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山地理環境
⑴ 新疆的地理環境氣候。
地形
三山夾兩盆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水文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
主要湖泊
博斯騰湖、喀納斯湖、賽里木湖、艾比湖、艾丁湖
⑵ 巴爾魯克山的地理環境
提及新疆,無論是四季旖旎的喀那斯美景,還是如夢如幻的伊犁那拉提風情,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但說起巴爾魯克山,或許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那首在中華大地傳唱了20多年的軍旅歌曲《小白楊》,卻幾乎為每一個中國人所熟知。而高高聳立在中哈邊境巴爾魯克山上的小白楊哨所,就是這首歌曲的誕生地。巴爾魯克山,就像其名字的寓意:美麗,富饒。她不僅濃縮了天山和阿爾泰山的精華,有著如詩如畫般的丘陵草原和濃縮的高山、峽谷、森林、草甸,還有著許多不為世人所知的壯美故事,也因此吸引了眾多的戶外愛好者。巴爾魯克山位於裕民縣中南部,橫貫東西的巴爾魯克山脈,是裕民縣的標志性山脈。如果把中國的版圖喻為雄雞,它就是雞頂端向下彎曲的一片漂亮的羽翎。巴爾魯克山整個山脈呈中高山型,由於山體多次上升,構成明顯的垂直分帶。最高峰是塔普汗峰,海拔3252米。巴爾魯克山北坡山巒起伏明顯,降水豐富,灌木、草原型植被生長茂盛,是優良的夏牧場。低山帶的坡度平緩,寬谷和丘狀山連綿起伏,土質松軟肥沃,降水較豐富,草木繁茂,呈山地草原景觀,絕大部分是優美的天然牧場。裕民縣大大小小共有16條河流,均發源於巴爾魯克山區。
地勢概況
巴爾魯克山體並不高大,其主峰孔塔坎普峰海拔僅3252米,但山勢陡俊,相對海拔並不低。山腳下的塔斯特河和布爾干河,分別從兩個方向流向西方,流出國界。布爾干河谷因為高山環抱,人跡罕至,以神秘著稱,被當地人稱為「英雄谷」。
⑶ 阿爾泰山的海拔是
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哈薩克境內,東南延伸到蒙古國境內。西北-東南走向,長約2000千米。
阿爾泰山位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其中一些地區分別與哈薩克、中國和蒙古接壤。阿爾泰首府是距離這里最近的大城市,該城市建有一個國際機場,鐵路、公路組成的交通網四通八達。但真要走近金山-阿爾泰山也決非易事,那些特別偏遠的地方,只能靠直升飛機、步行或騎馬才能到達。
阿爾泰山海拔高度在109-4506米之間,森林線大體處在1800-1900米的高度,其佔地面積為1,611,457公頃,其中有1,002,000公頃屬特級保護區。阿爾泰山形成於2億年前的古蘇格蘭-海西時期(這一時期該處地殼處在劇烈的變動之中,極不穩定),整個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嚴寒,山谷中少雪而高山地帶大雪紛飛。這里的年平均溫度為0攝氏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線以下的地區平均溫度為15-17攝氏度,冬季最低溫達到零下6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米之間。
阿爾泰山是阿爾泰山系最為原始、海拔最高的山脈,它向世人展示了其神奇多變的自然特徵:1500多條冰河分布在910平方公里上;高聳入雲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可愛的山麓小丘以及宛若鬼斧神工的深不可測的大峽谷。阿爾泰山山脊不僅是整個北冰洋的至高點,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鄂畢灣的源頭(鄂畢灣是西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水路)。阿爾泰山地區還有不計其數的湖泊、瀑布、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支流。
