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剛果金地理位置

剛果金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1 08:21:34

A. 剛果和剛果(金)是兩個國家,有啥區別為什麼要加個金字

本來是一個國家,後來分裂的

B. 剛果位置

位於非洲的幾內亞灣剛果河流域,那裡降水豐富,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是非洲唯一的雨林地帶。

C. 非洲剛果(金)的詳細信息及其最近三年的國內外大事

剛果(金)在13~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4~1885年,柏林會議將剛果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60年6月30日宣告獨立,定國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24日,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政權,自任總統,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1966年5月首都改名金沙薩,國名簡稱「剛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0年4月實行多黨制,並成立第三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武裝推翻蒙博托政權,自任總統,恢復原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和獨立時的國歌、國旗。1998年8月2日,盧安達、烏干達支持剛反對派發動叛亂,並直接出兵參與,爆發武裝沖突。隨後,辛巴威、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等國應卡比拉政府的請求出兵參戰。2001年1月16日,卡比拉總統遇刺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接管政權。2002年12月,剛各派在比勒陀利亞就過渡期分權達成《全麵包容性協議》。2003年6月,剛過渡政府正式成立。2006年7月30日舉行剛獨立40多年來第一次大選,卡比拉當選為總統,安托萬·基贊加任總理。

一、剛果古代史(公元13世紀~19世紀)

剛果河流域地區是非洲古代文明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大約在13~14世紀期間,剛果族人在剛果河下游地區建立了剛果王國。該王國從15世紀末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其版圖囊括今剛果(金)西南部、安哥拉西北部和剛果南部的一大片土地。在剛果王國走向強盛的同時,剛果河上游地區也先後建立了盧巴王國、隆達帝國和姆西里王國,這些國家均是在非洲歷史上相當有影響的古代國家。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入侵,今剛果(金)境內各王國的正常發展都走向中斷。15世紀以來,葡、荷、英、法、比、德等國殖民勢力相繼入侵今剛果(金)地區。

二、比利時國王私人采邑時期——剛果自由邦(1878年~1908年)統治者:利奧波德

19世紀下半葉,在帝國主義列強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捲入了爭奪剛果河流域地區的競爭。1878年,利奧波德籌資成立了「上剛果研究委員會」(1882年改組為「國際剛果協會」),並僱傭殖民鷹犬斯坦利為其代理人,開始了其在中西非地區建立殖民帝國的侵略活動。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帝國主義列強召開了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利奧波德利用列強間的矛盾,進行會外交易,爭取到英、法、德等15個國家的同意,將今剛果(金)地區劃歸他個人所有,號稱「剛果自由邦」。利奧波德的血腥統治,激起了公憤。1908年,比利時政府接管「剛果自由邦」,並將其改名為「比屬剛果」。

三、比利時殖民地時期——比屬剛果(1908年~1960年)統治者:比利時政府

為了反抗比利時的殖民主義統治,「比屬剛果」人民長期以來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當地人民的民族獨立意識日益覺醒,各種有組織的反抗活動日趨增多。從1950年起,一些致力於民族獨立的政黨組織陸續在「比屬剛果」出現,如約瑟夫•卡薩武布(Joseph Kasavubu)領導的「阿巴科黨」,帕特里斯•埃默齊•盧蒙巴(Patrice Emergy Lumumba)領導的「剛果民族運動黨」,莫伊茲•沖伯(Moise Tshombe)領導的「科納卡特黨」,等等。這些政黨大多具有強烈的部族和地區色彩,只有「剛果民族運動黨」超越部族利益,主張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並提出立即獨立的口號。1959年1月4日,「比屬剛果」首府利奧波德維爾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殖民統治、要求實現獨立的群眾運動,斗爭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比利時當局迫於形勢,被迫同意「比屬剛果」獨立。1960年5~6月,「比屬剛果」舉行了獨立前的大選,結果卡薩武布當選為總統,盧蒙巴被任命為總理。6月30日,「比屬剛果」正式宣告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因首都為利奧波德維爾,簡稱「剛果(利)」,這也是剛果(金)歷史上的第一共和國。

