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喀納斯地理位置

喀納斯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1 17:29:45

⑴ 喀納斯風景區的介紹

喀納斯風景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和哈巴河縣境內,北與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共和國接壤,東鄰蒙古人民共和國,地理坐標為東經87°00′-87°10′,北緯48°43′-48°54′之間,規劃面積是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布爾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級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三個原始圖瓦村落等國內外享有盛名的七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其中喀納斯湖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
喀納斯旅遊區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景觀與一體,共有大小經典55處,其中高品位景點有11處。景區內共有大小湖泊319個。生長著798種植物和99種真菌類,有獸類39種,兩棲爬行類4種,鳥類117種,魚類7種。被國內外眾多著名專家稱為當今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寒溫帶植物基因庫。正如一位聯合國官員在喀納斯考察所說:「這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未被開發的土地,開發她的價值在於證明人類過去那無比美好的棲身地。」
喀納斯風景區同時又是我國唯一位於四國(中國、哈薩克、俄羅斯、蒙古)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00年獲得國家4A景區、國家級文明景區的稱號,2002年成為「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西部大開發新疆十佳景區之首,國家攝影家協會攝影基地,中國十大秋景之一。2004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稱號,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景區。
喀納斯湖
Kanas Lake
喀納斯,蒙古語為「峽谷中的湖」。弧長24公里,寬1-2.2公里,平均寬約1.9公里,面積約為45.7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88.5米,平均水深月約90米,為我國僅次於長白山天池的第二大深水湖和最深的冰磧堰塞湖。湖泊容積達53.781億立方米,超過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和巢湖。
由於喀納斯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理環境及季節的影響,喀納斯湖水在一天中要變化幾次甚至十幾次的色彩,有時似碧玉,有時像剛擠出的鮮乳,有時清澈,有時又青灰冷酷,有時雲霧繚繞似天上仙境一般,隨著季節的更替以及天氣、時段和觀賞角度的不同,喀納斯湖的色彩更是變化萬千,因此喀納斯湖又被人們稱作「百變神湖」。成吉思汗的軍師耶律楚材是這樣贊美的:「誰知西域逢佳境,始信東君不世情;圓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喀納斯湖中生活著多種珍貴魚類,僅喀納斯特有的魚類就有6種。湖中還常有「湖怪」出沒。
禾木 神的自留地
Hemu, Gods leave it for themselves
禾木景區位於阿爾泰山脈中麓,准噶爾盆地北緣,東至阿勒泰市邊界,北至中蒙邊界,西至喀納斯國家自然保護區邊界,西南至喀納斯河(含河道)。全區總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據布爾津縣成150餘公里,地處於東經86°54′-87°54′,北緯48°35′-48°11′之間。
該景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緯度較高。海拔在1300-1400米間,屬於寒溫帶高寒山區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全年無明顯夏季,春秋溫涼,江水充沛,年降水量1065.4mm。平均氣溫18℃,無霜期不足70天,冬季漫長寒冷,長達6個月,積雪深度平均在1.5米以上。
景區自然資源豐富,生物組合奇特各異。景區內分布著寒溫帶泰加林,是西伯利亞動植物種類南延至我國的代表性地區。景區境內森林草原相間,生物群落保持原始狀態,自然垂直帶譜明顯,生態系統獨特,是珍稀野生動植物集中分布區和豐富的天然基因庫。
該景區是蒙古族支系-圖瓦人聚居地。目前全國僅有圖瓦人2900餘人,而禾木圖瓦村就有800餘人,是中國保留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圖瓦人村落。
禾木景區景點分為:圖瓦村落景區、匯汗景區、吉克普林景區、柯姆大草原景區、美麗峰景區、冰湖景區、雪山草原景區等8個景區30多個景點。
觀魚台
觀魚台建於海拔2030米的哈拉開特(蒙古語意為駱駝峰)山頂上,與湖面的垂直落差達600多米,因其處於觀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觀魚台。
登上喀納斯湖西邊山頂的「觀魚台」,可觀看喀納斯湖的整體美景。
其一可鳥瞰喀納斯湖,四分之三的湖面盡收眼底。湖面呈綢緞般光滑平靜,宛如一塊色彩斑斕的翡翠鑲嵌在山谷之間,並向下遊河谷蜿蜒流淌,波光閃耀,飄散著童話般的色彩,順河水之勢望去,依稀可見神仙灣、卧龍灣等河曲,草色、木色、水色在逆光下不斷變幻,充滿了鮮活的靈性,體現出細膩、幽雅的南國秀色般的美麗;
其二可觀覽湖周層巒疊嶂、翠峰倒影、雲起波濤的秀麗山色;
其三舉目北望,從南向北蜿蜒而上的喀納斯湖水被群山阻擋,山巒之中可清楚地看到阿爾泰山的最高峰-友誼峰(4374米),山頂雄偉壯麗的冰雪世界,猶如一塊逛街晶瑩的白玉,聳立於群峰之巔,而「U」谷、古冰斗、冰磧壟等古冰川地貌遺跡,分布在喀納斯湖兩側的高山和河谷內,證明湖區曾有過多期冰川活動。

