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地理環境介紹1012
1. 五常米有什麼特點
五常稻花香大米來(五常大自米)是黑龍江五常市種植的一種稻花香水稻生產的大米。
五常稻花香大米成飯食味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選,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
五常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飯粒油亮、香味濃郁,水稻中干物質積累多,營養成分高,可速溶解的雙鏈糖含量高,所以吃起來香甜。另外由於支鏈澱粉含量高,米飯油性大,如果將一碗米飯倒進另一碗里,空碗內掛滿油珠,連一顆飯粒都掛不上。米飯清淡略甜、綿軟略黏、芳香爽口。
值得選擇注意:1看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2. 描寫黑龍江五常的作文
五常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其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飯粒油亮、香味濃 五常大米郁,素有「貢米」之稱。說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當是大米。五常在黑龍江省的最南部,距離哈爾濱120公里左右,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五常原名歡喜嶺,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其「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韻,又體現了城市文化品位。真可謂古為今用,別有一番韻味,面積7512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田超百萬畝的縣級市之一。國際權威人士說,在同緯度地區五常的水稻第一位。分布緝工光繼叱荒癸維含哩五常市地處黑龍江省南部,屬於中溫帶大陸氣候,無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時。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系縱橫。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種植的成熟期長的優質晚熟品種的水稻,使五常大米與眾不同的特點。 五常稻花香米五常山清水秀,更是魚米之鄉。從市場上高聲叫賣「真正五常大米」的吆喝聲中,人們一定會深深地體會到五常大米在全國的知名度。「泰國香米出福水,中國香米出五常」。五常市是典型農業大縣(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十大先進縣之一,是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水稻面積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爾濱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產大米而名聞天下,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五常大米的品質可謂上乘,米粒均勻,色澤光亮,醇厚綿長,芳香四溢。這甘美的口味緣於五常山泉澆灌,盆地沃土和優良的品種及先進的栽培技術。特點五常大米受產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干物質積累多,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宜。五常大米成飯食味 清淡略甜,棉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選。五常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明;飯粒油亮,香味濃郁,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貢米」之稱。中國名牌產品評選活動是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共同組織的,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名牌產品評選機構。五常市是我國著名的大米產區,其良好的自然環境、悠久的種植歷史及先進的生產技術,造就了五常大米的優良品質。為充分發揮五常大米的品牌優勢,據悉,「五常大米」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證明商標。為依法制止商販假冒「五常大米」現象,五常市大米協會在哈爾濱市工商局指導下,於1997年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可保護原產地名稱的證明商標,2000年得到受理,今年7月21日獲正式核准注冊。據介紹,根據產品的品質特徵,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五常大米」證明商標使用地域作了明確劃定:溪浪河、拉林河流域至紅旗鄉西城子村以東,葦沙河以西,磨盤山以北,碩大戶山以南。這個范圍覆蓋了五常市150萬畝大米產區。據了解,中國名牌產品評選活動是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共同組織的,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名牌產品評選機構。 