阿爾泰山的植物種類達2,000餘種,其中有17種屬瀕危物種,212種為該地所特有,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榿木,它只生長在東阿爾泰地區。森林樹種主要以西伯利亞冷杉、落葉松和白楊為主。植物種類的豐富繁茂以及特有的分布歸因於該地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幾乎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森林、次高山、高山苔原、冰河苔原以及冰雪共同構成了阿爾泰山壯美的風光。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所佔的面積很小,它是西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和阿爾泰山森林的過渡帶;北面的山坡上長滿了松樹和白樺;雪松、落葉林、矮樹叢及高山草場是次高山的典型植被;遼闊的苔原地帶則主要生長著苔蘚和地衣。
阿爾泰山的動物大部分是西伯利亞森林的代表物種,其中包括60種哺乳動物、300種鳥、11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河流湖泊中還發現有20多種魚。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中典型的哺乳動物有阿爾泰山鼠兔、北極松鼠和西伯利亞花栗鼠;森林中有數不盡的紫貂和紅鹿,而馴鹿則主要生活在較高的山上。前蘇聯紅皮書中,記載了該地區計有13種鳥和4種哺乳動物,包括金鷹、天鷹、隼、雪豹、蒙古瞪羚、阿爾泰山盤羊等。
阿爾泰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里記錄著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成吉思汗、斯吉台、土耳其、維吾爾和蒙古等都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直到18世紀中期阿爾泰才正式歸屬於沙皇俄國。金山-阿爾泰山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跡當屬公元5世紀部落首領的墓群。這些墓群結構復雜,大小各異,林林總總數目可達100多,其中埋葬的許多藝術品更稱得上是稀世珍寶。
⑷ 阿勒泰地區的地理環境
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北部有宏偉的阿爾泰山,西南部為沙吾爾山,南部是准噶爾盆地,西部比較開闊,呈喇叭口形。全區地勢呈山脈西高東低,丘陵平原東高西低,從北部阿爾泰山脊線到南部丘陵平原層層下降,具有明顯的階梯狀地形特點。全地區山區占總面積的32%,丘陵河谷平原佔22%,戈壁荒漠佔46%。最高海拔4374米(友誼峰),最低海拔317米(富蘊縣三個泉窪地)。阿勒泰地區的地形組合分布東西不同:在烏倫古湖以東是「山地接平原」,即阿爾泰山─山前丘陵平原,額、烏兩河間平原和烏河以南平原。以西是「兩山夾一谷」,即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谷─薩吾爾山。其間散布有科克森斷塊山。
阿爾泰山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跨國斷塊山脈。西起東經82°,東止東經106°,長約1600千米。山勢西北高峻寬闊,東南低矮狹窄。海拔4374米的友誼峰為群峰之最,矗立在中國、俄羅斯、蒙古交界處。在中國境內的阿爾泰山為其中段南麓,長約800千米,自西向東,橫亘在阿勒泰哈巴河、布爾津、阿勒泰、富蘊、青河五縣一市的北部。
薩吾爾山座落在阿勒泰地區西南邊緣。也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斷塊跨國山脈,西北端在哈薩克境內。山勢西高東低,南陡北緩。分水嶺以南是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以北是阿勒泰地區的吉木乃縣,最高峰是海拔3875米的木斯套山(意為冰山),山巔終年冰雪皚皚,景觀雄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帶,降水豐沛,林木茂盛,牧草染綠,是阿勒泰地區的夏牧場之一。山前丘陵平原,牧草漫野,是重要的春秋牧場。山谷平坦,冬有逆溫影響,氣溫較高,是阿勒泰地區西部的優良冬牧場。
阿爾泰山前至准噶爾盆地北緣是額爾齊斯河水和烏倫古河水系長期沖(洪)積而成的河套平原(河階地)和丘陵地貌。其東部起伏變化多端,西部較為平坦。地勢為東北高西南低。河谷地帶土地肥沃,水源近便,林草混生,牧草肥美。是阿勒泰地區的「糧倉」和打草場,也是較好的冬牧場。固定半固定沙丘:阿勒泰地區南部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地面為低矮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無地表徑流,水源奇缺。丘間窪地稀散有耐旱的牧草和梭梭。
