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地理位置
① 廣西南寧在地圖上的位置在哪裡
南寧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內面向東南亞、背靠容大西南,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是華南沿海和西南腹地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及東南亞經濟圈的連接點,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
南寧(壯文:Nanzningz),簡稱邕,古稱邕州,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華南地區特大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
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壯族是世代居住在本地的土著民族。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有「綠城」的美譽。南寧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2014年10月3日至2014年10月12日,南寧成功舉辦了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成為在天津之後中國第二個舉辦世界體操錦標賽的城市。
② 南寧市在哪個省哪個方位
南寧,位來於中國廣西南部,地處自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介於北緯22°12′-23°32′,東經107°45′-108°51′之間。南寧地理位置優越,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面向東南亞,北靠大西南,東臨粵港澳,西接印度半島,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邕江穿城而過,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
③ 南寧在什麼地方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第一大城市,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是紅豆的故鄉,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古稱邕州,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居住著壯、漢、苗、瑤等36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為666.16萬,其中市區人口為344萬人。南寧別稱綠城、鳳凰城、五象城。
南寧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南寧地理位置優越,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西接印度半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具有「兩近兩沿」的特點。「兩近」:一是近海,距欽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僅148公里、156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邊,距中越邊境的東興市、憑祥市只有204公里和230公里。「兩沿」:一是沿鐵路線,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鐵路在南寧交匯,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幹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後,1000噸級內河船舶可以從南寧直達港澳。南寧市對廣西沿海城市發揮著中心城市的依託作用,對華南、西南經濟圈發揮著樞紐城市的連接作用,對東南亞各國發揮著中國前沿城市的開放作用。
南寧市區域構造位於大瑤山—西大明山隆起帶、大明山—南丹褶斷帶與欽州、防城褶斷帶交匯處。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中,經歷多期沉積作用、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地質構造特徵別具一格,從而形成與之相關的各類礦產。至2004年底,已發現礦產63種,主要有能源礦產褐煤、無煙煤、石煤、地熱(熱礦水),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釩、鈦,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鋁土礦、鎳、鈷、鎢、鉍、鉬、銻,貴金屬礦產金、銀,稀有金屬礦產獨居石,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磷、硫鐵礦、芒硝、砷、泥炭、重晶石,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螢石、耐火黏土,建材和其他非金屬礦產壓電水晶、熔煉水晶、滑石、葉蠟石、石膏、水泥用石灰岩、建築石料石灰岩、高嶺土、膨潤土、陶粒用黏土、磚瓦用黏土、玻璃用砂、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砂岩、粉石英、水泥配料黏土、磚瓦用泥(頁)岩、水泥配料頁岩、飾面花崗岩、石料花崗岩、凝灰岩、方解石、硅質岩、建築用砂(河砂),水氣礦產礦泉水等。全市共有礦床、礦點590處。其中:大型礦床9處,中型礦床28處,小型礦床232處,礦點321處。優勢礦產有鎢、銀、釩、銅、金、石灰岩、花崗岩、芒硝、耐火黏土、滑石、水晶、砂岩等,平勢礦產有煤、錳、鋁、鉛、鋅、硫鐵礦、膨潤土、高嶺土、石膏等。
南寧市水資源較為豐富。南寧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毫米~1753毫米之間,其中南寧市區為1310毫米,上林縣為1753.2毫米。南寧市轄區河系發達,河流眾多,流域集水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鬱江、右江、左江、武鳴河、八尺江、清水河、良鳳江、香山河、東班江、沙江、鎮龍江等39條。最大的河流是鬱江,流過南寧市區、邕寧縣、橫縣。右江的下游經過隆安縣,在南寧市宋村附近與左江匯合形成鬱江。鬱江(南寧水文站)平均天然徑流量397億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382.5億立方米。熔岩地區地下伏流發育,地下水資源豐富,根據地下水調查和分析,南寧市轄區多年平均地下水量模數為每平方公里11.1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補給量為25億立方米。地表徑流為15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556億立方米左右。各江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較少,絕大多數測站均為每立方米0.1公斤~0.5公斤。
④ 南寧屬於中國的哪個方位
南寧,位於中國廣西南部,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介於北緯22°12′-23°回32′,東經107°45′-108°51′之間答。南寧地理位置優越,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
⑤ 南寧的地理位置
南寧位於廣西中南部,是
廣西壯族自治區
的首府,大致位於東經108度,北緯22度。
是回
廣西高速公路
網的樞紐,過境主要有答高速桂海高速(桂林—柳州—南寧—北海—往廣東)、南梧高速(南寧—梧州,往廣東)、
南百
高速(南寧—百色)、都南高速(南寧—都安—往貴州)、
南友高速
(南寧—
友誼關
,出境越南),其中桂海高速南段(
南北高速
)可接欽防高速(欽州—
防城港
),欽州、防城港、北海為廣西三大出海口,大西南的出海物資由此三地出海。
經過南寧的主要鐵路線為
南昆線
、
湘桂線
,其中南昆線是連接廣西與大西南的重要紐帶,湘桂線是連接廣西與華中、華北的重要通道。
水運相對較弱,南寧被
邕江
從中間穿過,但邕江的航運並不十分發達,故水運對南寧的影響力小。
