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地理環境
A. 甲天下在長垣縣的地理位置
在長垣大道與桂陵大道交匯處南側。
長垣縣是河南省省直管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東隔黃河與山東省東明縣相望,南與封丘縣、蘭考縣毗連,北與滑縣、濮陽縣接壤,因「縣有防垣」而得名。
B. 跪求:關於新鄉地理環境的作文(600字左右)
新鄉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緊鄰省會鄭州,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區重要城市之一。現轄兩市(衛輝市、輝縣市)、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四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以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鄉工業園區和西工區。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560萬人;市區建成區面積422平方公里,人口100萬人。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市、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中國企業成長環境十佳中小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和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連續三年榮獲「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連續四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社科院《2008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新鄉綜合競爭力位居全省第3位。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9.5億元,增長13.9%;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686.2億元,增長3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8.8億元、支出99.1億元,分別增長18.6%和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38元,實際分別增長8.3%和8.0%。
歷史文化悠久。新鄉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隋開皇六年始置新鄉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牧野大戰、比干剖心忠諫、官渡之戰、陳橋兵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於此,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都有遺址留存。建國初期曾為平原省省會。
自然資源豐富。已發現和開采礦藏20餘種,水泥灰岩和煤炭儲量分別達到100億噸和84億噸。寶山電廠和寶泉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能源項目進展順利,近期火電裝機容量可達500萬千瓦。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穿境而過。
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是豫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京廣和太石鐵路在此交匯,石武高鐵客運專線正在建設,106國道、107國道及京港澳、大廣、濟東高速穿境而過。劉江黃河大橋(二橋)建成通車,鄭新黃河大橋(三橋)已經開工,官渡黃河大橋(四橋)即將建設。與省會鄭州隔黃河為鄰,新鄭國際機場至新鄉市區80公里。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06公里。主城區到「三區五城」8條快速路全部通車,30分鍾同城經濟初步形成,城鎮化率達到39.2%。
現代農業發展迅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優質糧比重達85%。農業產業化全省領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達到768家和25家。無公害農畜產品認證數量居全省前列,「金粒」、「豫綠」、「喜順」、「宏力」四個農產品獲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原陽大米被譽為「中國第一米」,封丘縣是全國最大的金銀花種植基地,產品獲國家原產地標記認證。市農科院綜合科研能力晉級全國百強院所,居全省市級農業科研機構首位。劉庄、京華實業公司、樓村、龍泉等農村經濟別具特色。
工業實力日漸雄厚。是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製冷、生物制葯與新醫葯、電池及新型電池材料、特色裝備、煤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等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初具規模,紡織、食品、造紙、建材、能源電力五大傳統優勢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七大產業集群發展迅猛,擁有高新技術開發區、新鄉工業園區、新鄉經濟開發區、長垣起重工業園區、化學(物理)電源產業園5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和13個省首批產業集聚區,已成為產業聚集的重點區域;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110家,年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261家,金龍集團、新飛集團入選中國製造業500強,2008年金龍集團還晉級中國企業500強第300名,新鄉化纖、華蘭生物、心連心化肥3家企業實現上市。現有新飛牌電冰箱、電冰櫃,鯨龍牌精密銅管,衛華牌起重機,白鷺牌粘膠長絲、短纖維等6個中國名牌產品;孟電牌普通硅酸鹽水泥等44個河南省名牌產品;新飛、平原、衛華、飄安4個國家馳名商標和13個國家免檢產品,有27類(個)產品位於國內同行業前三位或省內第一位。2008年限額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77.9億元,增長21.6%,總量與增速分居全省第8位和第3位;利潤和利稅分別實現88.7億元和126.4億元,增長8.5%和8.3%。