三、第一共和國——剛果(利)時期(1960年~1965年)統治者:盧蒙巴

剛果(利)雖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獨立,但在經濟和軍事上仍然受比利時的控制,所以全國各地的反比斗爭仍在繼續。1960年7月8日,比利時當局借口保護僑民安全,派兵入侵剛果(利),對當地軍民的反比活動進行鎮壓,並從事分裂剛果(利)的活動。7月11日,「科納卡特黨」主席沖伯在比軍慫恿和支持下,宣布加丹加省獨立。為了抗議比利時軍隊的入侵及其分裂活動,盧蒙巴政府宣布同比利時斷交,並且呼籲聯合國進行緊急援助。1960年7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比利時撤軍,並決定派兵到剛果(利)進行調停。7月15日,美國控制下的聯合國軍開進了剛果(利)。但是,聯合國軍進入後,不但不積極促使比軍立即撤出,反而借口「維護秩序」,對抵抗比軍的剛果(利)士兵進行繳械。比利時侵略軍則繼續擴大在剛果(利)的侵略活動和分裂活動,於8月9日又支持開賽省成立了「開賽礦業共和國」。面對這種復雜形勢,盧蒙巴於1960年8月15日向蘇聯發出軍事援助的請求,不久又宣布在全國實行6個月的軍事管制。8月26日,盧蒙巴派兵進攻「開賽礦業共和國」,很快就攻佔了其「首都」巴克旺加;緊接著又派兵進攻加丹加省的沖伯集團。但就在此時,在剛果(利)政府內部,盧蒙巴總理和卡薩武布總統之間發生分裂,支持盧蒙巴和支持卡薩武布的兩派軍隊不斷發生沖突。1960年9月14日,剛果(利)國民軍陸軍參謀長蒙博托發動軍事政變,宣布暫時接管政府權力。隨後,聯合國軍以保護為名軟禁了盧蒙巴(1961年遇害)。1961年8月,經聯合國調解,剛果(利)組成了以阿杜拉為總理的新政府。新政府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剛果(利)國民軍也在聯合國軍的配合下逐漸收復了加丹加和開賽兩省。但阿杜拉政府並未得到全國各地的一致擁護,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斷有反對外來干涉、反對現政府的愛國武裝斗爭發生。1964年7月,沖伯取代阿杜拉出任政府總理,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沖伯上台後鎮壓了全國各地的愛國武裝斗爭,但他的政府卻未能持續多久。

四、第二共和國——剛果(金)和扎伊爾時期(1965年~1997年)統治者:蒙博托

1965年11月24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再次發動軍事政變,將卡薩武布拉下總統寶座,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並自任總統。1966年5月,蒙博托將首都利奧波德維爾改名為金沙薩,國名簡稱「剛果(金)」。

1967年5月,蒙博托成立了以他自己為領袖的國家黨——人民革命運動,作為控制全國的組織基礎,同時禁止其他所有黨派活動。1971年10月27日,蒙博托又將國名改為扎伊爾共和國,簡稱「扎伊爾」。(標識見右圖)

蒙博托執政期間,在美、法、比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依靠軍隊的力量,利用部族矛盾及各派政治勢力之間的爭斗,拉一派打一派,排斥異己,鎮壓反對派,維持了長期的獨裁統治。國內雖然也發生過不少次軍事政變和叛亂,卻未能推翻蒙博托政權。 20世紀90年代初,席捲非洲大陸的政治民主化浪潮波及扎伊爾,蒙博托被迫改行多黨制。到1995年底,扎伊爾共有400多個政黨,基本上分屬總統派和以齊塞克迪為首的反對派兩大陣營。幾年來扎伊爾

政治舞台上主要是這兩大派在斗爭,一度甚至曾出現兩個議會、兩個政府的局面。蒙博托在與反對派聯盟的斗爭中,雖然通過玩弄政治權術,一次次化解了統治危機,但他的統治力卻也不斷削弱,政權實際上已不能正常運轉。政局動盪、民不聊生已成為扎伊爾的真實寫照。1996年10月,居住在扎伊爾東部地區的30多萬圖西族移民班亞穆倫蓋族人,為反抗政府對他們的歧視和迫害,利用蒙博托赴國外就醫的機會揭竿而起,發動了推翻蒙博托政權的武裝斗爭。他們組成以洛朗•卡比拉為首的「解放剛果-扎伊爾民主力量聯盟」反政府武裝,向扎政府軍發起了全面進攻。軍紀渙散、不得民心的政府軍節節敗退。

