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哈爾濱地理環境
① 哈爾濱的自然環境
哈爾濱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回亞大陸橋的答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爾濱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於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
② 簡單介紹家鄉哈爾濱
冰城哈爾濱,它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這里有風格獨特的索菲亞教堂、遠近聞名的冰燈。
哈爾濱的城市建築別具風韻,蜚聲中外。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築,也有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近年來又建設了若干現代建築,使這個城市呈現出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無不凸顯著哈爾濱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哈爾濱自然風光旖旎多姿,森林茂密,江川縱橫;人文建築景觀風格獨特,格調鮮明;更有獨一無二的冰雪資源,濃郁的歐陸風情和粗獷豪邁的北國民風交相輝映。
(2)寫哈爾濱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地名由來
①天鵝論:主張哈爾濱的原始語音是「galouwen」,即「哈爾溫」,本意是「天鵝」之意,認定其為現今哈爾濱地名由來的「通說」。
②滿語「打魚泡」或「曬漁網」說:這一說法1898年出自一個俄國采礦工程師之口,1922年《哈爾濱指南》和1929年《濱江塵囂錄》都沿用了此說。
③蒙語「平地」說:這是1913年魏聲和先生在《吉林地誌》中提出的,從發音角度跟蒙語相碰得出的結論。
④俄國「大墳墓」之俄語「大墳墓」說:見於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書,說明俄國人一開始就有永久佔有此地之意。
⑤「人名」說:這種說法純粹是一種猜測,《東省鐵路沿革史》中認為這個詞可能是從前某個強大的統治者的名字,無從考證。
⑥滿語「鎖骨」說:完全的音譯,因滿語「哈拉吧」是鎖骨之意,由此推論。
⑦滿語「哈勒費延」及「扁」說:這個譯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費延」在滿語中是「扁」的意思,引申為「狹長」,象形之意。
⑧通古斯語「渡口」說與「船渡場」說:俄國人的研究成果,認為哈爾濱一詞源於通古斯語,含義為船隻停泊之地。
⑨女真語「阿勒錦」說:「阿勒錦」譯為漢語有名譽、榮譽、聲譽等含義。此說依據在《金史·本紀·卷二》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哈爾濱
③ 哈爾濱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哈爾濱市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哈爾濱東與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與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與綏化市接壤,南與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接壤。哈爾濱市總面積5.3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
4-6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左右。氣溫月際變化強烈,一般在8~10℃左右。7-8月份為夏季,氣候溫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3℃,最高氣溫達38℃。平均降水量佔全年的60%-70%,氣溫月際差異很小,為各季之最。9-10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11-次年3月份為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有時也會出現暴雪天氣。1月平均氣溫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哈爾濱市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於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蘭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螞蜒河、東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圖河、少陵河、五嶽河、倭肯河等。松花江發源於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其幹流由西向東貫穿哈爾濱市地區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哈爾濱水資源特點是自產水偏少,過境水較豐,時空分布不均,表徵為東富西貧。全市水資源人均佔有量為1630立方米。
④ 哈爾濱的地理人文環境
哈爾濱嗎?不知道,冬天長,夏天短,最北邊的省會城市,黑龍江省會。
⑤ 哈爾濱市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呢
目前我國的600多個城市和地區分布在全世界面積第三的土地上,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每個城市和地區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略有不同。
不過按照各個城市中的資源、發展潛力及綜合實力來看,其實我國的各大城市之間其實是有一個排名的。例如我們經常提到的“北上廣”不僅是我國的一線發達城市,同樣也是接軌國際的大都市,是代表了當地乃至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的。
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座全國最大的省會城市可以擺脫二線城市的束縛,逐漸向著一線城市乃至國際化大都市邁進,成為繼北上廣之外的另一座一線發達城市,為此,你怎麼看?