⑸ 哈薩克的地理環境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國境線總長度超過1.05萬千米。
哈薩克通過裏海可以到達亞塞拜然和伊朗,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和黑海。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九位。東南連接中國新疆,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 哈薩克地形復雜,境內多為平原和低地。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
裏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裏海方向逐漸下降,沿裏海地帶低於海平面達28米;最低點卡拉基耶盆地低於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漸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於斯蒂爾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島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為555米)。該國東北部有圖蘭平原,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哈薩克丘陵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緣連接在一起。
哈薩克的東部和東南部是有著崇山峻嶺和山間盆地的山地,這里矗立著阿爾泰山、塔爾巴哈台山、准噶爾阿拉套山、外伊犁阿拉套山、天山等。阿爾泰山系在哈薩克境內分為南阿爾泰山和北阿爾泰山,高度在海拔2300~2600米之間,其最高峰別盧哈峰海拔4506米。准噶爾阿拉套山脈總長450公里,寬100~350公里,被科克蘇河和博拉塔爾河分割成北准噶爾阿拉套山和南准噶爾阿拉套山。其最高峰別斯巴坎峰海拔4464米。天山山系位於哈薩克的東南端,為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界山,其雄奇險峻的山峰長年被積雪和冰川所覆蓋。最高峰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也是哈薩克境內的最高峰。 全國共分為2個直轄市和14個州 ,分別為:阿斯塔納市(Astana) 、阿拉木圖市(Almaty)、阿拉木圖州(Almaty,塔爾迪庫爾干)、阿克莫拉州(Akmola,科克舍套)、阿克托別州(Aktube,阿克托別)、阿特勞州(Atyrau,阿特勞)、巴甫洛達爾州(Pavlodar,巴甫洛達爾)、曼格斯套州(Mangghsystau,阿克套)、卡拉干達州(Karaghandy,卡拉干達)、科斯塔奈州(Kostanay,科斯塔奈)、克孜勒奧爾達州(Kyzylorda,克孜勒奧爾達)、江布爾州(Jambyl,塔拉茲)、東哈薩克州(Shyghys kazakstan,厄斯克門)、南哈薩克州(Ongtustik kazakstan,奇姆肯特)、西哈薩克州(Batysdy kazakstan,烏拉爾)、北哈薩克州(Soltustik kazakstan,克孜勒扎爾)註:括弧內為省府。
《我的哈薩克》,歌詞如下:
Алтын күн аспаны,
Алтын дән даласы,
Ерліктің дастаны,
Еліме қарашы!
Ежелден ер деген,
Даңкымыз шықты ғой.
Намысын бермеген,
Қазағым мықты ғой!
Менің елім, менің елім,
Гүлің болып егілемін, Жырың болып төгілемін,
елім! Туған жерім менің – Қазақстаным рпаққа жол ашқан,
Кең байтақ жерім бар.
Бірлігі жарасқан,
Тәуелсіз елім бар.
Қарсы алған уақытты,
Мәңгілік досындай.
Біздің ел бақытты,
Біздің ел осындай!
