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識蘇聯
A. 關於俄羅斯的地理知識
俄國全稱為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它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11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呈長方形,東西跨經度170多度,最長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跨緯度約40度,最寬距離達4000多公里。疆界長約5萬公里,其中海岸線長約4萬公里,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個邊緣海;在1萬多里的陸上疆界中,與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區有幾千公里邊界線。
中俄兩國地理位置上是近鄰,為兩國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俄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全境設有16個自治共和國、5個自治州、10個民族區、6個邊疆區、49個州、 1836個區、1033個市。全國劃分為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邊疆區、州--區三級行政區。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的北部,領土包括歐洲的東半部和亞洲的西部。是世界上 國土最遼闊的國家。國土占原蘇聯總面積的76.3%,大體呈長方形。位於北緯35° 08′到北緯81°49′之間。疆界長達6萬里,其中2/3為海疆,1/3為陸界。海岸 線長達4.3萬公里,瀕臨3大洋的12個海。陸界長達1.7萬里,與14個國家接壤, 即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烏克蘭、中國、蒙古、朝錢。中蘇邊界線長達7300公里。隔海還與日本 相望,北部領土中36%在北極圈內。俄羅斯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60%。其歐洲領土大 部分為東歐平原和烏拉爾以東西西伯利亞平原,這是俄羅斯兩大著名平原。前者面積400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後者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東南緣是阿爾泰山脈。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圖爾蓋高原、帕米爾高原 是俄羅斯三大著名高原。俄羅斯山脈眾多,大部分分布在邊緣地區,可分為高加索 山帶、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高加索山脈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峰高達5642米,是 歐亞兩洲分界線的一部分。東部山帶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歐亞大陸最高的 火山。斜交山帶斜著縱貫俄羅斯東半部。整個斜交山帶的山體不高。俄羅斯聯邦境內自北向南為北極荒漠、凍土地帶、草原地帶、森林凍土地帶、 森林地帶、森林草原地帶和半荒漠地帶。 瀕臨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2個海,遠東包括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西面是波羅的海。南部包括黑海、亞速海。北麵包括巴倫支海、東西伯利亞海、 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楚科奇海和白海。境內有300餘萬條大小河流,280餘萬個湖泊。 河流總長度為960萬公里,但占總長度90%以上的河流均是長度不到100公里的小河流。長度超過500公里的大河有254條左右,其中超過1000公里的有58條, 在蘇聯歐洲部分18條,西伯利亞和遠東有40條。 歐洲部分的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頓河、北德維納河、烏拉爾河。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長3530公里,流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平原面積的 1/3以上。西伯利亞的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勒拿河和葉尼塞河。其中鄂畢河是俄羅斯最長(連同支流額爾齊斯河為5410公里)和流域面積最大(299萬平方公里)的河流。 遠東的主要河流有阿穆爾河(黑龍江),長達4400餘公里,流入太平洋,是遠東的主要河遠干線。上游和中游為中俄界河,下游在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湖泊眾多,但分布極不均勻。在歐洲部分的西北部和西西伯利亞,湖泊 最多,而俄羅斯的森林草原地帶幾乎沒有湖泊。 在西北部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拉多加湖,其次是奧涅加湖。拉多加湖是歐洲第一大湖,水面面積1.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米,最大深度230米,蓄水量為 908立方公里。是白海—波羅的海及伏爾加河—波羅的海兩水道的重要航道。 荒漠和半荒漠地帶也有不少湖泊,巴爾喀什湖是這一帶的大湖。其水面面積達 1.83萬平方公里,湖水很淺,最大深度為26米,蓄水量112立方公里。高山湖也較多,最有名的湖泊是貝加爾湖、興凱湖。貝加爾湖是俄羅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它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水面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為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公里。南北長 600多公里,東西寬25~80公里。共有336條河流注入該湖,而湖水只由一條安加拉河泄出,該湖可以通航,結冰期長約5個多月。興凱湖位於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中國黑龍江省之間,大半在俄羅斯境內,水面面積為419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為10.6 米,蓄水量為16.5立方公里。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湖。該湖原為中國的內湖,沙俄依據《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割佔大半,劃為界湖。該湖可以通航。 俄羅斯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樣,但總的來說基本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依其大陸性程度的不同,以葉尼塞河為界分為兩部分,西部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西伯利亞屬強烈的大陸性氣候。