五、第三共和國——剛果(金)時期 (1997年~至今)統治者:卡比拉父子

1997年5月17日,反政府武裝攻佔首都金沙薩,宣布接管政權,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仍稱「剛果(金)」,由卡比拉任總統。5月29日,卡比拉在首都金沙薩舉行隆重儀式,正式宣誓就職。卡比拉奪取政權後,廢止舊憲法和立法機構,重建國家機器,宣布實行兩年的過渡期。1998年8月2日,班亞穆倫格族(原籍盧安達的圖西族,以下簡稱「班族」)士兵在烏干達和盧安達軍隊的支持下發動叛亂,很快佔領剛果(金)東部大片領土,並同時從西面發動進攻,一度進逼至離首都30公里處。19日,辛巴威、安哥拉和納米比亞決定出兵支持卡比拉政權,至26日收復西部全部失地。查德也派出2000名士兵援助剛政府軍。10月12日,叛軍攻佔剛政府軍東線總指揮部所在地、馬尼埃馬省首府金杜後,津、安、納聯軍決定赴東線作戰,與叛軍和烏、盧軍隊形成對峙。此後剛戰局長期陷入僵持局面。卡比拉政權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宣布將遵守過渡期原定時間表,於1999年開放黨禁、通過新憲法和舉行大選。

1998年8月2日,盧安達、烏干達支持剛反對派發動叛亂,並直接出兵參與,爆發武裝沖突。隨後,辛巴威、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等國應卡比拉政府的請求出兵參戰。2001年1月16日,卡比拉總統遇刺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接管政權。2002年12月,剛各派在比勒陀利亞就過渡期分權達成《全麵包容性協議》。2003年6月,剛過渡政府正式成立。2006年7月30日舉行剛獨立40多年來第一次大選,卡比拉當選為總統,安托萬•基贊加任總理。2006年10月,反對黨曾經向剛果(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選舉無效,但是被最高法院駁回。反對黨在2006年2月份在首都金沙薩發動的武裝沖突被正式平息。從此剛果(金)進入了結束內戰、政治穩定和全力進行經濟發展建設新時期。

2006年2月18日,根據 剛果(金)新憲法規定,剛果(金)開始使用新國旗。新國旗長2米,寬1、5米,底色為天藍色,代表和平;對角線有一條紅色帶,代表烈士的鮮血;紅色帶旁邊有兩道黃色鑲邊,代表剛果(金)的財富;左上角是一顆大的黃色五角星,代表統一的、走向美好未來的剛果民族。之前使用的國旗底色為藍色,左側為一列黃色小五角星,右側正中是一顆黃色大五角星,自1997年老卡比拉上台後開始使用。

D. 關於剛果的一切

不知道你要問哪一個「剛果」,當今世界上有兩個叫「剛果」的國家,都在非洲,一個是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通常簡稱(剛果 布),另一個叫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通常簡稱(剛果 金)。以下是兩個「剛果」的資料。

國名: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 (剛果 布),

獨立日:8月15日(1960年)

國慶日:8月13日(1963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綠、黃、紅三色構成,左上方為綠色,右下方為紅色,一條黃色寬頻從左下角斜貫至右上角。綠色象徵森林資源及對未來的希望,黃色代表誠實、寬容和自尊,紅色代表熱情。

國徽:為一年輕黑人女子圖案,銘牌上用法文寫著「團結、勞動、進步」。

國家政要: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年、1984年、1989年、1997年、2002年幾次當選總統。

自然地理:面積34·2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剛果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澤廣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剛果河(扎伊爾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剛果金的界河。境內剛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誇拉河等,庫依路河單獨入海。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濕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剛果河及其眾多支流和獨流入海的奎盧—尼阿里河構成稠密水網,富水力。森林占國土面積55%以上,盛產烏木、黑檀木等貴重木材。

人口:278萬(1994年)。有170多個部族,基本屬班圖語系。南方的剛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剛果族、維利族,約占總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佔16%;中部太凱族佔20%;北部原始森林裡有少數俾格米人。南方講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北方講林加拉語,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約50萬人信奉天主教,20餘萬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萬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