Менің елім, менің елім, Гүлің болып егілемін,
Жырың болып төгілемін, елім! Туған жерім менің – Қазақстаным! 哈為總統制共和國,政治保持穩定。2006年建立新的政權黨「祖國之光」黨,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親任該黨主席。憲法規定哈薩克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統一的國家」;推行總統制的共和國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是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基本方針,並在國際關系中代表哈薩克的最高國家官員,是體現人民與國家政權統一、憲法的不可動搖性、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象徵與保證。
以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
哈薩克總統的任期為7年。2007年5月18日,哈薩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授權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可不受次數限制地連任總統職務。總統可以任命總理、副總理以及外交、國防、財政、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惟需經最高蘇維埃同意。 哈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開始實行政治多元化。獨立後,即推行多黨制進程。2002年7月出台《政黨法》,規定只有黨員人數超過5萬,在全國14個州和兩個直轄市均設有分支機構,且各分支機構成員達到700人以上的政黨才可在司法部獲准登記。截至2011年12月,司法部共登記有9個政黨,其中主要有:
(1)「祖國之光」人民民主黨(Народ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НУР ОТАН」):2006年12月22日成立並登記,現有黨員77萬,是哈薩克最大政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親自出任該黨主席,第一副主席為拜別克。該黨完全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策。主張在社會夥伴關系與和諧等原則基礎上建立自由開放的社會;主張加強國家社會職能;在經濟方面,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在對外關系方面,主張鞏固和發展同俄羅斯、中亞鄰國和中國等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該黨全力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的「哈薩克道路」發展綱領,致力於研究落實具體改革措施,並主張維護現行憲法,充分發掘其潛力。該黨在哈薩克議會下院和地方議會擁有絕對多數席位。
(2)哈共產人民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2004年4月哈共產黨分裂後成立,現有黨員9萬人,黨中央書記為阿赫梅特別科夫。該黨自稱為建設性反對派,黨員主要為工人、學生、知識分子、退休人員、企業家等。在2012年1月議會下院選舉中獲得7.19%選票,進入議會。在議會擁有7個席位。
(3)「光明道路」民主黨(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 「Ак жол」):成立於2002年4月,黨員17.6萬人。該黨是哈「建設性反對派」。主席為佩魯阿舍夫。在2007年8月舉行的哈議會下院選舉中,該黨獲得3.27%的選票,未能跨越7%的議會門檻。在2012年1月哈議會下院選舉中,該黨獲得7.43%的選票進入議會。在議會擁有8個席位。該黨宗旨是建設獨立、繁榮、民主、自由、公正的哈薩克,是哈政治民主化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此外,通過司法部登記的合法政黨還有國家社會民主黨(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оциально-дема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и 《Азат》簡稱ГСДП《Азат》)、哈愛國者黨(Партия патриотов Казахстана)、哈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哈「農村」社會民主黨(Казахстан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Ауыл」)、精神復興黨(Партия 「Руханият」)。 總統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生於阿拉木圖州卡斯克連區切莫爾干村,哈薩克族。先後畢業於卡拉干達鋼鐵公司附屬工廠大學、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函授班。1960年參加工作,當過高爐工、鋼鐵公司黨委書記。1977年任卡拉干達州黨委第二書記、第一書記。1979年任哈薩克共產黨中央書記。1984年任哈薩克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1989年任哈共中央第一書記。1990年2月兼任哈薩克最高蘇維埃主席。同年4月任哈薩克總統。1991年「8.19」事件後宣布辭去哈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並聲明不參加任何政黨。1991年12月1日以98.76%的選票當選哈薩克共和國獨立後第一任總統,1995年4月以全民公決方式將其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在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79.78%的選票再次當選。2005年12月以91%的選票再度連任總統。2011年4月3日在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再次當選。已婚,有三個女兒。
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生於1965年出生,哈薩克族。曾先後就讀於北京語言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和哈薩克國家管理學院,學習經濟學和國際法,並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懂得英語、漢語、哈薩克語、俄羅斯語及阿拉伯語。2006年1月,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副總理。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他任副總理兼經濟和預算規劃部部長。2007年1月,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總理。2012年9月24日,宣布辭去哈政府總理一職,2012年12月正式卸任。2013年4月2日,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任命馬西莫夫為新總理。
⑹ 新疆的地理環境
一. 光熱豐富,降水稀少
二.最重要的地理特點就是「三山夾兩盆」,即由北到南領獎為阿爾泰山脈,准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直接答「三山夾兩盆」。
三.逆溫層山地是冬季避冷勝地
由於天山能阻擋冷空氣南侵,天山成為氣候分界線,北疆屬中溫帶,南疆屬暖溫帶。
年平均氣溫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於10C。極端最高氣溫吐魯番曾達48.9C,極端最低氣溫富蘊縣境可可托海曾達-51.5C。日平均大與10C的年累積氣溫,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無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氣溫夏季垂直遞減明顯,遞減率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帶冬季存在逆溫層,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溫層山地是冬季放牧場和避冷勝地,如烏魯木齊市南山滑雪場。
四.降水北疆多於南疆
年日照時數分布規律是:從北向南略減,阿勒泰3001小時,皮山2574小時;由西向東增加,霍城2828小時,星星峽3549小時;從平原至山區,北疆減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陰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塵、沙暴天氣較多。
(6)阿爾泰山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⑺ 新疆的地理環境。
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新疆美景圖集(40張)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習慣上把天山以南地區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區叫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叫東疆.
