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城市與地理環境教案

城市與地理環境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2-11 18:07:47

地理環境為新加坡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條件教案

問題研究:地理環境為新加坡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條件
教學重點
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新加坡區域發展的條件評價。
3.新加坡不同區域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不同影響。
教學難點
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新加坡區域發展的條件評價。
3.新加坡不同區域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不同影響。
教具准備
1.新加坡地圖。
2.有關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新加坡區域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2.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學會分析地理數據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掌握一定的區域研究的方法。
2.學會評價某區域發展的條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對地理科學實用性的認識。
2.建立科學發展觀。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
學生了解新加坡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信息。分組進行研究,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探究過程和探究問題,進行分組研究,課堂上主要是匯報研究的成果。教師也准備相應的資料,以備學生在課堂展示研究成果時進行一些補充。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引發思考)新加坡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創造著奇跡,許多人都在研究新加坡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同學們也作為專家進行了一些研究,重點以新加坡為例,分析某一區域的地理環境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什麼條件?下面我們共同探究,已經形成一些想法的同學可以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後,代表小組來介紹探究的成果。
推進新課
板書:
問題研究:地理環境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提供發展條件

(設置探究題目便於將學生思考引向深入)請大家針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和地理環境特點來共同分析和評價新加坡地理環境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新加坡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發展不利?
課件展示圖片:
新加坡地圖

課件展示:文字資料:新加坡的地理環境簡介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槃(pán)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千米,東經103°38′至東經104°6′,北緯1°09′至1°29′,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面積為682.7平方千米(新加坡年鑒2002),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自然資源缺乏。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和旅遊中心。

有利條件主要是地理位置優越,不利條件是礦產資源貧乏。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然後總結)

新加坡的工業非常有名,主要的工業部門有哪些,是什麼地理環境影響到工業部門的選擇呢?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條件外,促進新加坡主要工業部門發展的有利因素還有哪些?我們從其發展簡史上去尋找。
一、主要經濟部門

課件展示:文字資料

(學生回答後師生討論並評價)

新加坡國民體系中,服務業、農業等與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哪些地理條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資?
課件展示:
新加坡的經濟概況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加緊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政府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以服務業為發展中心,加速經濟國際化、自由化高科技化。為進一步發展經濟,近年來,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1)農業概況
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園藝種植、家禽飼養、水產和蔬菜種植。農業擁有可耕地面積5900公頃,占國土面積的9.5%。糧食全部靠進口,80%的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種植一些傳統的熱帶經濟作物等。
(2)工業概況
自從1965年從馬來聯邦脫離後,工業化推動了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主要有製造業,包括煉油、石化、修造船、電子電器、紡織、交通設備等部門。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電子工業是增長最快的部門,但面臨著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政府正致力於提高生產率,以在低成本、高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3)服務業概況
新加坡服務業發達,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發展,還將進一步增長。金融業是最大的服務業部門,在過去幾年裡增長很快。旅遊業發達,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1995年來新的旅遊者近714萬人。主要來自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師生討論歸納)
板書:
二、主要影響因素
不利因素:耕地面積小,資源貧乏
有利因素:氣候條件優越,工業基礎好,地理位置優越,航運便利,經濟發展水平高

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氣候條件優越,不利條件為耕地面積小,服務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工業基礎好,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水平高。
課堂小結
結合學生活動實踐,評價學生學習行為
板書設計
問題研究:地理環境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提供發展條件
一、主要經濟部門
二、主要影響因素
不利因素:耕地面積小,資源貧乏
有利因素:氣候條件優越,工業基礎好,地理位置優越,航運便利,經濟發展水平高
活動與探究
新加坡一直都實施對外開放的政策,大力進行海外投資,例如非常有名的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同學們想一想積極對外投資與新加坡的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呢?就此寫一篇小短文。
提示:學生從新加坡土地面積、資源、環境和土地承載力等方面展開。

② 城市的形成和演變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城市早期的形抄成大多在河流附襲近,這說明水源對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的建立和演變可以說是建立地理環境的基礎上的,城市的形成早期一水源為主,然後開始了資源型的城市演變也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礎上,資源型城市需要土地資源,木材,礦產等等,資源是城市生存發展的根本。
後來城市開始向著交通便利的位置發展,隨著人類交流變多,交通便利的地方更適合居住,這個時候自然地理中的河流交匯,港口地區,道路交匯開闊地點就成了城市的首選。
現在社會經濟型的城市對自然環境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城市地理位置,氣候,交通都有很大關系。
新型的旅遊城市不用說都是依靠地理環境發展的。
從另一方面說,一個城市的發展規劃,首先就要考慮地理環境,氣候,風向,岩層,水源,植被,各方面都與地理環境分不開。城市的形成和演變是根據人類對環境的需求而改變的。

高中地理教師考編面試問題

必修一的鋒面系來統、水循自環、大氣垂直分層、自然災害與防治--以洪災為例,必修二的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城市與地理環境,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這些一般來講作為教案考查或是無生上課考查思路都比較清晰,對於應聘者來說能夠快速理順思路,面試的話不會出知識性很強的內容,關鍵是看考生的基本功,教案編寫應該突出師生互動,不要一味的羅列知識點,現在講究素質教育,老師的本事是要通過設計課堂環節把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引導出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④ 分析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區域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動力
2)工業化是城市形成、發展的核心動力
3)第三產業是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