⑵ 喀納斯湖位於新疆的南疆還是北疆

北疆。

喀納斯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北部,北起卡勒瑪虛,南至何烏特,東接鐵外克,西到阿爾圭薩拉。地處北緯48°81′46″,東經87°04′10″,距布爾津縣城150公里,面積45.75㎞²,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達到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北疆即新疆的北部。天山山脈將新疆分為南北兩大部分,稱天山以北為北疆。 包括烏魯木齊、克拉瑪依、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昌吉、石河子、北屯、可克達拉、伊犁、博爾塔拉等地區。

(2)喀納斯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新疆的地理特徵是「三山夾兩盆」,新疆最北部為阿爾泰山,中部為天山,最南部為昆侖山系。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為准噶爾盆地,天山和昆侖山系之間為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稱之為南疆。南疆幅員遼闊,乾旱少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有許多綠洲。新疆一般劃分為北疆、南疆。有時,把吐魯番市、哈密市單獨列為東疆。

北疆為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南疆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北疆年均氣溫-4~9℃,全年降水量150~200毫米以上,全年無霜期140~185天;南疆年均氣溫7~14℃,全年降水量25~100毫米,全年無霜期180~220天。 四季分明,是北疆的一大特點。

⑶ 喀納斯湖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

⑷ 新疆喀納斯海拔高度

1375米。

⑸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境內北部,佔地面積895平方公里,是以第四紀冰川、地質構造作用和水動力作用的地質地貌景觀為主。公園內有喀納斯湖、神仙灣、月亮灣、卧龍灣等著名景點。

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2000年以來先後獲得國家5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西部十佳景區、中國攝影家創作基地等數十項榮譽,並首批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折疊地理位置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和哈巴河縣境內,北與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共和國接壤,東鄰蒙古人民共和國,佔地面積89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區間為東經87°00′-87°10′,北緯48°43′-48°54′之間。

折疊氣候特徵

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屬於寒溫帶地區,寒冷期長,無霜期 短。由於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緯度較高,相對高差懸殊,地形復雜,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特徵。氣象資料表明,這里年平均氣溫-0.2℃,極端最高氣溫29.3℃,最低氣溫-37℃,全年有6 個月的氣溫月平均值低於0℃,冬季長達7個月之久。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16℃,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15.9℃,中午也不過20℃度,無霜期80-108天,植物生長期集中在5月一8月。

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左右,最大降水帶為海拔2100米。冬季漫長,降雪豐富,一般8月初開始出現霜凍。海拔1400米以上,8月下旬開始降雪;海拔3000米以上, 8月初開始降雪,一直到翌年5月下旬或6月初,降雪期長達8個月左右,積雪深度可達1-2米,降雪日數一般在73天以上,穩定積雪期在200天左右。雪線分布在海拔2850米左右。年蒸發量約1000毫米,與降水量大體持平。

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水分條件較好,空氣濕度較大,相對濕度一般為59-90%,濕度隨海拔升高而增加,森林內濕度一般可達90%以上。

折疊水文條件

喀納斯內冰川湖泊眾多,面積不等,除喀納斯湖位於喀納斯河谷內海拔較低處以外,其餘湖泊均分布於海拔較高的冰斗或冰蝕窪地內,數百個冰川湖泊星羅棋布,為中低海拔地區所罕見。其中喀納斯湖湖面海拔為1370米,蓄水量53.781億立方米,列居中國淡水湖第三,湖泊最深處高程為 1181.5米,湖深188.5米 ,是中國最深的冰磧堰塞湖;湖泊兩側崖岩林立,斷層痕跡清晰;湖泊平面上北側呈北東向,南部形態呈北東南西相互交織的鋸齒狀,與區域北東南西向兩組構造線一致,是第四紀冰川和構造斷陷共同作用的結果。