科研研發優勢明顯。擁有駐新高校6所,數量居全省第二位;中等職業培訓學校68所;企業研發中心146個,其中省級以上86家,佔全省十分之一,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8個;各類科技人員13萬人。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知識產權優勢區域數量居全省一位和第二位,80%以上的限額以上企業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夥伴關系。2008年全市授權專利653件,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術、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28%和9.7%,均居全省前列。 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先後獲得中國最佳商業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中部最佳投資城市、世界投資中國中小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英國聯合生命、法國達能、美國沃爾瑪、新加坡豐隆、澳門寶龍、上海寶鋼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新鄉,其中世界500強企業達12家。2008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2.6億美元,其中出口8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全市出口總額的79%。擁有省重點出口企業6家,2008年金龍銅管集團進出口總額名列全省第四,並獲得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狀元企業桂冠。
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以萬仙山、八里溝、關山、回龍等為代表的南太行山水景觀和以百泉、潞王陵、比干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各具特色,八里溝是南太行水精華薈萃之地,百泉景區是國內最大、保護最好的古園林建築群之一,被譽為「中州頤和園」和「北國小西湖」;潞簡王陵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現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6處,國家級、省級名勝風景區60處,其中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5個。
C. 封丘縣的地理環境
封丘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新鄉市東南隅。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縣境北和滑縣相接,東北與長垣縣毗鄰,西和西南與延津縣、原陽縣接壤,南界、東界黃河環繞,與開封市、開封縣、蘭考縣隔河相望。
氣候溫度
封丘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0℃。7月份平均氣溫27.2℃。年平均氣溫13.9℃。年平均降水量615.1毫米。無霜期214天。年平均地溫16.0℃。其月際間變化特徵是1月最低,平均-0.4℃,7月最高,平均30.4℃。極端最高地溫69.0℃(2002年7月2日),極端最低地溫-23.0℃(1990年1月31日)。月際間變化規律與氣溫一致,氣溫年際變化不大。
日照變化
據封丘縣人民政府網顯示:1986年~2002年,年平均日照時數21171小時,比1985年平均日照時數少25.3小時,日照率48%。全年日照最多、日照率最大的是5月和6月,分別為225.6小時和214.8小時,日照率54%。全年日照最少的是12月,僅127.9小時,日照率45%。年最多日照時數為2411.0小時(1997年),年最少日照時數1871.5小時(1989年),年際差539.5小時。17年中,春季(3月~5月)平均日照時數600.7小時,佔全年的30%;夏季(6月~8月)平均日照時數608.5小時,佔全年的30%;秋季(9月~11月)平均日照時數512.9小時,佔全年的24%;冬季(12月~2月)平均日照時數418.8小時,佔全年的16%。
霜期地溫
據封丘縣人民政府網顯示:1986年~2002年,平均無霜期213天,最長245天(1999年~2000年),最短176天(1990年),年際差68天。初霜日平均在10月28日,最早年在1990年10月17日,最晚年在1996年11月17日。終霜日平均在3月30日,最早年在2000年2月29日,最晚年在1991年4月26日。
據封丘縣人民政府網顯示:1986年~2002年,年平均地溫16.0℃。其月際間變化特徵是1月最低,平均-0.4℃,7月最高,平均30.4℃。極端最高地溫69.0℃(2002年7月2日),極端最低地溫-23.0℃(1990年1月31日)。5厘米地溫平均15.3℃,界於地表溫度和氣溫之間,月際間變化規律與氣溫一致,地溫年際變化不大。 截止至2013年,封丘縣共有耕地面積130萬畝,黃河灘區面積逾40萬畝。
農用土地
2009年封丘縣農用地面積94428.82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7.05%,其中:耕地面積76348.7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2.3%;園地面積.6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35%;林地面積5639.1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6%;牧草地面積0.2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0.0002%;其他農用地面積1078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8%。
建設用地
2009年封丘縣建設用地面積16790.83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7%,其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15438.9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6%,其中:建制鎮面積1184.7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97%;農村居民點面積12743.6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4%;采礦用地1510.5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3%。交通水利用地面積為1325.2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8%。其他建設用地面積為26.7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02%。
