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北京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北京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發布時間: 2021-02-12 14:57:56

⑴ 北京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為什麼優越

北京位置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緯度位置優越。地處中緯度回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有適合答城市發展的冷熱、干濕都適中的氣候優勢。2.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交通發達。3.戰略位置優越。戰爭年代,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和平年代,東南平坦,適於經濟發展,城市建設。4.經濟區位優越。西有黃土高原,北有內蒙古牧區,南有華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應充盈。正是由於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國的戰略重鎮,金、元、明、清先後在此建都,新中國成立後,又一次定都北京。

⑵ 北京長期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

1.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優越。北京地處中緯度暖溫帶,地處內陸但距海不遠,這樣內的位置使北京有適合城容市發展的冷熱、干濕都適中的氣候優勢。
2.戰略位置優越。北京的地形地勢決定了北京市戰爭年代易守難攻,和平年代適宜經濟發展、城市建設。
3.經濟區位優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國黃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鄰糧、棉、油等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北抵我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牧區,這些區域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正是由於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國的戰略重鎮,金、元、明、清先後在此建都,新中國成立後,又一次定都北京。

⑶ 介紹古都北京的地理優勢

北京成為古都是因為地理位置處於一個咽喉,上克制東北,出則入渤海,下通過大運河可取江南,向西則有退路!其實戰國時 很多諸侯都在北京設立行政地方,隨著生產力發展,北京的地理的優勢也被世人發現

⑷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什麼優越之處

北京北西靠山,東南以沖擊洪積平原和華北平原相聯。自古扼守南北要沖版,北京的居庸關就是兵權家必爭之地的咽喉要道。當然,現在北京的位置是通過它的首都的地位和其連接全國方射狀的交通體現出來的!
北京的氣候優越的地方要看針對的對象,對農業:它最大的特點雨熱同期!對人最具吸引力的是四季分明,特別是秋季在秋高氣爽、天藍雲飄是去看霞一般的紅葉是氣候給北京最獨特的!這也是氣候給北京旅遊的一個資源。

⑸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

北京位來於北緯39°56′,東經源116°20′,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漫長.
北京地處太行山前的洪積平原上,地勢平坦開闊,從其位置看,三面環山的地形,軍事上易守難攻,東南距離渤海很近且有遼東 山東半島拱衛海上防禦,向東偏北出山海關可到東北地區,向西北出居庸關到我國最大牧區內蒙古,西距山西等產煤地不遠,南為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這些也是古代北京成為很多朝代國都的重要原因.
從交通看,京滬、京廣、京九、京哈、京包、京通等鐵路干線經過,也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公路網稠密,雖然不臨海 但距渤海很近,到天津新港只有一百多里,內河航運主要有京杭運河.

⑹ 北京的地理位置優勢

地理位置優勢如下:

1、地形地貌。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2、氣候環境。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

(6)北京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擴展閱讀

1、文化事業:

2018年末,共有公共圖書館24個,總藏量6701.2萬冊;檔案館18個,館藏案卷868.7萬卷件;博物館179個,其中免費開放82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20個。北京地區登記在冊的報刊總量3491種;出版社239家;互聯網出版服務單位350家等。

2、教育事業:

2018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萬人,在學研究生33.6萬人,畢業生8.7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15.6萬人,在校生58.1萬人,畢業生14.7萬人。全市成人本專科招生5.5萬人,在校生14.4萬人,畢業生6萬人。

