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海安的地理位置

海安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3 03:05:00

㈠ 海安縣的地理環境

氣候
海安屬北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冷熱適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天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寒冷乾燥。海安年平均氣溫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熱,平均27℃。最高年份為1964年7月,氣溫達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氣溫39.5℃,2003年7月極端高溫則達39.7℃,創歷史新高。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達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佔全年的47%,冬季最少佔9%。最長連續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48天,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水文
海安縣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通揚運河以南屬長江水系,以北屬淮河水系。一級河7條:栟茶運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揚運河、通榆運河、如海運河(引水工程)、通揚運河。通揚運河為漢代開鑿,吳王劉濞為獲取鹽澤之利,開鑿了上官河、運鹽河(即通揚運河),是縣內最古老的河流。二級河13條:串場河、丁堡河、新古河、紅星河、姜黃河、灘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級河56條,四級河465條。東西向骨幹河道有:新老通揚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幹河道:串場運河、通榆運河、丁堡河、如海運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區有東塘河、北洋大河、七灣河、西塘河等大河。

㈡ 海安鎮的地理形勢

全縣均為平原地帶,地形坦盪,河道稠密。通揚運河、串場河以東為河東地區,是蘇中—蘇北濱海平原的最高處,為海相沉積物鹽鹼地區,海拔3.6~5米,成陸距今4600~20年歷史,愈往海邊成陸愈晚。原北凌鄉海拔3.5~4米,老壩港東部在3.5米以下。通揚運河以南以西地區為河南地區,是長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長江口在揚州一帶)。平均海拔4~5米。串場河以西、通揚運河以北為河北地區,屬里下河低窪圩田平原區,北部南莫、白甸、墩頭、仇湖、吉慶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雙樓、胡集、海安鎮北部、古賁等海拔在4米左右,該地區土地肥沃。
海安縣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通揚運河以南屬長江水系,以北屬淮河水系。一級河7條:栟茶運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揚運河、通榆運河、如海運河(引水工程)、通揚運河。通揚運河為漢代開鑿,吳王劉濞為獲取鹽澤之利,開鑿了上官河、運鹽河,也就是今天的通揚運河,是縣內最古老的河流。二級河13條:串場河、丁堡河、新古河、紅星河、姜黃河、灘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級河56條,四級河465條。東西向骨幹河道有:新老通揚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幹河道:串場運河、通榆運河、丁堡河、如海運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區有東塘河、北洋大河、七灣河、西塘河等大河。
海安屬北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冷熱適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天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寒冷乾燥。
海安年平均氣溫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熱,平均27℃。最高年份為1964年7月,氣溫達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氣溫39.5℃,2003年7月極端高溫則達39.7℃,創歷史新高。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達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佔全年的47%,冬季最少佔9%。最長連續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48天,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㈢ 海安這個城市怎麼樣

海安縣位於江蘇省東部的蘇中地區,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東臨黃海版,南望長江,是蘇權中水陸交通要沖。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河道成網,物產豐富,魚米之鄉。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

中文名稱: 海安
外文名稱: Haian
別名: 建築之鄉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海安鎮、城東鎮、曲塘鎮等
政府駐地: 海安鎮
電話區號: 0513
郵政區碼: 226600
地理位置: 江蘇中部
面積: 1108平方千米
人口: 93.81萬人(2008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蘇F- C、D、E
民族成分: 漢、回、蒙、苗、壯

㈣ 海安鎮的地理環境

海安鎮抄海安鎮屬低丘台地,南面瀕海,灣多、灘長,海岸線總長24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冬短夏長,年均氣溫23?3℃,極端最低氣溫2?2℃,年均雨量1485毫米。土質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粗骨磚紅壤土和濱海沙質土,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農產品主要有甘蔗、菠蘿、芒果、良姜、香茅、木薯、胡椒、劍麻、紅麻、茶、花生、香蕉、西瓜、蔬菜等;水產品主要有魚翅、海參、鮑魚、魚肚、珍珠等海珍品和大黃魚、鯧魚、馬鮫、石斑、帶魚、魷魚、對蝦、龍蝦、青蟹等多種優質海產品;礦產有鈦鋯砂礦和硅藻土,儲量大,含量高,其中硅藻土含量為70%—80%;海灘塗宜養殖和開辟鹽場,海水濃度達3?5波美度。已建起了甘蔗、菠蘿、蔬菜、水果、山羊和海水養殖六大商品生產基地。還有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

