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地理位置
⑴ 玉門關的地理位置雨氣候
玉門關位於甘肅北部,瀕臨沙漠地區,乾旱少雨。
⑵ 玉門關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
「玉門關」是我國史書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地名,但它的確切地理位置究竟在哪裡,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日前,專家通過反復研究與勘察,認定唐代「玉門關」應在甘肅省安西縣雙塔堡一帶。
唐代玉門關是古代我國西北疆域內的著名重鎮,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交通要塞。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唐軍與北匈奴曾多次在「玉門關」大戰,唐代詩人王昌齡也在《從軍行》中特別描寫過「玉門關」。而《西遊記》中的玄奘法師也是路過「玉門關」西行取經去的。因此,唐代「玉門關」一直是我國史學界和考古界的研究熱點。
近日,多年從事河西走廊歷史地理研究的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專家李並成經過多次實地勘察,列出判定唐代玉門關地理位置的多項具體條件:應位於今疏勒河南岸;應置於遍設烽燧的山間;西北處應有沿線烽燧;應在漢長城「昆侖塞」址上;應距隋唐晉昌城不遠等,並據此確認,唐代「玉門關」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肅省安西縣雙塔堡附近。此外,李並成還指出:此玉門關早自東漢即已設立,一直延續到唐末,歷時約830多年。目前,考古工作者還沒有找到唐「玉門關」遺址,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千餘年來的風雨侵蝕,唐玉門關可能早已被毀;二是清代在這里修築雙塔堡時可能利用了唐玉門關的殘址。
⑶ 甘肅玉門舊城荒涼落寞,為何卻有許多人去那裡旅遊
在我國,對於古代留下來的文化景點還是相當看重的,因為不僅可以在其中挖掘到古代的歷史信息使文學家對古代有進一步了解,還可以體現出我國古代文化的延續性,更能看出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悠久。甘肅玉門舊城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喜歡去玉門,都是喜歡他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古跡,雖然它的自然環境正在枯竭,但是他的歷史文化和文化古跡卻越來越悠久,它的文化底蘊也越來越濃厚。這也正是很多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愛好者的必游之處。
⑷ 玉門關的地理位置
玉門關
關名。漢抄武帝置襲。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陽關,玉門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說起玉門關,大家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車沿著215國道向西行駛,翻超阿爾金山,就可以到達青海省的柴達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薩。今天前往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以及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形態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這些景物與藍天、大漠、綠草構成了一逼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提起玉門關首先要講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一段歷史,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公元前121年---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即:陽關、玉門關。
⑸ 玉門關位於哪個省啊具體位置
玉門關-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的戈壁灘上
⑹ 玉門市的分布特點地理題
玉門是由甘肅省抄酒泉市襲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地理坐標介於東經96°15'~98°30',北緯39°40'~41°00'之間,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⑺ 玉門在哪個省
玉門是甘肅省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
玉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轄區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玉門地貌分為祁連山地、走廊平原和馬鬃山地三部分,綠洲215.6萬畝,戈壁855.9萬畝,山地689.4萬畝,荒地238萬畝。境內最高峰妖魔山,海拔4585米。
截至2019年,玉門總人口18萬,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東鄉族等29個少數民族。[10]
西部的玉門鎮片區位於昌馬河沖積扇地帶,扇腰以上為戈壁,以下為綠洲,綠洲外系扇原平原,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
(7)玉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名優特產
花鍋盔
玉門的花鍋盔做起來很講究,用上好的麵粉、清油、雞蛋、牛奶,加入香豆粉、花椒等等,而後在面盆大小的生面上用針描畫。
生面餅做好後,便放入燒鍋中用麥草點火燒烙,因為鍋子很小,每次只燒一個,往往一戶人家要燒半個月。
為了做成各種味道的花鍋盔,加入南瓜、紅曲、黃曲、姜黃、棗泥等,做成別具風味的鍋盔。
杏殼婁
原是玉門民間日常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別有風味。形似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
清泉羊羔肉
清泉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被國家工商局正式授予"清泉羊羔肉"商標。
⑻ 玉門關在哪裡
「玉門關」是我國史書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地名,
但它的確切地理位置究竟在哪裡,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日前,
專家通過反復研究與勘察,認定唐代「玉門關」
應在甘肅省安西縣雙塔堡一帶。
唐代玉門關是古代我國西北疆域內的著名重鎮,
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交通要塞。根據歷史文獻記載,
唐軍與北匈奴曾多次在「玉門關」大戰,唐代詩人王昌齡也在《
從軍行》中特別描寫過「玉門關」。而《西遊記》
中的玄奘法師也是路過「玉門關」西行取經去的。因此,唐代「
玉門關」一直是我國史學界和考古界的研究熱點。
近日,
多年從事河西走廊歷史地理研究的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專家李
並成經過多次實地勘察,
列出判定唐代玉門關地理位置的多項具體條件:
應位於今疏勒河南岸;應置於遍設烽燧的山間;
西北處應有沿線烽燧;應在漢長城「昆侖塞」址上;
應距隋唐晉昌城不遠等,並據此確認,唐代「玉門關」
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肅省安西縣雙塔堡附近。此外,李並成還指出:
此玉門關早自東漢即已設立,一直延續到唐末,歷時約830多年。
目前,考古工作者還沒有找到唐「玉門關」遺址,
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千餘年來的風雨侵蝕,
唐玉門關可能早已被毀;
二是清代在這里修築雙塔堡時可能利用了唐玉門關的殘址。
⑼ 玉門關地理位置
玉門關
關名。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內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容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陽關,玉門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說起玉門關,大家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車沿著215國道向西行駛,翻超阿爾金山,就可以到達青海省的柴達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薩。今天前往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以及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形態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這些景物與藍天、大漠、綠草構成了一逼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提起玉門關首先要講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一段歷史,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公元前121年---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即:陽關、玉門關。
⑽ 甘肅玉門海拔多少米 人會有高原反應嗎
甘肅玉門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人在其中是不會有高山反應的。
玉專門是由甘肅省酒泉市管屬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位於東經96°15'-98°30',北緯39°40'-41°00'之間,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轄區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玉門市轄新、老2個市區和4鎮6鄉,總人口19萬,其中城市人口13萬。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通訊條件,以及與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和諧發展,使之具有發展清潔能源、工業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商貿流通和服務業的比較優勢。
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50%~75%的人出現高原反應,當然不同體質人出現的概率也不同,體質好的,概率低。而且居住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