其他用地
2009年封丘縣其他土地面積11330.86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25%,其中:水域面積為10766.2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79%;自然保留地面積564.6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46%。
2009年封丘縣完成造林 1.65萬畝,四旁植樹130萬株,完善四旁網格8萬畝。
2012年樹莓種植5萬畝,果蔬種植4萬畝,木漿速生林3萬畝。 封丘縣境內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有鳥類156種,野生獸類12種,兩棲、爬行動物9種,魚類32種。
陳橋鎮東湖濕地是中原地區非常稀少的濕地,棲息著很多國家級一類、二類珍稀鳥類。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5.93萬人,包括漢、回、滿、朝鮮、蒙古、苗族等,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
人口分布 封丘縣各鄉鎮人口分布情況鄉鎮人口(人)鄉鎮人口(人)鄉鎮人口(人)潘店鎮5.4萬陳橋鎮5.2萬荊鄉回族鄉6225城關鎮7.9萬魯崗鄉3.8萬陳固鄉4.2萬荊隆宮鄉6.242萬趙崗鎮5.8萬城關鄉5.2萬黃陵鎮3.98萬馮村鄉3.6萬應舉鎮5.3萬曹崗鄉3.5萬留光鄉4.8萬潘店鎮5.4萬居廂鄉35080王村鄉4.5萬李庄鄉3.6萬黃德鎮3.8萬尹崗鄉3.2萬「人口分布」信息編輯於2015年1月,參考資料來自封丘縣人民政府官網 人口特徵
●人口壽命:2014年封丘縣百歲及以上老人有104人,占總人口的13.69/10萬;區域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7.35歲,高於76.8歲的平均指標;60歲以上老年人口共11.59萬人,占總人口比例15.27;其中80歲以上老人共19443人,佔60歲以上人口的16.78%。
●突出成就:2014年6月封丘縣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認定為「長壽之鄉」。 《封丘縣續志》卷三《氏族志》載:「王村王氏,其先為河汾人,始祖王東君精堪輿,明洪武七年被僚友徐相邀游大梁,見河朔乃福地,遂攜家遷於封丘之北五里日王村。」
民國年間的《封丘縣續志》卷三《氏族志》中32姓108族共有45份族譜,其中載明由明初洪武由山西遷至封丘的計有18份族譜,佔全部族譜的40%。
D. 封丘縣屬於哪個市
封丘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新鄉市東南隅,隸屬於河南新鄉。處於北緯°53′~35°14′、東經114°14′~114°46′之間。封丘縣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3.5°C-14.5°C之間,年降水量615.1毫米,無霜期214天。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面積12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6萬畝。轄8鎮11鄉(其中1個回族鄉),607個行政村。封丘縣是國家級貧困開發重點縣(2020年取消)、河南省定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
封丘縣特產有石榴、三鮮封芹、卷尖、芹菜(封芹)、金銀花。著名人物江端友、趙賀、毛玠、百里嵩、閻立品。旅遊景點有青堆新石器時代遺址、趙匡胤黃袍加身遺址、陳橋驛、翟母井、古平丘、使君祠等。封丘縣清河集村是豫劇祥符調的發源地,是豫劇豫劇六大名旦閻立品的故鄉。
(4)封丘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2013年,封丘縣共有7個下轄鎮 (城關鎮、黃陵鎮、黃德鎮、應舉鎮、陳橋鎮、趙崗鎮、潘店鎮),12個鄉(城關鄉、荊鄉回族鄉、王村鄉、陳固鄉、居廂鄉、魯崗鄉、荊隆宮鄉、留光鄉、曹崗鄉、李庄鄉、尹崗鄉、馮村鄉)。
1、封丘縣黃陵鎮建於1994年1月23日,位於東經114°40′,北緯35°,西距封丘縣城21公里,東與山東省東明縣隔河相望,北與長垣縣接壤,南跨黃河大橋與古都開封連通,106國道擦境而過,滔滔黃河環鎮東流。全鎮人口32284人,面積5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225畝。
2、黃德鎮地處兩市(新鄉、安陽)四縣(西鄰延津,東鄰長垣,南鄰封丘,北鄰滑縣)結合部,為封丘縣北大門。轄區總面積57.2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5.8萬畝, 37876人(2017年),轄26個行政村,201個村民小組,黨員1126人。
黃德鎮民風淳樸、人民熱情勤勞,鎮區規劃建設完善、環境優美、生活服務機構完備、功能齊全。黃德、賈庄兩個農村新型社區正在建設中。新時期、新挑戰、新發展,黃德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正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農村的大建設中。
3、應舉鎮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城西12公里處,鎮政府駐地距封丘縣城10公里。東與荊鄉回族鄉、王村鄉相鄰,北與陳固鄉、居廂鄉相鄰,並與城關鄉、荊隆宮鄉交錯相鄰。
全鄉總面積96.47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5.22萬人(2017年),下轄54個行政村。新(鄉)長(垣)公路過境。327國道(新建)、230國道(建設中)、蘭原高速封丘段從境內穿過。
網路-封丘縣
E. 新鄉的 地理情況和 人文
