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理位置圖
A. 香港在地球上的具體位置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北回歸線(北緯23.5°)以南,北隔深圳河與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相接,距離廣州130公里、上海1200公里。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61公里左右。 地理位置 : 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於北緯22°08'至22°35'及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 地區方格:命名為「香港一九八零方格網」,以HK80為基準的橫墨卡托投影法繪制。 磁向偏差:在一九九七年位於香港中部的磁向偏差為偏西1°54'按年向東遞增約0'。 在二○○九年位於香港中部的磁向偏差為正北偏西 2°28',按年向西遞增約 4'。
水準:所有地面水準均以「香港主水平基準」為計算根據,該基準位於「平均海平面」以下1.23米。所有水深均以 「海圖水平基準」為計算根據,該基準位於「平均海平面」以下 1.38米。 面積:1,104.32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6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維多利亞海港內41.31平方公里,香港海面總面積(包括維多利亞海港)1650.71。香港水陸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北回歸線(北緯23.5°)以南,北隔深圳河與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相接,距離廣州130公里、上海1200公里。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61公里左右。
地理位置 : 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於北緯22°08'至22°35'及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衛星圖
地區方格:命名為「香港一九八零方格網」,以HK80為基準的橫墨卡托投影法繪制。
磁向偏差:在一九九七年位於香港中部的磁向偏差為偏西1°54'按年向東遞增約0'。在二○○九年位於香港中部的磁向偏差為正北偏西 2°28',按年向西遞增約 4'。
水準:所有地面水準均以香港主要基準面為據,該基準面位於平均海面下1.23米。所有水深均以航海圖基準為據,該基準面位於平均海面1.38米。
面積:1,104.32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6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維多利亞海港內41.31平方公里,香港海面總面積(包括維多利亞海港)1650.71。香港水陸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
B. 香港和澳門的地理位置
(2)澳門的地理位置
澳門特別行政區(北緯22°11',東經113°33')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隔海東望即是香港,北方的澳門半島連接廣東珠海,而南方則是氹仔、路環和路氹城所組成的大島,屬海島市,暫未有正式的名稱。該島原為氹仔島和路環島,但在路氹連貫公路工程展開之後,因為填海和西江水流帶來大量泥沙的關系,兩島之間的海床變得越來越淺,公路旁的土地亦越來越多。當局有見及此,便有規劃地進行填海工程,而所得出來的土地就是路氹城。
C. 香港在地圖那裡
香港位於珠江口東側,背靠中國大陸,面朝南海,為珠江內河與南海交通的咽喉,南中國的門戶。 又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南海與參灣海峽之交,是亞洲及世界的航道要沖。
D. 想知道香港在中國的位置可以查閱什麼圖
香港在中國的位置可以查閱中國地圖啊,中國地圖上就很有清楚的標識的香港
E. 香港地理位置在哪裡
香港位處中國南部沿岸,北靠廣東省、西背珠江口、南向南中國海,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 [6],所處時區比協調世界時快8小時(即UTC+8)。香港北部與廣東省深圳市僅由一條深圳河相隔,南部海域與珠海市萬山群島海域連接。截至2008年2月,香港境內陸地面積為1104.27km
F. 香港的地理知識結構圖
香港(粵語: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普通話:xiāng gǎ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香港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人口約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海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習慣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氣候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度為22.8℃。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7~33℃之間;冬天涼爽而乾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5-9月間多雨,有時雨勢頗大。夏秋之間,時有台風吹襲,7-9月是香港的台風較多的季節,但由5-11月期間都有可能受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吹襲。在北太平洋西部、東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半數達到台風強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水系香港地區處於潮濕的亞熱帶環境,涇流豐富,地表水系發達。但水系作用范圍有限,無大河流。除作為香港與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門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錦田河等,絕大多數河流長度均不超過5英里,流速及流量與季節性降雨量密切相關,年中極不穩定。旱季難以維持水流或斷流,河床畢露或部分露出,濕季則極易達到滿岸水位,泛濫成災。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牛尾嶺,自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出伶仃洋。全長37公里,流域面積312.5㎞²,其中深圳一側為187.5㎞²,香港一側為125㎞²。香港境內的梧桐河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
G. 香港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於我國廣東省南端, 處於珠江出口之東, 西鄰澳門,
北接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按經緯度計算, 香港在北緯22度9
分至22度37分, 東經113度52分至114度30分。
香港原屬廣東省寶安縣, 全境包括香港本島、 九龍半島
南端及昂船洲、新界與大嶼山等二百三十五座大小島嶼, 總
面積約共一千八百三十平方公里。
香港島地勢陡峻, 太平山最高峰552米, 是全島最高山峰。
北岸與九龍半島相對; 中間為維多利亞港, 面積約六千公頃
, 吃水12米輪船可以自由進出, 是世界三個最優良天然港口
之一。港口有三個出入口處: 東邊入港水道鯉魚門; 西邊入
港水道琉璜海峽; 西北邊入港水道為汲水門。 九龍界限街以
北至深圳河以南稱北九龍, 英國租借後, 稱為新界。
新界丘陵起伏, 大霧山海拔957米, 是全區最高山峰。在
界限街以南的大陸部分,是南九龍半島。
九龍北面一帶, 山嶺連綿, 成為天然的屏障。 港九兩岸
的交通, 長期以來依靠天星小輪和油麻地公司小輪往還聯系
, 自從一九七二年八月, 耗資三億二千萬元的海底隧道工程
竣工, 啟用通車後, 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從此歷史性地連接起
來, 成為一個整體。
香港的山丘主要由花崗石和火成岩構成。 這兩類岩石通
常頗易挖掘, 可供作填海物料。 從近海地區挖掘的沙粒和礫
石, 為本港提供有用的資源。
香港的礦藏有鉛、鋅、石英、綠柱石和石墨等, 但產量
不多; 鐵礦主要在馬鞍山, 開采多年已盡, 該處礦場已於六
○年代中停產關閉。花崗石均供建築用途。
由於不斷移山填海, 市區自然景觀大變。 一些本來是花
崗石山丘, 多已夷為平地, 供作填海物料。全港已發展土地
, 約有四千公頃是填海得來的。
香港全境領域之中, 海域約佔三分之二。 由於本港的海
域, 面闊水深, 群山屏障, 是可供船隻停泊的理想海港, 所
以一直以來既是國際航運的主要通道, 又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港口之一。
H. 香港地圖
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抄,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 1103平方公里,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 300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按市區人口計算,
I. 中國地圖,澳門,香港的位置在哪兒
中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