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女兒國地理位置

女兒國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0 23:13:41

Ⅰ 《西遊記》中女兒國是指現在的哪個地方呢

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途中路過女兒國時,遭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奇事。唐僧和八戒由於誤喝了子母河裡的水,導致懷孕,虧得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找來落胎泉的泉水,才解了他倆的燃眉之急。其後,女兒國的國王傾慕唐僧,差點毀了他的道行。


(古碉群遺址)

其三,這一帶有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

《舊唐書》中記載了東女國的服飾特點:「其王服青毛綾裙,下領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則羔裘,飾以紋錦。為小鬟髻,飾之以金。」

由此可見,東女國的女子服飾尚青,男子赭面,也就是主要以青黑色為美。現今的丹巴女子的裝束,仍然可以看出這種傳統元素的印記,與當時的東女國服飾是一脈相承的,她們喜歡黑色的百褶裙和深色披肩。而且不管她們的服飾色彩如何華麗,其主色調一定是黑色的。

由此可見,東女國在歷史上確實是存在的。到了唐朝中期,朝廷將定居此處的東女國部落逐步遷移到大渡河邊定居,其女王也被朝廷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不過,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隨著漢人文化的影響,東女國逐漸被父權社會所取代直至消亡。

Ⅱ 《西遊記》原著中女兒國是在哪一回

《西來游記》原著中女兒國是在第五十回自。

《西遊記》中說到了女兒國,在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回當中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的途中路過了一個叫做西梁女國的地方。

在這個國家裡面,沒有一個男性,所有的官員乃至於國王都是由女性來擔任,如果這個國家裡面的哪個女人想要繁衍後代,那就需要靠喝子母河當中的水來受孕。

(2)女兒國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加上自己的藝術加工而成的神話小說,其中大量參考了《大唐西域記》的相關內容,從《西遊記》中的女兒國的地理位置、風俗民情來看。

它的原型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東女國,但是這個東女國並非沒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處處從屬於女性,以種地和打仗為主要任務,家庭和國家的權力則掌握在女性手裡。

在朝廷中國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後,在族群中推選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

在一般的家庭事務中也是以女性為主,男女之間不存在夫妻關系,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Ⅲ 唐僧取經經過的女兒國現在是應該是那裡