新鄉地理位置 新鄉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豫北的經濟和交通中心,新鄉市總面積8629平方千米。總人口565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衛濱區,郵編:453000。代碼:410700。區號:0373。拼音:Xinxiang Shi。重要的製造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城市84位。現轄兩市(輝縣市、衛輝市)、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四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工區、小店工業區。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其中市區規劃面積625平方公里,人口90萬。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鄉市轄4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23個街道、55個鎮、69個鄉。 新鄉市 面積8629平方千米,人口565萬(2003年)。
衛濱區 面積 5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453000。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
紅旗區 面積 99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郵政編碼453000。區人民政府駐新生巷。
鳳泉區 面積 11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郵政編碼453011。區人民政府駐區府路。
牧野區 面積 80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郵政編碼453002。區人民政府駐學院路。
衛輝市 面積 882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453100。
輝縣市 面積2007平方千米,人口79萬人。郵政編碼453600。市人民政府駐城關街道。
新鄉縣 面積 36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453700。縣人民政府駐新鄉市紅旗區。
獲嘉縣 面積 473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郵政編碼4538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原陽縣 面積13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人。郵政編碼453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延津縣 面積 946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郵政編碼453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封丘縣 面積1220平方千米,人口74萬人。郵政編碼453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長垣縣 面積1051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郵政編碼453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歷史文化
</SPAN> 歷史遺跡眾多,文物資源豐富。新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稱庸國,春秋屬衛,戰國屬魏,漢為獲嘉,至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鄉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會所在地。古老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明。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依稀可辯;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古跡依存;姜尚衛河垂釣、比干拋心忠諫、圍魏救趙、張良刺秦、官渡之戰、陳橋兵變都源於這方熱土;孔子講學「杏壇」猶在,李白放歌於忠臣之前;張蒼逞思於《九章算術》,陳玉成天國殉難;明神宗胞弟潞簡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鑒……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環境,給新鄉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擁有各類自然景觀數百處,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處,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一處,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50餘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歷史文化名城一處,歷史文化名鎮一處。比干廟、潞王陵、白雲寺、百泉、萬仙山、八里溝、京華園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使新鄉成為旅遊度假的絕佳去處。現已開發三條旅遊熱線。新飛集團被確定為國家級工業旅遊試點單位。2005年榮獲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SPAN>
F. 封丘檯球桌
你好,你在新鄉的封丘縣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封丘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隸屬新鄉市。古為封父國地,西漢置封丘縣。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面積12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6萬畝。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5萬人,包括漢、回、滿、朝鮮、蒙古、苗族等,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封丘縣是國家級貧困開發重點縣、省定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1]封丘縣古為豫州,兗州地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炎黃系統的羌族就生活在這里。據《唐·
古黃池
古黃池(3張)
