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慶陽地理環境

慶陽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2 11:40:59

⑴ 慶城縣的地理環境

慶城縣境內主要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7大類:油料植物有100多種,如文冠果(木瓜)、蒼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纖維和造紙原料植物約近百種,如羅布麻、浪麻、龍須草、馬蓮、芨芨草等;澱粉及釀造類植物20多種,如橡子、沙棗、蕨根、魔芋、沙米、土茯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檢皮類有20多種,如檢皮櫟、五倍子、槐、貓屎瓜等;野生果類100多種,如中華獼猴桃、櫻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葯材951種,有大黃、當歸、甘草、紅黃芪、鎖陽、肉蓯蓉、天麻等;特種食用植物10多種,其中比較名貴的野生植物有發菜、蕨菜、木耳、蕨麻、黃花菜、地軟、羊肚、蘑菇、鹿角等。
慶城縣境內有野生動物650多種。其中:兩棲動物24種,爬行動物57種,鳥類441種,哺乳動物137種。主要有大熊貓、金絲猴、麝、猞猁、掃雪、梅花鹿、馬鹿、麝進等。野生動物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動物有90多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24種,二類保護的24種,三類保護的4011種。 截至2010年,慶陽市煤層氣預測儲量13588億立方米,煤碳預測儲量2360億噸。其中,慶城縣煤層氣預測儲量6230億立方米,煤碳儲量10億噸。
慶城縣是陝、甘、寧地區最大的石油、天然氣開發基地。境內探明石油儲量4.3億噸,有油井2700多口,年產原油150萬噸以上,是長慶油田原油主產區。

⑵ 慶陽市氣象氣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條件詳細狀況

慶陽市屬黃河中游內陸地區。介於東經106°20′至108°45′與北緯35°15′至37°10′之間。東倚子午嶺,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盤山,東、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緩,故有「盆地」之稱。區內東西之間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遠古以來,經過地質不斷運動和變遷,使雄渾的黃土地貌千姿百態,風格獨特。古生代陸地從汪洋中隆起,隴東出現丘陵。中生代沉積成我國西北最大的慶陽湖盆,涉及陝、甘、寧、蒙,浩瀚遼闊。第四紀陸地不斷抬升,更新世的大風,席捲黃土,鋪天蓋地,覆積成厚達百餘米的黃土高原,全新世,黃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剝蝕切割,形成現存的高原、溝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巒、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為中南部黃土高原溝壑區,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和東部黃土低山丘陵區。全市海拔相對高差1204米,北部馬家大山最高為2089米,南部政平河灘最低為885米。
中南部平均海拔1400米,遍布著數十條原面,自然景觀奇特。臨川仰視,兩邊疑是山巒,登山極目,卻是廣闊平原。其中面積在10萬畝以上的大原有12條,最大的董志原總面積136萬畝,平疇沃野,廣袤無際,土層深厚,質地松軟,是農作物主產區,被稱為馳名遐邇的「隴東糧倉」。有文人賦詩贊頌「董志原頭顯奇觀,茫茫平原遠接天,麥帶金波連雲涌,樹幻綠舟逐浪翻」。地處董志原西邊的南小河溝是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試驗地,已建成山巒青翠起伏、溝壑綠樹成蔭、水庫魚鴨往來的風景區,被贊譽為「鑲嵌在黃土高原的一塊翡翠」,有「東湖碧水洗曉月,南溝紅葉染夕陽」的聯句。
西北部海拔為1500—2000米,黃土丘陵綿延起伏,總面積7547平方公里,土地遼闊,植被稀疏,有「山童水劣,世罕漁樵」之喻。人口密度平均26人/平方公里,千溝石壑,交錯密布,偶爾現村落,繞山見人面。蕭關古道,南北貫穿。山樑峁巔,多見烽燧古堡,為歷代軍事要地。並有山城堡、河連灣等許多著名的革命遺址。寬闊的草地牧場,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基本保障,荒坡綠窪,羊群出沒。眾多的嶺谷掌灘、河谷川地、溝間平台及山地梯田,為在艱苦氣候環境下發展多元化農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和煤炭資源,地上有林立的油田鑽塔和縱橫舒展的輸油管網。昔日「穿衣靠皮子,吃飯靠糜子,行路靠驢子」的塞下故地,而今已成為全市畜牧業、油料主產區和石油化工基地。
東部縱跨南北的子午嶺,海拔約1500—1700米,總面積4187平方公里,山勢巍峨壯美,風光秀麗宜人,森林茂密,蒼翠起伏,為黃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區,被稱作隴東的「綠色水庫」。秦直道南北縱貫,戰國秦長城東西橫穿,雕令松濤、古堡落日、直道林蔭、魚亂月影、鹿鳴翠谷、雙塔曦照、鳳川飛鷺、太白清風為林區八大勝景。林緣過度地帶,梁峁縱橫,山巒交織,草地牧場,農牧兼作,既有稚童揮鞭牧牛羊的草原風光,也可飲賞老農扶犁唱民謠的田園情趣。地處子午嶺東麓的合水縣太白鄉的山青水秀,灘塗寬闊,適產水稻,魚塘鴨池亦隨處可見,素稱「隴東小江南」。
境內河流主要有馬蓮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蘆河5條河流,較大的支流27條,數十條河溪纏壑繞溝,縱橫貫穿,注入涇河、洛河,匯於黃河。順流而形成的灘地、川地和河谷坡地,具有良好的農作物生長條件。攔河而築的一座座水庫、塘壩,呈銀線串明珠的景象,分布於各川地灌區。其中以巴家嘴水庫為最,被稱為慶陽地區的「水上公園」。