在川西嘉絨藏區的白雲深處,傲然聳立著一座古老而神秘莫測的神山——墨爾多神山。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隻美麗的鳳凰飛到了墨爾多神山,被山的美景所感化,隨即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於是,墨爾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雲的地方。 每從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讀到「那裡人都是長裙短襖,粉面油頭,不分老少,盡是婦女……」的文字時,男人的本能總讓我對這個美女如雲的西梁女國和那位「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女王有著一份離奇的嚮往與憧憬——這「女兒國」到底是吳承恩天馬行空虛構出來的夢幻世界,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事? 「傳說中的女兒國,就在墨爾多神山下。」 7月的某個黃昏,朋友一個來自丹巴的長途電話,讓我按捺不住了。於是收拾起行囊,日夜兼程往墨爾多神山而去。 盛夏的嘉絨高原,風和日麗,大片大片的向陽葵花在田野、路邊、溪旁肆意地綻放著。午後的大渡河風平浪靜,陽光無遮攔地在曠野上流竄,所有的風物如同靜止在天邊的那座墨爾多神山一般,空靜而又神秘莫測。墨爾多主峰高聳入雲,彷彿君臨天下,接受著四周群山的朝拜。 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墨爾多神山上共有108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可遠眺峨眉金頂,西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境內八條銀色的河流,如同八條潔白的哈達,纏繞在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之間。 據說,墨爾多山原本叫格爾隆山,山下有位堅強勇敢的藏族青年墨爾多,後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遠征,打擊巴爾布的入侵,凱旋而歸。後人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爾隆山改名為墨爾多山,並在山腳下建廟宇給他塑像。清乾隆年間,廓爾喀入侵西藏,達賴要求嘉絨派兵援助。嘉絨兵與廓爾喀的仗打得十分激烈。數百次戰斗都難決勝負。彈盡糧絕之時,嘉絨官兵面向家鄉,向墨爾多山神祈禱。這時奇跡出現了,雲霧中但見墨爾多騎著騾子,頭戴氈帽,背槍舞劍來到戰場,從懷中取出禳袋,撒下千軍萬馬,把侵略者趕了出去。從此,墨爾多將軍便成了嘉絨地區的守護神。每逢農歷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神誕辰日,各地的百姓都會雲集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進香還願,轉墨爾多神山。七月初十也就成了嘉戎地區一年一度的「墨爾多將軍會」。 岩巔之城,我找到了「女兒國」存在的證據 或許是墨爾多神山的景色太迷人,以至於讓我們忘卻了時間,忘卻了此行的目的,車進丹巴縣城,已近黃昏。 丹巴古稱章谷,藏語為岩石上的城市之意,故而又有「岩巔之城」及「大渡河畔第一城」之譽。由於地處高原,又是諸多山脈、河流的匯聚及發源之地,自古以來,丹巴總是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森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 在去丹巴之前,我早就聽說過,這里的女孩皮膚白嫩、相貌端莊、氣質高雅、美若天仙,為古西夏王族後裔,血液中帶著高貴的皇族血統,西夏王朝被蒙古大軍滅亡後,大批皇親國戚、後宮嬪妃從遙遠的寧夏沿甘南、阿壩草原一路南下,最後停留在丹巴這塊風水寶地上,並在大小金川河谷兩岸重建了他們的家園。 當炊煙自山腳的一座座的寨房飄裊而起之時,紅日也終於依山而落了。行走在空靜而狹長的街道上,一絲莫名的失落感自我的心頭泛起:這哪裡像是傳說中「紅粉貌嬌嬈」的女兒國? 晚上,丹巴文化宮的朋友將我的失落一掃而光:「女兒國確實存在。」據他介紹,在唐代,吐蕃人和唐人就把居住在墨爾多神山周圍的部族稱為嘉莫查瓦絨,嘉莫藏語為女王、後妃或神妃之意,是唐代藏族人民對「東女國」的稱呼。查瓦絨是指河谷,合起來意即為女王的河谷。現在的丹巴嘉絨藏區就是當年嘉莫查瓦絨的簡稱。當時的女兒國——東女國的國王就是個丹巴美女,現在丹巴美人谷的美女有著女王的血統。歷史上神秘消亡的東女國故都遺址就在丹巴中路鄉。 顧不上被高原反應折磨得幾乎要裂開的腦袋,喜出望外的我連夜翻閱起朋友留給我的一些有關東女國的資料及史書來。 一東一西,女國興衰一百年 原來在南北朝至唐代,青藏高原上先後出現過兩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女權國家,西部的稱西女國,東部的稱東女國。東女國是公元6、7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和地方政權。《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中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按照以上的地名以及當時馬道的行程來推算,古代東女國中心確在丹巴一帶。而隋唐史籍中的記載,則進一步明確了東女國的性質,如「女王號為賓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議國事。在外官僚,並男夫為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無有篡奪」等等。綜合史書及史料的記述,可將東女國描述為:女性掌權,國王與官吏皆女子,男人不能從政,僅任征戰與種田之役。宮中女王的旨意,通過女官傳達到外面。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內部推舉有才能的人擔當,女王去世後,由副女王繼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為主導,不存在夫妻關系,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據史料記載,當時東女國的人口有4萬余戶,兵1萬餘人,散布於山谷之間的80餘座聚邑之中。早在隋朝時,東女國就與隋朝政府有使者往來。