宰相世系表》記載,羌族姜鉅因佐黃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戰有功,在公元前21世紀,夏啟立國、姜鉅的後人姜封父被封為諸侯,食邑於封丘,並建立民族封幫稱為封父侯國。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克殷,封父民族侯國被看成殷商頑民賜於魯公伯禽為奴,全族遷往山東。西周建立,封丘為康叔封地。由於封丘地處兩濟要沖,北扼燕趙咽喉,南鎖大梁門戶,地理位置優越,為水陸交通樞紐。[2]
春秋時期為衛國封地,戰國初期屬韓,為兵家必爭之地。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宋、韓兩諸侯國發生黃池之戰(今荊隆宮鄉桑園村東),宋桓公奪黃池於韓。公元前254年,趙伐衛,攻佔衛國的戚城,此時,封丘為三國宋、衛、趙合占。公元前242年,秦攻下韓的平丘等12城,建立東郡,從此封丘屬秦。
封丘地圖
封丘地圖
公元前207年,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兵敗延鄉(封丘縣城內),遇翟母贈飯解危,突圍西遁,得免於難。漢立國,劉邦為感翟母進飯之德,將延鄉建制改為封丘縣,不久又在封丘縣東南部置平丘縣。漢元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劃全國為13部,封丘屬兗州部陳留郡。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封光祿大夫王遷為平丘侯,平丘為侯國。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平丘侯國改為平丘縣。
到東漢、三國時仍屬兗州部陳留郡。西晉初,撤銷平丘縣,合並入封丘。南北朝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撤封丘歸並酸棗。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恢復封丘縣建置。北齊高洋建國(公元550年)二廢封丘。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恢復。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廢封丘,置守節縣。公元619年,恢復封丘縣建置。
唐初,封丘屬河南道,汴州陳留郡。五代襲唐制。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率兵駐扎陳橋驛,發起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大宋王朝300年基業。宋代,屬京畿路開封府。金歸南京路開封府。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明屬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清因明制。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劃歸衛輝府。[2]
清順治十五年(1658)《封丘縣志》記載:封域廣八十里,袤六十里。縣境東止平丘,南止神馬,西止史固,北止居廂。民國二十六年(1937)《封丘縣志》記載:封丘廣七十五里,袤六十六里。
辛亥革命後廢府制,封丘縣直屬河南省,民國五年(1916年)省下設道,封丘歸河北道。民國十三年(1924年)撤道歸省。民國二十一年全省劃分為11個行政區,歸第四行政區。民國二十六年日寇占據封丘,日偽在省下設道,歸豫北道。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仍恢復原建制,封丘仍屬第四行政區濮陽專員公署。1946年初,縣域北擴,原衛南縣(今滑縣)西南部、文岩渠北的15個自然村從衛南縣劃歸封丘縣。6月,從封丘縣東部劃出206個自然村,和長垣縣的部分自然村組成曲河縣。封丘縣版圖縮小,東西寬25.5公里,南北長38.2公里,總區域面積974.1平方公里。1949年歸平原省濮陽專署。1949年10月30日,曲河縣並入封丘縣,縣境東西寬48.7公里,南北長38.2公里,總面積1165.2平方公里。1954年濮陽專署撤銷,劃歸新鄉地區。1964年5月,長垣縣趙崗公社29個自然村劃歸封丘縣。縣境東西寬48.7公里,南北長38.2公里,總面積1220.5平方公里。至2002年,區域面積無變化。[3]1986年,新鄉地區更名為新鄉市,屬新鄉市轄縣。 [2]
2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封丘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新鄉市東南隅。處於北緯34°53′~35°14′、東經114°14′~114°46′之間。黃河從縣境南部自西向東,在東南部成近120°的夾角,流向東北,形成大面積的河灘地。縣境北和滑縣相接,東北與長垣縣毗鄰,西和西南與延津縣、原陽縣接壤,南界、東界黃河環繞,與開封市、開封縣、蘭考縣隔河相望。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面積12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6萬畝。[4]
氣候條件
封丘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0℃。7月份平均氣溫27.2℃。年平均氣溫13.9℃。年平均降水量615.1毫米。無霜期214天。年平均地溫16.0℃。其月際間變化特徵是1月最低,平均-0.4℃,7月最高,平均30.4℃。極端最高地溫69.0℃(2002年7月2日),極端最低地溫-23.0℃(1990年1月31日)。5厘米地溫平均15.3℃,界於地表溫度和氣溫之間,月際間變化規律與氣溫一致,地溫年際變化不大。 [5]
地質地形
地質構造古老而復雜,長期以來地殼的不斷運動和變化,形成了境內地下礦藏資源。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根據地質勘測,封丘縣北和東部大部分地下是中原油田一部分,石油儲量比較豐富。[6]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65-72.5米。 黃河從縣南和縣東流過,境內流長56公里。最枯水位與堤背地面高低達3米左右,引黃灌溉非常便利。過境渠有天然渠、文岩渠,兩渠水資源每年平均1.13億立方米。
3國際體育
2014年3月19日,世界草地滾球邀請賽暨第五屆中國公開賽在河南省封丘縣開幕[7]。包括我國在內的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44支代表隊,共計200餘名運動員參賽。本屆比賽為期三天,也是該賽事在中國舉辦以來首次離開廣州、深圳在內地舉辦的一屆邀請賽。[7]
4經濟建設
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新入駐企業23個,總數達到47個。項目帶動工作穩步推進,全縣投產工業企業項目27個,總投資4億元。民營經濟已成為工業經濟的支柱,新增企業832個、5138人;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03億元,實現利潤6002萬元,分別增長20.9%、56.8%。