南寧作為
中國東盟
的開會地,近些年得到了十足的發展,已經逐漸擺脫了以往的落後局面,同時能夠繼續保持其綠化(南寧稱為「綠城」),是十分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
不好意思,說多了一些,主要因為我是南寧人,想為家鄉做點宣傳。以上全手打,均為我多年居住南寧所了解到的情況,很真實,希望你能喜歡。
⑥ 南寧在哪裡
地理位置
南寧地區為廣西邊關疆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地處東經106 33--109 36,北緯21 36--24 02之間。中部邊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轄縣,東及東北部毗鄰玉林、柳州兩地區,西北面與河池、百色兩地區相連,南部與欽州地區接壤,西南面的龍州、大新、寧明、憑祥四縣市與越南交界。國境線全長533公里,占廣西陸地與越南接壤國境線總長度的83.7%,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陸上通道,也是我國大西南經廣西北部灣出海的必經之地。
人口 面積
全地區轄憑祥市、橫縣、賓陽、上林、隆安、馬山、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州12個縣,47個鎮,125個鄉,1771個村民委員會,33469個村民小組。地區行政公署設於廣西首府南寧市。全地區總人口543.8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66.06萬人,點總人口的67.3%。有壯、瑤、苗、侗等20個少數民族。全地區東西寬313公里。南北長292公里,土地面積2956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4人。
自然地理
南寧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濕潤多雨,年均氣溫20.3 --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275--1579小時。境內山嶽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山丘為主體山地佔總面積512.7%,丘陵佔10.1%,平地佔28.1%。境內山脈和河谷呈西北--東南走向,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右江和鬱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東北部的大明山為境內最高峰,海拔1760米。全地區集雨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3條,河流面積為92400平方公里。左、右江水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達84萬千瓦,其中可供開發41萬千瓦,水力發電有很大潛力。目前全地區共有大中小型水電站1266座,裝機容量10.57萬千瓦,年發電量3.68億千瓦時。
自然資源
由於地貌類型多樣,生態環境層次復雜,自然資源及物產資源極為豐富,是廣西熱帶、亞熱帶動植物資源種類最富集的地區。森林面積49.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6.0%,有十多處原始森林和珍衡動物生長地點列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保護區,較大的有隆安龍虎山自然保護區龍州的弄崗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等。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白頭葉猴、雲豹、冠斑犀等37種;野生植物種類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礦種齊全,分布廣,是有色金屬富礦區。目前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31種。突出優勢的礦種有錳、膨潤士、石灰石、鎢、鐵、煤、重晶石、大理石、鈾、釩金等,其中錳礦儲量1.49億噸,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居廣西首位;膨潤士7億多噸,居世界第一。礦產資源是本地區的一大潛在優勢,開采前景十分可觀。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南寧地區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完美,山水廳麗多次,有較突出的南亞熱帶自然風光特色的山水資源優勢,加上四季溫暖宜人,花果芳香,以及邊陲的民族風情和邊塞的文物古跡,構成多彩多姿的旅遊資源。現主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寧明花山崖壁畫,自治區級自然風景區龍虎山、型崗延期保護區,三層迭落、氣勢磅礴的大新德天瀑布,結構精七的崇左歸龍斜塔和風景秀麗的石景林,名聞中外,歷史悠久的邊陲名關友誼關等。
經濟與社會發展
農業
農業是本地區發展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1995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20194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3.8%,比1990年增長58.9%,「八五」時期年平均增長9.7%。全地區糧食作物面積占總播種65.2%,糧食總產量171.9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油料、烤煙、黃豆等。其中甘蔗為本地區的優勢,全年種植面積128930公參見,產量為732萬噸,是自治區甘蔗重要產區。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年豬、牛、羊肉產量17.56萬噸,水產品產量4.96萬噸。大宗農林特產主要有優質大米、茶葉、八角、茴油、桂皮、松脂,並盛產荔 枝、龍眼、香蕉、菠蘿、柑橙等名優特水果。
工業
工業主要依託自身資源發展。1995年工業總值31765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22.4%.「八五」時期年平均增長23.5%。製糖、建材工業是本地區的支柱產業。目前共有33家水泥企業,年產普通硅酸鹽水泥274.13萬噸;白水泥8.18萬噸,是全國最大的白水泥生產基地;全地區有機製糖廠24家,日榨能力為62000噸,1995/1996年榨季糖產量76.81萬噸,為全國、廣西主要糖業生產基地。
交通、郵電
南寧地區具有沿海、沿江、沿邊、沿線「四沿」的區位優勢,是大西南出海和通往東南亞各國最便捷的通道。湘桂、黎湛鐵路、南昆鐵路穿越本地區7個縣(市),邕江航運可直通6個縣,交通條件十分便利。1995年全地區共有公路干線13條,通車里程6055公里,172個鄉(鎮)全部通車,78.9%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全年貨運周轉量273036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162176萬人公里。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全地區擁有郵電局、所182個,郵路總長3317公里,擁有電話機37778部,平均每萬人擁有電話機69部;郵電業務總量(90年不變價)9604萬元。目前全地區十二個縣(市)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無線尋呼機等業務,並已並入南寧本地電話網。
內外貿易
1995年,全地區有商業網點71531個,從業人員97779人,平均每萬人擁有商業網點132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319萬元,外貿收購總值21481萬元。本地區地處中越邊境,有憑祥、寧明、大新、龍州四縣(市)與越南接壤,共設有11個邊境口岸、13個邊貿互市點。1992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憑祥市為對外開放城市後,國內外客商紛紛前來投資經營,邊境貿易日益興旺,1995年邊貿成交總額達11.56億元,比上年增長27.8%。
科學 教育 文化 衛生