折疊地形地貌

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系古生代褶皺斷裂基礎上受新構造影響而強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烈隆起的斷塊狀山地,由於運動的不均衡性,友誼峰上升到4300米以上。而喀納斯湖一線則凹陷降到1300米以下,喀納斯湖湖盆最低處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在古冰川和現代冰川的強烈刨蝕下,河床急劇下切,形成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現代地貌。

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內既有構造地貌和湖成地貌,又有流水地貌和冰川地貌,其中冰川地貌發育特別成熟。東北部高山群集,冰川密布, 3200米以上終年冰雪覆蓋,現代冰川、古冰川和現代冰川遺跡隨處可見,冰川地貌齊全,是一個巨大的"固體水庫",是布爾津縣重要的水源區。另外喀納斯河從東北向西南流經,著名的"喀納斯湖"和"白湖"呈串珠狀分布於喀納斯河流域,形成一狹長的低窪河谷地。

折疊地質剖面

喀納斯地層剖面主要為喀納斯群剖面和東錫勒克組剖面。 喀納斯內喀納斯湖一帶連續出露震旦--寒武系海相地層,為灰綠色夾紫色的薄--中厚層狀細砂岩、粉砂岩不均勻互層的碎屑岩。喀納斯是東錫勒克組的命名地,代表了火山盆地中的濱淺海相火山磨拉石建造 ,對於研究阿爾泰造山帶古生代大陸邊緣沉積盆地演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⑹ 喀吶斯的地理位置

喀納斯是蒙復古語,意為「美麗制富饒、神秘莫測」。它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境內北部,距縣城150公里,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環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陽坡被茂密的草叢覆蓋。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從地表或地下瀉入喀納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180米左右。是中國唯一的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保護分布區。現在這里以湖為中心建立了喀納斯湖自然景觀保護區。總面積達5588平方公里,保護區自上而下分別為冰川恆雪帶、山地凍雪帶、高山草甸帶、山地草原帶等,垂直分布。

⑺ 江南喀納斯具體在什麼地方啊

安徽喀納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的AAAA級「江南喀納斯」東區旅遊項目,落戶宣城和蕪湖西區落戶涇縣。具體如下
由南京、蕪湖方向前往黃山,一進入皖南低緩丘陵,即進入了黃山的余脈地帶,由二0五國道遞延出來的,自然界真正意義上的黃山景觀大門。二0五國道似春風、似剪刀,在這門戶之地裁出了一塊錦綉之地,這就是江南喀納斯東區,中國丘陵水系的絕版!
江南喀納斯東區的西側是沿二0五國道廣袤的低緩丘陵,東臨安徽省南部長江最大的支流青弋江,沿江綿延十餘公里。襟山帶水,坐北朝南,物華天寶,山水毓秀,是難得的一塊風水寶地。境內蕪湖市、宣城市接壤,宣城市位於西南端,交界處犬牙交錯,難分難舍。該景區將建設成為蕪湖市後花園,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產業的衛星景點。景區內植被茂盛,森林密布,流水潺潺,百鳥和鳴,一派祥和的人間天堂景象,是東方的瑞士風光,也是一塊難得的人間凈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吳楚文化、青銅文化的發祥地。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思是高山下的湖泊;另一種解釋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的地方。
江南喀納斯東區風光旖旎的桃園灘,位於蕪湖市南陵縣地域的最東南拐角,它象一隻觸角,伸入涇縣、宣城三縣的交界處。自南向北流淌的青弋江,與自西向東的孤峰河在這里相交匯,一江一河書寫出一個偌大的「人」字,而青弋江大堤正好把人字下面連封起來,中間呈現出二、三平方公裡面積的風水寶地。清新的雨露,明媚的陽光,江河的秀水,山川的靈氣,常年累月把桃園灘滋潤得靜麗秀美。這里有著「天然氧吧」之稱,是電影《西遊記》和《黃英姑》的外景地。
人人都說江南好,江南有個喀納斯。「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高山下的湖泊;另一種解釋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的地方。
具有濃郁新疆風情的江南喀納斯西區,位於有著「佳境千萬曲」的宣城市涇縣的腹地溪口,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桃花潭景區的門戶,是涇縣旅遊集散地的核心區域,周邊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査濟古民居、王稼祥故居、皖南事變茂林激戰地、章家渡古民居群、江南第一漂等。南依黃山,西接九華山,北望長江,與太平湖緊緊相連,江南喀納斯湖與黃山情侶太平湖是青弋江上唯一的姐妹篇章,陳村水庫構築了太平湖,溪口大壩構築了江南喀納斯湖,江南喀納斯湖是鑲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第二顆明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