封丘縣
封丘縣(13張)
農民減負增收3061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229元,增長11%。優質麥種植面積新增3333.33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75.3%。糧食總產量52萬噸,農業產值完成20.9億元,增長30.6%。畜牧業產值完成10億元,增長96%,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7.6%。新增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4666﹒67公頃,總產量3.5億公斤,產值2.1億元。
引進縣外投資項目154個,協議引資16.35億元,實際利用資金6.66億元;境外投資項目4個,利用外資145萬美元。全年出口貿易總額79.4萬美元,對外經濟合作合同額27萬美元,8個企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
農業發展
封丘縣地處平原,農業種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全國100個商品糧生產縣之一。盛產作物有小麥、大米、玉米、大豆、穀子、綠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等。金銀花是全國生產基地,芹菜、香菇、石榴、金銀花享譽全國,全縣農業種植結構合理,農、林、牧、副、漁同盟協調發展。[8]
金銀花
封丘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光熱水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優質金銀花生產的最佳區域。 封丘縣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被國家醫葯局定為國家金銀花生產基地,已成為封丘縣支柱產業。 封丘栽培金銀花已有150餘年的歷史。1984年全縣金銀花栽培面積已達10028畝,當年最高金銀花收購量為
金銀花
金銀花
25萬余公斤,被國家確定為金銀花生產基地。截止2001年,封丘金銀花的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其中已經進入盛花豐產期的5萬畝,年產優質金銀花500餘萬公斤,年創產值三億多元。[9]
封丘金銀花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對此梁代著名醫學家陶弘景所著《名醫別錄》有明確記載。封丘金銀花蕾粗長肥厚,色澤艷麗,葯用效率和保健作用很高。1980年,原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在考察了封丘的土壤、氣候等條件之後,投巨資在封丘設立了金銀花生產基地。金銀花是抗「非典」中成葯中首選的一味,抗「非典」斗爭中,封丘金銀花因其品質好而倍受醫葯界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獨特的地理環境,獨特的管理方式,成功馴化了封丘金銀花獨特的直立性能,而有利於通風透光,吸收養分,使得封丘金銀花個大花肥,色鮮貨綠,葯用成分高,其質量位於全國同類產品之冠.重要成分綠原磷含量達4%-6%,總黃酮2.14%.封丘金銀花作為中葯材道地產品,也是歷代文獻記載的正宗金銀花及要點收藏品。[9]
[8]
多年來為了提高封丘縣金銀花的產量和品質,加強了與科研單位的聯系,先後獲得多項獎勵,2003年元月,封丘縣金銀花獲得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已成為中華民族精品,將成為與南非鑽石和法國葡萄酒等同的國際名牌產品。
司庄鄉的金銀花基地始建於1980年,97年國家醫葯總局考察後,譽稱「中原二花甲天下」並在中央電視台4套「中華葯欄」中進行報道。1999年金銀花的種植面積已達10500畝,年產干金銀花100萬公斤,計劃到2002年發展到12000畝。成為全國最大的金銀花基地和銷售市場。
院士李振聲蒞臨封丘視察小麥旱情
院士李振聲蒞臨封丘視察小麥旱情[8]
高科技農業園
應舉鎮高科技農業示範園位於應舉鎮西部,新長公路南側。在全鎮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一是以科技示範園為依託抓好應舉、西大村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二是以應舉,毛占等村為重點,輻射全鎮,大力推廣大棚西瓜的種植。三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抓好花菇種植。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四是抓好畜牧養殖業走規模養殖與庭院養殖相結合的道路。示範園區總面積8000畝,其中噴灌面積4000畝,地埋管道5.3公里,涉及面積1500畝.高科技壁滴灌面積100畝。為應舉鎮高效農業的發展典定了基礎。[8]
魚鴨混養基地
潘店鎮現有魚業養殖水面800畝,其中鎮辦漁場500畝,年產成品魚480噸,產值可達384萬元,主要品種有鰱魚、草魚、鯉魚、武昌魚等。
97年在中國科學院封丘試驗專家的指導下,利用高新技術,在500畝鎮辦漁場內示範了魚鴨混養技術。在魚塘四周建鴨舍,飼養紹興麻鴨1.2萬只,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已發展到5.2萬只,年產鴨蛋91萬公斤,產值可達1014萬元,可獲利潤291萬元。產品遠銷武漢、南京、上海、長沙等地。
鎮政府成立了魚禽公司,採用公司加工農戶的管理辦法。公司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已成該該鎮農業產業化的支柱產業。[8]
工業發展
封丘縣工業已基本形成了建材、化工、食品加工、釀酒、
萬頭奶牛養殖項目在封丘奠基
萬頭奶牛養殖項目在封丘奠基[8]
機械製造等多行業並舉協調發展的格局。1998年工業總產值114180萬元。主要產品有鋁合金窗紗、皮革、毛呢、曲酒、壓力容器、水泥、鍥橫軋軸件、硼鎂肥等。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異軍突起,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199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36800萬元。
商業發展
全縣擁有商業、飲食、服務網點和機構3700多個,各類貿易市場32個,其中較大規模的城鄉通開的專業化市場4個,形成了全國有名的皮毛集散地。檔次較高的賓館、酒店數十家,接待設備齊全,服務優良。年社會消費品零銷總額達38960萬元。對外經濟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正向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發展。
G. 河南各地市的縣市都有那些