西北部沿海地區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而遠東太平洋沿岸則帶有季風性氣候的特點。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暖,春秋兩季很短。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為530毫米。 俄羅斯國土位於寒帶、亞寒帶、溫帶幾個氣候帶上。1月份平均氣溫為-1~50 ℃,7月份平均氣溫為1~25℃。礦物資源十分豐富。鐵礦、石油、天然氣、銅、森林和水力資源等,均居世界前列。僅西伯利亞能源儲量就佔世界儲量的1/3。煤儲量占原蘇聯的70%。非金屬礦藏也極為豐富,石棉、石墨、雲母、菱鎂礦、剛玉、冰洲石、寶石、金鍘石的儲 量及產量都較大。寶石和金剛石的主要產地在雅庫特自治共和國西部。鉀鹽儲量與加拿大並列世界首位,鉀鹽產地遍布全國各地。 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技術上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亞洲部分佔81.7%。僅西伯利亞水力資源就占原蘇聯水力資源的61.8%。 森林覆蓋率為35%,木材的總積蓄僅西伯利亞和遠東就達600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占原蘇聯的77%。 漁業資源更為豐富,生物資源總量有2580多萬噸,魚類為2300萬噸。
地形
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其地勢是西低東高,大致形成三大地形單元。其西部分布有東歐平原一部分(又稱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其平原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2;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為中西伯利亞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中西部的烏拉爾山、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等組成的山地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4。
俄羅斯有數條長度超過2000公里的河流,其中幾條被列為世界長河的均分布在國土的東部地區,如葉尼塞河、勒拿河等。由於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東部地區的河流多發源於南部山地,向北、向東注入大洋;歐洲地區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丘陵地帶,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
由於俄羅斯地域遼闊,地勢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區開發較晚,因此依緯度而變化的水平地帶性特點十分明顯。俄聯邦從高緯向低緯分布有極地荒漠帶、苔原帶、森林苔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等自然景觀帶(或自然地帶),在山地則按高度變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觀特徵。
氣候
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屬於溫帶和寒帶氣候。氣溫從北向南逐漸升高,東北高原、山地氣溫最低,年溫差較差大,是氣候條件最嚴酷的地區。由於受西風帶、大西洋暖濕氣團的影響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外加東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氣難以進入,導致俄羅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東和由森林帶向南北兩側呈遞減的趨勢。太平洋沿岸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較大。
B. 前蘇聯的地理劃分
蘇聯包括了東歐,北歐的一部分,北亞,中亞的一部分,高加索地區,克里米亞。
從地專理上說是屬於跨洲屬的國家。
政治上說是「東方國家"
文化類型上兼有斯拉夫文化,希臘文化,北歐文化,蒙古文化,使一個很特殊的既不屬於西方又不屬於東方的國家。
C. 地理對蘇聯農業的影響
1、農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東歐平原和西南部的頓河流域,以小麥、馬鈴薯、向日葵、甜菜、版亞麻為主,西西伯權利亞也有小部分種小麥的。 原因:溫帶大陸性氣候,緯度高 光照熱量不足 凍土分布廣泛
2、雖然國土面積大但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溫度低,大量的凍土不適合人類生存,緯度高農業生產所需的熱量不足,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地並不多,農業生產率也不高
D. 蘇聯有何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作用
蘇聯地處歐抄亞大陸,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對外政策的基點是反對戰爭威脅,維護和平,因而成為法西斯向外擴張的天然敵人。此時,在空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軍事政治沖突的洶涌浪潮中,蘇聯卻在世界上一支獨秀,國內經濟建設一片欣欣向榮。由於上述原因,蘇聯成為三十年代國際舞台上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日益引起各國注目。正如美國著名記者李普曼所說:「俄國這個大國處在當代世界兩個危險中心——東亞和中歐之間。」「蘇聯是對付侵略的屏障,它在一個大陸上對付軍國主義的日本,而在另一個大陸上對付希特勒德國」。
E. 俄羅斯地理知識
俄國全稱為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它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11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呈長方形,東西跨經度170多度,最長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跨緯度約40度,最寬距離達4000多公里。疆界長約5萬公里,其中海岸線長約4萬公里,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個邊緣海;
