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與環境的作文

地理與環境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11 03:35:38

Ⅰ 關於地理的環保作文

地球只有一個
建湖實驗小學西校區六(6)班 唐曉妍
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
在四野飄香的花叢中,我和蝶兒一起嬉戲、歡笑;在鬱郁蔥蔥的森林裡,我與小鳥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邁著輕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霧靄繚繞著,白紗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這如痴如醉的夢幻里;夜晚,我坐在稻穀飄香的農家小院里,仰望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彷彿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聽那牧歌婉轉,牧笛悠揚;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雙槳拍打著那碧綠的湖水,看海鷗輕盈地掠過遼闊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樹下,凝神矚望著那金黃的葉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賞著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大學生的傷熊事件到愚人們的瘋狂捕獵,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Ⅱ 作文:環與地理300字

人們喜歡把現代化比作宏偉的大廈,那麼這座凝聚著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大廈應矗立在怎樣的環境之中呢?如果天空煙霧彌漫,大地草木枯敗等等,這是人們心中的現代化社會嗎?不,不是,這是歷史的諷刺,這是人類的悲劇.\x09\x09
人生活在地球上,要生存,要發展,首先就得靠地球,靠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的大自然.可是有人誤以為大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於是毀林而種,竭澤而漁,連連受到自然的懲罰而不自知.年復一年,森林變成了荒丘,綠洲淪為沙漠,致使世界上每年有2000公頃農田被沙漠吞噬.這樣下去經過若干年,地球上的綠地將全部被沙漠侵佔,我們的子孫將無法生存!前些年,農村包產到戶後,哄砍山林成風,我國務川縣一個鄉的近2000畝杉木林,在一周之內被砍為平地.聽到這個消息,我頭疼,我憤怒,這樣做的農民太愚昧,太自私.還有很多正在干著類似務川的貽害子孫的事情:任滾滾濃煙彌漫天空,讓高分貝的噪音刺激人的神經.\x09\x09
對此,我們應該深思.現代化社會使我們生活得更美好,現代科學也已充分揭示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每個正直的公民,都應具備這樣的歷史眼光和憂患意識:要把我國建成一個理想的現代化強國,必須做到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同步,實現經濟發展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x09
事實也是這樣,幾年前,大連污染嚴重,經過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後,不僅使市容面目美觀了,還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外商投資,中外合作等等,因此讓大連成為現代化的大都市.\x09
讓我們伸出自己的雙手,來保護自己的家鄉,來建設自己的家鄉吧!

Ⅲ 地理作文800字生態文明和諧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

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然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以後,大幅增加了了對資源的需求,而忽略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兩者平衡,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縱觀這兩年,地震、洪災時有發生,極端天氣也異常增多,生態平衡的破壞,直接或間接的給人類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損失。恩格斯告誡人們「不要過於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這句話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設生態文明呢?

首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質與行為觀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心任務多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生態文明建設與其間的平衡關系,導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遭到破壞,引來雙重危機。為此,我們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重要的地位,努力建設可持續發展型社會。

其次,我們要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堅持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使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同時應推動科技發展,建設低耗能、高環保的新型企業。我們還要堅持可循環經濟,因地制宜,多種產業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當然,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還必須完善相關的機制與條令,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與政>

Ⅳ 以地理知識寫500字有關環境污染的作文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唐朝詩人贊美大自然的名句.可是現在一些地方由於環境污染的危害,已經見不到這樣的美景了.環境污染不僅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而且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還記得家鄉的那條小河,是我兒時的樂園.春天的時候,碧波盪漾,翠綠的柳條搖曳著妙曼的身姿,仿若仙境;夏天的時候,和夥伴們在河裡無憂無慮的玩耍,大片大片的荷花發出沁人的清香,河裡的小魚自由自在的追逐,美不勝收;冬天,河水結成了厚厚的冰,大人小孩都會在上面滑冰,真的是天上人間.可是,這種景象已經離我們遠去,再也不會回到從前.河水再也不是綠色的,取而代之的是渾濁的臭水,荷花也不見了蹤影,魚兒也無法生存,再也不能下水洗澡了,臭氣熏天,苦不堪言.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屍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後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只要人們生存一天,想要徹底消除垃圾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握住自己的手,即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這樣手中心中都有數,其次從源頭開始,垃圾困惑就會大大減小.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生活垃圾的生產者,更應該是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治理者.公民必須加強對於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宣傳教育,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培養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和公共道德水準.並對隨意拋灑、隨意傾倒生活垃圾等違法、不良行為和壞習慣進行監督,維護自身環境權益,保護環境.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與亘古的河流唇齒相依.在哲學家和文學家的眼裡,河流是繁衍人類的神聖之地,是生命之神賓士在大地上的夢.而現在關於小河的夢,該是清醒的時候了吧!
因此,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我么恢復這個美麗的家園吧!