氣候特點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號稱「火洲」 的吐魯番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⑻ 阿爾泰山在哪裡
金山—阿爾泰山
英文名稱:Golden Mountains of Altai
相關聯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768.htm
1998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准N(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金山-阿爾泰山位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其中一些地區分別與哈薩克、中國和蒙古接壤。阿爾泰首府是距離這里最近的大城市,該城市建有一個國際機場,鐵路、公路組成的交通網四通八達。但真要走近金山-阿爾泰山也決非易事,那些特別偏遠的地方,只能靠直升飛機、步行或騎馬才能到達。
蒙語意為「金山」。 位於新疆准葛爾盆地的東北側,是天山北出支脈,也是新疆和蒙古的界山。民諺雲「阿爾泰山七十二道溝,溝溝有黃金」,因其盛產黃金,故名。阿爾泰山跨中、俄、哈、蒙四國,長2000餘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段在哈薩克和俄羅斯境內,東南部在蒙古境內,新疆阿爾泰山為中段南坡,長500多公里,寬80——150公里不等,山體平緩,從山麓到山頂呈階梯逐漸上升,山脊高度3000米以上,最高的友誼峰海拔4374米,在中、俄、蒙國界上。
阿爾泰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喀納斯、布爾根、卡拉麥里山、福海、金塔斯等眾多的自然保護區隱若其間,神秘莫測。著名的阿爾泰山岩畫,綿延千餘公里,遍布山間溝溝坎坎,是古代阿爾泰游牧民族的智慧產物,號稱「岩壁上的敦煌」。
西南的濕冷氣流為此帶來了豐沛的雨雪。雪水順坡南流,匯成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再向西北流。河岸沃野千里,河中水產豐富,適宜發展農業和漁業。山上植被、土壤垂直分布非常明顯,森林莽莽,草原遼闊,牧草茂盛。山間盆谷是天然的大牧場,常常可見到頭戴艷麗小帽的哈薩克牧民趕著大群的羊和駱駝緩緩走過。
這里生長的溫帶落葉針葉林,其中以西伯利亞落葉松為主,伴生西伯利亞雲杉、白樺、歐洲山場等,不少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令寂靜的原始森林增添了熱鬧氣氛。
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峰嶺全年冰封,山下卻變幻多姿,日夕有不同美態。阿爾泰山是個天然花壇,野花各自榮枯開落,構成一幅斑斕絢麗的圖畫。海拔二千八百公尺至雪線以下的石縫、岩壁、礫石坡地和濕潤沙地上,還生長一種清麗脫俗的花朵,數十多瓣玉白色或淡綠色的半透明膜質苞片裹著紫色的半球形花心,莖上襯著十多片翡翠似的長圓形葉片,那就是珍貴的天山雪蓮。
這里有冰川四百二十條,總面積二百九十三平方公里,其之最為北喀拉斯河上源的喀納斯冰川,長十二公里,融水匯成晶瑩清澈的喀納斯湖,彷彿一顆璀璨的寶珠鑲嵌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山坡上。湖中盛產哲羅鮭,當地稱大紅魚,大的體長達十五公尺。
富庶的阿爾泰山孕育過遠古人類文明,現今遺留下了不少壁畫,揭示確定遠古人類生活的方式和演進,反映出牧民祖先如何開發金色的阿爾泰山區。
簡介:
金山-阿爾泰山海拔高度在109~4506米之間,森林線大體處在1800~1900米的高度,其佔地面積為1611457公頃,其中有1002000公頃屬特級保護區。阿爾泰山形成於2億年前的古蘇格蘭-海西時期(這一時期該處地殼處在劇烈的變動之中,極不穩定),整個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嚴寒,山谷中少雪而高山地帶大雪紛飛。這里的年平均溫度為0攝氏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線以下的地區平均溫度為15~17攝氏度,冬季最低溫達到零下6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米之間。
金山-阿爾泰山是阿爾泰山系最為原始、海拔最高的山脈,它向世人展示了其神奇多變的自然特徵:1500多條冰河分布在910平方公里上;高聳入雲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可愛的山麓小丘以及宛若鬼斧神工的深不可測的大峽谷。阿爾泰山山脊不僅是整個北冰洋的至高點,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鄂畢灣的源頭(鄂畢灣是西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水路)。阿爾泰山地區還有不計其數的湖泊、瀑布、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支流。
