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地理位置
A. 蘇州園林地理位置
蘇州園林中的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和網師園,於1997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滄浪亭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修建。現存園貌多為清末時(公元20世紀初)所形成,佔地面積達62畝。拙政園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主要建築有遠香堂、雪香雲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等。拙政園建築布局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師園」。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獨特的造園藝術,將湖光山色與亭台樓閣融為一體,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創造性的藝術美融為一體,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蘇州園林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它所反映出的造園藝術、建築特色,以及文人騷客們留下的詩畫墨跡,無不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B. 拙政園地址
自駕路線:來1、從上海到蘇州,或源從南京到蘇州:滬寧杭高速--"蘇州東"出口下--官瀆里立交--北環路--齊門路--北園路--百家巷--拙政園2、從杭州到蘇州,或從蘇北沿線(揚州、南通、鹽城等城市)到蘇州:蘇嘉杭高速--"蘇州城區"南出口下--東環路--婁門路--拙政園3、從虎丘風景區到拙政園:虎丘風景區--虎丘路--清塘路--平四路--平齊路--齊門路--北園路--百家巷--拙政園從2005.03.20起,蘇州各高速、高架、主幹道路將有蘇州主要園林最新行駛指向標牌。
C. 拙政園怎麼樣
拙政園你家不錯,值得推薦。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著名景點有見山樓,聽雨軒,小飛虹等地方,玩累了嘗嘗當地特色菜,蜜汁豆腐乾,采芝齋糖果,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食,陽澄湖大閘蟹等時令特產,不可不嘗。
閣內的木工雕刻種類非常的多,松、梅、竹、鵲等應有盡有。蘭雪堂這個堂的名字就有點意思了,取自大詩人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的詩意,所以就給它起了一個蘭雪堂的名字,這里也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很有詩意,在堂中的南面放置了一幅漆雕拙政園全景圖,而北則向飾這一幅翠竹圖,兩幅畫相得益彰,是蘭雪堂中的點睛之筆。
D. 蘇州古城的地理位置
蘇州古城,面積14.2平方公里,有十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十七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一百七十八處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二百五十處控制保護建築群落,閶門、山塘、平江、拙政園、怡園五個歷史街區,觀前、十全街、楓橋三個歷史風貌地區,三十餘個舊街巷歷史地段,七十座古橋梁,二十二處古駁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這就是蘇州古城。 蘇州,古稱吳,姑蘇,平江,茂苑,吳門,東吳等,廣義指蘇州,狹義僅指蘇州古城區
先後為春秋吳國,三國東吳(前期),元代農民政權周等政權都城。蘇州在春秋時期是吳國的政治中心;西漢武帝時為江南政治、經濟中心,司馬遷稱之為「江東一都會」(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陸游稱「蘇常(州)熟,天下足」(陸游《奔牛水閘記》),宋人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州則「風物雄麗為東南冠」;明清時期又成為「衣被天下」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稱蘇州「乃紅塵中第一等富貴風流之地」。
蘇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變,與宋《平江圖》(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相對照,總體框架、骨幹水系、路橋名勝基本一致,這在世界上是罕見,蘇州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古城內宋代有河道82公里,橋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橋241座;現存河道35.28公里,橋168座,是全國河道最長、橋梁最多的水鄉城市,被馬可·波羅稱為「東方威尼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1986年,國務院批復甦州總體規劃時明確了「全面保護古城風貌,積極建設新區」的方針。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500多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60多處控制保護古建築、800多處古構築物,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街區有平江歷史街區、拙政園歷史街區、怡園歷史街區、西中市歷史街區等;傳統風貌地區有盤門地區、觀前地區、十全街地區等;歷史地段共有45個。平江歷史街區和七里山塘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中平江歷史街區為首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進入國家申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獲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E. 蘇州拙政園怎麼樣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回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答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F. 拙政園的簡介
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專充分採用了借景和對景等屬造園藝術,因此拙政園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說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首。
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徵明參與設計,文入氣息尤其濃厚,處處詩情畫意。園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園林疏朗典雅的古樸風格。景區分為東、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處於1992年建成蘇州園林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亦是中國首家園林專題館。
G. 蘇州周庄古鎮、蘇州樂園、蘇州拙政園 這三個地方就地理位置,應該先玩哪個地方,再玩哪個地方
如果那個按地理方位
先去拙政園,這個是園林逛的比較快,靠近觀前(逛街的地回方)
在去蘇州樂園
大概下午只開答到4、5點
然後到汽車南站去周庄最後一般大概是5點多點哇
坐汽車要1小時哇
價格12元
那個周庄肯定是最後的哇
那個不再蘇州市區
H. 蘇州拙政園 留園 寒山寺 虎丘的具體位置
拙政園:地址:蘇州市東北街178號
電話:0512-67539869留園:地址:江蘇省蘇州市留園路版302號
電話:0512-65337903寒山寺:權地址: 蘇州市楓橋路 電話: 0512-67236213虎丘:地址:蘇州市金閶區山塘街虎丘山門內8號(虎丘路口)(望採納)
電話:0512-65323488, 0512-67232305
I. 蘇州園林在哪裡
蘇州園林博物館(齊門路)
地址:平江區東北街202號(近拙政園)
公共交通站點:相門站[地鐵站]
途徑路線:地鐵1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