1995年,全地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8011人,其中高、中級職稱23380人,有26項科技成果獲自治區級、地區級獎。全地區共有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39117人,小學生74977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5%。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傳統的民間藝術節主要有壯族「三月三」歌圩等。全地區擁有醫院208個,醫院病床7629張,衛生技術人員10733人,其中醫生5229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0人。
物產介紹
南寧地區水果資源簡介 南寧地區位於廣西西南部,總面積2.97萬平方公里,轄12個縣(市),西南部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接壤,有11個口岸和13個邊貿互市點。南寧地區具有沿邊、沿江、沿鐵路、沿首府、近海港的區位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湘桂、黎湛、南昆鐵路等於線通過本地區7個縣,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昆明、湛江、防城港、河內。全地區全部鄉鎮均通汽車,公路網路健全。 南寧地區位於亞熱帶地區,常年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1.6℃適宜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的生長。到1998年底,全地區共有水果面積191.36萬畝,其中龍眼79.48萬畝,荔枝17.05萬畝,香蕉9.34萬畝,預計99年,產量可分別達到7.23萬噸、1.33萬噸、12.0萬噸。
⑦ 廣西南寧的地理位置
南寧,簡稱「邕」,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全區政治、經濟、交通、科教文衛內、金融和信容息中心,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南寧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位於廣西的西南部,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也是西部唯一的沿海省會城市,擁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稅收等多項優惠待遇。南寧素有「中國綠城」的美譽,是「聯合國人居獎」獲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一年一度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享譽中外,讓南寧成為了「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
⑧ 南寧的地理坐標是什麼
南寧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08°22′,北緯22°48′。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盟十國國際大通道、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帶、西南出海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永久舉辦地,國家「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也是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南寧建制於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至今已有1700年歷史。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全市下轄7區、5縣,面積2.2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5.5萬人。
(8)南寧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南寧地形地貌
南寧市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這個盆地向東開口,南、北、西三面均為山地圍繞,北為高峰嶺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鳳凰山(西大明山東部山地)。
形成了西起鳳凰山,東至青秀山的長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為各河流集中地點,右江從西北來,左江從西南來,良鳳江從南來,心圩江從北來,組成向心水系。
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匯口處,南北兩邊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線,把長形河谷、盆地分割成兩個小盆地,一是以南寧市區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壇洛鎮為中心的侵蝕――溶蝕盆地。
⑨ 廣西的地理位置怎樣
廣西地來處祖國南部。南臨北部灣源,與海南省隔海相望,東連廣東,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鄰雲南,西南與越南毗鄰。陸地區域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2.5%,居各省區市第9位。
⑩ 廣西南寧:地理位置與風土人情
一、廣西南寧的地理位置
廣西南寧,別稱綠城、邕城、南方水城、五象城,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廣西南寧的位置處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偏西方向,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2′,北緯22°48′。
二、廣西南寧的風土人情
廣西南寧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廣西南寧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回族、滿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築形態各異,特色鮮明,風俗也多種多樣。
炮龍節是南寧賓陽特色的的傳統節日。傳統炮龍年年舞,年年傳統舞炮龍。炮龍節是漢族和壯族兩家人的文化融合,產生的民間節慶。
「火獅節」是南寧民間的稱呼,屆時雁江鎮每條街都會派出一條獅,到家家戶戶拜年。各家各戶也准備了很多鞭炮和紅包迎接舞獅,古色古香的的街道,紅紅火火的炮花,場面足以媲美賓陽的炮龍節。
(10)南寧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廣西南寧的歷史變化:
南寧自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誕生之日起,1700年間城市經歷了幾次遷移與發展:從邕州古城、晉城、唐城、宋城到新南寧。
1、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晉興郡誕生,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郡治所、縣治所初始就設在邕州古城即平南村一帶。
2、晉興郡治、縣治便從邕江南岸逐漸向北岸地勢較高的凌鐵村遷移並建設新城,史料稱新城為「晉城」,晉城沒有城牆,范圍很小不足半平方公里。
3、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開始,在「晉城」東北重建新城,唐城一直到北宋皇祐初年(1049年)仍存在。
4、宋嘉佑年間(1056-1063年)劉初任邕州太守,便在離唐城西北約1公里的五花嶺一帶開始建新城。從明代開始,「宋城」的外圍逐步拓展為城區。
5、解放後,城區的發展均是以宋城為基礎形成的舊城區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擴展,城區范圍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