簡史: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扎伊爾,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1910年,法國佔領了剛果。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0年8月15日,剛果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尤盧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總統。1968年6月31日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9年3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特別代表大會選舉德尼·薩蘇-恩格索為黨的主席,同時當選共和國總統。1984年7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剛果現階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勞動黨決定放棄馬列主義,但堅持社會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放棄勞動黨領導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剛果舉行全國會議,執政的勞動黨和66個反對黨及134個社會團體與會。會議通過了《根本法》,即臨時憲法;決定將國名剛果人民共和國改為剛果共和國,同時恢復使用獨立時的國旗和國歌。

政治:現行憲法於1992年3月15日全國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和半總統、半議會制政體;共和國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監督憲法的執行和行政機構的正常運轉;總統任命或解除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總理及其內閣成員的職務,主持內閣會議;總統有權在征詢總理和國民議會議長意見後解散國民議會;總理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並保證法律的執行。

經濟:以農、林業為主。糧食主產木薯、稻米、玉米,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煙草、油棕、咖啡、可可等。開采鉀鹽、金剛石、石油、金、鉛、鋅、銅礦,還有鐵、鋁土、煤等礦藏。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業重要,還有煉油、鉀肥、製糖、水泥、紡織、魚罐頭等工業。出口木材、石油、鉀鹽、蔗糖、咖啡、可可等;進口機械設備、車輛、日用品等。

外交:對外奉行捍衛民族獨立、國家主權、睦鄰友好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維護非洲團結和世界和平。

與中國關系:1964年2月22日,中剛兩國建交。2005年9月,剛果(布)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 金)

1-國家基本情況

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國家元首 洛朗.卡比拉 總統 (1997.5-)
政府首腦 洛朗.卡比拉 (1998.1-)

首都 金沙薩

面積 23,544,885.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7.00

國際電話碼 243

人口 4669.1萬人(1997年)

語言 法語為官方語,多數講斯瓦希里語、林加拉語和基剛果語等。

貨幣 扎伊爾

民族 非洲人佔100%,扎伊爾有200多個部族,大部分是班圖人。

宗教 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50%,基督教佔20%,伊斯蘭教佔10%,非洲原始宗教佔20%。

國花

2-簡史

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獲得獨立,國名是剛果共和國。1964年8月改稱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24日,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後任總統,並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沙薩後,宣布就任總統,並將扎伊爾共和國易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3-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處非洲中部。西北與剛果相鄰,北同中非共和國和蘇丹毗連,東與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接壤,南同尚比亞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線,扎伊爾河(剛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

4-國家主要城市

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1 金沙薩 金沙薩
2 卡南加 西開賽
3 盧本巴希 沙巴
4 姆布吉-馬伊 東開賽
5 基桑加尼 上扎伊爾
6 布卡武 基伍
7 基奎特 基奎特
8 姆班達卡 赤道

5-國家民族節日

節日 日期 內容
新年 1月1日
獨立殉難日 1月4日
勞動節 5月1日
人民革命運動成立日 5月20日
扎伊爾貨幣日和漁民節 6月24日
獨立日 6月30日
雙親節 8月1日
青年節 10月14日
國名改名扎伊爾紀念日 10月27日
建軍節 11月17日
第二共和國日 11月24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E. 剛果的一些人文地理