一、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中牟縣、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登封市。
二、開封市:龍亭區、順河回族區、鼓樓區、禹王台區、祥符區、杞縣、通許縣、尉氏縣、蘭考縣。
三、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瀍河回族區、澗西區、吉利區、洛龍區、孟津縣、新安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伊川縣、偃師市。
四、平頂山市:新華區、衛東區、石龍區、湛河區、寶豐縣、葉縣、魯山縣、郟縣、舞鋼市、汝州市。
五、安陽市: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林州市。
六、鶴壁市:鶴山區、山城區、淇濱區、浚縣、淇縣。
七、新鄉市:紅旗區、衛濱區、鳳泉區、牧野區、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市、衛輝市、輝縣市。
八、焦作市:解放區、中站區、馬村區、山陽區、修武縣、博愛縣、武陟縣、溫縣、沁陽市、孟州市。
九、濮陽市:華龍區、清豐縣、南樂縣、范縣、台前縣、濮陽縣。
十、許昌市:魏都區、建安區、鄢陵縣、襄城縣、禹州市、長葛市。
十一、漯河市: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舞陽縣、臨潁縣。
十二、三門峽市:湖濱區、陝州區、澠池縣、盧氏縣、義馬市、靈寶市。
十三、南陽市:宛城區、卧龍區、南召縣、方城縣、西峽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社旗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鄧州市。
十四、商丘市:梁園區、睢陽區、民權縣、睢縣、寧陵縣、柘城縣、虞城縣、夏邑縣、永城市。
十五、信陽市: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潢川縣、淮濱縣、息縣。
十六、周口市:川匯區、淮陽區、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太康縣、*鹿邑縣、項城市。
十七、駐馬店市:驛城區、西平縣、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汝南縣、遂平縣、新蔡縣。
十八、濟源市:天壇街道、沁園街道、北海街道、濟水街道、玉泉街道、五龍口鎮、克井鎮、邵原鎮、坡頭鎮、軹城鎮、承留鎮、大峪鎮、梨林鎮、思禮鎮、王屋鎮、下冶鎮。
(7)封丘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河南省部分縣市的地理環境:
1、中牟縣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鄭州市東部新城組成部分,古稱圃田、牟州,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鄰省會鄭州市中心城區,東接八朝古都開封市。
2、通許,隸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市,通許縣地處河南省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地區,屬於豫東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狀。 北臨黃河,西望嵩山少林,東臨豫東重鎮商丘,南鄰歷史名城周口,西北距省會鄭州80公里,北臨古都開封40公里。
3、林州,位於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東麓,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林州市總面積2046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16個鎮、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由安陽市代管。
4、沁陽市,位於東經112′46′~113°02′、北緯34°59′~35°18′之間,總面積623.5平方千米。在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黃河。東與博愛縣毗鄰,西同濟源市接壤,南與溫縣、孟州市相連,北與晉城交界。沁陽市東南距省會鄭州市128千米,南距東都洛陽市90千米,東距焦作市36千米。
5、台前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隅,黃河下游北岸,豫東北平原與魯西平原交界地帶。東、南分別與山東省東平、梁山、鄆城縣隔黃河相望;西與范縣毗鄰;北依金堤與山東省陽谷縣接壤。地處北緯35°50′~36°06′42″,東經115°39~116°05之間。
6、民權縣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華北平原南部、豫東平原西部,東接梁園區、寧陵縣,南連睢縣,西南連開封市蘭考縣、杞縣,東北鄰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黃河故道穿越縣境,並形成秋水湖等大型水庫。
H. 封丘卷煎舌尖上的中國哪一集
舌尖上的中國是非常好看的美食節目,封丘卷餅是山東的特色美食。在關於山東美食的那集裡面。
I. 現在河南封丘縣地區金銀花市場怎麼樣價格方面、
封丘栽培金銀花已有150餘年的歷史。1984年全縣金銀花栽培面積已達10028畝,當年最高金銀花收購量為25萬余公斤,被國家確定為金銀花生產基地。截止2001年,封丘金銀花的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其中已經進入盛花豐產期的5萬畝,年產優質金銀花500餘萬公斤,年創產值三億多元。封丘金銀花的品種優良,花蕾粗長肥厚,色艷質佳,香氣撲鼻,葯用效力高,深受國內外醫葯界歡迎,是國際國內市場一直十分暢銷的搶手貨。
封丘金銀花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對此梁代著名醫學家陶弘景所著《名醫別錄》有明確記載。封丘金銀花蕾粗長肥厚,色澤艷麗,葯用效率和保健作用很高。1980年,原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在考察了封丘的土壤、氣候等條件之後,投巨資在封丘設立了金銀花生產基地。金銀花是抗「非典」中成葯中首選的一味,抗「非典」斗爭中,封丘金銀花因其品質好而倍受醫葯界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獨特的地理環境,獨特的管理方式,成功馴化了封丘金銀花獨特的直立性能,而有利於通風透光,吸收養分,使得封丘金銀花個大花肥,色鮮貨綠,葯用成分高,其質量位於全國同類產品之冠.重要成分綠原磷含量達4%-6%,總黃酮2.14%.封丘金銀花作為中葯材道地產品,也是歷代文獻記載的正宗金銀花及要點收藏品.
