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自然地理環境
『壹』 智利的地理環境對葡萄酒有著怎樣的影響
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北部是世界上最乾燥的葡萄酒產區之一,多為高山和回沙漠答。中部為地中海氣候,匯集了智利大多數的葡萄園,降雨多集中在冬季,春末至秋末有旱災,晝夜溫差大,日間溫度在炎熱季節可達30℃至40℃,沿河地區的夜間溫度可降到10℃至18℃度。南部降雨較豐富,平均溫度較低,日照時間較短。
智利是個狹長形的國家,有點象蠶的形狀,這也使看起來不大的國家卻有著寒溫熱等多種氣候帶. 根據氣候來分,主要分三個區域:北部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多為高山和沙漠,出產礦產。中部為地中海氣候,而葡萄酒產區多在這個區域。南部雨水豐富,但人少,島嶼多。
智利的氣候對葡萄樹的光合作用幫助很大,晚上的低溫又給予了葡萄樹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條件。色澤和香氣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於夏天乾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環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這樣好的種植環境,在全球都很少見。
『貳』 智利是南美洲自然環境最好的國家嗎
不是,智利北部是阿卡塔馬沙漠,南部靠近南極洲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只有中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東接安第斯山脈,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叄』 智利的地理環境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南緯18度與57度,西經81.5度~68.5度之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 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最窄96.8公里、最寬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國土面積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56253平方公里,島嶼面積373平方公里),在南美國家中居第七位。
南美洲的智利,它像一支又瘦又長的毛筆,從北到南長達4270公里。如果把它放在中國地圖中,就要從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而國土東西之間的寬度平均只有180公里,不過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僅為國土長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堪稱世界上領土最狹長的國家。 智利東為安第斯山脈的西坡,約佔全境東西寬度的1/3;西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脈,大部分地帶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眾多的沿海島嶼;中部是由沖積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內多火山,地震頻繁。位於智利、阿根廷邊境上的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海拔6885米,為全國最高點。全國有河流30餘條,較重要的有比奧比奧河等。主要島嶼有火地島、奇洛埃島、惠靈頓島等,氣候可分為北、中、南三個明顯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氣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乾燥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南為多雨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個區域:
北部多山,許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脈的兩條山脊之間是阿塔卡馬沙漠。這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往往終年無雨。過去這里有硝酸礦被開發,當今是銅礦開采。這個地區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氣候類似地中海氣候。這個區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眾多。首都聖地亞哥(約五百萬居民)就在這里。除此之外還有瓦爾帕萊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農業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的塔拉爾鹽湖南部人煙稀少,降雨極豐富。海岸前有許多島嶼。大陸南方有火地島,智利和阿根廷各佔一半。火地島前的一個島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點。
從西向東首先是一條狹窄的海岸,然後是山脈,然後是比較寬的高原。在中部這個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場。智利和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邊界線是安第斯山脈的東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和復活節島也屬智利。 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智利的阿塔卡馬(Atacama)沙漠於2015年4月1日,遭遇一場罕見猛烈暴風雨的襲擊。暴風雨引發的洪水已致24人遇難,140人失蹤。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山谷,掩埋山莊,摧毀建築,將摩托車裹挾著帶出好幾千米。根據路透社消息,智利總統蜜雪兒-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稱需耗費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來修復洪水和塌方所造成的損失
『肆』 為什麼說智利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孤立國家
智利的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孤立性。智利西鄰南太平洋(無國家),南部與南極洲相隔德雷克海峽(無國家),東部又有安第斯山脈阻擋。地理位置上與其他國家和大洲之間的交往不便。
智利跨亞熱帶,溫帶和寒帶三個自然帶,導致智利大部分相對集中在南部,因此與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集較少。
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並不適宜人居住,也造成阿根廷的大部分城市集中在南大西洋沿岸。而智利的城市集中在南太平洋沿岸,因此有點與世隔絕。
『伍』 地理題 智利發展獼猴桃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什麼
智利位於火山帶上,多火山,所以土壤肥沃;智利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乾燥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南為多雨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所以水分充足;地理上位於南美洲西海岸的狹長地帶海運較發達,市場廣闊
