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太原的地理位置

太原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1 23:32:42

A. 山西太原的具體位置在哪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內久歷史的容中華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 太原位於東經111°30′—113°09′,北緯32°27′—38°27′之間的山西中部,太原盆地,南北最長約107公里,東西最寬約144公里,總疆長達563公里。全市國土總面積為6988平方公里,其中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川地約佔五分之一。我市海拔標高相差懸殊,最高點海拔2760米,最低點只有海拔760米。約為168平方公里的太原城區,座落在汾河兩畔海拔780—800米的平原谷地上。 鳥瞰太原地貌,東、西、北三面環山,重巒起伏,溝壑穿插其間;中、南部為汾河洪積扇和沖擊扇河谷平原,土地肥沃。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入境於西部的崇山峻嶺之間,呼嘯東來,進入河谷平原後由北自南而去,縱貫全境。整個地勢北高南低,逐漸傾斜。

B. 有關太原的地理位置

概述太原(Tàiyuán)是山西省的省會,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產品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國北方最著名的歷史名城之一。現在,太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工業為主體,輕紡、電子、食品、醫葯、電力和建材工業具有相當規模,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太原的名字用其它五種語言表示分別是(俄語:Тайюань,日語:タイユェン,朝鮮語:

C. 太原簡介(歷史,地理)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治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產品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
太原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太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古城,始建於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時代,據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古稱晉陽、並州,簡稱並,曾為唐王朝的「北都」,後唐、後晉、北漢的國都或陪都,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和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
太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考古證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內汾河流域。春秋末期,晉國北擴,太原地區歸入晉國版圖。晉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晉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修築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晉陽,成為趙國初期的都城,從此奠定了太原作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後,從戰國至北宋之前,先後有十二個朝代或歷史時期十六次以晉陽城為諸侯國都、國都、陪都。尤其在唐朝,晉陽城達到鼎盛,與長安、洛陽並稱「三京」,為黃河以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統治者將晉陽城付之一炬,存世近十五個世紀的古城毀於一旦。公元979年至982年,潘美在汾河東岸唐明鎮基礎上修建了新太原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晉王朱帝擴建太原城。明朝把太原定為「九邊」重鎮之一。清代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
太原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尤為豐富,享有「煤鐵之鄉」美稱。在諸多礦產中以煤、鐵、石膏儲藏量為最,並以質地優良享有盛譽。太原旅遊資源豐富悠久文明的歷史給太原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谷、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龍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均佔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
位置:太原地處山西省腹部,位於東經111°30′至113°09′和北緯37°27′至38°25′之間。市區座落於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於東,呂梁山巍峙於西,雲中、系舟二山合抱於北,晉中平原展布於南,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
面積:總面積6988平方分里。
人口:總人口300萬。
行政區劃分:全市現轄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小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和清徐縣、婁煩縣、陽曲縣、古交市十個區(縣、市)。
景觀:晉祠、天龍山石窟、龍泉寺、崛(山圍)山、多福寺、永祚寺雙塔等。
晉祠古典園林,其宋代的建築和塑像尤為珍貴;天龍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為中原地區罕見的佳作;龍山道教石窟,是中國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雙塔永祚寺,其〖雙塔凌霄〗已居為太原的標志;交城玄中寺,為佛教凈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黃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綠色寶庫;方山縣的北武當山,是集雄、險、奇、秀景色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榆次的城隍廟,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廟之一;平遙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平遙雙林寺,內有數千尊彩塑是中國罕有的五代原作;陽泉平定的娘子關,是唐平陽公主掛帥駐防的著名關隘;
昔陽的大寨,曾在現代農村發展史上名重一時;汾陽的杏花村汾酒廠,是著名的汾酒之鄉;祁縣喬家堡民俗博物館,把昔日晉商的豪宅變為展示晉中民俗風情的勝地。

D. 山西省太原市固縣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沒有固縣這個地方。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並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太原市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太原市位於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北接忻州市,東連陽泉市,西交呂梁市,南鄰晉中市,地理坐標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之間,市中心位於北緯37°54′,東經112°33′。

