然環境會隨著高度的發生變化而變化——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拓展資料

地域分異規律

也稱空間地理規律。是指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確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表現出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

地域分異——中國知網

地域分異——網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