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差異

地理環境差異

發布時間: 2021-02-11 22:22:16

A.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什麼

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概念:自然地理環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往往在某個確定方向專上保持特徵的相屬對一致性,而在另一個確定的方向上表現出差異性。

表現特徵:各自然帶所處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①各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②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③各佔有一定的寬度,在地球上呈長條狀分布。

分布規律:①緯度地帶性:各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在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帶表現更明顯,以熱量的變化為基礎。②經度地帶性:各自然帶沿著經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在中緯度大陸表現比較明顯,受水分條件影響較大。③垂直地帶性: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水熱狀況隨著高度的增加而變化。

非地帶性規律:自然帶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出非地帶性分布的現象。

B.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參考(1.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終年少雨;地表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廣布版
2.屬於熱帶季權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典型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3.屬於高山高原氣候,嚴寒乾燥
4.屬於溫帶、亞熱帶氣候區,降水較多,雨熱同期)
為什麼產生差異:水分、熱量條件的不同
規律:由沿海到內陸的分異規律(水分差異);從赤道到兩極的分異規律(熱量差異);垂直分異規律(水分、熱量差異)

C. 什麼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請用你的話解釋

自然地理復環境的兩個最基本制特徵是整體性和差異性。差異性是指全球陸地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它的不同地區,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性。
水平地域分異
(1)由赤道到兩極影響因素:太陽輻射,形成基礎:熱量,分布規律:大致與緯線平行,沿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方向延伸影響因素:降水,形成基礎:水分,分布規律:平行於海岸方向延伸,垂直於海岸方向更替垂直
地域分異規律:地表景觀隨高度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現象,緯度越低,,山體越高,自然帶越豐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隨海拔的增加,水分條件、熱量狀況及其,組合的垂直變化)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主要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

D. 地理環境差異性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 從總體來看全球范圍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徵?不同的區域又有什麼特徵?

從總體來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具有整體性。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2、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哪兩種?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3、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什麼?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地表景觀和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分異。

形成基礎是熱量。

4、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在分布上有什麼規律?在地球上是如何反映出來的?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

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5、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地區在哪裡?如何分異?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

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6、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分異規律與哪些因素有關?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E. 地理環境差異分別有哪些

隨處可見,有為哲人說一個人一身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這就是環境差異造內成的,也就是時間的容變化將造成差異.同一時間不同地域差異也很顯著,沿海與內陸的差異,溫帶與熱帶寒帶的差異,沙漠與山區平原的差異,降雨與降雪的差異,海洋與湖泊的差異,淡水湖與鹹水湖的差異.高原與平原的差異等等

F.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的內容是什麼

地理環境,通常是指環繞人類社會的自然界,又稱自然環境或自然地理環境。它是由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動物界等要素組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和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性。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整體,這一要素影響另外要素,這一部分影響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區,由於獲得的太陽熱最多,形成高溫多雨氣候,從而為熱帶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多樣的植物和豐富的果實,又為多種多樣的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這種組成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就構成赤道低平地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東西兩側同緯度地區地理環境有明顯差異,這一整體乃是由於安第斯山這個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為整體性的地理環境,它的各個地區的形態和結構並不相同,總是有規律地因地而異,通常表現為地帶性差異和非地帶性差異。

(1)地帶性差異主要指陸地上的自然帶,沿緯線方向成一定寬度延伸,並按南北方向更替的帶狀規律性。地帶性差異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地球是一個橢球體,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勻,產生了沿緯向分布的熱量帶。熱量分布的地帶性,影響著水分的分布,各個地帶不同的熱量和水分條件,又形成不同的氣候特徵。在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下,氣候也是按地帶分布的。氣候影響植物,而植物與動物又有密切關系,因此,不同的氣候帶就有不同的植物帶和相應的動物界。這樣,在整個大陸上形成一系列按緯向分布、南北更替、各個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的自然帶。

(2)然而在世界大陸上,很少能找到整齊地按照地帶性因素形成並分布的地理環境,它們在地形、海陸分布、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下,改變了自然帶東西方向水平分布的規律,而表現為垂直地帶性或經向地帶性的分布和呈地方性分布。這種差異,不是因緯度高低而產生的,故叫非地帶性差異。

經向地帶性是非緯向地帶性的一種表現,是指自然地理現象近於南北延伸、東西更替的帶狀分布規律。由於海陸分布、洋流、山脈南北走向等造成的大氣濕度、降水等因素自海洋向內陸遞變,從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徵東西變異。垂直地帶性,一般指高山地區自然地理現象隨著高度而遞變的規律性。

G. 影響中國地理環境差異的三要素是什麼

影響中國地理環境差異的三大要素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

H. 世界地理環境差異

世界地理環境差復異一般從制以下方面分析:
一是地理位置:
包括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等。
二是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等。
三是人文地理:包括礦產、人口、城市、工業、農業、交通、可持續發展等。

I. 關於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的問題

1.南半球無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主要是由於缺少陸地
這是非地帶性缺失

2.貫穿南北美洲大陸的科迪勒拉山系,近鄰著大陸的西海岸。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剛剛登陸,就被山脈擋住了,所以。南美洲的自然帶呈狹長帶狀分布。
東側地形較為平坦,受海洋的影響范圍比較廣泛。這就是東西兩側差異!

3.赤道穿過的地區氣溫高,空氣受熱膨脹,形成為赤道低氣壓,空氣對流強烈,帶來豐富的對流雨,所以降水多。如剛果盆地是這種情況。但東非高原就是例外了,原因如下:
(1)、地形地勢原因。東非高原地勢較高,因氣溫隨地勢升高而降低,東非高原氣溫較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所以東非高原空氣對流不顯著,不會形成大量的對流雨。
(2)、信風原因。非洲高原大范圍地受到東北信風或東南信風的影響,降水就更稀少了(信風是由高緯吹響低緯的,在這過程中風越來越暖和,越不利於形成降水)。所以非洲東部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有干濕季之分。
(3)、洋流原因。北印度洋洋流的方向的: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所以冬季東非高原東部洋流為寒流,夏季雖然是順時針流動,由低緯流向高緯,但此地洋流為上升補償流,深層海水上泛水溫很低,故也是寒流。寒流有降溫減濕的作用,致使東非高原降水偏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