在唐朝時期,東女國與唐中央政府始終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武則天還曾冊拜東女國斂臂為左玉鈐衛員外將軍,賜以瑞錦制蕃服,東女國使者亦多次來朝。當時東女國女王曾到朝廷朝見,被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雖然是虛銜,但是品級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官員。 公元7世紀時,吐蕃王朝拓疆擴土,直逼唐朝疆域,東女國歸附於吐蕃,成為吐蕃政權的一部分,「歲輸於吐蕃」。只是當時吐蕃無暇顧及東女國,實仍由女王代管。為了自保,當時的東女國一面向吐蕃進貢納歲,另一方面又向唐朝俯首稱臣。正是這種左右搖擺的曖昧關系令東女國走向了滅亡。雖然唐皇答應劃地歸女王,但條件是由女王之子為王。而這一點恰恰是不為吐蕃政府所允許的。當吐蕃政府將東女國管理權收回之時,女王唯一的出路就是攜舊部倉促逃往金川穀地隱居。與此同時,女國就此消亡。 美人谷里,路邊那對母女驚若天人 第二天一早,我在一位向導的陪同下匆匆地上路——目的地:美人谷。 向導告知,美人谷位於丹巴縣巴底鄉,距縣城約26公里。顧名思義,是一個盛產美人的山谷。那裡的女孩不僅艷麗如玫瑰,嬌媚似桃花,且個個秉承西夏皇族的氣質以及唐代「東女國」的遺風流韻。她們喜歡盤發髻,著長裙,衣飾古典華美,氣質優雅端莊。不管身居山野、鄉村還是走出大山幾乎從來都不施粉黛。因為天生麗質,所以她們不怕風吹日曬,勞動之餘,只需稍加梳洗,便氣韻畢顯,光彩照人。天生的冰肌玉膚似乎永遠那麼含煙凝碧;婀娜的身姿似乎永遠那麼婷婷玉立,嬌艷容貌似乎永遠那麼溫婉動人,艱苦的體力勞動和生活的打磨,似乎永遠不能改變她們作為一個美人所應有的那份姿容、形體及氣質,反而讓她們擁有了一副頎長而健美的身材…… 我也查了些資料。史載,東女國還有女子服飾尚青俗,即以青(黑)色為美。因此,美人谷的女子,服飾無論多麼的華麗,其主色調一定是黑色的。而她們跳的「鍋庄」舞,則帶有濃郁的宮廷音樂韻味。即使是婚戀,也保留了古老的「頂毪衫」、「爬房子」、「搶頭帕」走婚習俗。到目前為止,美人谷的許多家庭還延續著大女兒當家、男子要嫁進女家、財產由女兒繼承、家中由母親掌權這一傳統。而這一習俗與傳統,都與曾經的東女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當晨霧漸漸散去,陽光將山野的葵花照得一片金黃之時,我們的車進入了美人谷。谷內倒是鳥語花香,山青水碧,美不勝收。行走在期間,空靈、幽美、恬靜、神秘、遙遠之感油然而生。可是,原以為一進如美人谷,如雲的美女便會撲面而來,結果出乎我意料,整個谷中,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婦女及小女孩之外,幾乎見不到一個傳說中「天生麗質,溫婉動人」的美女。一打聽,告之美人們都不在家,大部分美人都被外地來的賓館、餐廳、歌舞團招聘去了,而留在本地的美人們,一般十七八歲就談婚論嫁了,婚後由於生育、勞作等關系,紅顏往往不再。再問,什麼時候能見到美人?答曰,春節,美人都會回家過節,但要想一睹美女如雲的場面,那就必須去參加一年一度的「選美大會」,到時候,成千上百的美麗俏佳人,個個美艷群芳,是一覽美人的最佳時機。 從美人谷出來,太陽已升至頭頂。正當有些心灰意懶的我們准備駕車離開之時,一對母女出現在了盤山公路上。但見那位母親頭披玫紅鑲邊五彩頭帕,身著黑色的綉花圍裙,笑意盈盈地牽著女兒的手向我們走來。雖然歲月已在那位母親的臉上刻畫出了些許的滄桑與艱辛,但那高高的鼻樑,大大的眼睛,婀娜的身姿,還是讓我從中窺探出了一絲丹巴美人的氣質與風韻。當我提出為她們拍張照片的要求時,母親欣然答應。在鏡頭中,母親與小女孩笑得是那樣大方、自然、純真而又美麗——這些正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人所必須具備的!因為,唯有由心而發的美與微笑,才是最美。 告別了這對母女,我們便往東女國故都遺址的所在地——中路鄉而去。 在去中路鄉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既然東女國是一個女權至高無上的國度,那麼生活在這國度上的女人們,她們所居住的房屋是否與當時的那些男尊女卑的國家有著顛覆性的差異呢?沒有想到,我的這個猜測隨即就被證明是正確無誤的。 午後的中路鄉,陽光如流金般燦爛,蔥綠山野之間,一座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古碉樓端正筆直、稜角如刀峰。雖然歷盡數百年的滄桑歲月,有的碉樓已傾斜,似比薩斜塔;有的布滿蒼苔,野草叢生……但其精湛絕妙的建築技藝及頂天立地的雄渾之氣,卻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成為了嘉絨藏區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據中路鄉的鄉長介紹,中路鄉現存古碉樓193座,中路鄉三面臨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前有墨爾多神山護佑,後有梭坡鄉土地儲備,山上泉水長流不息,山下有大、小金川匯合成大渡河南流。這樣看來,中路鄉無論講地理位置,還是講戰爭防禦條件,都是古時冷兵器時代應對頻繁戰亂的絕好建都之址。這一切,都與史料記載的東女國女王居所相吻合,因此,東女國故都在丹巴中路鄉應無疑的了。 在我的印象當中,碉樓是御敵的堅固工事,應與男人及戰爭有關。然而,走進中路鄉,我卻驀然發現,這里的許多碉樓,雖然與防禦及戰爭有關,卻完全與男人無關,尤其許多高層的碉樓,其真正的稱謂應為「閨房」。 史載,東女國時期,昌都地區及四川西北藏區已有較發達的文明。當時東女國人所居之處均築「重屋(即碉房):一般民眾所住的為上下六層,而女王所居則有九層,這表明了東女國高超的建築水平。中路鄉的碉樓,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高度一般在十至三十米之間,且其功能也可將其劃分為用作戰爭的防禦碉、傳遞情報的烽火碉,以及以求福保平安的風水碉等,但如果按照「民眾住六層以下,唯女王居九層」這一概念來劃分或定性的話,那麼多半層次皆在六層以上的碉樓,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閨房」及女官們藏「嬌」之用的金屋了。 夕陽漸漸西斜,而我的女兒國之行也即將結束。離開丹巴的前一天晚上,丹巴文化館的朋友竟又告訴了我一個有關女兒國消亡的傳說。說是東女國女王愛泡熱水塘(位於中路鄉的一個溫泉),泡澡時必有眾男侍奉,且要吃唯有中路鄉出產的高山香梨,並將梨花放進溫泉香熏,女王因此天資國色。這一來,國內的女子紛紛仿效,一時間,東女國倒是美女如雲了,可戰鬥力也因此土崩瓦解…… 按照他的說法,東女國竟是因美色招致亡國的了。