國名: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 簡稱剛果(布)
獨立日:8月15日(1960年)
國慶日:8月13日(1963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綠、黃、紅三色構成,左上方為綠色,右下方為紅色,一條黃色寬頻從左下角斜貫至右上角。綠色象徵森林資源及對未來的希望,黃色代表誠實、寬容和自尊,紅色代表熱情。
國徽:為一年輕黑人女子圖案,銘牌上用法文寫著「團結、勞動、進步」。
剛果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首都為布拉柴維爾。該國接壤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加彭以及安哥拉等國,毗鄰幾內亞灣。 [編輯本段]國家政要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年、1984年、1989年、1997年、2002年幾次當選總統。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面積34·2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剛果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澤廣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剛果河(扎伊爾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剛果金的界河。境內剛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誇拉河等,庫依路河單獨入海。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濕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剛果河及其眾多支流和獨流入海的奎盧—尼阿里河構成稠密水網,富水力。森林占國土面積55%以上,盛產烏木、黑檀木等貴重木材。 [編輯本段]人口278萬(1994年)。有170多個部族,基本屬班圖語系。南方的剛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剛果族、維利族,約占總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佔16%;中部太凱族佔20%;北部原始森林裡有少數俾格米人。南方講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北方講林加拉語,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約50萬人信奉天主教,20餘萬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萬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 [編輯本段]簡史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扎伊爾,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1910年,法國佔領了剛果。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0年8月15日,剛果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尤盧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總統。1968年6月31日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9年3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特別代表大會選舉德尼·薩蘇-恩格索為黨的主席,同時當選共和國總統。1984年7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剛果現階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勞動黨決定放棄馬列主義,但堅持社會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放棄勞動黨領導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剛果舉行全國會議,執政的勞動黨和66個反對黨及134個社會團體與會。會議通過了《根本法》,即臨時憲法;決定將國名剛果人民共和國改為剛果共和國,同時恢復使用獨立時的國旗和國歌。 [編輯本段]政治現行憲法於1992年3月15日全國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和半總統、半議會制政體;共和國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監督憲法的執行和行政機構的正常運轉;總統任命或解除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總理及其內閣成員的職務,主持內閣會議;總統有權在征詢總理和國民議會議長意見後解散國民議會;總理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並保證法律的執行。
經濟:以農、林業為主。糧食主產木薯、稻米、玉米,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煙草、油棕、咖啡、可可等。開采鉀鹽、金剛石、石油、金、鉛、鋅、銅礦,還有鐵、鋁土、煤等礦藏。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業重要,還有煉油、鉀肥、製糖、水泥、紡織、魚罐頭等工業。出口木材、石油、鉀鹽、蔗糖、咖啡、可可等;進口機械設備、車輛、日用品等。
外交:對外奉行捍衛民族獨立、國家主權、睦鄰友好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維護非洲團結和世界和平。
與中國關系:1964年2月22日,中剛兩國建交。2005年9月,剛果(布)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編輯本段]剛果(金)國家基本情況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國家政要:[/font]總統約瑟夫·卡比拉 (Josef Kabila),2001年1月任職;2006年11月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總理阿道爾夫·穆基杜,2008年10月10日任職;參議院議長肯戈·瓦·東多,2007年5月當選。 [編輯本段]近代簡史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獲得獨立,國名是剛果共和國。1964年8月改稱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24日,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後任總統,並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沙薩後,宣布就任總統,並將扎伊爾共和國易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地處非洲中部。西北與剛果相鄰,北同中非共和國和蘇丹毗連,東與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接壤,南同尚比亞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線,扎伊爾河(剛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 [編輯本段]國家主要城市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1 金沙薩 金沙薩
2 卡南加 西開賽
3 盧本巴希 沙巴
4 姆布吉-馬伊 東開賽
5 基桑加尼 上扎伊爾
6 布卡武 基伍
7 基奎特 基奎特
8 姆班達卡 赤道 [編輯本段]國家民族節日節日 日期 內容
新年 1月1日
獨立殉難日 1月4日
勞動節 5月1日
人民革命運動成立日 5月20日
扎伊爾貨幣日和漁民節 6月24日
獨立日 6月30日
雙親節 8月1日
青年節 10月14日
國名改名扎伊爾紀念日 10月27日
建軍節 11月17日
第二共和國日 11月24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編輯本段]剛果金入境須知入境剛果金是一件非常具有技巧性的工作,剛果金的機場Officer很黑,很喜歡隨便找點理由宰一些外國旅客特別是中國人,如果需要入境剛果金,請注意以下事項:
1.在飛機上提前填寫入境登記表。填表除了填寫個人信息之外,還需要填寫公司名稱和地址:
公司的名稱:Huawei Technologies (R.D.C.) SPRL
公司地址: Avenue De La Gombe, No.4747, Kinshasa / Gombe, R.D.C.
入住酒店:grand hotel
2.剛果金入境檢查比較慢,大家需要按照秩序排隊,准備好自己的證件。最好的方法就是裝作自己即不懂英語也不懂法語,他說什麼只要搖頭就對了,什麼也聽不懂,幾分鍾後他就會失去耐心,很無奈地放你過去。當然,自己的手續一定要全:護照、返程機票、簽證、邀請函復印件、黃皮書。
3.提前和代表處的部門介面人取得聯系,安排好接機,並要注意讓接機人製作接機牌時上「保險」。
4.隨身攜帶的行李不要有綠色的像軍用的物品(望遠鏡、水壺、帽子、軍衣、繩子等)。

