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
❶ 地理信息數字化主要方法
地理信息數字化描述方法:
1、顯示描述--柵格數據結構
2、隱式描述--矢量數據結構
註:經多方查找所得,無法保證此為准確答案,僅供參考
❷ 4D產品的採集方法
(DEM)
數字高程模型的數據採集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地面測量
利用自動記錄的測距經緯儀(常用電子速測經緯儀或全丫經緯儀)的野外實測。這種速測經緯儀一般都有微處理器,可以自動記錄和顯示有關數據,還能進行多種測站上的計算工作。其記錄的數據可以通過串列通訊,輸入計算機中進行處理。
現有地圖數字化
利用數字化儀對已有地圖上的信息(如等高線)進行數字化的方法,目前常用字數字化儀有手扶跟蹤數字化儀和掃描數字化。
空間感測器
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結合雷達和激光測高儀等進行數據採集。早在2000年,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在結束了9天的繞地飛行後,採用星載成像雷達和合成孔徑雷達等高新技術,採集了地球上人類所能正常活動地區(約佔地表總面積的80%)的地面高程信息,經處理可製成數字高程模型和三維地形圖。此次計劃所取得的測繪成果,覆蓋面大、精度高、有統一的基準,不但在民用方面應用廣泛,而且在導彈發射、戰場管理、後勤規劃等軍事活動中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引起了各國軍界和傳媒的廣泛關注。
數字攝影測量方法
這是DEM數據採集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附有的自動記錄裝置(介面)的立體測圖儀或立體坐標儀、解析測圖儀及數字攝影系統,進行人工、半自動或全自動的量測來獲取數據。
LIDAR +CCD相機
LIDAR也叫機載激光雷達,是一種安裝在飛機上的機載激光探測和測距系統,是由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INS(慣性導航系統)和激光測距三大技術的集成應用系統。如加拿大OPTECH公司生產的ALTM3100系統和德國 IGI公司生產的LiteMapper5600系統,ALTM3100和LiteMapper5600機載激光掃描遙感系統同時還集成了CCD相機,它與激光探測與測距系統協同作業,同步紀錄探測點位的影像信息,因此它可直接獲取一個地區高精度的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地表模型(DTM)、數字正射影像圖(DOM), 由於這種方法可以直接獲取高精度的正射影像數據,免去了影像處理的環節,它的成果可以廣泛應用於城市測繪、規劃、林業、交通、電力、災害等部門。
數字柵格地圖(DRG)
數字柵格地圖是通過一張紙質或其他質地的模擬地形圖,由掃描儀掃描生成一維陣列影像,同時對每一系統的灰度(或分色)進行量化,再經二值處理、圖形定向、幾何校正即形成一幅數字柵格地圖,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圖形掃描:採用掃描解析度不低於500dpi的單色或彩色掃描儀掃描。
(2)圖幅定向:將柵格圖幅由掃描儀人材變換為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標。
(3)幾何校正:消除圖底及掃描產生的幾何畸變。可以採用相關軟體對柵格圖像的畸變進行糾正,糾正時要按公里格網進行,通過仿射變換及雙線性變換,實現圖幅糾正。
(4)色彩糾正:用PHOTOSHOP等軟體進行柵格圖編輯轟動單色圖按要素人工設色,對彩色圖作色彩校正,為使色彩統一,應按規定的RGB比例選擇所用的幾種色調。 (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是利用數字高程模型(DEM)對經掃描處理的數字化航空像片或高空採集的衛星影像數據,逐像元進行投影差改正、鑲嵌,按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幅范圍剪裁生成的數字正射影數據集。
對於航空像片,利用全數字攝影系統,恢復航攝時的攝影姿態,建立立體模型,在系統中對DEM進行檢測、編輯和生成,最後製作出精度較高的DOM。
對於衛星影像數據,可利用已有DEM數據,通過單片數字微分糾正生成DOM數據。 (DLG)
數字線劃地圖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數字產品,它採集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平板儀測量:夾板儀測量採集的是非數字產品,它最終生成的成果是紙質或薄膜地圖。它要生成DLG還需要經過內業數字化、編輯處理。目前,平板儀測量已經不是GIS野外數據採集的主要手段,它正逐漸被全野外數字測量所取代。
(2)全野外數字測量:利用電子手簿、便攜機或掌上電腦與全站儀相連,測量結果直接以數字形式存儲,不需要經過內業數字化處理。
(3)GPS測量:採用實時動態GPS測量系統,用兩台或更多台GPS接收機來協同工作,將一台接收機作為基站,放在已知點上,其他接收機對空間目標測量,採集的數據存放便攜電腦或掌上電腦中。
(4)地圖數字化:地圖數字化有兩種作業方式:手扶跟蹤數字化和掃描矢量化。手扶跟蹤數字化是使用數字化儀進行地圖數字化,掃描矢量化是通過專用軟體對掃描處理後的數字柵格地圖進行屏幕跟蹤矢量化。
(5)攝影測量:攝影測量經歷了模擬攝影測量和解析攝影測量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以及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學科的發展,現已進入數字攝影測量階段。長期以來,攝影測量在基本比例圖生產中占據著胡里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發展到今天的數字攝影量階段,攝影測量以其高效快速、生成數據產品齊全而發揮著著其他測量手段無法比擬的作用。
❸ 什麼是城市基礎地理數據具體說下,學過地信的來答~
基礎地理信息來資料庫的建自設包括國家、省區和市縣級,它由地理數據、管理系統和支撐環境組成,當然數據是核心,有5個基本分庫為大地測量資料庫、數字線劃圖資料庫、數字正射影像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和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管理系統和支撐環境是數據的存儲、管理和運行維護的軟硬體和網路條件。
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的組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大地測量數據.
這里大地測量數據包括市級GPSD、E級點和一二級控制點成果。
2)4D產品數據
4D包括數字線劃圖數據、數字正射影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數字柵格地圖數據。
