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大冶地理位置

大冶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2 03:25:38

㈠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1)大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㈡ 黃石的地理環境

黃石地處中緯度,太陽輻射季節性差別大,遠離海洋,陸面多為礦山群,春夏季下墊面粗糙且增濕快,對流強,加之受東亞季風環流影響,其氣候特徵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能豐富,雨量充沛,為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黃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黃石年平均氣溫17℃。最熱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無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時,佔全年月日可照射時數的31℅-63℅。境內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17米。全境氣候溫和、濕潤,冬寒期短,水熱條件優越,有利農作物生長。但由於大氣環流、地形、季節變換,氣候各要素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強風、伏秋連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大冶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有金屬、非金屬、能源和水氣礦產4大類計64種,黑色金屬有鐵、錳,有色金屬有銅、鎢、鉬、鋅、鉛、鈷,貴重金屬有金、銀,稀散元素礦產有鍺、鎵、鉈、銦、硒、碲等;非金屬礦有磷、硫、含鉀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潤土、石膏、硅灰石等39種;燃料礦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質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種全、礦產配套程度高,主要礦產相對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選,共(伴)生礦產可綜合開發利用等特點。已列入儲量表的礦產有42種,其中銅、鈷、鎢、鉬、金、銀、鍶、錸、硅灰石、透輝石、泥灰岩、熔結凝灰岩、飾面大理岩等14種礦產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4000多億元。
主要礦產的儲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鐵、銅、金礦床共190多處。銅礦保有儲量佔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9處,為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重要的供礦基地。金礦保有儲量佔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礦床規模大、質量好、礦層厚度大,宜於露天開采,為發展水泥等建材行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鐵礦石保有儲量雖只佔全省儲量的23.7%,但產量居全省第二,襄陽第一,共有大、中型鐵礦床6處,是武漢鋼鐵鐵礦石原料重要產地。 黃石地區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而地帶性植被類型則是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實際上亞熱帶針葉林佔一定優勢。此外,還有亞熱帶竹林、灌叢、荒山草地及人為栽種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園綠化帶)。
黃石植被種類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種類有:裸子植物7科18屬30多種,被子植物150多種300餘屬2000餘種,蕨類植物有18科30多屬60餘種,還有藻類、菌類、地衣、苔蘚等各類植物。被子植物占絕對優勢,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葫蘆科、莧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種為最多。 三縱三橫一環
一縱:麻城至陽新高速公路及武穴長江公路大橋,境內長約20公里。
二縱:黃石至陽新高速公路,全長約50公里。
三縱:大廣高速東方山至陽新龍港段,全長約77.6公里。
一橫:滬渝高速及鄂東長江公路大橋。
二橫:黃咸高速及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境內全長約71公里。
三橫:杭瑞高速陽新龍港至界首段,全長約65公里。
一環:即由黃咸高速大冶金湖至陽新棋盤洲段、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滬渝高速管窯至散花段、鄂東長江公路大橋以及大廣高速花湖至金湖段組成,形成涵蓋面積近6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高速公路外環,環線總長度約108公里。 黃石站:二級客貨運輸站,可到達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溫州、寧波、深圳、西安等地。黃石車站為武九復線改造後新建車站,自2003年11月動工,2006年1月9日完工。位於武九線108公里+146米處,處在黃石與大冶兩市的結合部,設計能力為一等客運站。車站建築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築總面積為23795平方米,外型呈軸線型藝術對稱布局。候車廳面積4131平方米,分為一、二樓普通候車室、母嬰候車室、軟席候車室、貴賓候車室,可同時容納旅客3442人。設有8個售票窗口(車站內6個,黃石代售點1個,大冶代售點1個)。站內有兩座站台,均設有V字形風雨棚,一站檯面積8250平方米,二站檯面積6655平方米,一,二站台間設有全封閉天橋一座,地下通道一個,為上下車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車站還設有650平方米的行包托運倉庫,辦理全國各地行李包裹業務。站前廣場面積近80000平方米,為出行旅客提供了休閑場地。黃石車站每天發送旅客800餘人,春運高峰期可達到8000人。
黃石東站(老火車站):運營武黃短途客運(即「武黃快巴」)以及黃石市、大冶市及周邊地區的旅客運輸任務,現為三等客運站。
黃石北站:黃石北站是武石城際鐵路在黃石市區設立的站點,為高速鐵路站。武石城際鐵路已於2014年6月18日開通運營,每天均有七對列車開往武漢。
大冶北站:武石城際鐵路在黃石大冶設立的站點,為高速鐵路站。大冶北站為武石城際鐵路終點站。
陽新火車站:三級客貨運輸站,地處陽新縣城城西南處,舊火車站於1989年建成通車,連通武九線和漢丹線。現為武九復線改造後新建車站,於2005年8月20日通車。可到達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溫州、南昌、寧波、深圳西、汕頭等地。 (時間截至為2013年3月30日)
黃石市是一個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全市共有回族、滿族、土家族、壯族、苗族、蒙古族、白族、瑤族、布依族、錫伯族、侗族、土族、彝族、朝鮮族、基諾族、黎族、畲族、傈僳族、塔塔爾族、維吾爾族、藏族、京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東鄉族、高山族、哈尼族、怒族、普米族、毛南族、門巴族、佤族、納西族、羌族、景頗族、達斡爾族、拉祜族、裕固族、哈薩克族等41個少數民族,常住少數民族人口有5435人,佔全市總人口0.21%,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1340人),滿族(1099人),回族(917人),壯族(449人)苗族(404人)。
武漢市西藏中學、黃石市清真寺、興山縣實驗小學、中南民族大學等25個單位,被命名為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武漢市經濟開發區軍山街龍湖村、宜城市流水鎮余棚回族村、天門市漁薪鎮羅亭土家族村等15個單位,被命名為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黃石市阿里木江燒烤店、房縣東伊順清真飯店、孝感市孝南區阿卜杜拉清真牛羊肉店等12個單位被命名為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經營戶。 佛教:弘化禪寺(東方山)
道教:飛雲山飛雲洞道觀
伊斯蘭教:黃石市清真寺(開發區市委黨校)
天主教:團城山天主教教堂 宗教協會及負責人教會主要負責人出生日期黃石佛教協會會長 演覺 1963年9月 黃石市天主堂本堂神父 塗耀兵 1975年7月 黃石市基督教牧羊堂/天恩堂主任牧師 徐承香 1973年10月

