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地理知識
1. 關於陝西地理問題
陝西有以下城市:
省轄地級市:
西安 咸陽 延安 榆林 安康 寶雞 銅川 商洛 渭南 安康 漢中 10個
省轄縣級市:
韓城 華陰 興平3個
共14個城市
祝福朋友
滿意的話請採納
2. 陝西在地理環境 、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陝西,猶如鑲嵌在中國西部腹地的一顆明珠,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8個省市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較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西部的區位之便。 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762萬人(2008年),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以上,境內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羌族等。 陝西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北山山脈、南山山脈(即秦嶺)橫斷陝西,將全省分為三部分。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秦嶺的華山、終南山、驪山、五台山(南五台)、翠華山都久負盛名。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陝北榆林的紅鹼淖。 三秦大地在國家「山川秀美」工程的指引下,早已告別黃土漫天的時代,森林覆蓋率達41.42%,遠超很多西部省份,處處山清水碧,尤其是陝北黃土高原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堪稱「北方的江南」。 陝西,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三門峽陝縣境內)為界。 陝西省地跨中國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陝北、關中屬雍州、陝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位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於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古老神秘。 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里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秦嶺
從軒轅黃帝在這里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後稷在這里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里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這里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我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
歷史文化: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里,並且修築長城,留下了我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跡;而作為革命聖地,陝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徵。 經濟:陝北土地原本貧瘠,黃土高原,因為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戰略後而生態環境完全改變,又因發現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鹽業、稀土等重要資源而迅速崛起。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晉語。 氣候:溫帶半乾旱氣候。
3. 想知道陝西的一些地理資料和問題
1 三個自然區,陝北,關中,陝南。
2 陝北在北原以北,包括榆林、延安和銅川三市區,是我省的能源化工基地,主產煤、石油、天然氣和鹽四大能源礦物。關中地處北原和秦嶺之間,人稱八百里秦川,地勢平緩,物產豐富。陝南地處秦嶺以南,包括漢中、安康和商州三市區,自然環境良好。
3 陝北屬於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層厚度一般為200至400米。關中是陝西的糧食主產地,屬於平原地帶。陝南屬於南方丘陵地勢,多山。
4 陝西四季分明。陝南和關中雨水較豐富,陝北較乾旱,平均氣溫最高接近四十攝氏度,最低可達零下五至十攝氏度。
5 基本同4.
6 陝北乾旱黃土層,低矮旱生植被,退耕還林後,植被覆蓋面積增大。關中北半球溫濕氣候,闊葉林植被。陝南山高林茂,自然環境優美。
7 陝北小麥、土豆、玉米。關中小麥、玉米、蘋果、獼猴桃等等。陝南水稻、油菜等等。
8 全省基本上都為一年兩熟,夏收小麥秋收玉米。
9 陝北同2。關中主要是工業企業。陝南主要是稀有金屬。
10 每個市均有工業局,領導全市的工礦企業。
11 陝西的高速公路發展很快,西寶、西榆、西漢等等,南北縱橫,鐵路有寶成、隴海、西榆等,公路四通八達。其中關中由於地勢平緩交通最發達。陝北和陝南相對較差。
12 沒有明顯制約,陝南和陝北主要考慮地勢影響。
13 陝北主要由於能源開采對環境污染較大。關中由於工廠企業和人口眾多,工業污染和生活垃圾較大。陝南自然環境最好,污染較少。
建議在網路上直接輸入陝西,介紹很詳細,我說的太簡略。還有每一個城市的詳細介紹,包括你想知道的一切。
我積累的陝西知識快被你掏空了!