Ⅳ 西遊記女兒國概括50字面

唐僧師徒來到西梁女國,八戒誤食子母河的水而懷孕,為救師弟,悟空與掌握去胎井水的鞋子精展開斗爭。而西梁女王又看中了唐僧,要以身相許,讓出王位,唐僧師徒無可奈何。

悟空設計逃出西梁女國,琵琶洞的蠍子女妖,又乘機搶去唐僧,女王為救唐僧被蠍子精毀容。悟空、八戒、沙僧與蠍子精展開殊死搏鬥,沙僧以水克火擊敗蠍子精,救出唐僧,悟空用法使女王恢復青春的容貌。

(4)女兒國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加上自己的藝術加工而成的神話小說,其中大量參考了《大唐西域記》的相關內容,從《西遊記》中的「女兒國」的地理位置、風俗民情來看,它的原型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東女國。

但是這個東女國並非沒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處處從屬於女性,以種地和打仗為主要任務,家庭和國家的權力則掌握在女性手裡。在朝廷中國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後,在族群中推選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

在一般的家庭事務中也是以女性為主,男女之間不存在夫妻關系,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今天,在扎壩地區仍然以女性為中心,家庭主要事務由女性掌管,與東女國的「以女為王」比較相似。而且依然實行走婚制,男女雙方相好時建立走婚關系,這種關系叫做「甲依」。

由男方在夜晚爬上女方所居住的碉樓,與之相會,第二天早上就離去,以後可以保持這種固定的婚姻關系,也可以隨時解除,別外尋找自己的對象,一般一個姑娘一生要結交很多個「甲依」,他們所生的孩子則由女方撫養,跟隨母姓,與男方沒有任何關系。