3)其它數據
主要有地形地籍數據、地名數據和元數據等。
❹ 基礎測繪工作應遵循哪些原則
基礎測繪工作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定期更新、保障安全(確保基礎測繪成回果安全)的原則。測繪答基準是指一個國家的整個測繪的起算依據和各種測繪系統的基礎。基礎測繪必須在全國或局部區域按國家統一規劃和統一技術標准進行。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全站儀、陀螺儀、求積儀、手持測距儀、鋼尺、秒錶等。
(4)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擴展閱讀:
四項測繪行業標准:
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1部分:數字線劃圖(DLG)》,編號為:CH/T 1015.1—2007;
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數字高程模型(DEM)》,編號為:CH/T 1015.2—2007;
3、《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3部分:數字正射影像圖(DOM)》,編號為:CH/T 1015.3—2007;
4、《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4部分:數字柵格地圖(DRG)》,編號為:CH/T 1015.4—2007。
❺ 數字城市的基礎地理資料庫包括哪些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是存儲和管理全國范圍多種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版地、交通、地名權等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柵格地圖資料庫、矢量地形要素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名資料庫和正射影像資料庫等。
延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形成數字信息服務的產業化模式為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採集、編輯處理、存貯,建成多種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數據傳輸網路體系,為國家和省(市、自治區)各部門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各類用戶、應用面最廣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實用化的、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系統實體。是我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礎子系統。
❻ 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可以代替一級導線嗎
只是地籍測量規范?
1、《土地勘測定界規程》(TD/T1008-2007);
2、《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
3、《城鎮地籍調查規程》(TD 1001-93 );
4、《城鎮地籍資料庫標准》(TD/T 1015-2007);
5、《國土基礎信息數據分類與代碼》(GB/T 13923-92);
6、《1∶500、1∶1000、1∶2000地形圖要素分類與代碼》(GB 14804-93);
7、《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1-2007);
8、《1:500 1,1 000 1,2 000外業數字測圖技術規程》(GB/T 14912-2005);
9、《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 1:10 000、1:50 000數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
10、《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11、《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GB/T 13989-1992);
12、《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9);
13、《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18316-2008);
14、《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24356-2009);
15、《遙感影像平面圖製作規范》(GB 15968-1995);
16、《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CH/T 2009-2010);
17、《衛星定位城市測量規技術規范》(CJJ/T 73-2010);
18、《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CH/Z 3003-2010);
19、《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CH/Z 3004-2010);
20、《低空數字航空攝影規范》(CH/Z 3005-2010);
21、《城市測量規范》(CJJ 8-2011);
22、經批準的本項目專業技術設計書。
❼ 數字攝影測量產品主要有哪些產品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基礎地理信息
數字攝影測量產品主要有DLG數字線畫模型、DEM數字高程模型、DOM數字正射影像模型這三類產品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基礎地理信息。
❽ 求翻譯,翻譯成英語,漢語在下面~PS:可用翻譯程序先翻譯,別出現嚴重的語法錯誤就OK~ 專業詞彙可留著~
二標段范圍:二標段位於東經120°7′30〃以東,北緯36°25′以北,包括萊西市全部,即墨市大部分,平度市東部,1:5000圖約700幅。
Second section of range: Second section located at east of longitude 120 ° 7'30 " , north of latitude 36 ° 25 ', covering Laisi city, Jimo city, east of Ping, about 700 maps with 1:5000 ratio.