4. 陝西鄉土地理
陝西(Shaanxi),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版古都西安。地理位置介於權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早在8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生活在這里。
5. 學習陝西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特產歷史古跡旅遊景點買什麼書
中國旅遊地圖冊有各省的詳細介紹,囊括景點、古跡、氣候、地理位置等知識。
6. 詳細的介紹一下陝西的地理特徵
陝西省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
北部是黃土高原區,海拔900—1900米,總面積8.22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40%。
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850米,總面積4.9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區,海拔1000—3000米,總面積7.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36%。
在陝西境內有許多著名峰嶺,如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驪山,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
(6)陝西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陝西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性突出,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其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種子植物3300種,佔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葯用植物近800種,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渭北是中國主要的優質綠色蘋果出產地,陝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陝西境內分布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役肉兼用的秦川牛和小型驢改良的重要父本驢種關中驢聞名,良種奶山羊量居中國之首。
陝西省是中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世界上有用的160種主要礦種中,陝西已發現138種(含亞礦種),已探明儲量的有93種,產地達510多處。儲量在中國居前3位的有鉬、汞、錸、鈦、金、煤、藍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岩及化工灰岩、鋁土礦和耐火黏土。
7. 陝西西安人文地理歷史常識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台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盪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
流行於陝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流傳於戶縣鍾馗故里的儺舞跳鍾馗,是中國戲曲舞蹈的活化石,儺是中醫的鼻祖。
西安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文化遺存具有資源密度大、保存好、級別高的特點,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的155個基本類型中,西安旅遊資源占據89個。
西安周圍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漢、唐四大都城遺址,西漢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鍾鼓樓、古城牆等古建築700多處。
(7)陝西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牆、鍾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
8. 陝西的地理概括。
陝西省位於我國中部,處於東經105度29分至110度15分、北緯31度42分至39度35分之間,是我國的內陸省之一,60%的面積屬於黃河流域。全省東西寬約150——500公里,南北長約870公里,與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湖北、河南等七個省區毗鄰,成為連接西北、西南的天然樞紐。隨著我國經濟開發的戰略重點由東向西逐步轉移,陝西將處於承東起西的重要地位。
陝西的地貌
陝西地貌總的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向東呈傾斜狀。北部為黃土高原,南部為秦巴山地,中部為關中平原。
陝北黃土高原東以黃河為界,南北兩面以省界為限,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5%,海拔900米——1500米。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形成典型的原、梁、峁、溝等黃土地形。
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平原海拔520米。關中平原以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著稱,號稱「八百里秦川」,是陝西的主要農業基地。
秦巴山地由秦嶺、大巴山組成,中隔漢水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海拔1500——3000米,地貌結構別具一格。漢江谷地中是許多低山丘陵盆地,為陝南「糧倉」和全省亞熱帶資源寶庫,有「小江南」之稱。
陝西*秦*三秦
陝西: 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陳原」(今河南陝縣西南)為界,原東為周公封地,原西由召公管轄。後人遂稱陝原以東為「陝東」,陝原以西為「陝西」。「陝東」這一帶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被「河南」這一稱呼所取代。以行政區命名始於唐朝「安史之亂」以後,設陝西行中書省,明清為陝西省,一直沿用至今。
秦: 「秦」最早為古代部落名。春秋時為國名,多城在雍(陝西省鳳翔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都陝西省咸陽市,國號也為秦。漢以後,西域人稱中國為「秦」,西方國家曾稱中國為「支那」,即「秦」之變音。秦作為陝西的簡稱最早是因陝西為戰國時秦地而得名。
三秦: 秦亡以後,項羽以其軍事優勢逼使劉邦退居陝南漢中為「漢王」,然後三分秦故地關中賞賜部下大將。項羽將秦降將章邯封為「雍王」,領地為今陝西咸陽以東地區;封董翳為翟王,領地為陝西關中北部地區,合稱「三秦」。所以「三秦」之稱原指陝西關中及西部和北部地區,後來逐漸變成陝西的別稱,一直沿用至今。
=================================================
陝西地理概況
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的黃河中游,地處北緯31°-39°35'東京105°29'-111°15',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接壤。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約200-500公里,土地總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145%。因位於陝原以西,故名"陝西"。
陝西境內山塬起伏,河川縱橫,地形復雜。其本特徵是:南北高,中間低。以北山和秦嶺為界,全省可分為陝北高原、關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三大地貌區。
陝北黃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45%。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公里,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公里,南北寬120-180公里,海拔1000-3000米。巴山們於本省最南部,長約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農產豐富。
陝西地處內陸中緯度地帶,形成顯著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從北到南跨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
9. 陝西的地理位置能介紹一下嗎
陝西
陝西省地理位置
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的黃河中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和北緯31°42′~39°35′之間,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甘肅、寧夏,北鄰內蒙古,南連四川、重慶,東南與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嶺為界南北河流分屬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涇河、洛河、無定河和漢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中耕地面積415.4萬公頃,園地面積68.1萬公頃,林地面積1020.3萬公頃,草地面積313.4萬公頃,其它農用地30.3萬公頃,未利用土地面積130.8萬公頃。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積741.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36.0%;高原面積926.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5.0%;平原面積391.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0%。
陝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16攝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陝西地型地貌】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陝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公里,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物產豐富。
【陝北高原】 陝北黃土高原位於「北山」以北,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構成的古地形基礎上,覆蓋新生代紅土和很厚的黃土層,再經過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蝕而形成的。基本地貌類型是黃土塬、梁、峁、溝、塬,是黃土高原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後留存下來的高原面。梁、峁,是黃土塬經溝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黃土丘陵,或是與黃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繼承關系。溝大都是流水集中進行線狀侵蝕並伴以滑塌、瀉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