Ⅳ 唐僧取經女兒國在新疆什麼地方

新疆庫車。
據考證,書中所提到的西梁女國位於現在的新疆庫車。庫車古代被稱為龜茲,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這里水土好,是出美女的地方。傳說中的子母河就是現在的庫車河,當然喝河水就能懷孕只能是小說中的情節。
《大唐西域記·屈支國》稱:「屈支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六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屈支,即龜茲。據考證,文中所稱之「大都城。就是位於庫車縣出附近的龜茲都城(一稱皮朗故城),漢代名延城,唐代名伊羅盧城,漢唐時期均為龜茲國都。這座古城早已廢棄。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西行至此,見寺廟僧侶雲集,香火甚盛,便在這里滯留兩月余講經弘法。7世紀中葉,唐安西都護府移設龜茲後,內地高僧集聚這里,暮鼓晨鍾,佛事興隆,到了9世紀,佛寺為戰火所焚,因而日趨衰敗,14世紀初徹底廢棄。
1998年國務院第四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蘇巴什佛寺遺址位於庫車縣城北約25公里銅廠河(庫車河)出雀勒塔山口兩岸的洪積台地上。蘇巴什佛寺遺址被庫車河水從中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故有東、西寺之稱。「蘇巴什」維吾爾語意為「水頭」之意。「蘇巴什佛寺遺址」是由遺址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Ⅵ 國內唯一的「女兒國」是哪裡有多少女性呢

提起四大名著,大家都耳熟能詳,其中最家喻戶曉的當屬《西遊記》,無論是小說原著,還是電視劇版本,都承包了一大批國民的青春,如今的電影翻拍同樣令人拍手稱快。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都對這個地方不陌生,那就是“女兒國”,那是一個讓唐僧都差點兒動情的地方。一直以來,小編都深感好奇,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在人類社會中,這樣的“女兒國”究竟存不存在呢?


這里是難得的清凈之地,雖然生活著2萬多僧尼,但卻絲毫不顯嘈雜,一切的紛煩都融入了河水之中,亞青寺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水一方。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天黑後禁止去商店,大概是為了磨練僧尼們的意志,畢竟寺廟不比大都市,需要斬斷一切私慾與余念,設立這樣的規矩,可以讓僧尼們心無雜念地修行。更讓人意外的是,這里的僧尼小到豆蔻少女,大到耄耋之年的婦人,只要你足夠誠心,都可以來到這里修行。