F. 請問為什麼有個剛果布和剛果金,他們是怎樣劃分的

剛果金和剛果布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剛果(金)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當時稱比屬剛果。1960年2月獨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沙薩,宣布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金是指首都金沙薩。

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為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區別,又稱【剛果(布)】)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家。首都布拉柴維爾。剛果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加彭和安哥拉接壤。毗鄰幾內亞灣。

(6)剛果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剛果(金)地處非洲中部,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也被稱為非洲的心臟。剛果金面積234. 5萬平方公里,是非洲僅次於阿爾及利亞和蘇丹的第三大國。19世紀後期,歐洲殖民者染指剛果。有個著名的大探險家利維斯頓,曾深入剛果河流域進行探險,以他名字命名的大瀑布利維斯頓瀑布群,就在剛果金境內。

剛果地域的豐富資源引起了當時的比利時注意。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將扎劃為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或自由邦)。1908年正式更名為比屬剛果。而現在金沙薩市當時的名稱就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命名為利奧波德市。

G. 非洲幾利亞靠近剛果金嗎

你說的是不是赤道幾內亞?剛果分為剛果金和剛果布,屬於非洲西海岸的國家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赤道幾內屬亞,離剛果民主共和國隔著加彭,剛果這兩個國家,但是如果從整體位置來說,他們幾乎就是一體的,所以說,基本可以斷定,幾內亞靠近剛果金
如果你要去旅遊的話,建議乘坐火車,那樣的話,簽證非常的方便,而且更安全

祝你好運!

H. 剛果共和國

不知道你要問哪一個「剛果」,當今世界上有兩個叫「剛果」的國家,都在非洲,一個是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通常簡稱(剛果 布),另一個叫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通常簡稱(剛果 金)。以下是兩個「剛果」的資料。

國名: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 (剛果 布),

獨立日:8月15日(1960年)

國慶日:8月13日(1963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綠、黃、紅三色構成,左上方為綠色,右下方為紅色,一條黃色寬頻從左下角斜貫至右上角。綠色象徵森林資源及對未來的希望,黃色代表誠實、寬容和自尊,紅色代表熱情。

國徽:為一年輕黑人女子圖案,銘牌上用法文寫著「團結、勞動、進步」。

國家政要: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年、1984年、1989年、1997年、2002年幾次當選總統。

自然地理:面積34·2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剛果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澤廣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剛果河(扎伊爾河)及其支流烏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剛果金的界河。境內剛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誇拉河等,庫依路河單獨入海。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濕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剛果河及其眾多支流和獨流入海的奎盧—尼阿里河構成稠密水網,富水力。森林占國土面積55%以上,盛產烏木、黑檀木等貴重木材。

人口:278萬(1994年)。有170多個部族,基本屬班圖語系。南方的剛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剛果族、維利族,約占總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佔16%;中部太凱族佔20%;北部原始森林裡有少數俾格米人。南方講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北方講林加拉語,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約50萬人信奉天主教,20餘萬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萬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

簡史: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扎伊爾,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1910年,法國佔領了剛果。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0年8月15日,剛果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尤盧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總統。1968年6月31日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9年3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特別代表大會選舉德尼·薩蘇-恩格索為黨的主席,同時當選共和國總統。1984年7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剛果現階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勞動黨決定放棄馬列主義,但堅持社會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放棄勞動黨領導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剛果舉行全國會議,執政的勞動黨和66個反對黨及134個社會團體與會。會議通過了《根本法》,即臨時憲法;決定將國名剛果人民共和國改為剛果共和國,同時恢復使用獨立時的國旗和國歌。

政治:現行憲法於1992年3月15日全國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和半總統、半議會制政體;共和國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監督憲法的執行和行政機構的正常運轉;總統任命或解除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總理及其內閣成員的職務,主持內閣會議;總統有權在征詢總理和國民議會議長意見後解散國民議會;總理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並保證法律的執行。

經濟:以農、林業為主。糧食主產木薯、稻米、玉米,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煙草、油棕、咖啡、可可等。開采鉀鹽、金剛石、石油、金、鉛、鋅、銅礦,還有鐵、鋁土、煤等礦藏。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業重要,還有煉油、鉀肥、製糖、水泥、紡織、魚罐頭等工業。出口木材、石油、鉀鹽、蔗糖、咖啡、可可等;進口機械設備、車輛、日用品等。