太原市境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總人口429.89萬(2014年)[2]。其中太原市區總面積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0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人,流動人口100萬人。

至1996年,太原市轄古交一個縣級市,清徐、陽曲、婁煩三個縣,市區分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五區。

1997年5月8日,太原市調整行政區劃,市區分為杏花嶺區、迎澤區、小店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和晉源區,形成了6區3縣1市的格局。其中地處建設路以西、濱河路以東、北大街以南、南內環街以北的杏花嶺區、迎澤區兩個區是傳統上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萬柏林區、小店區、尖草坪區和晉源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


固縣鎮位於桐柏縣城東25公里處,東經113°38′,北緯32°26′。東鄰河南省信陽市,南與湖北省隨州市隔淮河相望,西部、北部分別與桐柏縣的月河鎮、吳城鎮、黃崗鄉相毗鄰。固縣鎮總面積122.4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67萬人,其中回民1000餘人,南召縣、鎮平縣移民2500多人。

固縣鎮歷史上地處南北邊地,一直是楚地與中原之地的邊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邊陲重鎮的特殊性質,至明、清時發展到極致。清康熙時成為桐柏縣四大名鎮之一。

E. 太原在中國或山西的地理位置

太原在山西的中部——南有晉中、臨汾等;北有忻州、朔州等;東有陽泉;西有呂梁。

F. 太原地理位置,資源特點,人們的生活習慣

一搜不就有嗎,幹嘛要問。

太原位於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於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全市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平均海拔約8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區域輪廓呈蝙蝠形,東西橫距約144公里,南北縱約107公里。
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橫貫太原市全境,流經境內約100公里。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作屏障,坐落在兩山間的河谷平原上。
從自然環境來說,太原具有特殊的地位,發揮著獨特的作用。1,太原地處山西黃土高原的中心,周圍雄關險隘環繞,歷來是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軍事要地。2、太原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華夏文明和中國政治力量的核心半徑之內。它長期與中國政治中心互為表裡,互為依託,共安危同存亡。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華夏政治格局。3、太原長期處於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兩種文明導致兩種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上演了一幕幕民族沖突與融合的悲喜劇。這兩種文明的互動,不同程度影響著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權的興替與治亂。
從經濟地理角度來看,太原也不失為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地區之一,物產豐富,經濟實力在中國古代非常突出。1、太原自古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太原盆地位於黃河中游的汾河谷地,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汾河、晉水從中流過,灌溉便利,非常適宜農業生產。2、太原地處農牧交替區,畜牧業也很發達。太原盆地東、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區,古代植被繁茂,水草豐沛,是理想的牧場。3、太原盆地自然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古代手工業的基地。早在春秋之時,太原的冶銅業就很發達。使董安於建晉陽城「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成為可能。太原的冶鐵業自古有名,唐代杜甫詩雲:「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就是對太原冶鐵業精湛工藝的真實描述。此外,玉器、骨器、車馬器等製造業也很發達。太原這種農牧結合、漁措並舉,手工業商業相兼的經濟地理環境,為其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G. 太原的地理位置

中國北方城市,山復西省的省會,山制西省最好的城市,市容整潔,汾河流經市內,有汾河公園、迎澤公園等(都免費開放),公交系統發達方便,貿易發達,有很多南方人來做生意,服裝批發市場發達。適宜生活的城市。
有著名旅遊景點晉祠

H. 太原市的地理位置屬於五帶中的哪一帶

一、山西省太原市位於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屬於五帶中的北溫帶。如圖所示: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並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太原市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太原市北接忻州市,東連陽泉市,西交呂梁市,南鄰晉中市,地理坐標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之間,市中心位於北緯37°54′,東經112°33′。

太原市境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總人口429.89萬(2014年) 。其中太原市區總面積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0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人,流動人口100萬人。

I. 山西太原地理位置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答:太原屬於北方地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