阿爾泰山的植物種類達2000餘種,其中有17種屬瀕危物種,212種為該地所特有,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榿木,它只生長在東阿爾泰地區。森林樹種主要以西伯利亞冷杉、落葉松和白楊為主。植物種類的豐富繁茂以及特有的分布歸因於該地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幾乎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森林、次高山、高山苔原、冰河苔原以及冰雪共同構成了阿爾泰山壯美的風光。森林-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所佔的面積很小,它是西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和阿爾泰山森林的過渡帶;北面的山坡上長滿了松樹和白樺;雪松、落葉林、矮樹叢及高山草場是次高山的典型植被;遼闊的苔原地帶則主要生長著苔蘚和地衣。
金山-阿爾泰山的動物大部分是西伯利亞森林的代表物種,其中包括60種哺乳動物、300種鳥、11種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河流湖泊中還發現有20多種魚。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中典型的哺乳動物有阿爾泰山鼠兔、北極松鼠和西伯利亞花栗鼠;森林中有數不盡的紫貂和紅鹿,而馴鹿則主要生活在較高的山上。前蘇聯紅皮書中,記載了該地區計有13種鳥和4種哺乳動物,包括金鷹、天鷹、隼、雪豹、蒙古瞪羚、阿爾泰山盤羊等。
值得注意的是,金山-阿爾泰山雖然是根據世界自然遺產遴選標准N(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的,但它還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很久以前就發掘出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文物。這里記錄著許多部落民族在這方土地上的起起落落,成吉思汗、斯吉台、土耳其、維吾爾和蒙古等都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直到18世紀中期阿爾泰才正式歸屬於沙皇俄國。金山-阿爾泰山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跡當屬公元5世紀部落首領的墓群。這些墓群結構復雜,大小各異,林林總總數目可達100多,其中埋葬的許多藝術品更稱得上是稀世珍寶。
⑼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環境
新疆地理環境:
1、地形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
2、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
新疆地理位置: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
(9)阿爾泰山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的自然資源:
1、水源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
2、森林資源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於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郁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
3、生物資源
新疆的野生動物豐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全省野生動物共500多種,北疆的獸類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獺、旱獺、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鳥類有天鵝、雷鳥、雪雞、啄木鳥等,爬行類有花蛇,草原蝰,游蛇等。
4、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疆
⑽ 天山昆侖山阿爾泰山地理示意圖
答案:B C 解析: 16.依據該地區自然環境特徵和自然帶的垂直分布規律,甲、乙、丙、丁版對應的植權被分別為荒漠、草原、草原、寒漠。 17. 北路天山的山麓與山腰地帶因降水差異而分別形成荒漠帶與森林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