三標段范圍:三標段位於東經120°7′30〃以西,北緯36°25′以北,包括平度市大部分,膠州市北端小部分,1:5000圖約500幅。
Third section of range: Third section located at west of longitude 120 ° 7'30 ", north of latitude 36 ° 25 ', covering most of Pin city, small north part of Jiaozhou, about 500 maps with 1:5000 ratio.
本項目主要參考以下技術標准:
This document mainly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tandards:
(1)《1:5000、1:1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 GB/T13990-92;
(1) 《1:5000,1:10000 aerial photogrammetric topographic maps instrial specification》 GB/T13990-92;
(2)《1:5000、1:1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 GB/T13977-92;
(2)《1:5000,1:10000 aerial photogrammetric topographic maps outer specification》GB/T13977-92;
(3)《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二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2-2006;
(3)《national basic scale maps Part II: 1:5000,1:10000 topographic maps》GB/T20257.2-2006;
(4)《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 GB/T 13989-92;
(4)《National basic scale topographic maps and site number》GB/T 13989-92;
(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
(5)《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GB/T18314-2009;
(6)《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73-97;
(6)《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city measurement procere》CJJ73-97;
(7)《GPS RTK測量技術暫行規定》CJ(2005)59號
(7)《GPS RTK measurement Interim Provisions》CJ (2005) 59 No.
(8)《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2009;
(8)《National Level three and four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GB12898-2009;
(9)《數字航空攝影測量 空中三角測量規范》GB/T 23236-2009
(9)《digital aerial photogrammetry measurement, aerial triangulation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GB / T 23236-2009
(10)《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1部分:數字線劃圖(DLG)》CH/T 1015.1-2007;
(10)《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al procts 1:10000,1:50000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1: Digital Line Graphs (DLG)》CH/T 1015.1-2007;
(1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數字高程模型(DEM)》CH/T 1015.2-2007;
(11)《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al procts 1:10000,1:50000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2: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CH/T 1015.2-2007;
(1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3部分:數字正射影像圖(DOM)》CH/T 1015.3-2007;
(12)《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al procts 1:10000,1:50000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3: Digital Orthophoto Map (DOM)》CH/T 1015.3-2007;
(13)《基礎地理信息標准數據基本規定》GB 9-2007;
(13)《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tandard data basic requirements》GB 9-2007;
(14)《基礎地理信息城市資料庫建設規范》GB/T21740-2008;
(14)《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ity databas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GB/T21740-2008;
(15)《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基本規定》CH/9005-2009;
(15)《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basic requirements》CH/9005-2009;
(16)《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 第二部分1:5000、 1:10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 GB/T20258.2-2006;
(16)《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 data dictionary part 1:5000, 1:10000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 item data dictionary》GB/T20258.2-2006;
(17)《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 GB/T 17798-2007;
(17)《geo-spatial data exchange format》GB/T 17798-2007;
(18)《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 GB/T 13923-2006;
(18)《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 item classification and code》GB/T 13923-2006;
(19)《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規范》GB/T15661-1995;
(19)《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 aerial photography, topographic maps specification》GB/T15661-1995;
(20)《1:5000、1:10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數字化測圖規定》CH/T1006-2000;
(20)《1:5000,1:10000 aerial photogrammetric topographic digital mapping requirements》CH/T1006-2000;
(2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元數據》CH/T1007-2001;
(21)《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al procts metadata》CH/T1007-2001;
(22)《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規范》CJJ100-2004;
(22)《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ity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CJJ100-2004;
(23)《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CH1002-95;
(23)《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rules for measurement and mapping procts》CH1002-95;
(24)《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准》CH1003-95;
(24)《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and mapping procts》CH1003-95;