⑶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處於平原還是山溝 我想知道那裡的地理位置,是處於平原還是處於山溝狀態。。

縣城山溝也有平原

⑷ 慶陽地理條件能種植人參嗎

慶陽位於我國西部內陸,降水少,氣候乾燥,不適合種植人參。

一、人參多生長在具回有答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二、慶陽市屬大陸性氣候,冬季常吹西北風,夏季多行東南風,冬冷常睛,夏熱豐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間。氣溫南部高於北部,年平均氣溫9.5—10.7℃,無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發量為520毫米,總體呈乾旱、溫和、光富的特點。

⑸ 慶陽市的地理位置在哪

慶陽地區位於甘肅最東端,東南部與陝西毗鄰,西北部與寧夏和平涼接壤。全區轄西峰市及慶陽、華池、寧縣、鎮原、合水、正寧、環縣等七縣。
全區總面積27,119平方公里,人口224萬。慶陽屬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梁塬地貌發育,有「隴東盆地」之稱。境內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雨量480一66o毫米,年均氣溫7—10℃,海拔在885—2082米之間。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夏商時期屬雍州。軒轅皇帝曾在此活動,周朝先祖在此興業,創造了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慶陽有各類文化遺存2700餘處,館藏文物l萬多件。慶陽的傳統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絢麗多彩、皮影、剪紙、隴東道情、民歌堪稱「四絕」,其古樸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到慶陽旅遊,主要參觀歷史文化遺跡,黃土高坡民俗和民間工藝美術。慶陽是甘肅交通的發樣地,交通歷史悠久。
新中國成立後,公路交通發展迅速、逐步形成干支交錯的網路體系。國道312線和309線在板橋交又通過、省道吳風公路縱貫南北、西峰汽車站是國家—級客運汽車站,客運范圍涉及陝、七、寧等省(區),日發班車70多班次,營運總里程 5,294公里。據統計。全區共有公路總里程3,260公里,民用車輛24萬輛。

⑹ 誰了解慶陽

慶陽不錯,來我在那待過三年自,是個挺舒服的小城市。最有名的應該算是香包了,記得每年還有個香包節,很熱鬧。
慶陽包括七縣一區(合水縣,華池縣,鎮遠縣,寧縣,慶城縣,環縣,正寧縣,西峰區),位於甘肅的最東面,南臨陝西,氣候適宜。是個革命老區,至今還有很多革命遺址。

⑺ 甘肅平涼和慶陽的地理環境怎麼樣

早上好!
平涼處於黃土高原邊緣地區,以山地為主,整個地區的綠化面積在30%左右,其中又以版華亭縣最高權36.7%。降水充足,年降水量在600-800毫升,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平涼的自然生態旅遊景點比較多,比如崆峒山,崇信的龍泉寺,華亭的米家溝生態園林等。慶陽絕大部分處於黃土高原地區,西峰區以南的地區降水是比較充足的,年降水量在400-600毫升,但是偏北地區就不怎麼樣了,尤其是華池縣,最近好幾年的降水量都小於50毫升,旱災頻繁發生。相對平涼地區來說,慶陽地區的綠化面積相對較少,北部處於中溫帶季風氣候,南部依然是暖溫帶季風氣候。慶陽地區的人文景點比較好,比如北石窟寺,再加上慶陽原本是革命老區。但慶陽的自然旅遊景點就不怎麼好了,比如小崆峒吧,不要說和崆峒山比了,就是連華亭和崇信交界處的野林都比不過啊。還有南小河溝等,綠化面積也是相當小的。

⑻ 慶陽這一帶地理位置區域是怎樣的

由於這一帶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文明底蘊,當其他地區的古文化被後世文化層層覆蓋而淹沒時,這里卻有幸地由於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交通閉塞而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⑼ 慶陽位於甘肅的什麼地理位置

慶陽市位於來甘肅東部,自習稱「隴東」。總面積27119平方公里,海拔885—2082米,年降水量480—660毫米,年平均氣溫7—10℃,無霜期140—180天。全市轄7縣1區,146個鄉鎮。慶陽是一塊神奇的高天厚土。慶陽地處祖國大西北、陝甘寧三省的交會處,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56萬,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縣七縣和西峰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與2082米之間。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全境有10萬畝以上大塬12條,面積382萬畝。董志塬平疇沃野,一望無垠,有13627畝,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原面,堪稱「天下黃土第一原」。子午嶺的400多萬畝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國道211、省道202兩條主幹線縱貫南北。國道309、省道303線橫穿東西,構成「兩縱兩橫」公路主骨架。供電、通訊和廣播電視三大網路覆蓋全境。

⑽ 慶陽地理位置民俗民風,特產

慶陽位於北緯35°14′28″—37°9′13″之間,海拔1100米–1600米,
屬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版
環縣是慶陽地區乃至權甘肅省蕎麥的主產區
受黃土高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影響,慶陽所產的黃花菜色澤淺黃或金黃,質地新鮮無雜物,條身緊長均勻粗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