2001年,五常市開始整合稻米資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劃定產區所產稻穀,集中打「五常大米」一個品牌,根據不同品種,分別注冊「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個商品名稱,同時對全市稻米產業實行規范管理,從而使「五常大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達4億多公斤。五常大米名揚天下五常最著名的當是大米。五常在黑龍江省的最南部,距離哈爾濱120公里左右,屬於哈爾濱管轄的一個縣級市,面積7512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田超百萬畝的縣級市之一。國際權威人士說,在同緯度地區五常的水稻第一位。五常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其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飯粒油亮、香味濃郁,素有「貢米」之稱。五常市不斷開發水稻新品種,先後培育了「松粳二號」、「五稻三號」和「五優稻一號」等品種,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五優稻一號」因其獨特口味,成為國內第一個被「美國綠色營養食品協會」認證為達標產品水稻品種。水土好,米才好五常市在哈爾濱市南部120公里處,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開口的盆地之內。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尤其是水稻灌漿成熟的8月和9月,風和日麗,光照充足,白天熱,晚上涼,晝夜溫差大,使水稻的成熟期相當集中,老百姓管這叫「上得急」。五常水稻中干物質積累多,大米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因此,五常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五常大米在國內市場一直很有名氣。五常大米功效大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雖不是很高,但因人們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湯沖奶粉或給嬰兒作輔助飲食都是比較理想的。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認為多食能令「強身好顏色」。
3. 中國黑龍龍五常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在中國的雞頭位置,
黑龍江也是一個雞型,
五常市。
在中國東北部,
4. 五常的自然地理
地形是由山區平串抄原的過渡帶。因此,地貌輪廓嚴格受構造控制,地貌單元呈過渡狀分布。
地貌的另一主要特徵是內外力造成的地貌單元非常明顯。中山地貌是地殼運動隆起產生的,而丘陵地貌則是外力剝蝕的結果。境內各類地貌,明顯地反映出地貌的產生、發展、演變過程中內外力的互相作用。
5. 清朝早期的五常介紹
據20世紀30年代的老藝人口述,清朝時期五常境內就有畫畫的藝人,他們不是出售繪畫藝術作品,而是在生活用具上畫些花鳥、人物肖像等,比如在門窗、屏風、箱、櫃上畫這些內容。有的在畫面上還有題字,如「家居富貴春常在」、「富貴花開一品紅」、「百鳥鳴春」等吉祥語。當時人們把這些藝人稱為「畫匠」。
民國時期,畫箱畫櫃的「畫匠」,在五常縣的城鄉都有,人數有所增加。同時,五常人用宣紙作畫也出現了,開始時畫畫的人較少,其繪畫作品也只限於在少數人中交流。
偽滿時期,愛好畫畫的人比以前增多了,繪畫作品也時有出現。那時五常中學(五常國高)有個語文教師黃墨軒,他家就有一幅水彩畫,有山有水有樹,使人愛看,這幅畫是畫在宣紙上並經過裝裱。這位老師說是五常某某人給畫的。那時還有游散畫家來五常獻藝,小山子村盛家國民小學校,一天來了一位陌生人,他和校長說了幾句話後,就說:「有宣紙嗎?如果有,拿來我給畫一幅畫。」學校沒有宣紙,就給他拿出一張大白紙,這位陌生人拿出隨身帶的毛筆、墨和硯台,研好墨汁,將白紙鋪在講桌上,執筆畫起來,沒用太多的時間一幅水墨丹青畫完成了。這幅畫有遠山近水,有草木,有橋,有亭舍。是很好的一幅山水畫,畫面上還有題字:「活水岸上呈幽趣,湘水江邊寫妙情。」是行書,筆道流暢,並有落款。校長很愛這幅山水畫,時常掛在牆上讓師生們共同欣賞。
新中國成立後,五常縣的文化藝術事業得到全面恢復和蓬勃發展。繪畫藝術作品由少到多,由粗到精,有了長足進展。
1959年,他作的宣傳畫的《人民萬歲》、《勤儉持家》在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參展;1963年,他的版畫《春光曲》在東北三省版畫展參展。
1962年,張景賢(縣文化館館員)的宣傳畫《把青春獻給農村》、《給你戴朵光榮花》參加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美術作品展覽品;他的宣傳畫《多賣糧,賣好糧,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刊登於《黑龍江日報》;1964年,他的宣傳畫《越學心裡越亮堂》、黃嶺梅(縣文化館館員)的兩幅宣傳畫《不忘階級苦,永作革命人》、《人人都要講衛生》參加哈爾濱市第二屆美術作品展覽。
1971年,姚勤的木刻畫《用毛澤東思想育新人》在《黑龍江青年報》發表。
1972年,姚勤的套色木刻畫《踏遍青山》在《黑龍江日報》農村版發表。
1974年,姚勤與趙延令合作的連環畫《火燒野牛》等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6年,荊振初的組畫《赤腳醫生好》在黑龍江出版社發表;姚勤作的連環畫《小山娃》等在黑龍江出版社出版。
1981年,姚勤的組畫《抗洪救災奪豐收》在《黑龍江農村報》發表;姜大吉的國畫《摔跤冠軍》參加黑龍江省人物畫展,他的水印木刻畫《初晴》參加黑龍江省慶祝建黨60周年美術作品展。