(25)《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18316—2008;
(25)《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for digital measurement and mapping》GB/T18316-2008;
(26)《數字測繪成果質量要求》GB/T17941-2008;
(26)《Quality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measurement and mapping results》GB/T17941-2008;
(27)《測繪技術設計規定》CH/T 1004-2005;
(27)《Measurement and mapping technical design requirements》CH/T 1004-2005;
(28)《測繪技術總結編寫規定》CH/T 1001-2005;
(28)《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and mapping technical summary》CH/T 1001-2005;
(29)《山東省基礎地理信息1:10000數據採集、更新與建庫總體設計》;
(29)《Shandong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10000 data collection, update and database architectural design》;
(30) 山東省基礎地理信息1:10000數據技術規定;
(30) Shandong Provinc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10000 data technical requirements;
(31) 山東省基礎地理信息1:10000數據技術規定補充規定一;
(31) Shandong Provinc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10000 data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I;
(32) 山東省基礎地理信息1:10000數據技術規定補充規定二;
(32) Shandong Provinc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1:10000 data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II;
(33) 經批準的本項目總體技術設計書。
(33) Approved project's techn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1) 平面坐標:採用1980西安坐標系(全省2006年統一平差計算的C、D級網成果,高斯-克呂格投影,3o分帶);
(1) Flat Coordinates: The Xi'an 1980 coordinate system (province's 2006 reunification of adjustment calculation, Level C, D network, Gauss - Kruger projection, 3o zoning);
(2) 高程系統:採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
(2) Elevation system: 1985 National Elevation system datum applied;
(3) 地圖投影:高斯—克呂格投影,3°分帶;中央子午線為東經120°。
(3) Map projection: Gauss - Kruger projection, 3 ° zoning; the central meridian of longitude 120 °.
(4) 圖幅分幅: 按GB/T 13989-199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規定的標准1:5000地形圖梯形分幅。經差1′52.5〃;緯差1′15〃。
(4) map sheet framing: According to GB / T 13989-1992《national basic scale topographic maps framing and numbering》required standard trapezoid framing 1:5000 topographic maps. Longitude difference 1'52 .5 〃; latitude difference 1'15 〃.
像控點對最近基礎控制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按照圖根點的精度要求,即不應超過圖上0.1mm,即實地不超過 0.5米。像控點對最近基礎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應超過基本等高距的1/10,即高程中誤差平地不超過 0.1米;丘陵地不超過 0.25米;山地、高山地不超過 0.5米。
Deviation from measurement control points to the latest base control points in flat ground is according to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based on mapping points zero,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0.1mm on the map, not exceed 0.5 meters on the spot. Deviation from measurement control points to the latest base control points in high land should not exceed 1/10 of basic contour interval, that is, flat ground no more than 0.1 m; hills no more than 0.25 m; mountains no more than 0.5 meters in Elevation system.
好長、好專業,個人翻譯,有些專業術語實在難,譯得不好,請接受。
❾ 技術依據
(1)《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TDT/1014—2007);
(2)《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准》(GBT/21010—2007);
(3)《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
(4)《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國土資源部,2001);
(5)《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國土資源部,2002);
(6)《日常地籍管理辦法〈農村部分〉(試行)》(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2);
(7)《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13989);
(8)《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數字正射影像圖》(CH/T1009);
(9)《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數字高程模型》(CH/T1008);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2007);
(11)《土地利用資料庫標准》(TDT/1016—2007);
(12)《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資料庫建設技術規范》(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13)《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檢查驗收辦法》(國土資源部,2007);
(14)《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細則》(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15)《石家莊市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規定》;
(16)《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國家級核查技術規定》(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❿ 基礎測繪的四項測繪行業標准
關於發布《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四項測繪行業標準的通知 國測國字[2007]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局所屬有關單位,國務院有關部門:
以下四項測繪行業標准業經我局批准,作為推薦性測繪行業標准予以發布,自2007年7月1日起執行。
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1部分:數字線劃圖(DLG)》,編號為:CH/T 1015.1—2007;
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數字高程模型(DEM)》,編號為:CH/T 1015.2—2007;
3、《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3部分:數字正射影像圖(DOM)》,編號為:CH/T 1015.3—2007;
4、《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4部分:數字柵格地圖(DRG)》,編號為:CH/T 1015.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