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地理位置優勢
⑴ 雄安新區發展的自然條件
雄安新區規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⑵ 如何理解雄安新區的地理位置和意義
一、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的功能性,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當前,聚集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一般性的製造業,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發市場,中心城區過於密集的教育醫療資源,部分行政、事業、服務單位等,致使出現了諸多問題,尤其是城市中心區存在的交通嚴重擁堵、人口急劇膨脹、空氣嚴重污染、等問題愈益凸顯。究其深層次原因就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而非首都功能的過分集聚,嚴重超出北京的承載「負荷」。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較大規模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空間條件。
二,雄安新區的建設將大大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雄安新區產業發展方向是高端高新產業,城市發展方向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優美生態環境的綠色智慧新城,這表明雄安新區將會堅決摒棄污染型工業,積極吸納和創新新資源,打造創新新集群;將會大規模引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資源,與北京市在公共服務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這對於提升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其三,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有利於培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雄安新區將逐步成為優質資源配置的焦點區域,成為河北在京津冀都市圈發揮比較優勢、接軌京津、擴大開放的前沿陣地,也必將成為河北最具活力的新的區域增長極。
⑶ 雄安新區的地理位置
雄安新區位屬中國河北省,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⑷ 雄安新區在未來的發展上有什麼具體的優勢區位條件(自然、人文條件)
土地,淡水資源豐富(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環境優美
⑸ 雄安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
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版天津、保定腹地,區權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⑹ 雄安經濟特區還是雄安政治特區,雄安和深圳浦東一樣,雄安和其他新區有什麼不同點
雄安新區與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的區別:
雄安新區與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均承擔著改革開放的歷史使命。深圳特區的設立,主要是為了吸引外資和擴大對外開放;浦東新區的設立則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並著力推進金融發展。雄安新區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盡管尚未明確,但從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定位來看,有助於緩解政治資源與經濟資源的盤根交錯,降低尋租的空間,減少紛雜的利益集團帶來的改革阻力。從這個角度而言,雄安新區代表的是更為深層次的改革,也是難度相對更高的改革。這也與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背景是一致的。同時,雄安新區還承擔著探索新型城鎮化及創新轉型的使命。
雄安新區的資源稟賦與深圳特區及浦東新區存在顯著區別。在區位優勢上,深圳特區主要依賴於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承接港台等地的產業轉移和資本流入;而浦東新區則依賴於長三角的經濟腹地以及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雄安新區則主要憑借其臨近首都的地理優勢,主要依賴於政治資源的再分配。表現在資金來源上,深圳和浦東均更大程度上依賴於外資的流入,而雄安新區則主要依賴國內資金的再配置,吸收國內的富餘儲蓄和產能。
雄安新區是京津冀戰略的點睛之筆,承擔著打造國內第三增長極的使命。目前,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是國內經濟的兩大增長極。深圳特區是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通過其自身輻射作用極大地帶動了珠三角的經濟發展;而浦東新區則是長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對於長三角的經濟發展也具有極強的輻射能力。而作為國內三大都市圈之一的京津冀地區,整體發展極不均衡,北京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弱。雄安新區的設立有助於實現區域資源的均衡配置,並發揮其自身的輻射帶動作用,真正將京津冀都市圈打造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
雄安新區的意義:
設立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以促進北部地區的區域和經濟發展,並彌合首都與周圍的工業農村地區的經濟差距。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⑺ 雄安地理位置並不優越,為什麼偏偏選中雄安建設新區
主要原因離北京天津比較近,能疏散北京的某些城市功能,二雄安地區開發程度低,便於規劃建設,三雄安地區環境不錯,濕地白洋淀面積大
⑻ 熊安新區地理區位條件(運用高中地理知識)
所謂優劣勢,應當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相比較周圍地區的優劣勢,一方面是同等級區域的優劣勢。
從周圍地區來講,熊安新區的優勢是政策扶持,劣勢則主要體現在缺乏海港,交通規模化程度低,缺乏高新技術發展基礎和資金投入,金融系統和金融生態相比較鄰近地區,特別是北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如果將熊安新區同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比較的話,則可以看出熊安新區同前兩者有四方面的劣勢:
一是缺乏海港,交通運輸較為不便。熊安新區地處河北省中部,其區劃本身是沒有港口的。距離其直線距離最近的港口為滄州黃驊港。這是一個資源港口,主要運輸煤炭。顯然同熊安新區的定位嚴重不符。就算黃驊港轉變的運營內容,其直線距離160公里以上的距離也顯然比深圳港和上海港零距離相比距離太遠,這將導致熊安新區的物流成本將包括鐵路運輸和海路運輸兩部分,其中由於港區並不包括在熊安新區的范圍之內,如何協調處理二者的關系,也將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
二是腹地狹小。相比較深圳特區輻射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整個地區、浦東新區輻射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南中國地區,熊安新區腹地過於狹小,只有京津冀三地,加之熊安新區在科技、信息以及金融方面先天的巨大劣勢,導致其對北京的輻射作用將會微乎其微。試想一下,將沒有金融企業會選擇在熊安新區而不是北京設立總部,原因為首都聚集了全部銀行、金融國家部門和相關單位,而熊安新區從要求上來看,並沒有任何國家機關方面的定位。過於狹窄的腹地必然導致其影響力過於弱小,甚至有可能淪為北京的垃圾產業集散地。
三是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熊安新區有較高的政策風險。熊安新區橫向和縱向比較唯一突出的方面就是政策扶持。然而,政策扶持有時間性,而一個特區的發展,顯然不是五年十年能夠完成的,屆時是否還會有政策扶持是未知的。
四是熊安新區遭遇的外部環境相比較其他特區比較差。深圳經濟特區和浦東新區在設立之初,分別遇到了改革開放、歐美發達國家製造業轉移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加入WTO兩個推動中國經濟飛躍的關鍵性時刻。這樣的機遇並沒有出現在熊安新區身上。反而是由於目前整個世界經濟處於不斷衰退當中,世界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熊安新區並不是風口上的 瀦,更像是國家為了緩解經濟危機製造的風。如此一來,熊安新區就失去了一個強大的外在推動力,必須依靠自身的發展為周邊帶來動力。然而,在整個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在自身發展基礎極為薄弱的現實下,熊安新區是否能夠成為這陣風,是較為難以預測的。
資料來源 叼乎 座山叼
望採納
⑼ 雄安特區,有何地理優勢
地理優勢:
雄安新區規地抄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