高中地理作文關於地理環境污染1500字

今夏,中國各地的洪水、乾旱、強對流天氣等超乎尋常的氣候變化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世界各處的冰川也在悄然融化,造成了海平面上升的巨大危機,更可能帶來神秘莫測的遠古病毒威脅.
據晨報記者了解,國內外海洋、氣候、冰川病毒權威專家最新發現,存活了近14萬年的病毒毒株,甚至還有不到1歲的A型流感病毒,都會在冰層中蟄伏,等待時機徹底釋放,並向人類世界傳播.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秦大河院士表示,相對350年之前,21世紀初的中國冰川總量減少四分之一,到2050年還要減少四分之一.沉默的「潘多拉冰魔盒」一旦開啟,來自冰川中的大量古老病毒也可能嚴重威脅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由於毒性無人知曉,一旦它們大規模爆發,造成的危害將難以估量,而這一切被預計將會遲早發生.
[發現·威脅]
在北極圈內的冰湖裡徘徊的一隻北極鷗不會想到,去年冬天融化的冰山流水中,蘊藏了被冰凍了數萬年的神秘病毒,威脅正在向它逼近.隨著夏季湖泊中的一條小魚,這些病毒成功進入了這只鳥的體內,然後迅速擴張繁殖.7月末,這只病鳥隨著同類開始向南飛行,在穿越歐洲西海岸時體力不支墜地而亡.
數月過後,一種能讓人在一周內窒息而亡的怪病開始在歐盟國家傳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通過歐洲鐵路和航空器向四面擴散.各種預防隔離措施無法阻止空氣的流動,在一年內,全球患病人口急劇增加,各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以上不是科幻小說,而是有可能在明天就發生的一場災難的假想.
作為對科學界來說尚屬剛剛新知的極地冰川病毒,近期已引起了全球科學家極大關注.晨報記者近日對太平洋兩岸的一線生物學家進行專訪,了解學術界對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傳染病隨全球變暖而嬗變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近日,在中國氣象局的協助下,晨報記者在京對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帕恰里教授進行采訪,獲悉了一些由該組織剛剛確認的全球變暖數據.
帕恰里說:「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最低升高1.8℃,最高升高4.8℃.從今天的情況看,氣侯變化帶來的影響在全球各地區結果不一.熱浪、高溫的強度和范圍、發生的頻率普遍升高,極端降雨情況在各個地區則有所不同.而它對中國——特別是大型三角洲地區的影響應特別關注,因為三角洲流域都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海平面上升會使這些地區環境變得更加脆弱.」
IPCC中國專家吳紹洪教授對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也深有感觸.他認為,自然系統正受到區域氣候變化特別是溫度升高的影響,「海岸帶和低窪地區,由於氣侯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未來幾十年,將有百萬人口遭受洪澇災害.而熱浪、洪水、暴雨、火災和乾旱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也會增加,某些傳染病、傳播媒體和空間分布都會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人類的身體健康.」

Ⅵ 求一篇關於自然地理,保護環境的作文。(1500字以上)

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保護,但是我們卻沒有在意。版 有些人不珍惜地球權賜予我們的一切,例如人們亂砍亂伐,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亂扔塑料袋,製造白色垃圾等已經給大自然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還有大氣污染,酸雨和臭氧層等帶來的危害都是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災害,人們亂砍亂伐,亂扔塑料袋和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這些就是人們不尊重大自然而造成的,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人們只會一味的搶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切記,保護環境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生存的環境。 我們要保護這個脆弱的的地球,不要讓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和無邊無際的海洋成為我們的回憶。 現在起,我們應該保護環境,一起捍衛我們的家園。

Ⅶ 求一篇地理的作文!!

首先呢,我說一下,你必須說出,你的出生時間,否則像零時區的區時還有兩個日期的范圍是無法得出的

Ⅷ 有關身邊環境變化的地理作文(500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唐朝詩人贊美大自然的名句。可是現在一些地方由於環境污染的危害,已經見不到這樣的美景了。環境污染不僅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而且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還記得家鄉的那條小河,是我兒時的樂園。春天的時候,碧波盪漾,翠綠的柳條搖曳著妙曼的身姿,仿若仙境;夏天的時候,和夥伴們在河裡無憂無慮的玩耍,大片大片的荷花發出沁人的清香,河裡的小魚自由自在的追逐,美不勝收;冬天,河水結成了厚厚的冰,大人小孩都會在上面滑冰,真的是天上人間。。。可是,這種景象已經離我們遠去,再也不會回到從前。河水再也不是綠色的,取而代之的是渾濁的臭水,荷花也不見了蹤影,魚兒也無法生存,再也不能下水洗澡了,臭氣熏天,苦不堪言。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屍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後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只要人們生存一天,想要徹底消除垃圾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握住自己的手,即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這樣手中心中都有數,其次從源頭開始,垃圾困惑就會大大減小。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生活垃圾的生產者,更應該是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治理者。公民必須加強對於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宣傳教育,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培養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和公共道德水準。並對隨意拋灑、隨意傾倒生活垃圾等違法、不良行為和壞習慣進行監督,維護自身環境權益,保護環境。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與亘古的河流唇齒相依。在哲學家和文學家的眼裡,河流是繁衍人類的神聖之地,是生命之神賓士在大地上的夢。而現在關於小河的夢,該是清醒的時候了吧!
因此,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我么恢復這個美麗的家園吧!

Ⅸ 寫一篇關於禹州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文章

禹州,河南省轄縣級市,由許昌市代管,位於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地處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

禹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葯文化著稱。歷史上,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國「五大名瓷」之鈞瓷的唯一產地,同時也是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鈞都」、「葯都」之稱。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1]

禹州市境內現存地面歷史文化遺存2420處,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擁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1989年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後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文化之鄉」和「中國大禹文化之鄉」,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榮膺「中國中原瓷都」稱號。2014年10月,禹州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2016年12月,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2017年10月,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3][4]。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5]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6]、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7]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以、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8][9][10]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
來自網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