俄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全境設有16個自治共和國、5個自治州、10個民族區、6個邊疆區、49個州、 1836個區、1033個市。全國劃分為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邊疆區、州--區三級行政區。俄羅斯共有人口14850萬,俄羅斯聯邦的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俄羅斯有130多個民族。俄羅斯境內的民族語言分為4大語系,即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高加索語系、烏拉爾語系。俄語為主要語言,屬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族,是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進行民族交往最常用的語言。俄羅斯聯邦境內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蘭教、薩滿教、佛教(刺嘛教)和猶太教等。基督教以俄羅斯東正教流傳最廣,教徒人數最多,約有5000萬。
1994年,俄羅斯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線」(從俄安加爾斯克油田直達中國大慶)方案,通過高效、安全、低廉的石油管線為中國輸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秦宣任告訴記者,安大線具體路線為:西起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繞過貝加爾湖後,向東進入中國,直達大慶。
但到2002年底,日本開始不斷「介入」,提出修建一條從東西伯利亞經過遠東地區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即安納線(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輸油管線),以「解渴」日本同樣旺盛的原油需求,並通過太平洋港口向北美等國輸出。安大線就此出現危機。俄在此後稱,由於安大線離貝加爾湖太近,對環保和安全不利,從而傾向日本提出的「安納線」。
「其實安納線僅從貝加爾湖的另一端橫穿日本,至太平洋西岸,從環保、安全的角度明顯不優於安大線。」秦宣任對記者說。
另據有關專家分析,日本號稱將在俄羅斯投資75億美元的誘餌,是安大線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F. 蘇聯的地理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一萬多版公里,權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0,000㎡,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群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有七千三百多公里的邊界線。
礦產資源 蘇聯境內有秋明油田、庫爾斯克煤礦等礦產資源,境內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三貴金屬礦產優勢突出,主要礦產品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動植物資源 動物有俄羅斯鱘,貝加爾湖海豹等,其中,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稀有動物有「遠東豹」和「阿穆爾虎」。特有珍稀植物較少。 水資源 有葉尼塞河、鄂畢河、勒拿河、伏爾加河、第聶伯河等主要河流,年降水量1100 。境內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貝加爾湖。
G. 蘇聯地理
蘇聯地理概況
蘇聯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1922年
2月成立,年12月解體。
(一)自然地理:蘇聯位於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中部,北臨北冰
洋,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西南靠黑海。同挪威、芬蘭、波蘭、捷克和
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朝鮮接
壤。領土面積為224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世界陸地的1/6,是世界上面積
最大的國家。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占總面積的60%,高原和山脈各占
20%。葉尼塞河以東大多是高原、山脈,以西主要是平原。蘇聯南部和東部
則環繞著山嶽地帶。氣候復雜多樣,最北部和北冰洋附近的島嶼屬於寒帶
和亞寒帶,大部分國土位於溫帶,克里米亞半島南岸、南高加索和中亞的
南部屬於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為530毫米。冬季幾乎全境降雪。長度在
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條。最長的河流是鄂畢河(全長5410公
里),其次是阿穆爾河(黑龍江)、勒拿河、葉尼塞河,伏爾加河是歐洲部分
最長的河流。湖泊很多,總面積為49萬平方公里(不含黑海和鹹海),著名
的湖泊有:貝加爾湖、巴爾喀什湖、拉多加湖、奧涅加湖、伊塞克湖等。貝加
爾湖為蘇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二)自然資源:蘇只有27%的土地,即6.068億公頃用於農業,其中
耕地(包括宅旁園地)為2.275億公頃(1983年),佔全國土地面積的
10%。全部耕地面積的75%以上位於黑土草原帶。森林覆蓋率為35.6%,
面積達7.916億公頃(1978年1月1日統計)。礦物資源儲量豐富,品種齊
全。鐵礦、錳礦、石棉礦的探明儲量和產量,石油和鉀鹽的產量均居世界的
第一位。天然氣和煤的產量、黃金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礦產資源分布
極不均勻,歐洲部分礦產不足,亞洲部分礦產資源豐富。河川徑流資源年
平均為4500立方公里。全國水電資源為21000億度。動物種類約佔全球
的1/10。淡水動物豐富,種類繁多,尤其是魚類。
(三)人口:2.787億人(1986年),佔全世界人口的5.7%,居世界第三
位。人口密度低,分布不均勻。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66%,農村人口占
34%(1987年)。莫斯科為第一大城市(人口853萬),列寧格勒次之(人口
分屬7個語系。80%以上居民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其中又分為斯拉夫語
族(佔74%,包括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波蘭語、保加利亞語)、列
托——立陶宛語族(立陶宛語和拉脫維亞語)、拉丁語族(摩爾達維亞語)、
伊朗語族(塔吉克語、奧塞梯語、庫爾德語、塔特語、俾路支語、帕米爾語)、
亞美尼亞語族(亞美尼亞語)、希臘語族(希臘語)、日耳曼語族(猶太語、德
語)以及印度語族(茨岡語)等。阿爾泰語系占總人口15%,其中又分為突
厥語族(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韃靼語、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吉爾吉斯
語、楚瓦什語、巴什基爾語等)、蒙古語族(布里亞特語和卡爾梅克語)、通
古斯滿語族。此外還有高加索語系(喬治亞語、車臣語等)、烏拉爾語系
(愛沙尼亞語、莫爾多瓦語、馬里語、科米語、卡累利亞語、芬蘭語、匈牙利
語等)、古亞細亞語系、閃一含語系、漢藏語系。
H. 親們,請問一個歷史地理知識;為什麼我在世界地圖上面找不到蘇聯這個國家是因為是最新版世界地圖的關系
蘇聯早就解體了 不可能找到的