㈢ 大冶的地理環境


大冶,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全市動物有:野生動物19目32種100多科,常見的有野豬、野雞、野兔、小麂、野鴨;珍稀動物有狼、穿山甲、貓頭鷹等;家養動物有豬、牛、羊、狗、雞、鴨、鵝、鴿等。
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屬,38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銀杏、羅漢松、金錢松、白玉蘭、雲錦杜鵑、野生蘭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大冶礦產豐富,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已發現和探明的大小礦床273處,金屬礦、非金屬礦53種,是全國6大銅礦生產基地,10大鐵礦生產基地和建材重點產地。其中:黃金、白銀產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二。
市境內已發現礦產65種,探明資源儲量42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29種。能源礦產主要是煤,儲量7625萬噸;金屬礦產以銅鐵金為主,其中,銅儲量239萬噸,鐵36451萬噸,金13.48萬噸。非金屬礦產點多面廣,儲量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㈣ 湖北大冶市「廣夏名城」的具體位置

在大冶陽光花園旁邊,馬路對面是華中學校。從黃石方向來,做七陸車在陽光花園處下。坐18路在銅草花園處下,兩邊步行不到2分鍾。若從武漢方向來,也可以在陽光花園下

㈤ 黃石的地理位置是多少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臨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縣,西南與咸寧市、通山縣為鄰,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縣接壤。境內村村通公路,對外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寧滬;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連浙贛線,西接京廣線;水路依託長江可出海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眾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為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區城市建設用地一般在海撥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個別軟土層低於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間。地下水含量豐富,工程地質性質良好,這些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

㈥ 大冶市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個鎮

大冶市有98.02萬人(2016年)。有9個鎮,分別是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大冶市(圖二)

大冶市風光(圖三)

大冶市風光(圖四)

大冶市(圖五)

拓展資料:

大冶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世界青銅文化發祥地,中國礦冶名城,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中國龍獅之鄉,中國詩詞之鄉,中國石雕之鄉,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古建第一市,湖北省園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

大冶市總面積1566.3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大冶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東岳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茗山鄉)。全市共有33個社區、335個村。其中汪仁鎮和金山街道(含1個社區和34個村)由黃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為託管。

大冶市是第12屆和第13屆全國百強縣湖北唯一上榜縣市 ,湖北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標兵城市。大冶市是世界青銅文化發祥地,中國礦冶名城,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

2016年12月7日,大冶市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2月,大冶市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

2017年,大冶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資料來源:網路 大冶市

㈦ 黃石市在哪裡

黃石是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

黃石地理位置:

1、東北臨長江,與黃岡市隔江相望;

2、北接鄂州市鄂城區;

3、西靠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梁子湖區;

4、西南與咸寧市咸安區、通山縣為鄰;

5、東南與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瑞昌市接壤。



(7)大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黃石市歷史沿革: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號文,向中南軍政委員會請求,將石黃工礦區改組為市,定名「黃石市」。

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轄黃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縣劃歸黃岡專署管轄。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79年,黃石正式設立黃石港、石灰窯、下陸、鐵山4個縣級市轄區。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省級高新技術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歸黃石市。

1999年,建立黃石高新產業開發區、花湖開發區、團城山開發區。

2002年,整頓開發區,正式建立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副廳級)。

2010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5月,陽新縣所轄的大王鎮、太子鎮和金海煤炭開發區,兩鎮一區由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託管。

㈧ 湖北在中國地理上屬於哪個方位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部,簡稱鄂。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全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

湖北省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土地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8)大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湖北省的省會是武漢。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5.8℃~17.5℃,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1℃(1977年1月30日)。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年總輻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情概況

㈨ 黃石市地理位置

黃石,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華中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開放城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