外交:對外奉行捍衛民族獨立、國家主權、睦鄰友好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維護非洲團結和世界和平。

與中國關系:1964年2月22日,中剛兩國建交。2005年9月,剛果(布)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 金)

1-國家基本情況

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國家元首 洛朗.卡比拉 總統 (1997.5-)
政府首腦 洛朗.卡比拉 (1998.1-)

首都 金沙薩

面積 23,544,885.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7.00

國際電話碼 243

人口 4669.1萬人(1997年)

語言 法語為官方語,多數講斯瓦希里語、林加拉語和基剛果語等。

貨幣 扎伊爾

民族 非洲人佔100%,扎伊爾有200多個部族,大部分是班圖人。

宗教 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50%,基督教佔20%,伊斯蘭教佔10%,非洲原始宗教佔20%。

國花

2-簡史

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獲得獨立,國名是剛果共和國。1964年8月改稱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24日,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後任總統,並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沙薩後,宣布就任總統,並將扎伊爾共和國易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3-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處非洲中部。西北與剛果相鄰,北同中非共和國和蘇丹毗連,東與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接壤,南同尚比亞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線,扎伊爾河(剛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

4-國家主要城市

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1 金沙薩 金沙薩
2 卡南加 西開賽
3 盧本巴希 沙巴
4 姆布吉-馬伊 東開賽
5 基桑加尼 上扎伊爾
6 布卡武 基伍
7 基奎特 基奎特
8 姆班達卡 赤道

5-國家民族節日

節日 日期 內容
新年 1月1日
獨立殉難日 1月4日
勞動節 5月1日
人民革命運動成立日 5月20日
扎伊爾貨幣日和漁民節 6月24日
獨立日 6月30日
雙親節 8月1日
青年節 10月14日
國名改名扎伊爾紀念日 10月27日
建軍節 11月17日
第二共和國日 11月24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I. 剛果,剛果金,剛果布各有哪些城市,怎麼區分

剛果金和剛果布以前統稱剛果。後來被殖民分裂,以剛果河為界,分為剛果(金)和剛果(布),剛果金的首都是金沙薩,所以命名剛果金;剛果布的首都是布拉柴維爾,命名為剛果布。從地理位置上看,剛果金位於東部,剛果布位於東部。剛果金全稱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而剛果布全稱為剛果共和國。
剛果布區劃:12省,1直轄市:
布恩扎(Bouenza)
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市)
盆地省(Cuvette)
西盆地省(Cuvette-Ouest)
奎盧(Kouilou)
雷庫穆(Lékoumou)
利誇拉(Likouala)
尼阿利(Niari)
高原省(Plateaux)
普爾(Pool)
桑加(Sangha)
2005年剛果民主共和國根據新憲法把原來的11個省劃分為新的26個省,如下。
省 首府
1. 金沙薩 金沙薩
2. 中剛果省 馬塔迪
3. 寬果省 根蓋
4. 奎盧省 基奎特
5. 馬伊恩東貝省 伊農戈
6. 開賽省 魯耶波
7. 盧盧阿省 卡南加
8. 東開賽省 姆布吉馬伊
9. 洛馬米省 卡賓達
10. 桑庫魯省 洛賈
11. 馬涅馬省 金杜
12. 南基伍省 布卡武
13. 北基伍省 戈馬
省 首府
14. 伊圖利省 布尼亞
15. 上韋萊省 伊西羅
16. 喬波省 基桑加尼
17. 下韋萊省 布塔
18. 北烏班吉省 戈巴多萊
19. 蒙加拉省 利薩拉
20. 南烏班吉省 蓋梅納
21. 赤道省 姆班達卡
22. 楚阿帕省 博恩代
23. 坦噶尼喀省 卡萊米
24. 上洛馬米省 卡米納
25. 盧阿拉巴省 科盧韋齊
26. 上加丹加省 盧本巴希
希望對你有幫助!

J. 剛果這個國家的地理坐標是多少

剛果現在是兩個國家
剛果(金)&剛果(布)金和布是首都的簡稱
金首都為經緯度(南緯5度49分西經22度26分
布首都為經緯度(南緯6度10分西經23度36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