⑺ 北京的地理位置這個地方有什麼優點

北京抄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襲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適中,沒有洪水、台風,周邊物產豐富,這些都有利於這里發展成為大都市.而且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戰亂中也沒有遭到大的破壞.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其雄踞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⑻ 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其雄踞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氣候的不同特色,不論你何時來京觀光,均有迷人的風彩。北京春秋季較短,夏冬季稍長。一月份較冷,月均氣溫-4.7℃,七月份稍
熱,月均氣溫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80天。這里地理位置顯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歷來被視為藏龍卧虎的神州寶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
「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公元前三世紀後,此地歷為秦、漢、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鎮。公元十世紀初,我國東北的契丹族建立遼朝,將這里作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興起,滅遼而建金朝,正式於此建都,定名中都,並大興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中都城在今廣安門一帶,但1215年毀於兵火。這一年,我國北方的蒙古族舉兵南下,相繼滅了金朝和避於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統一了中國。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設於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並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於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達8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在此留下了中華民族極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城的建築布局以紫禁城為中心,從南到北貫穿一條全長8公里的中軸線。其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太廟與社稷壇);街道縱橫,殿宇輝煌;壇廟神奇,園陵壯美;河湖穿繞,風光如畫。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體造型,這不僅是中國古都的典範,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北京歷來以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著稱於世。這里有天下奇觀的萬里長城,世界之最的皇宮建築群,美不勝收的古典園林,以及宏偉壯觀的壇廟、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龍慶峽、石花洞等自然景觀,和1919年「五四」運動等眾多史跡紀念地,均是讓人大飽眼福,樂而忘返的旅遊勝地。

⑼ 北京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點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其雄踞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氣候的不同特色,不論你何時來京觀光,均有迷人的風彩。北京春秋季較短,夏冬季稍長。一月份較冷,月均氣溫-4.7℃,七月份稍 熱,月均氣溫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80天。這里地理位置顯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歷來被視為藏龍卧虎的神州寶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 「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公元前三世紀後,此地歷為秦、漢、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鎮。公元十世紀初,我國東北的契丹族建立遼朝,將這里作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興起,滅遼而建金朝,正式於此建都,定名中都,並大興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中都城在今廣安門一帶,但1215年毀於兵火。這一年,我國北方的蒙古族舉兵南下,相繼滅了金朝和避於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統一了中國。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設於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並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於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達8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在此留下了中華民族極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城的建築布局以紫禁城為中心,從南到北貫穿一條全長8公里的中軸線。其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太廟與社稷壇);街道縱橫,殿宇輝煌;壇廟神奇,園陵壯美;河湖穿繞,風光如畫。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體造型,這不僅是中國古都的典範,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北京歷來以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著稱於世。這里有天下奇觀的萬里長城,世界之最的皇宮建築群,美不勝收的古典園林,以及宏偉壯觀的壇廟、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龍慶峽、石花洞等自然景觀,和1919年「五四」運動等眾多史跡紀念地,均是讓人大飽眼福,樂而忘返的旅遊勝地。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 010
郵編:100000
面積:16807平方公里
人口:1381.9萬
位置:位於華北平原北端,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區劃:下轄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懷柔區、平谷區、密雲縣、延慶縣。
景觀: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的樞紐,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⑽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

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其雄踞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氣候的不同特色,不論你何時來京觀光,均有迷人的風彩。北京春秋季較短,夏冬季稍長。一月份較冷,月均氣溫-4.7℃,七月份稍 熱,月均氣溫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80天。這里地理位置顯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歷來被視為藏龍卧虎的神州寶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 「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公元前三世紀後,此地歷為秦、漢、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鎮。公元十世紀初,我國東北的契丹族建立遼朝,將這里作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興起,滅遼而建金朝,正式於此建都,定名中都,並大興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中都城在今廣安門一帶,但1215年毀於兵火。這一年,我國北方的蒙古族舉兵南下,相繼滅了金朝和避於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統一了中國。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設於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並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於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達8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在此留下了中華民族極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城的建築布局以紫禁城為中心,從南到北貫穿一條全長8公里的中軸線。其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太廟與社稷壇);街道縱橫,殿宇輝煌;壇廟神奇,園陵壯美;河湖穿繞,風光如畫。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體造型,這不僅是中國古都的典範,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北京歷來以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著稱於世。這里有天下奇觀的萬里長城,世界之最的皇宮建築群,美不勝收的古典園林,以及宏偉壯觀的壇廟、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龍慶峽、石花洞等自然景觀,和1919年「五四」運動等眾多史跡紀念地,均是讓人大飽眼福,樂而忘返的旅遊勝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