㈤ 江蘇省海安縣到底是屬江南還是江北

地處於江北,當然是江北了。不過長江到了下游自西往東是往東南方向傾斜的,海安的地理位置比西邊一些城市還是要往南的。

㈥ 海安的地理風貌跟風俗的關系

海安的節日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稱燈節、上元節。「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專,這期間為屬燈花期,正月十五為其高潮。農家於此期間,以竹竿高掛紙糊的紅燈籠(上蓋雨笠),於每晚點燃,祈求豐年。燈期內普遍有「上燈圓子落燈面」的食俗。
與地理關系 :海安沿海,降水多,因此有雨笠;既種植小麥又種植水稻,因此既有主食既有麵食又有稻米。

立夏節:農歷四月六日前後為立夏節,家家煮食雞蛋,戒坐門檻,午飯必備韭菜炒雞蛋,曲塘一帶則不睡午覺,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於立夏日稱體重,婦女則頭上戴皂角樹葉或瞌睡草。立夏前後麥子剛成熟,有用嫩麥磨製糌粑(俗稱「冷嫩」)嘗新之俗。
與地理環境關系:種植小麥,冬小麥在4月份收割。

㈦ 海安在哪啊/

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並與姜堰市相交,北與東台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
全縣均為平原地帶,地形坦盪,河道稠密。通揚運河、串場河以東為河東地區,是蘇北濱海平原的最高處,為海相沉積物鹽鹼地區,海拔3.6~5米,成陸距今4600~20年歷史,愈往海邊成陸愈晚。原北凌鄉海拔3.5~4米,老壩港東部在3.5米以下。通揚運河以南以西地區為河南地區,是長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長江口在揚州一帶)。平均海拔4~5米。串場河以西、通揚運河以北為河北地區,屬里下河低窪圩田平原區,北部南莫、白甸、墩頭、仇湖、吉慶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雙樓、胡集、海安鎮北部、古賁等海拔在4米左右,該地區土地肥沃。
海安縣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通揚運河以南屬長江水系,以北屬淮河水系。一級河7條:栟茶運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揚運河、通榆運河、如海運河(引水工程)、通揚運河。通揚運河為漢代開鑿,吳王劉濞為獲取鹽澤之利,開鑿了上官河、運鹽河,也就是今天的通揚運河,是縣內最古老的河流。二級河13條:串場河、丁堡河、新古河、紅星河、姜黃河、灘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級河56條,四級河465條。東西向骨幹河道有:新老通揚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幹河道:串場運河、通榆運河、丁堡河、如海運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區有東塘河、北洋大河、七灣河、西塘河等大河。
海安屬北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冷熱適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天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寒冷乾燥。
海安年平均氣溫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熱,平均27℃。最高年份為1964年7月,氣溫達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氣溫39.5℃,2003年7月極端高溫則達39.7℃,創歷史新高。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達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佔全年的47%,冬季最少佔9%。最長連續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48天,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㈧ 海安縣地理

孩子,你媽叫你回家寫作業。

㈨ 海安在哪裡

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並回與姜堰市答相交,北與東台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串場河縱貫南北,將海安分為河南、河北、河東三個不同自然區域。

㈩ 江蘇海安坐標

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並與姜堰市相交,北與東台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串場河縱貫南北,將海安分為河南、河北、河東三個不同自然區域。 全縣轄14個鄉鎮,5個場圃,即:海安鎮、老壩港鎮、角斜鎮、李堡鎮、西場鎮、大公鎮、城東鎮、孫庄鎮、雅周鎮、曲塘鎮、胡集鎮、南莫鎮、白甸鎮、墩頭鎮;省國營海安農場、縣蠶種場、縣種畜場、縣魚種場、縣棉花原種場。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97萬人左右,絕大多數為漢族,有極少數為回、蒙、苗、壯等18個少數民族。海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880人,是全國、全省人口最密的縣之一。地處三市(南通、鹽城、泰州)交界地區,204、328國道和202省道貫穿全境,通揚、通榆運河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沿海高速(從海安東部穿過)、規劃中的溧(陽)海(安)高速公路在海安相交。新長鐵路,寧啟鐵路在此交匯,東和東南連接江蘇沿海兩大港洋口港、呂四港。海安火車站集客運、貨運、機務段、編組站為一體,是蘇中地區最大的二級編組站,將成為蘇北地區沿海港口物資集地,客運中轉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