多年來為了提高封丘縣金銀花的產量和品質,加強了與科研單位的聯系,先後獲得多項獎勵,2003年元月,封丘縣金銀花獲得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已成為中華民族精品,將成為與南非鑽石和法國葡萄酒等同的國際名牌產品。
司庄鄉的金銀花基地始建於1980年,97年國家醫葯總局考察後,譽稱「中原二花甲天下」並在中央電視台4套「中華葯欄」中進行報道。1999年金銀花的種植面積已達10500畝,年產干金銀花100萬公斤,計劃到2002年發展到12000畝。成為全國最大的金銀花基地和銷售市場。
J. 河南地理環境怎麼樣
河南,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而得名。河南位於我國中部偏東、黃河中下游,處在東經110°21′ ~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東西長約58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積1 6.7 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總面積的1.74%),2007年底河南總人口為9869萬人(居全國第1位)。河南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省會是鄭州。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是華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佔了四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
河南既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河南省2007年糧食產量超過1000億斤,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不僅解決了河南這一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飯問題,而且每年要外調大約200億斤糧食支援外省;河南2007年GDP突破1.5萬億,連續近十年居全國第五,僅次於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人均GDP躍居全國第16位,成為新興的經濟大省;近年來,河南工業由弱變強,2007年工業利潤超過浙江躍居全國第四,河南工業總體實力躋身全國第一陣營,成為新興的工業大省;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和鐵路通車里程均居全國第一,河南很多城市也因此而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也是全國三大期貨交易所之一,由其所形成的「鄭州價格」是世界小麥、棉花和白糖等領域的主要參考價格之一。
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雞公山、石人山、少林寺、龍門石窟、黃帝故里、殷墟和清明上河園是河南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
編輯本段二、行政區劃
鄭州市:黃河之都,黃帝故里4500000371 豫A
河南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鞏義市 | #中牟縣
開封市:東京夢華,北方水城4750000378豫B
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千年帝都,牡丹花城4710000379豫C
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祈福聖地,度假天堂4670000375豫D
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文化之都,秀美安陽4550000372豫E
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詩經淇河,生態鶴壁4580000392豫F
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浚縣 | 淇縣
新鄉市:壯美太行,風采新鄉4530000373豫G
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峽谷極品,太極之鄉4540000391豫H
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中華龍鄉,花園城市4570000393 豫J
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 范縣
許昌市:曹魏故都,宜居花城4610000374豫K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許慎故里,食品之城4620000395豫L
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黃河明珠,天鵝之城4720000398豫M
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卧龍之地,靈秀南陽4730000377豫R
卧龍區 | 宛城區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鄧州市
商丘市:三商之源,華商之都4760000370豫N
梁園區 | 睢陽區 |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永城市
信陽市:豫風楚韻,紅色信陽4640000376豫S
浉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羅山縣 | 光山縣 | #固始縣
周口市:羲皇故都,老子故里4660000394豫P
川匯區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 #項城市
駐馬店市:詩意山水,傳奇天中4630000396豫Q
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濟源市:濟水之源,愚公故里4546500391豫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