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地理環境
① 巴林在哪裡
巴林是位於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界於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距沙烏地阿拉伯東海岸24公里,卡達西海岸28公里,國土面積750平方公里。巴林是位於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
巴林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潮濕,7月-9月平均氣溫為35℃。冬季溫和宜人,11月-4月氣溫在15-24℃之間。年平均降水量77毫米。
巴林島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最大的是巴林島。諸島地勢低平,主島地勢由沿海向內地逐漸升高,最高點海拔135米。
(1)巴林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巴林國是波斯灣內的一個君主立憲制酋長國,位於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由主島巴林島等33個島嶼組成,面積 662平方公里。人口約41萬(1985),多數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首都麥納麥。
公元前第 3千紀,巴林島上已有市鎮、街道和石屋。最早的居民是蘇美爾人。公元前第 1千紀腓尼基人到這里定居,巴林島成為轉口貿易中心。公元前6世紀起先後被伊朗的波斯帝國和薩珊王朝占據。公元 6世紀末巴林已初步形成早期封建制社會。
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巴林被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894年巴林群島的卡爾馬特教派(屬伊斯瑪儀教派)舉行起義,宣布脫離哈里發而獨立。至10世紀初,巴林的卡爾馬特國家已經形成。
900年,阿布·賽義德·哈桑·達坎(900~913在位)成為該國政教合一的領袖。11世紀中葉,卡爾馬特國家被阿拔斯王朝滅亡。14世紀20年代,巴林群島成為霍爾木茲國的一個省。
巴林盛產石油,1985年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132萬噸,產量為210萬噸,石油收入占財政收入的20~25%。1984年人均收入約 1萬美元。巴林政府為發展經濟,曾制定1982~1986年四年計劃,後因石油產量下降,油價下跌,延長至1988年完成。巴林還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有170多家外國銀行在巴林開業。
② 中東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化經濟是怎樣的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歐亞大陸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名稱的來源據說是: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1.中東不包括阿富汗。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中東是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專題,圖庫)、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東問題系指阿拉伯國家(包括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沖突問題,也稱阿以沖突。中東問題是列強爭奪的歷史產物,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熱點問題,至今已半個多世紀。中東問題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
關於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個祖先,兩個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戰爭。
一個祖先,兩個民族。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11世紀,愛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紀,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首次稱該地區為「巴勒斯坦」,即希臘語「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率領下,由兩河流域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聖經》所說,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們便是猶太人的祖先。後猶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眾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戰後建立以色列國,都是源於這一支系。亞伯拉罕與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馬儀,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趕至半島,繁衍生息,他們便是半島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後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會見中國中東特使後,針對以色列外長內塔尼亞胡威脅要把他趕走,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文化差異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在這里頻繁交流,多種民族在這里匯聚。現在,中東的各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聖城。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所產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 中東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點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中東溝通了亞洲、歐洲和非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爭奪稀缺的淡水資源和寶貴的石油資源,也由於宗教文化差異,二戰之後常年局勢動盪。
中東從地中海東部南部到波斯灣沿岸的部分地區,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的大部分與非洲的埃及、地處於俄羅斯邊界的外高加索地區。約23個國家與地區,1500多萬平方千米,4.9億人口。
(3)巴林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中東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列強逐鹿、兵家必爭之地。
西亞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葉門、塞普勒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19個)
北非國家和地區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和西撒哈拉。(8個)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在於中東不包括阿富汗,但包括北非的埃及。中東是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其中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為鹹水湖。中東交通便利,海陸空的路線,可順利運送石油到各國。位於「三洲五海」之地的中東,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接西方和東方的要道,也是歐洲經北非到西亞的樞紐和咽喉。
④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內頭。大部分地區的容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鏈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
阿拉伯國家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地區,包括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阿聯酋、卡達、巴林、阿曼等12個西亞國家;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南蘇丹、埃及等7個北非國家;非洲西部的茅利塔尼亞;非洲東部的吉布地、索馬里、葛摩。[1]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為波斯人),但與伊拉克同屬於什葉派穆斯林掌權的國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是土耳其人)。阿拉伯國家總面積約134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總面積的9%。
⑤ 中東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化經濟是怎樣的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專「中東」地理上也是屬非洲東北部與歐亞大陸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名稱的來源據說是: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1.中東不包括阿富汗。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⑥ 巴林的具體地理位置是
巴林國由大約35個島嶼組成,位於波斯灣(阿拉伯灣),距沙特 阿拉伯的東海岸24公里,卡達西海岸28公里。群島中有6個主 要島嶼,最大的是巴林島。
⑦ 巴士海峽的地理環境
巴士海峽在台灣島和菲律賓之間,連接南海和太平洋,最窄處95.4千米,最深處5126米。在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有一片寬約370公里的海域,菲律賓的巴坦群島和巴布延群島將這片海域分隔成三部分,自北向南分別稱為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其中以巴士海峽最寬、最深、最重要,所以人們往往把三個海域統稱為巴士海峽。巴士海峽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
巴布延海峽位於巴布延群島與呂宋島北岸之間,其東口寬約37千米,西口最小寬約28千米。海峽水深,東部800-1000米,中部500米左右,西部200米以上。水中無障礙物。底質為泥。潮流流向、流速不定,西南風時,有較強的北向流。 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峽,不僅是日本、美國石油航線和日本輸入戰略物資的必經之地,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其遠東地區南北航線重要通道。海峽正面寬、水深大,適於艦船和潛艇水下活動。 巴士海峽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區之一。受季風的影響,大風大浪頻率終年較高。在盛行東北浪的冬季,6級以上的大風頻率高達37.5%-40%,大浪頻率50%-60%,大涌頻率70%,平均波高均在2米以上(11月和12月更高達2.6-3.2米),最大波高9.5米。相對於冬季,海峽夏季的海浪要小一些(台風期除外),但大浪大涌的頻率仍有20%和30%-40%,平均波高1.5米,最大達6-7米。水深1000~2000米,在海峽中部有兩個不大的淺水區,水深小於200米。另外,巴林塘附近水深僅34-200米,底質為泥。海峽漲潮流向西或西北,落潮流向東或東北,島嶼附近流速較快。
西南風時,有較強的北向流。巴士、巴林塘和巴布延海峽,不僅是日本、美國石油航線和日本輸入戰略物資的必經之地,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其遠東地區南北航線的重要通道。海峽正面寬、水深大,適於艦船和潛艇水下活動。巴士海峽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海洋氣象特徵突出地表現為高溫多雨,季風盛行,雷雨較多,台風影響頻繁,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區之一。受季風的影響,大風大浪頻率終年較高。 根據民族學的研究,兩地的南島原住民有深厚的血緣關系。原住民語言及傳統歌曲亦有高度的相似性,現今雙方已逐漸恢復連絡。當前由於中國政府與菲律賓對於本處的領海劃分尚未協商,因此常發生菲律賓軍隊扣押台灣省漁民的行動,引發外交上的沖突。
⑧ 巴特是個國家嗎 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沒有巴特這個國家或者地區
⑨ 中國,哈薩克,印度,新加坡,巴林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
中國,亞洲東部,也就是東亞;哈薩克,中亞;印度,南亞;新加坡,東南亞;巴林,緊靠沙烏地阿拉伯,所以是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