Ⅶ 曾經的「女兒國」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在川西嘉絨藏區的白雲深處,傲然聳立著一座古老而神秘莫測的神山——墨爾多神山。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隻美麗的鳳凰飛到了墨爾多神山,被山的美景所感化,隨即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於是,墨爾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雲的地方。 每從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讀到「那裡人都是長裙短襖,粉面油頭,不分老少,盡是婦女……」的文字時,男人的本能總讓我對這個美女如雲的西梁女國和那位「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女王有著一份離奇的嚮往與憧憬——這「女兒國」到底是吳承恩天馬行空虛構出來的夢幻世界,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事? 「傳說中的女兒國,就在墨爾多神山下。」 7月的某個黃昏,朋友一個來自丹巴的長途電話,讓我按捺不住了。於是收拾起行囊,日夜兼程往墨爾多神山而去。 盛夏的嘉絨高原,風和日麗,大片大片的向陽葵花在田野、路邊、溪旁肆意地綻放著。午後的大渡河風平浪靜,陽光無遮攔地在曠野上流竄,所有的風物如同靜止在天邊的那座墨爾多神山一般,空靜而又神秘莫測。墨爾多主峰高聳入雲,彷彿君臨天下,接受著四周群山的朝拜。 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墨爾多神山上共有108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可遠眺峨眉金頂,西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境內八條銀色的河流,如同八條潔白的哈達,纏繞在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之間。 據說,墨爾多山原本叫格爾隆山,山下有位堅強勇敢的藏族青年墨爾多,後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遠征,打擊巴爾布的入侵,凱旋而歸。後人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爾隆山改名為墨爾多山,並在山腳下建廟宇給他塑像。清乾隆年間,廓爾喀入侵西藏,達賴要求嘉絨派兵援助。嘉絨兵與廓爾喀的仗打得十分激烈。數百次戰斗都難決勝負。彈盡糧絕之時,嘉絨官兵面向家鄉,向墨爾多山神祈禱。這時奇跡出現了,雲霧中但見墨爾多騎著騾子,頭戴氈帽,背槍舞劍來到戰場,從懷中取出禳袋,撒下千軍萬馬,把侵略者趕了出去。從此,墨爾多將軍便成了嘉絨地區的守護神。每逢農歷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神誕辰日,各地的百姓都會雲集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進香還願,轉墨爾多神山。七月初十也就成了嘉戎地區一年一度的「墨爾多將軍會」。 岩巔之城,我找到了「女兒國」存在的證據 或許是墨爾多神山的景色太迷人,以至於讓我們忘卻了時間,忘卻了此行的目的,車進丹巴縣城,已近黃昏。 丹巴古稱章谷,藏語為岩石上的城市之意,故而又有「岩巔之城」及「大渡河畔第一城」之譽。由於地處高原,又是諸多山脈、河流的匯聚及發源之地,自古以來,丹巴總是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森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 在去丹巴之前,我早就聽說過,這里的女孩皮膚白嫩、相貌端莊、氣質高雅、美若天仙,為古西夏王族後裔,血液中帶著高貴的皇族血統,西夏王朝被蒙古大軍滅亡後,大批皇親國戚、後宮嬪妃從遙遠的寧夏沿甘南、阿壩草原一路南下,最後停留在丹巴這塊風水寶地上,並在大小金川河谷兩岸重建了他們的家園。 當炊煙自山腳的一座座的寨房飄裊而起之時,紅日也終於依山而落了。行走在空靜而狹長的街道上,一絲莫名的失落感自我的心頭泛起:這哪裡像是傳說中「紅粉貌嬌嬈」的女兒國? 晚上,丹巴文化宮的朋友將我的失落一掃而光:「女兒國確實存在。」據他介紹,在唐代,吐蕃人和唐人就把居住在墨爾多神山周圍的部族稱為嘉莫查瓦絨,嘉莫藏語為女王、後妃或神妃之意,是唐代藏族人民對「東女國」的稱呼。查瓦絨是指河谷,合起來意即為女王的河谷。現在的丹巴嘉絨藏區就是當年嘉莫查瓦絨的簡稱。當時的女兒國——東女國的國王就是個丹巴美女,現在丹巴美人谷的美女有著女王的血統。歷史上神秘消亡的東女國故都遺址就在丹巴中路鄉。 顧不上被高原反應折磨得幾乎要裂開的腦袋,喜出望外的我連夜翻閱起朋友留給我的一些有關東女國的資料及史書來。 一東一西,女國興衰一百年 原來在南北朝至唐代,青藏高原上先後出現過兩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女權國家,西部的稱西女國,東部的稱東女國。東女國是公元6、7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和地方政權。《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中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按照以上的地名以及當時馬道的行程來推算,古代東女國中心確在丹巴一帶。而隋唐史籍中的記載,則進一步明確了東女國的性質,如「女王號為賓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議國事。在外官僚,並男夫為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無有篡奪」等等。綜合史書及史料的記述,可將東女國描述為:女性掌權,國王與官吏皆女子,男人不能從政,僅任征戰與種田之役。宮中女王的旨意,通過女官傳達到外面。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內部推舉有才能的人擔當,女王去世後,由副女王繼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為主導,不存在夫妻關系,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據史料記載,當時東女國的人口有4萬余戶,兵1萬餘人,散布於山谷之間的80餘座聚邑之中。