1983年,於鳳超的國畫《東北大秧歌》參加全國農民畫展,獲二等獎。
1984年,姜大吉與趙延令合作的連環畫《岳軍掃北》、與楊忠文合作的連環畫《浴血江南》均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7—1984年,荊振初的宣傳畫《雷鋒精神代代傳》、《采山茶》;詩配畫《到處都是活雷峰》、《鬧元宵》;國畫《好書記》、《五常大米》、《花鳥》;組畫《農村組畫》、《冬忙》、《備耕忙》、和《紅領巾》等14幅(組)作品,分別在《黑龍江日報》農村版、《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朝鮮文報》、《黑龍江藝術》等刊物上發表。還有國畫《屋檐下》、《種豆得豆》和《放學路上》,參加黑龍江省第二屆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和省人物畫作品展覽。
1980—1984年,於鳳超的國畫《農樂圖》、《老把式》、《女媧的子孫》、《大正月》、《送糧路上》參加黑龍江省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省人物畫展覽、省美術作品展覽、省少數民族繪畫作品展覽。
1980-1986年,李之華的國畫《假日》、《瑞雪》、《寶島》、《大地》參加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覽。李之華的《小院》、姜鳳群的《醉秋》、劉淑霞的《綠園》、於淼浪的《家鄉豆腐》、郝春玲的《新家》、王志軍的《瑞雪》、於鳳超的《新新菜》、鄭家祥的《春水暖》在黑龍江省第三屆版畫展展出。荊振初的國畫《誇富》、於鳳雪的國畫《大陸》在省文化幹校藝術展展出。
1988年,陳志佳的個人畫展在五常電影院舉行,展出的國畫、油畫、素描、速寫、水彩畫作品百餘幅。李之華的版畫《搖籃》在扎依爾、烏干達、塞內加爾、羅馬尼亞和加拿大參加展出、於鳳超的國畫《東北大秧歌》在挪威、瑞典、加拿大展出、姜大吉的國畫《長城》在韓國展出。
1991年,李昱春的版畫《落紅》獲中國文化部群眾文化司優秀美術作品獎;版畫《茶香情濃》獲黑龍江省建黨70周年美術展覽銅獎。計國元的油畫《鵝》、《老農》在黑龍江省中師首屆青年教師畫展中分別獲二等獎、三等獎。。
1993年,於鳳超的國畫《金秋八月》、姜大吉的國畫《春雪》、李之華的版畫《青春之歌》在省美術館舉行的「松花江藝術節」上獲特別獎。
1998年,高景德的油畫作品《老井的依託》入選1998年黑龍江省油畫藝術展,獲優秀獎勤罰懶。金曉鑫的《兒童畫》獲國際少兒書畫大賽優秀獎。於鳳超的國畫《草原五月》在省文化廳主辦的「黑龍江省第五屆群星獎美術、攝影書法大賽」中獲銀獎。
1999年,黃忠亭的大幅國畫作品《崢嶸傲霜》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杏林書畫院收藏,並被聘為杏林書畫院藝術顧問。李昱春的國畫《歲月》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紀念澳門回歸展覽」並編入畫集,他的國畫《祭》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美術展覽優秀作品並編入畫集。
2000年,於鳳超的國畫《草原節日》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中獲優秀獎,他的國畫《青玉米》在美術報社主辦的「群星閃耀2001群文書畫大展」中獲銀獎,他的《秋韻》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
2003年,於鳳超的《北方臘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海潮杯全國中國畫大展」中獲銀獎。
2004年,黃中亭的大幅梅花美術作品《皎潔》被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局永久收藏。高景德的油畫作品《峽谷放歌》(系列之二十)獲韓國國際美術家協會第十八次藝術大展銀獎。於鳳超的國畫作品《夏日》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法文化年中國風情與中國畫作品展」,並赴法國展出;其《冬集》在黑龍江省文化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黑龍江省第十屆優秀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2006年,《中華名流》(藝術版)雜志7月號「畫壇驕子」欄目刊登荊振初畫虎作品4幅。
2008年3月,《中國畫壇名家》雜志發表了荊振初的畫虎作品《溫馨》、《雪原夜話》、《山坡》、《勁風》、《大美人》、《虎佑乾坤》、《雪原雄風》、《雙雄》、《初冬》、《自然的潚聲》、《闖九州》等11幅作品。
1956——2009年部分繪畫作品創作情況表
年份
作品
作者
參展及效果
1956
精心飼養(宣傳畫)
趙延令
1956年《黑龍江日報》
1962
光輝的四十年(宣傳畫)
張景賢
1962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美術作品展
1971
走英雄的道路
姚勤
1971年《黑龍江省青年報》
1973
阿媽妮回來(國畫)
荊振初
1973年《黑龍江日報》農村版
1982
幸福的時刻(油畫)
姜大吉
1982年《黑龍江日報》農村版
1983
肖飛買葯(連環畫)
於鳳超
1983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第一次遲到(國畫)
田春生
1987年黑龍江省人物肖像畫展
1989
晨喧
吳世平
1989年黑龍江省美術大展獲優秀獎
1989
盼(版畫)、賽(版畫)
李昱春
1989年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收藏,日本等國巡迴演出
1990
家(版畫)
於淼浪
1990年第二屆松花江藝術節
1990
月上蘆浦(國畫)
