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對農業影響

地理環境對農業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2-11 13:09:17

Ⅰ 農業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可能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對生態的影響: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在乾旱、半干專旱地區,過度放牧造屬成草場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導致土壤鹽漬化;山區、黃土區毀林開荒會造成水土流失;遷移農業會導致森林減少、氣候變化。
對環境的影響:農葯、化肥的使用導致土壤、大氣、水體污染。

Ⅱ 地理環境如何影響農業景觀

回答:
從自然地理要素上入手,如熱帶季風氣候下發展水稻種植業,溫帶大陸氣候回條件下,適宜小麥答等農作物。
入手方向參考:
1、氣候背景
2、地形因素(如梯田)
3、河流與湖泊(如圍湖造田)
4、植被類型與土壤(放牧業與開荒林地種植)
5、其他因素

友情提醒:地理環境影響農業景觀,農業景觀依存於地理環境,人類活動能動的改善地理環境,使得某些農業景觀可以在相對不利的地理環境條件下產生,值得注意。

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有興趣,可進一步訪問留言「網路知道hk的空間」——http://hi..com/hk20012002/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參考資料:hk原創

Ⅲ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農業生產在改變人類食物來源和結構的同時,也強烈地改變了地理環境。農業生產的發展會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環境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1、水土流失
在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由於不利的自然因 素和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地面的水和土離 開原來的位置,流失到較低的地方,再經過坡 面、溝壑,匯集到江河河道內去,這種現象稱 為水土流失。
由於農業生產時會大量的砍伐植物,誰將會沒 有阻擋,造成流失。水土流失是在濕潤或半濕 潤地區,由於是植被破壞嚴重導致的。因為植 被破壞嚴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沖刷,導 致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的覆蓋率,可以保持水土, 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
2、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簡單地說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 退化,狹義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 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活動,破壞其平衡, 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 境變化過程。 如果是在乾旱地區的植被破壞,會導致沙塵 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
3、土地鹽鹼化
壤鹽鹼化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超過 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 由於農業之中劣質化肥的過度使用,破 壞了土地,使土地酸鹼度失調,造成土 地鹽鹼化 。 危害:不利於農作物吸收養分,阻礙作 物生長。
4、土地板結
土壤表層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結 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 作用的現象。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 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 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 板結。 由有機化肥的錯誤使用造成
5、水污染
由有害化學物質(harmful chemical)造成 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污 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 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 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 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 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響魚類 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 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 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Ⅳ 每個地理區域的自然環境對農業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地理區域的自然環境包括:海陸及緯度位置,地貌地形分布,和氣候類型。而農業生產對充足的降水、日照,肥沃平坦的土壤、豐富的水源、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Ⅳ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什麼

農業生產是人類利用土地進行食物獲取的活動,生產手段使用對象是土地。專土地存在於自然屬界,但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地。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要經過人類的改造改良,這樣就會使地球地表的形狀發生改變,使地表形態從自然形狀變為改造後的形態。因此,有些人把農民叫做修理地球的人。農業生產除了土地這個基本要素,還必須要有水源。水是一種自然資源,也是人類和地球其它生物的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在農業生產中,水也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沒有水談不上農業生產。為了保障農業生產,人類為了利用水源,產生出許多改變自然水源舉措,比如修建水庫,把原來的地表自然流水加以人為控制,以滿足農業生產之需,還有用電力機械提取地下水來澆地,保障農業生產。所有這些舉措,在保障農業生產,為人類提供食物的同時,對自然地理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比如水源的利用,在農業生產中會消耗轉移大量的水,尤其是對地下水的開采利用,可以使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快速消失,引發地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惡化。

Ⅵ 地理環境如何影響農業和工業

地理環境通過氣候,地形,水源,資源,地質災害等因素綜合影響工業和城市布局,還有農業的生產條件。如根據氣候條件選擇作物。

Ⅶ 農業對地里環境的影響

氣候:農業生產來對氣候有自利有弊,過度開墾擴大耕地破壞氣候條件;但合理耕作 有利於氣候的保持

水文:農業生產用水迫使人類建設更多水利工程,這往往對水文和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破壞,另外,農葯的使用也可能導致水污染,圍湖造田等也破壞水域環境

地形:梯田

土壤:不合理的耕作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導致荒漠化,但合理耕作有利於土壤肥力保持,黃土高原的過度開墾導致植被破壞,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但他也塑造了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點

植被:擴大耕地往往以破壞植被為前提,甚至導致珍稀物種的滅絕

社會:民以食為天,農業的穩定發展,糧食的供應是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

政治: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一國自立於世界的基礎

農業生產涉及人類生產生活各個領域,也影響著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循環,它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很多方面,而這些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學要從整體上把握這個問題。

Ⅷ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如果要是農作物需要水的話,如果他經常下水,那麼他們應該是能夠長得非常好,非常不錯。

Ⅸ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農業來生產與工業生產最大的區別源就是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十分大,甚至完全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比如河南焦作地區的懷山葯,將懷山葯的種子移到其他地區種植,就沒有了其原有的葯用價值,和普通的菜山葯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農業生產與土質、氣候、光照、水分等自然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再比如吐魯番的哈密瓜,就是因為其晝夜溫差大、光照強烈而促使其糖份很高,再比如西北地區有糖芯蘋果,也是因為光照強、溫差大而形成的。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還表現在生產之外,如在山區,很多品質絕佳的農產品因運輸條件而使得其無法及時運出銷售,而不得不白白爛掉!
因為不清楚你所問的具體內容,所以只能寬泛地回答了!請見諒!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