早在隋朝時,東女國就與隋朝政府有使者往來。在唐朝時期,東女國與唐中央政府始終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武則天還曾冊拜東女國斂臂為左玉鈐衛員外將軍,賜以瑞錦制蕃服,東女國使者亦多次來朝。當時東女國女王曾到朝廷朝見,被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雖然是虛銜,但是品級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官員。 公元7世紀時,吐蕃王朝拓疆擴土,直逼唐朝疆域,東女國歸附於吐蕃,成為吐蕃政權的一部分,「歲輸於吐蕃」。只是當時吐蕃無暇顧及東女國,實仍由女王代管。為了自保,當時的東女國一面向吐蕃進貢納歲,另一方面又向唐朝俯首稱臣。正是這種左右搖擺的曖昧關系令東女國走向了滅亡。雖然唐皇答應劃地歸女王,但條件是由女王之子為王。而這一點恰恰是不為吐蕃政府所允許的。當吐蕃政府將東女國管理權收回之時,女王唯一的出路就是攜舊部倉促逃往金川穀地隱居。與此同時,女國就此消亡。 美人谷里,路邊那對母女驚若天人 第二天一早,我在一位向導的陪同下匆匆地上路——目的地:美人谷。 向導告知,美人谷位於丹巴縣巴底鄉,距縣城約26公里。顧名思義,是一個盛產美人的山谷。那裡的女孩不僅艷麗如玫瑰,嬌媚似桃花,且個個秉承西夏皇族的氣質以及唐代「東女國」的遺風流韻。她們喜歡盤發髻,著長裙,衣飾古典華美,氣質優雅端莊。不管身居山野、鄉村還是走出大山幾乎從來都不施粉黛。因為天生麗質,所以她們不怕風吹日曬,勞動之餘,只需稍加梳洗,便氣韻畢顯,光彩照人。天生的冰肌玉膚似乎永遠那麼含煙凝碧;婀娜的身姿似乎永遠那麼婷婷玉立,嬌艷容貌似乎永遠那麼溫婉動人,艱苦的體力勞動和生活的打磨,似乎永遠不能改變她們作為一個美人所應有的那份姿容、形體及氣質,反而讓她們擁有了一副頎長而健美的身材…… 我也查了些資料。史載,東女國還有女子服飾尚青俗,即以青(黑)色為美。因此,美人谷的女子,服飾無論多麼的華麗,其主色調一定是黑色的。而她們跳的「鍋庄」舞,則帶有濃郁的宮廷音樂韻味。即使是婚戀,也保留了古老的「頂毪衫」、「爬房子」、「搶頭帕」走婚習俗。到目前為止,美人谷的許多家庭還延續著大女兒當家、男子要嫁進女家、財產由女兒繼承、家中由母親掌權這一傳統。而這一習俗與傳統,都與曾經的東女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當晨霧漸漸散去,陽光將山野的葵花照得一片金黃之時,我們的車進入了美人谷。谷內倒是鳥語花香,山青水碧,美不勝收。行走在期間,空靈、幽美、恬靜、神秘、遙遠之感油然而生。可是,原以為一進如美人谷,如雲的美女便會撲面而來,結果出乎我意料,整個谷中,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婦女及小女孩之外,幾乎見不到一個傳說中「天生麗質,溫婉動人」的美女。一打聽,告之美人們都不在家,大部分美人都被外地來的賓館、餐廳、歌舞團招聘去了,而留在本地的美人們,一般十七八歲就談婚論嫁了,婚後由於生育、勞作等關系,紅顏往往不再。再問,什麼時候能見到美人?答曰,春節,美人都會回家過節,但要想一睹美女如雲的場面,那就必須去參加一年一度的「選美大會」,到時候,成千上百的美麗俏佳人,個個美艷群芳,是一覽美人的最佳時機。 從美人谷出來,太陽已升至頭頂。正當有些心灰意懶的我們准備駕車離開之時,一對母女出現在了盤山公路上。但見那位母親頭披玫紅鑲邊五彩頭帕,身著黑色的綉花圍裙,笑意盈盈地牽著女兒的手向我們走來。雖然歲月已在那位母親的臉上刻畫出了些許的滄桑與艱辛,但那高高的鼻樑,大大的眼睛,婀娜的身姿,還是讓我從中窺探出了一絲丹巴美人的氣質與風韻。當我提出為她們拍張照片的要求時,母親欣然答應。在鏡頭中,母親與小女孩笑得是那樣大方、自然、純真而又美麗——這些正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人所必須具備的!因為,唯有由心而發的美與微笑,才是最美。 告別了這對母女,我們便往東女國故都遺址的所在地——中路鄉而去。 在去中路鄉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既然東女國是一個女權至高無上的國度,那麼生活在這國度上的女人們,她們所居住的房屋是否與當時的那些男尊女卑的國家有著顛覆性的差異呢?沒有想到,我的這個猜測隨即就被證明是正確無誤的。 午後的中路鄉,陽光如流金般燦爛,蔥綠山野之間,一座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古碉樓端正筆直、稜角如刀峰。雖然歷盡數百年的滄桑歲月,有的碉樓已傾斜,似比薩斜塔;有的布滿蒼苔,野草叢生……但其精湛絕妙的建築技藝及頂天立地的雄渾之氣,卻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成為了嘉絨藏區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據中路鄉的鄉長介紹,中路鄉現存古碉樓193座,中路鄉三面臨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前有墨爾多神山護佑,後有梭坡鄉土地儲備,山上泉水長流不息,山下有大、小金川匯合成大渡河南流。這樣看來,中路鄉無論講地理位置,還是講戰爭防禦條件,都是古時冷兵器時代應對頻繁戰亂的絕好建都之址。這一切,都與史料記載的東女國女王居所相吻合,因此,東女國故都在丹巴中路鄉應無疑的了。 在我的印象當中,碉樓是御敵的堅固工事,應與男人及戰爭有關。然而,走進中路鄉,我卻驀然發現,這里的許多碉樓,雖然與防禦及戰爭有關,卻完全與男人無關,尤其許多高層的碉樓,其真正的稱謂應為「閨房」。 史載,東女國時期,昌都地區及四川西北藏區已有較發達的文明。當時東女國人所居之處均築「重屋(即碉房):一般民眾所住的為上下六層,而女王所居則有九層,這表明了東女國高超的建築水平。中路鄉的碉樓,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高度一般在十至三十米之間,且其功能也可將其劃分為用作戰爭的防禦碉、傳遞情報的烽火碉,以及以求福保平安的風水碉等,但如果按照「民眾住六層以下,唯女王居九層」這一概念來劃分或定性的話,那麼多半層次皆在六層以上的碉樓,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閨房」及女官們藏「嬌」之用的金屋了。 夕陽漸漸西斜,而我的女兒國之行也即將結束。離開丹巴的前一天晚上,丹巴文化館的朋友竟又告訴了我一個有關女兒國消亡的傳說。說是東女國女王愛泡熱水塘(位於中路鄉的一個溫泉),泡澡時必有眾男侍奉,且要吃唯有中路鄉出產的高山香梨,並將梨花放進溫泉香熏,女王因此天資國色。這一來,國內的女子紛紛仿效,一時間,東女國倒是美女如雲了,可戰鬥力也因此土崩瓦解…… 按照他的說法,東女國竟是因美色招致亡國的了。