『陸』 為什麼說智利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孤立的國家
首先,智利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孤立性。智利西鄰南太平洋(無國家),南部與南極洲相隔德雷克海峽(無國家),東部又有安第斯山脈阻擋。地理位置上與其他國家和大洲之間的交往不便。
其次,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並不適宜人居住,也造成阿根廷的大部分城市集中在南大西洋沿岸。而智利的城市集中在南太平洋沿岸,因此有點與世隔絕。
第三,智利跨亞熱帶,溫帶和寒帶三個自然帶,導致智利大部分相對集中在南部,因此與秘魯和玻利維亞的交集較少。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南緯18度與57度,西經81.5度~68.5度之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最窄96.8公里、最寬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國土面積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56253平方公里,島嶼面積373平方公里),在南美國家中居第七位。
南美洲的智利,它像一支又瘦又長的毛筆,從北到南長達4270公里。如果把它放在中國地圖中,就要從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而國土東西之間的寬度平均只有180公里,不過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僅為國土長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堪稱世界上領土最狹長的國家。
『柒』 據說智利的地理環境獨特,所以那兒的葡萄酒才別具風味,能介紹一下智利的地理環境嗎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於年,當時的西班牙傳教士在聖地亞哥周邊種植葡萄,以提供教會做彌撒用葡萄酒。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智利葡萄酒產業進入現代化階段。智利的地形和氣候都很適合葡萄的生長所以形成了這為著名葡萄酒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智利葡萄酒產區分三個區域,13個產區。
從南美洲東側臨南大西洋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起飛向西,幾十分鍾後就降落到西側臨南太平洋的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中間飛越巍峨連綿山頂積雪的安第斯山脈。這條航線常常是濃重的積雨雲,但山的西側並不下雨。南半球正是夏末初秋收葡萄的季節,實際上這里的葡萄整個生長季節都是旱季,連山上的草都是枯黃的,要到冬天雨季來臨後,才會滿目蔥蘢。這樣的氣候條件,葡萄長不好沒有道理。
從地理位置上說,智利是安第斯山縱貫南美大陸西緣後剩下的邊角余料,西邊為南太平洋,東邊為安第斯山脈,狹窄細長,南北長達4300公里,而東西卻只有一、二百公里。首都聖地亞哥位於中部,附近眾多河谷里的石灰地、高海拔和乾燥的氣候,對於釀造世界級的葡萄酒來說極為理想。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向智利引進釀酒工藝,但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天主教領聖餐禮儀式的需要,因為葡萄酒象徵著基督的血。直到1851年,智利才在邁波河谷(Maipo Valley)建造了第一個商業性的葡萄園,因銅礦業發財的大亨們則在這里修建密密麻麻的灌溉工程,葡萄園迅速從峽谷中蔓延開來。19世紀,法國的一場真菌感染毀掉了他們十分之一的葡萄,遠在南美的智利葡萄酒躲過一劫,並遠洋運送而來,填補了歐洲人餐桌上的空缺,從而名聲大振。南美之遠,總讓人覺得它與我們是隔絕的,彷彿它不曾參與這個世界的進程,但對葡萄酒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今天的智利葡萄酒,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良好的性價比,成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性產地。
『捌』 智利的地理環境對於葡萄的生長有著什麼樣的優勢呢
智利作為一個狹長國家,其地理和氣候狀況受到東部安第斯山脈和西臨的太平洋影響。北至Atcama,南到Bio-Bio,在智利中部長達800公里的地帶,幾乎在每個地方都能找到青翠的葡萄園和憨厚的智利酒農。多樣化的氣候帶在北方則呈現出乾燥酷熱,而南方則表現得潮濕涼爽。在首都聖地亞哥附近的著名產區Valle Central中央谷地,乾燥的氣候特徵下擁有平均每年380毫米的降水,春季霜凍也與這塊寶地無緣。和安第斯山區類似的干型 氣候提供了晝夜間的巨大溫差。這種溫度驟降能夠將葡萄的酸度維持在最佳的狀態。按照地理學上的理解,在南緯32到38°之間的智利葡萄酒產區,氣候應該相當於西班牙和北非的氣候條件。然而智利產區的氣候對於釀酒者 來說要更優越和溫和一些,從出產葡萄酒的意義來說,其條件可以堪比加州和波爾多這些世界頂尖的產地。總體來說,那個地帶的氣候仍然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的平均溫度在15-18°C之間,由於巨大的晝夜溫差,那個地帶夏季的最高溫度也能達到30°C。
安第斯山脈的運動在幾千年前就為智利人准備好了河灘平原的地形,由於這種得天獨厚的灌溉便利,智利人一度注重產量而不注意葡萄的品質,在1980-90的智利葡萄酒「技術復興」時期,這種狀況獲得了和好的改善,更多的酒園採用「滴灌」系統,對於葡萄每天攝入的水分進行嚴格的監控, 盡管產量降低,但葡萄品質的提升有目共睹 。土質方面,智利既擁有適合梅洛生長的粘土地區(Colchagua谷地的地貌特徵)也有混合壤土,石灰石以及砂 石地形產區。在南部的,凝灰岩土質的Rapel和Maule的部分區域以及Cuirico和Bio-Bio的火山土質都稱得上是智 利獨特的土壤風格。
智利的氣候對葡萄樹的光合作用幫助很大,晚上的低溫又給予了葡萄樹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條件。色澤和香氣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於夏天乾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環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這樣好的種植環境,在全球都很少見。
『玖』 智利的地理位置怎樣
國土狹長,漫長的海岸線,位於南太平洋沿岸,垮亞熱帶,溫帶和寒帶三個自然帶,由於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境內多山
『拾』 智利首都的地理氣候是什麼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
氣候條件:地中海式氣候,最高溫度內35度,最低溫度七度,晝夜溫差極大。
聖地亞哥,全稱為聖地亞哥·德·智利(西班牙語: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於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夏季乾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碧波粼粼的馬波喬河從城邊緩緩流過,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彷彿一頂閃閃發光的銀冠,天然山水給聖地亞哥增添了動人的風韻。聖容地亞哥市所在的地區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氣溫並不太熱,最熱的1月份平均溫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有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