⑥ 黑龍江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黑龍江省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西起121°11′E,東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
2、地形地貌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是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
3、氣候特徵
黑龍江省屬於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從南向北,依溫度指標可分為中溫帶和寒溫帶。從東向西,依乾燥度指標可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
4、水文概況
黑龍江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2881條,總長度為9.21萬千米。
(6)寫哈爾濱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植物資源
黑龍江省連綿起伏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張廣才嶺、老爺嶺構成了全省以山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全省林地面積占整個土地面積的近一半。此外,還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這些復雜的地域中分布著2100餘種的植物,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有1000餘種。
這些植物資源按用途可分為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澱粉植物、油料植物、色素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飼料植物、木材植物、樹膠植物、樹脂植物、纖維植物、環保植物、觀賞植物、農葯植物、蹂料植物等17大類。
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國十分珍貴的紅松、黃菠蘿、核桃揪、水曲柳、東北紅豆杉等,黑龍江省林區每年都為國家生產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黑龍江省野生經濟植物中分布較多、貯量較大的一類,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產量為最大。
動物資源
黑龍江省野生動物共476種,其中獸類88種、鳥類361種、爬行類16種、兩棲類11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獸類有東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種,鳥類有丹頂鶴、大鴇、白獾、中華秋沙鴨等12種;
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有馬鹿、黑熊、棕熊、雪兔等11種,鳥類有大天鵝、花尾榛雞、鴛鴦等56種。其中有許多都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十分珍貴的野生動物,如東北虎、紫貂、梅花鹿、馬鹿等。鳥類中久負盛名的「飛龍」即是分布在全省的花尾棒雞。
⑦ 哈爾濱天氣怎麼樣 哈爾濱地理環境簡介
哈爾濱位於來最北端,是我國自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來哈爾濱旅遊的最佳季節,此時的平均專氣溫為-19
攝氏度
,可以欣賞到獨具特色的
冰燈
雪雕
,還可以體屬驗滑雪的刺激和浪漫。
⑧ 寫關於家鄉哈爾濱的環境的作文
我的家鄉——哈爾濱,有天鵝頸下珍珠城的美稱。由其是聞名遐邇的太陽島和回一年一度答的冰雪大世界更加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給天鵝頸下的珍珠城增添無限光彩…
到了冬天,你如果沒有來到冰雪大世界,那實在是太可惜了。因為走進冰雪大世界,裡面有好多個大型冰雕。件件千姿百態、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有俄羅斯建築物、有大肚彌勒佛、有一艘巨型大船,上面寫著「生活報」、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有小房子和馬車、還有一棵很大的聖誕樹,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彷彿就像天上的繁星一閃一閃的,美麗極了!
冰雪大世界裡不僅有好看的冰雕和雪雕,還有許多好玩的東西。有狗拉雪橇、有冰爬犁、冰滑梯、滑雪、有可以拉著遊客到處看的坦克、還有一些漂亮的姐姐在冰上像小燕子一樣飛來飛去的跳舞。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冰滑梯,很高、很長、還很窄,就像從天而降的銀河一樣。從上向下的速度非常快,我緊緊的抓住繩子,胳膊碰撞在兩邊的冰牆上,很疼。但是看到自己能夠勇敢的滑下來,心情無比的高興。
冰雪大世界是冰的海洋,光的世界。我愛我的家鄉——哈爾濱,我願為她的美麗、富饒貢獻力量。
⑨ 哈爾濱的地理環境
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中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春、秋季氣溫升降變化快,屬於過渡季節,時間較短。
哈爾濱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氣溫約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氣溫約23度。
4-6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左右。氣溫月際變化強烈,一般在8~10℃左右。
7-8月份為夏季,氣候溫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3℃,最高氣溫達38℃。平均降水量佔全年的60%-70%,氣溫月際差異很小,為各季之最。
9-10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
11-次年3月份為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有時也會出現暴雪天氣。1月平均氣溫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哈爾濱市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包括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分布集中、經濟價值高。
葯用植物中,名貴葯材有山參、黃柏、地龍、苦參、狼毒、黃芪、五味子、刺五加、黨參、茯苓、滿山紅(紅萍)等。
草原植物以「東北三寶」之一的小葉樟和飼用鹼草為主。
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葉菜、槍頭菜、貓爪等10餘種,還有大量的猴頭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野生花卉有130餘種,其中具有觀賞價值的有小細葉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鳶尾、長瓣舍蓮等20餘種。
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實(雞頭米)、睡蓮、東北金魚藻、菱角、菖蒲、蘆葦、烏拉草。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
⑩ 哈爾濱的自然環境狀況,誰能介紹一下
哈爾濱是中國黑龍江省省會,是我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02.4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72.8萬人,轄8區10縣(市),總人口980.4萬人,4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6萬人。
哈爾濱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爾濱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於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
哈爾濱鐵路主要有哈大、濱綏、濱州、濱北、拉濱五條鐵路連通國內。哈爾濱水運航線遍及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嫩江,並與俄羅斯遠東部分港口相通,經過水路江海聯運線,東出韃靼海峽,船舶可直達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地區。太平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60萬人次,可辦理110多個國家的客貨聯運業務,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落戶的航空公司目前已達18家,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4條,通航城市53個。
來 源:中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 哈爾濱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