希望採納

Ⅷ 西遊記女兒國拍攝地

86版西遊記的女兒國拍攝地在蘇州。

取景遍及蘇州三大名園:拙政園、獅子林版、網師園和蘇州盤門,展現出了江權南水鄉的韻致美。

拓展資料

《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李世宏、李揚、張雲明、里坡等擔任主要配音。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Ⅸ 女兒國在哪

女兒國,史稱「東女國」,其本是位於唐朝的西邊,公元六、七世紀出現的回部落群體及地方政答權,它是川西及整個藏族歷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國。

女兒國景區則位於中國湖北省隨州市洪山鎮,它是西遊神話世界景區之一,景區佔地三千六百畝,包括女王溫泉區、西遊記公園、省委大院和蟠桃園養生區四個部分,分為體驗區和觀光游覽區。它是以《西遊記》的故事情節、場景、人物原型為背景,結合自身的地理環境,打造出具有西域風情的神秘國度旅遊景區。

(9)女兒國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西遊記》原著中女兒國是在第五十回。

《西遊記》中說到了女兒國,在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回當中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的途中路過了一個叫做西梁女國的地方。在這個國家裡面,沒有一個男性,所有的官員乃至於國王都是由女性來擔任,如果這個國家裡面的哪個女人想要繁衍後代,那就需要靠喝子母河當中的水來受孕。

Ⅹ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指的是什麼地方

西涼女兒國,古稱涼州,現甘肅武威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