於淼浪
1990年全省職工畫展獲優秀獎
1992
北國風情(大型壁畫)
於鳳超
1992年在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創作中任主筆設計
1992
舞(國畫)
於鳳超
1992年黑龍江省第三屆青年美術作品展中獲銀獎
1997
老豆腐坊的用具(油畫)
高景德
1997年第二屆中國靜物油畫展被編入《中國靜物油畫集》
1998
崢嶸傲霜(國畫)
黃忠亭
1998年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第一總隊國旗護衛隊收藏
2000
趕會(國畫)
於鳳超
2000年「全國中國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片
2003
金秋(油畫)
高景德
2003年全國「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覽」
2005
陽光下(國畫)
於鳳超
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畫展」獲銅獎
2005
牡丹(國畫)
辛景春
2005年黑龍江省「迎冰雪節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2007
牡丹(國畫)
辛景春
2007年「大韓民國綜合美術大展」獲銀獎
2008
畫虎(國畫)
荊振初
2008年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了《荊振初畫虎作品精選》
2009
水粉畫
丁立龍
200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了《丁立龍水粉靜物應試範本》大型畫冊
6. 五常市營城子鄉北緯度是多少地理位置
一、黑龍江省五常市營城子鄉的緯度約是:北緯N45°10′3.59″ ,如圖所示:
7. 黑龍江五常的地理位置和特產
五常市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縣級市,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地處北緯44度零4分至內45度26分和東經容126度33分至128度14分之間。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爾濱115公里;東南靠張廣才嶺西麓與尚志市相鄰,東北部與哈爾濱市阿城區相鄰,西部、西南部、南部與吉林省的榆樹、舒蘭、蛟河毗鄰,是黑吉兩省經濟結合部。幅員面積7512平方公里,五常地域呈狹長形,西北傾斜。全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稱。市域內中山面積達48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4%,低山面積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2%,丘陵面積111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9%,高平原面積227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0.2%,堆積谷平原面積32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4.3%,沖積平原面積166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2.2%。中山、低山、丘陵面積325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3.9%,高平原、平原、河谷平原面積426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6.7%,水面183.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哈爾濱供水工程磨盤山水庫正興建中。
8. 五常市有多少個鄉鎮
12個鎮,分別是五常鎮、拉林滿族鎮、山河鎮、小山子鎮、安家鎮、牛家滿族鎮、杜家鎮、背蔭河鎮、沖河鎮、沙河子鎮、向陽鎮、龍鳳山鎮。
12個鄉,興盛鄉、志廣鄉、衛國鄉、常堡鄉、民意鄉、紅旗滿族鄉、八家子鄉、民樂朝鮮族鄉、營城子滿族鄉、長山鄉、興隆鄉、二河鄉。
1、五常鎮
五常鎮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中西部,為五常市城區。拉濱線鐵路經此設站。五常鎮,舊稱"歡喜嶺"。據新編《五常縣志》載,"約1600年前,在今鎮西南出現獵窯,漁獵人過往休憩,頗感歡喜,故稱此地方為'歡喜嶺'"。
2、拉林滿族鎮
拉林滿族鎮,隸屬五常市管轄。鎮郊有耕地4.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地方工業有機械、水泥、皮革、服裝、建材、食品等行業。
3、衛國鄉
衛國鄉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中北部,牤牛河下游左岸。鄉政府駐地距城區30公里。地理環境衛國鄉隸屬鐵力市管轄。位於市境西南部,西以安邦河與慶安縣分界。鄉政府駐地距市區20公里。衛國鄉名源於駐地衛國屯名。
4、紅旗滿族鄉
紅旗滿族鎮隸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東臨平房區,南以運糧河與雙城市分界,西鄰道里區,北靠王崗鎮。屬遠郊鄉鎮,但交通便利。
5、二河鄉
河鄉位於五常市北部,北緯45°15′、東經127°19′。東鄰志廣鄉,南以牤牛河與常堡、衛國兩鄉劃界,西北以碩大戶山為界與背蔭河鎮相連,北隔尖山子與八家鄉為鄰、以雨笪山分水嶺與阿城區平山鎮交界,東北隔蛤蟆石山與尚志市帽兒山鎮隔山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